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車型PK] 今天我們繼續中國品牌新老車對比的話題,中國的汽車品牌在近10年當中可以說是飛速發展,不僅僅是從造型設計方面,從技術含量上也有著非常大的進步。如果說科技配置,就一定要提到比亞迪了。它是中國品牌當中第一個量產雙;旌蟿恿囆偷钠放,也是第一個將遙控駕駛技術應用到普通家用車上的品牌,大家對于它的印象大多都是配置高、價格便宜。
的確,比亞迪從當年做電池起家,看中了汽車市場的潛力,2003年比亞迪正式收購了秦川汽車,可能大家都已經快忘記這個品牌了吧!秦川汽車最有名的產品就是福萊爾,八十年代末,中國軍工企業大轉型的時候,有四家企業得到了來自日本鈴木汽車的制造技術,西安秦川就是其中之一,當時它們生產的車型就是奧拓。
到了九十年代末,這四家企業最終就剩下了長安鈴木還繼續生產著奧拓,換句話說,其它廠家沒能最終贏得市場,這其中就包括秦川汽車。不過,它們并沒有灰心,而是在奧拓平臺上推出了自主研發的新車型--福萊爾。也是這個車型讓這個品牌在后來有了一定的起色,但利潤方面一直沒有太大的成績,到了2002年它們便開始尋找合作方,這個時候剛好與比亞迪進軍汽車市場的想法不謀而合。
比亞迪正式進軍汽車界還要從2005年說起,在這之前一直還是憑借著銷售福萊爾,而并不是真正自己的產品。在2005年,比亞迪推出了第一款真正可以稱之為自己的產品--比亞迪F3。比亞迪F3在外形設計上不可否認的借鑒了當時的花冠和飛度,作為處于起步階段的比亞迪,其實他們自己也承認是通過這些車型逆向開發的。
無論評價如何,至少F3讓這個品牌正式的走上了生產汽車的道路,而且憑借著自身較為低廉的價格也吸引了不少當時的消費者,可以說它是當時國內汽車市場中,造型不錯、配置不低、價格不貴的一款很有性價比的家用車。除了找到早期的F3,我們也找到了目前在產最新款的F3,看看在經過這十年光景之后,它們之間會有什么變化。
現款的F3尤其是車頭樣式已經脫離了當年模仿的痕跡,細節設計上表現出當下流行的一些色彩。做工也有了很大的進步,老款F3的發動機蓋和后備廂蓋的接縫都很大,用眼睛就能看出來。畢竟還是在原來基礎上進行不斷的優化,所以側面造型等地方依然能看出當年的樣式并不奇怪。
以當年的制造水平來看,比亞迪F3的整體做工算不上出色,但是重要的是它把車輛的售價壓得很低。5、6萬在當時也只能買到像羚羊或夏利(1.3L)這些小型車,而對于比亞迪來說,這個價格已經完全可以買到緊湊型級別的F3了。憑借著這種優勢,讓F3從一上市就有著很高的關注度,銷量也是逐年上漲。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雖然車型整體沒什么太大的變化,但是在做工方面還是有著很大的進步。除了外觀,兩輛不同年代F3的內飾變化可以說是有著翻天覆地,早期的F3內飾完全就是照搬豐田花冠,不開玩笑的說,如果把方向盤蓋上,幾乎很難分辨出誰是李逵誰是李鬼。
內飾讓人感覺變化最大的除了設計就是裝配工藝和配置水平了,我們先看看裝配工藝,即使當年比亞迪有著一定做內飾模具的資本,但現在再回頭看看當時的裝配工藝,已經完全和現在沒有辦法相比了,現在不僅設計更加新穎,對于細節的處理也更加精致。
對于整車制造水平之所以能有這么快的提升,和比亞迪的海外收購也有著很大的關系,2010年4月它收購了日本荻原模具公司位于群馬縣館林市的工廠,從2010年至2013年,比亞迪將荻原模具廠的工人派到國內進行技術方面的指導,相應的也派遣自己的內部員工前往日本工廠學習。就是這一大動作,讓比亞迪在汽車模具方面擁有了更高的技術水平,后來生產的比亞迪G6、速銳等車型都是得益于這樣的基礎,在制造工藝方面也比幾年前有了很大的進步。
說一兩句題外話,大家對于荻原模具公司可能不太了解,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汽車模具生產企業之一,除了在日本外,美國、英國、泰國、中國都開設有工廠。豐田、本田、通用等汽車公司很多車型也都是由荻原模具廠供貨的。
配置,對于比亞迪來說,這是從始至終的優勢,2015款的F3已經全系標配無鑰匙進入和無鑰匙啟動,這在現如今同級別對手中也是不多見的。除了設計更加新穎,配置更加豐富,人性化設計也進步得很明顯。從杯架的樣式到儲物格的設計都可以感覺到新車型在細節上為使用者考慮的更多,而在當年來講,可以說是有比沒有強,而現在不僅要有,還要考慮到是否使用方便。
大家可能對于F3這么多年只是進行改款有些不太滿意,的確,從車型結構來講,可能更多的僅僅體現在設計制造方面,而這十年當中,科技水平的進步應該是全社會當中進步最快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比亞迪在科技水平方面有多大的進步。
比亞迪品牌是從做電池起家,當時進入汽車市場也是看好國內未來電動車的發展趨勢,而一下子從汽油發動機直接發展到純電動以國內的市場來看,難度是非常大的,所以當時比亞迪推出了一款介于兩者中間的車型--比亞迪F3DM,這也是中國品牌中第一個推出雙模混合動力的車型,廠家稱之為雙模電動車。
相信大家對于這款車的印象應該還是挺深刻的,雖然它的長相和普通的F3有著很高的相似度,但中國品牌邁出的這一步可以說是一種新的嘗試。對于比亞迪來說,它的出現也代表著自己在混合動力這塊市場上的實力,絕對稱得上是自身歷史上的里程碑。
十年之后,比亞迪在混合動力車型市場中依然有著很強的競爭力,比亞迪秦已經不再是基于某款車型設計改變而來,而是擁有自身獨立造型的產品,相比F3DM,它在制造工藝和車型設計上的進步非常顯著。
大家對于混合動力的車型接觸其實并不算晚,但對于插電混合動力的接觸確實很少的,它本身有著可以完全依靠電動驅動的優勢,也避免了電量不夠時被扔在路上。比亞迪秦不僅在造型上擁有自身的特點,在很多細節上也看出了產品做得越來越完善。
最明顯的就是車尾的充電口,F3DM身上的外接充電口還談不上特點,只是一個簡單的插口而已,發展到現在的秦,不僅樣式更加有特點,接口的規格也進行了統一,不僅代表單車的發展,也表現出國內對于充電硬件設施的發展。
說到內飾,大家關注度最高的就是裝配工藝,在這方面比剛剛看到新老F3更加明顯,雖然秦是經過重新設計的車型,但在車內的模具上,對細節處理更加精致。
配置應該是內飾提升最顯著的地方了,全液晶儀表、座椅通風、座椅加熱、電子手剎等等,在更高級別車型上出現的配置,現在在秦身上我們都能看到了,別說和十年前相比,即使和現在同級別的車型中,比亞迪依然有著很明顯的優勢。
在技術層面,F3DM當時宣稱在純電模式下,可以行駛100公里(50km/h勻速);秦的純電最大續航里程為70公里。在純電續航里程方面,似乎秦有些不如當年了,當我看到這個數據的時候,其實我也是這么想的,但仔細分析了一下它的各項參數,會發現其實是進步了。
秦的電動機功率為110千瓦,扭矩250!っ,而F3DM的驅動系統中,電動部分有兩臺電動機,這兩臺電動機的功率一共為75千瓦(兩臺電機的功率分別為25千瓦和50千瓦),不僅在電動機的功率方面有提升,而且秦在純電模式下就足以讓車輛擁有不錯的表現了,這是F3DM無法做到的。
除了電動部分的不同,發動機也有了很大的改變,F3DM使用的是一臺1.0L三缸發動機,就是比亞迪F0上的那臺,而秦所使用的汽油發動機是一臺1.5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這臺發動機也是比亞迪旗下的成熟產品了,目前比亞迪G5上使用的就是這臺發動機。
● 總結:我已經不是第一次做中國品牌新老車對比了,在之前接觸其它品牌時,對于設計、做工、用料等方面的進步都有著很大的感觸,比亞迪也同樣給人這樣的感覺,但不同的是它不僅僅只限于造車一方面,憑借著自身在電子科技范疇的優勢,讓目前旗下的產品在配置、科技水平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進步。
如果說用一款車來代表比亞迪這十年期間的發展,唐絕對有話語權,它從車型設計、做工用料到內部的科技水平都代表了現在比亞迪最高的造車水平。經過我們的實測,它的加速成績是目前中國品牌SUV當中最快的,性能毋庸置疑,而插電混動的技術也讓比亞迪彰顯了自身在電子產品方面的優勢。
比亞迪從2005年正式進入汽車市場至今,不僅提高了自己的生產能力,在自主的創造能力上也能看到非常大的進步,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中國品牌創造能力上的進步是我們更渴望見到的,比亞迪在這方面的表現我們有目共睹,這也讓人們看到只要有想法,未來都是可以實現的,比亞迪從一個簡單造車到現在將遙控、電動等技術加入到汽車當中足以表現出它對于未來汽車的一種認知,相信在未來它還能繼續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文/圖 汽車之家 苑璐 拍攝 黃琦寧 苑璐)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