[汽車之家 初步海選] 各位好,又到了《汽車之家編輯開什么車》與大家見面的時間了,在本期節目中我們帶來了三臺主流MPV,其中包括韓路的GL8,董自量的奧德賽以及苑璐的馬自達5。另外還有兩臺漂亮的旅行版參與到其中,分別是劉濤的大眾R36與王苦公的沃爾沃V60,看看他們在日常生活的用車情況。(下文中將出現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描述)
韓路和他的別克GL8
想和他聊聊,可以進入他的編輯博客
韓路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的寶貝閨女在2013年出生,出門各種兒童座椅、推車、奶瓶、尿不濕……等等,所以購入一臺7座的MPV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預算在落地25萬之內,馬自達8、艾力紳、奧德賽都是選擇范圍之內。
至于最終為什么沒有選擇其它那三款車型,就是在7座滿員情況下的后備廂空間都不盡人意,加上4S店服務員態度的問題,讓他轉投GL8的懷抱。由于落地預算在25萬之內,買不起新款,只買得起陸尊臉的老款外形,最終韓路以18.9萬元的裸車價格開心地將GL8開回了家,現在讓我們看看他在一年的時間內用車的情況。
總結
每個人的用車需求不同,韓路擁有很多車輛,所以他對GL8沒有過多要求,只要舒適大空間就OK了。綜合來看,GL8能很好地滿足他的用車要求,兼顧了商用和家用,平時需要應急的話,GL8也完全能當做“貨車”來使用,是25萬元之內性價比最高的一款MPV。目前這臺車才開了1萬多公里, 暫時還沒有換車計劃,如果真有想法的話也肯定是一臺更高檔一些的7座MPV。
董自量和他的奧德賽
想和他聊聊,可以進入他的新浪微博
下面這位是我們新互動組的主編董自量,他的主要工作是負責汽車之家的口碑、個人中心以及開放平臺中心。他有一對雙胞胎,平時喜歡帶著家人出游,所以有一臺七座MPV是剛性需求,他賣掉了自己喜歡的改裝馬自達3,購入這臺奧德賽,開車風格也穩重了許多。
董自量的落地預算在25萬元之內,所以基本上只能考慮GL8最低配與這臺奧德賽,由于帶家里人出行時間較多,所以配置上不能太寒酸,像GL8那種乞丐版就不能考慮了,正好喜歡奧德賽的樣子,就沒有猶豫。開了2萬7千多公里,整體表現董自量很滿意,而且近幾年也沒有換車計劃。
苑璐和他的馬自達5
想和他聊聊,可以進入他的編輯博客
看過了前兩位MPV車主在使用上的感受,該輪到我了。馬自達5是家里的另一輛車,有了孩子,出行需要攜帶的東西很多,也為了能夠方便家里多人出行的節奏,最終決定買一輛乘坐7人的車型。
在購車之前,我曾經考慮過豐田逸致和大眾途安,在15-20萬價位的車型中,相信很多消費者都考慮過它們。最終放棄它們的原因分別是,逸致的第三排空間實在太小了,而途安是因為它的7座車型價格太高,再加上7速DSG變速箱在品質上的不安分,最終我選擇了全進口身份的馬自達5(以下簡稱馬5)。
馬5的輪胎行駛噪音還是比較明顯的,未來有機會還是想換成噪音方面表現更為出色的輪胎。輪圈的樣子倒是不錯,只是16英寸的直徑有些小,要是能配備17英寸的輪圈一定能帥氣很多。
說到磕碰,我也真得說說馬5的車身,就是漆面太薄,側面有些小傷就是停車的時候,旁邊車開門導致,這樣的用料真是讓我很無奈,所以在購車這方面我的確會更傾向于歐洲車。
我認為MPV就得有個滑動門,而且相比側開式車門,滑動門的優勢還是挺多的,而且馬5的第二排車窗可以降下來,這點設計讓我很喜歡,父母和孩子都暈車,所以能夠打開車窗就顯得很重要了。
『車身電子穩定系統』 『多媒體的USB接口』
配置方面,我這輛2011款車型沒有車身電子穩定系統和多媒體的USB接口,好在后來2013款車型已經增加了這兩項配置(自動擋車型配備車身穩定系統)。
『借用之前對比文章中的圖片』
選擇MPV更多的還是看重它的空間表現,馬5的空間表現在同級別當中,我覺得是相當出色的,對于我這種身高180cm體型偏胖的人來說,第三排也是能坐下的,至少跑個短途是沒問題的,這也是我最終選擇馬5的重要條件。對于第三排的空間體驗,在當時馬5和逸致的對比文章中就提到了,在后面會有這篇文章的鏈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閱讀。
我大多都是在城市中使用,綜合油耗在9L/100km左右。記得前段時間,跑了一趟長途,80%都是高速路況,并且也沒有碰到特別擁堵的情況,算下來合7.5L/100km左右,這樣的成績還是相當不錯的。油耗成績都是我每次加油自己計算的,因為我這輛舒適型沒有行車電腦,行車電腦只有豪華型才有。
馬5的整體表現還是讓我很滿意的,空間上的利用率很高,而且外形設計也不會讓人覺得太老氣,很適合年輕家庭使用。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價位中能買到的全進口車型并不算多,并且后期保養費用與馬自達6屬于同一個價位,性價比方面的表現還是相當出色的。如果未來換掉馬5,我還是會傾向于MPV車型,有了孩子對于空間的需求相當的強烈,所以MPV車型剛好可以滿足我的需求。我對全新奧德賽真是很有興趣,目前來看,是未來換車的備選之一。
王苦公和他的沃爾沃V60
想和他聊聊,可以進入他的編輯博客
我當時的預算30萬以內,備選有高爾夫GTI、梅賽德斯-奔馳C260。沃爾沃一直在考慮的邊緣,因為S60優惠大,價格適中,但是樣子不太喜歡,V60優惠較少,整體價格有點高。
選GTI是因為覺得在青春的尾巴上,應該用最后的機會擁有一臺GTI。對于愛車愛駕駛的人來說,GTI確實是一個符號。這款車滿足了年輕人對車輛的一切要求,充滿青春的激情與肆意。即使現在,我也很希望能擁有一臺GTI,我覺得這臺車就是和青春有關的,過了這個年齡,錯過了也許是個遺憾。
C級一直很喜歡,不過年頭挺長的,這車也沒什么特別的地方,沒有重點考慮。最近聽說C260優惠達到10萬了,最后的入手時機,喜歡這個車的人可以考慮。
最后說為什么選了V60。本來挺喜歡它的樣子的,而且瑞典原裝進口品質也值得信賴,另外這個車保有量不多,還算是比較新鮮。不過根據之前的了解,這個車優惠幅度不算太大,按照預算勉強可以買個低配,查了一下配置,覺得有點太低了。其間又關注了一下S60,還是受不了那個尾巴,雖然優惠力度讓人動心。后來決定還是去4S店看看車,同時打聽到V60小改款車型很快就要上市,有一部分2013款出現了較大的優惠。到4S店以后打聽了一下,這批2013款進行過一次配置升級,氙燈、巡航等比較重要的配置都加上了,所以配置和價格都基本滿意,最終就選定了V60。其實,我最想買的是奔馳CLA,可是這個車從去年一直磨蹭到今年,最近才剛剛上市。
王苦公對V60的外形很滿意,尤其是小改款之前的前臉,辨識度高。側面線條順暢,特別是窄側窗的設計很漂亮。對尾部尤其滿意,尾燈最好看。
很多人說沃爾沃的內飾不上檔次,看起來不像高檔車。我覺得主要原因是沃爾沃的內飾設計簡單,不太注重用多種材料去裝飾和塑造豪華感。比如車內沒有多余的裝飾條,大部分按鈕也是普通塑料,不會包上金屬邊。
所有人都說V60減振硬,確實,開這個車需要特別集中注意力,隨時觀察路面情況,繞開井蓋啊、坑洼啊什么的。經過長期觀察,V60的減振的壓縮效果比拉伸效果好,也就是說,過減速帶或者路面的凸起,減振還舒服一點,過凹陷和坑洼的時候就像沒過濾一樣,車身整個沉下去。滿載的時候,后排減振要稍微好一些。當然,偏硬的懸架設定在高速行駛中是有一定優勢的,車輛表現很穩定。
其它有關駕駛的方面都讓我滿意,買V60的時候也是看中了它有一定的運動性,比較適合駕駛,轉向靈活精準,路感清晰?墒沁\動性只停留在表面上,由于先天設計和結構原因,采用橫置前驅平臺的沃爾沃車身重量主要集中在前部,所以很容易出現推頭現象?偟脕碚f,V60的駕駛動態表現一般,只是個高品質的居家買菜車。
大家都知道,在脫離福特集團后,沃爾沃不得已在美洲和亞洲地區搬出了壓箱底的五缸發動機。從參數上,這臺發動機表現還不錯,功率和扭矩都不低,不過實際使用上還是有不少問題。發動機扭矩輸出依賴高轉速,在2000轉/分以下基本相當于自然吸氣車,2000轉/分以上動力才開始爆發,但是很突然,所以平順性很差,典型的早期渦輪增壓發動機特性。6AT變速箱不先進也不落后,不過表現真不敢恭維。這些年試過這么多車,6AT算是主流配置,無論是大眾的、福特的、通用的、豐田的還是PSA集團的,我試過的任何一臺6AT變速箱都比V60這個好,甚至本田的5AT和一些4AT的表現都好過我這個車。V60的這個6AT換擋沖擊簡直沒法忍受,就像個二把刀出租司機開手擋車一樣。從1擋到6擋,擋擋有沖擊感,對此我已經徹底無語了。
油耗也很滿意,到目前為止行駛了大概15000公里,平均油耗在9.5-10升/百公里之間,在北京這種環境下有這樣的油耗,真的不能再要求什么了。自動啟停功能可以降低不少油耗,而且還能減少等紅燈時發動機的噪音和振動。不過自動啟停頻繁連續使用的時候可能會出點小問題,有幾次點火時間變長(正常情況下啟動機發動1-3次就能著車,偶爾出現啟動慢的現象),還有一次啟停功能干脆失效了,得掛P擋重新點火。
整個動力總成相對落后是不爭的事實,除了動力輸出和平順性的問題,發動機的噪音和振動也比較明顯,畢竟是老發動機還是5缸結構,就不強求了。好在整車的隔音和降噪處理得很好,行駛中比較寧靜,確實達到了中高檔車的水準。
● 總結
我聽說在歐洲,德國人是第二死板的,排第一的是瑞典人。雖然沒有熟識的瑞典朋友,不過通過一些經歷和觀察能感受到這個民族的特性,不浮躁、不喧嘩、做事認真,所以瑞典人的這種古板是一種讓人放心的古板,越是這樣,便越可愛和讓人敬佩。瑞典人這種性格,造就了可靠的產品,值得信賴。總得來說V60也是值得信賴的,品質和工藝讓人滿意。百分制的話,我給80分。
劉濤和他的大眾R36
想和他聊聊,可以進入他的編輯博客
2009年,劉濤用自己五年的上班積蓄,買了人生中第一臺中型車,君威。時間來到12年,隨著孩子的呱呱墜地,因君威的后備廂空間緊張,無法滿足日常出行的載物需求,所以將換車提上了日程。決策的過程很痛快,30萬元左右的預算,能滿足寬敞置物和性能駕駛質感的車型,并不多。也算是陰差陽錯,在朋友的介紹和影響下,最終選擇了一臺2011年3月首次登記注冊的二手大眾R36。
劉濤指出了這臺R36一些不滿的地方,例如車內飾的異響,輪胎胎噪大,變速箱偶爾頓挫等問題,但這依然不會妨礙他熱愛R36。目前劉濤沒有換車計劃,他希望這臺R36能一直開下去,過幾年可能會再買一臺7座的SUV。
總結
看到最后,我相信大家也對這6位編輯的長期用車結果有了一個明確的了解,選購MPV/旅行版的他們其中大部分人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對于空間的要求都是放在首位的?傊艺J為,選擇MPV/旅行版都是一種責任的體現,一種對于生活的熱愛,目前他們都沒有換車計劃,希望能多開幾年。到此為止,我們《編輯開什么車》系列選題已經結束了,下一期各位朋友將會看到編輯部內摩托車的內容,希望喜歡的朋友不要錯過。(文/圖 汽車之家 張郁達)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