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3月28日-3月30日,以“夯實電動化 推進智能化 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正式舉辦。在本屆論壇期間,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與包括汽車之家在內的核心媒體進行了交流。李斌強調,蔚來在兩件事上很堅決:一個是研發,一個是充換電網絡。
談及近年來的高研發投入,李斌表示,研發是為了服務于用戶體驗的,并且能帶來降本的。但他同時表示,研發投入是有周期的:不能在種種子的時候,就著急它怎么還不成長出來。蔚來的相關技術投入在用戶體驗和將本方面呈現的效果會在2025年逐步體現出來。
2025年,蔚來共計發布9款全新及大改款新車,其中首款交付的蔚來ET9(參數|詢價)上搭載了超17項首發技術。據他透露,這些所有的先進技術,包括“神璣”智駕芯片、SkyOS操作都是可以對外開放的,并且已經有一些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基于SkyOS的L、M合作與蔚來展開溝通。
換電是蔚來投入最大的項目。李斌認為,回看蔚來在換電方面交的最大學費是建設地太晚了,本可以建得更早一些。如果在2022年、2023年建得更早更快,對于蔚來整體的銷量、用戶滿意度都會更積極的影響。
今后,蔚來將與寧德時代合作,采用換電雙網并行的方式,讓高端車型采用蔚來換電,中低價位車型采用寧德時代巧克力換電,可以讓車企在選擇換電技術方面,有更加全面的方案。雙方還將共同構建一個從電池研發,到換電站建設運營、電池資產管理、后續梯次利用,再回收的閉環體系。
李斌還提到了特別委屈的一點就是,因為換電做得太出彩,導致有人會把充電和換電對立起來:“大家千萬不要忘了,我們在充電方面也是中國最努力的汽車公司,我們的充電樁也是全中國布得最多的汽車企業!
媒體:您之前提過,芯片和操作系統加起來的研發費用夠建2000多座換電站。蔚來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統的思考是什么?
李斌:今天(3月29日)對蔚來是非常有歷史意義的一天。因為第三代平臺首款車型,也是我們的技術旗艦、行政旗艦ET9,正式開啟交付。ET9在9個領域進行非常大的創新,有17項全球首發技術,500多項專利。
在ET9上,全球首顆車規5納米智駕芯片“神璣NX9031”正式量產上車,比全球同行早了幾個月,而且是滿血版的。這是中國智能電動汽車技術歷史上的一個突破。我們的整車全域操作系統,面向AI的天樞SkyOS,也是隨著ET9交付滿血正式量產,能把車上2000顆芯片完全管起來。
有芯有魂,是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經過十幾年發展交出的一個階段性答卷。
技術突破,肯定還要服務于用戶的體驗和價值。我們的芯片和操作系統,在背后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神經和大腦的支撐,體現我們在底層核心技術方面的正向研發能力:從用戶的角度,更安全、更智能;從公司運營角度,能省很多錢。
我們2024年花了3億多美元購買英偉達車規智駕芯片。我們也是在2022年推出的ET7上全球首發了二代平臺上裝了4顆Orin芯片,F在我們1顆抵4顆,省了很多錢,對于今年提高毛利率、提高運營質量非常有幫助。
技術降本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操作系統也能省很多錢。原來,所有的軟件要付不少服務費,通過自研的操作系統不光給用戶帶來更安全、更智能絲滑的體驗,也能夠降本。
?媒體:蔚來SkyOS是整車操作系統,它對用戶來說利益點是哪些?當友商聚焦感知層面,蔚來在大力做底層研發,如何平衡這兩者的投入?
李斌:確實,操作系統大家感知會弱一點,我找一些大家能感知的。
舉個例子,ET9上的流媒體后視鏡,清晰度、延時、絲滑程度,比別的流媒體后視鏡性能要好得多。它后面的支持就是因為我們有自己的操作系統,可以跨域調用數據。如果不是自己的全域操作系統,想把AD的傳感器數據用到座艙,比如用到流媒體后視鏡上,是比較難做到的,即使能做成本也會比較高,延時比較長,帶寬比較低。
前段時間ET9發布,我有一個自己測試高速爆胎的視頻。我們當時是170公里時速爆胎,車還能夠進行控制,甚至120多公里時速前后輪一起爆胎,也能做到穩定控制。這當然有一些傳感器改進的原因,比如說我們把它變成0.3秒就能夠響應,但背后也有我們自研的操作系統支持,能夠把延時做得特別小。延時越小,可以支持最高速度支持得越好。
還有比如說現在大家都知道L3、L4都開始卷,我們怎么在硬件和操作系統做好準備呢?比如說冗余的安全,ET9有7重冗余,這個就需要底層全域操作系統才能做到,其實操作系統雖然看不見,但是它是能夠反映在方方面面,最重要的我認為是安全方面,能夠把上限提高很多很多。謝謝。
媒體:2022年到現在,蔚來做了很多投入,包括芯片、操作系統。我們前期的投入帶來的技術降本會什么時候呈現這個效果?
李斌:確實,過去三年蔚來的研發投入進入了一個比較大的投入周期,像我們2023年研發投入是134億人民幣,去年是130億人民幣,如果去看研發投入和營收的比例,我相信我們應該是全球最高的汽車公司之一,也反映了蔚來在12個全棧底層技術方面長期投入的決心。
蔚來從經營上來講是有很大的壓力,我們當然是需要提高效率,而且降本。但是,我們對研發的投入仍然是非常堅決的。兩件事我們很堅決,一個是研發,一個是充換電網絡。
研發投入,確實做底層研發比想象得投入要大很多,如果做一些應用層的還好,比如說我們的操作系統,就花了24,000多人月,這確確實實是比較大的投入。像我們的芯片已經做了四年,做到全球首顆車規5納米,比英偉達下一代芯片還要早量產、早上車,大家別忘了,這中間我們還要搭建整個完整的工具鏈,工具鏈搭起來非常不容易,我們還要跟自己的SkyOS匹配,還要把我們SkyOS的hypervisor放到芯片上,非常不容易。
但確確實實降本作用是比較明顯的。我也講了,今年新款5566會搭載我們自己的9031,光這件事其實就讓我們提高了幾個點的毛利,作用還是非常大的。
操作系統也可以降本,它能重構整個底層,從芯片到控制器、ECU、CCC,你可以重新定義,我們把它叫作基于原子能力的分層解耦,重新定義價值鏈的機會,但這件事情確實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看到它的效果,如果在種這些種子的時候就說怎么還不長出來,確確實實急了一點。我們今年就能看到效果,不管是ET9,還是今年的幾款新車,我們今年一共會發9款新車,ET9是第一輛,大家都能看到成果。
媒體:研發的成果除了自用變現,蔚來有其他的盈利計劃嗎?
李斌:蔚來一直是一家非常開放的公司,我們投了那么多錢建充電網絡,從一開始就是給行業用的,80%的充電電量都是服務于蔚來以外的汽車品牌。我們的換電這兩年也在對外開放,已經有7家汽車公司跟我們達成換電技術合作。
我們在ET9上搭載的所有先進技術,都歡迎行業同行使用。我們的芯片不用說了,大家如果想買最好的芯片可以找我們,我們具備支持能力;操作系統,我們的SkyOS,不管是H、L、M、C、R,都是可以對外開放的。有一些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已經基于SkyOS的L、M跟我們對接。我們對行業是開放的。
當然,對接肯定也有過程。不管怎么樣,蔚來的芯片和操作系統都是對全行業開放的。
媒體:寧德時代跟咱們達成25億元戰略投資的電網共建。您覺得,這個合作對于新能源汽車補能體系標準化進程有哪些方面的意義?
李斌:大家看到前段時間我們的新聞,和寧德時代有一個戰略合作,主要圍繞換電網絡。蔚來一直在行業里推進可充、可換、可升級,用戶怎么方便怎么來的充換電服務體系。我們今天(3月29日)在(會場)外面展示了我們的750千瓦液冷超充技術。蔚來在全國部署了25000多根充電樁,80%都是給別的用戶用。
當然,蔚來投入最多的還是換電。我們的換電網絡在中國已經有3206座,在歐洲還部署了60多座,在中東也部署了換電站。3月28日,浙江已經實現了“縣縣通”,除了兩個海島縣,每個縣都有換電站,浙江400多座換電站。江蘇是2024年年底實現“縣縣通”。
蔚來在換電網絡建設方面不遺余力。當然,這肯定不是一家公司能做的事情。我們希望行業一起共建這個網絡,所以2024年啟動了“加電合伙人”計劃:企業跟我們共建換電站,我們運營。蔚來在這方面也是非常開放的,過去兩年已有7家車企跟我們達成換電的全面技術合作。
這次我們和寧德時代的合作,再往前又走了一層。寧德在過去兩年也投入非常多的資金和人力建設“巧克力”換電網絡。我們兩邊服務的車型定位有一些區別,蔚來更多在中高端,寧德時代“巧克力”大概在十幾萬元的價位區間。如果我們采用雙網并行的方式,能夠讓車企在選擇換電技術方面,有更加全面的方案。
我們這次有資本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在技術標準、運營網絡方面會有更深入的合作。
我們希望能夠一起構建一個從電池研發,到換電站建設運營、電池資產管理、后續梯次利用,再回收的閉環體系。
2020年8月,全球第一個電池資產公司叫蔚能,就是寧德時代和蔚來一起發起的。我們當時都是發起股東。在過去幾年,圍繞換電的技術交流,整個產業的布局,兩個公司一直非常深入。這次更往前一步,我們希望通過兩個企業以及我們合作企業的共同努力,能夠讓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用戶有更好的選擇、更多的選擇。
媒體:方便快捷一直都是蔚來換電服務的巨大優勢。兆億級快充技術的出現,可實現5分鐘補能400公里。蔚來的換電如何應對快充技術發展帶來的挑戰?
李斌:我還是想再強調一點,大家經常把充電和換電對立起來,我們一直說蔚來“可充、可換、可升級”。
每年,我們都會發布最新的超充樁的進展,在西安NIO Day我們發布640千瓦液冷超充樁,也是全球第一個做到這個水平,5分鐘可以跑250多公里,全域高壓的技術。
蔚來在這方面比大家以為的做得多得多。包括25000多根充電樁,覆蓋全國的充電網絡。如果你去東北、內蒙、新疆,你發現別人不布充電樁的地方都是蔚來在布。2025年元旦的時候,我還從大連開車到漠河,到哈爾濱以后,基本都是用我們自己的充電樁。
充電和換電不要對立起來。大家千萬不要忘了,我們在充電方面也是中國最努力的汽車公司,我們的充電樁也是全中國布得最多的汽車企業。一說好像蔚來只有換電,不能因為我們數學考得好一點,就以為我們語文不太行。希望大家能夠全面看待蔚來在充換電網絡方面的基建的堅決和持續的投入。
換電和充電適合不同場景,是很好的補充,而不是對立。就像我們的用戶,如果確實特別希望能快一些,肯定換電更好。還不光是快,換電也不需要下車,你還很優雅。刮風下雨、天冷天熱,這個體驗是很好的。
更重要的是,換電是整個能源互聯網和分布式能源網絡的一部分。它的儲能功能是充電無法替代的。像我們去年就有八九百座換電站參與了電網的調峰調頻,做應急響應。這個確確實實是充電沒法解決的。
當然,充電也可以用于儲充一體,但是它也有它的問題。大家可以理解,儲充一體在充電的時候會有電損,放電的時候也有電損,電損是不少的,這是物理學的基本規律,不管是儲充還是別的方式解決不了。
還有一點,我想特別強調的是,換電對于電池安全和對于電池壽命的意義。電池安全大家都知道,電池是個電化學品,它要全生命周期去做安全維護,需要運營參與。通過換電,我們可以針對每一塊電池做針對性的策略,用最合適電池壽命的充電速度,把充電時間和電流平衡起來,對于電池壽命、電池安全,作用都是非常大的。
去年百人會,我提出來一個觀點,叫解決電池壽命問題刻不容緩。今天我仍然想強調這個觀點。過去一年多,我們又多了一千多萬輛新能源車,中國的同行都特別優秀,我們要好好學習。但是我們要想到8年后、10年后,這些電池的更換出現電池壽命健康問題的時候怎么做?我們不能視而不見。整個產業應該正視這件事情,規劃這件事情,并提前做一個總體的解決方案。人口有老齡化問題,電池也有老齡化問題,今天看不到,七八年后就能看得到了。而換電能夠大大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媒體:您之前說,我們在造車上交了很多學費,在換電站這個事情上我們學到了什么?
李斌:最大的學費是布得太晚了,還是應該布得再早一些。我覺得,我們還是低估了換電站對于用戶買車的推動作用。如果去看蔚來品牌,長三角有三省一市,占我們整個銷量的60%。如果看浙江滬,三個省市占我們一半的銷量,如果把安徽加起來差不多是60%的銷量。
為什么這么好?除了長三角的用戶確實消費觀念各方面比較新,更重要的原因,我認為是我們在長三角堅定的換電網絡布局。像我剛才講了,上海我們有180座換電站服務10萬用戶,我們浙江昨天實現縣縣通,浙江去年七八月份已經過了10萬用戶,江蘇去年年底也達到10萬用戶,江蘇也是去年年底實現縣縣通。我們看到換電站解決了用戶的里程焦慮、使用的補能體驗,用戶還是非常認可我們的努力的。
去年8月20日我們提出到2024年底要在27個省級行政區做到換電縣縣通。今年,大家會看到一個省一個省實現,廣東在不遠的將來就能實現縣縣通。
換電是有網絡效應的,你建得越多,使用體驗越好。像在高速上,現在基本每200公里就有一個換電站,我們已經有970多座高速換電站,其實這個網絡效應很強。
如果你說換電最大的學費是什么?我覺得可以建得更早一些。如果我們在2022年、2023年建得早些,我相信我們的整個銷量、用戶滿意度應該會更好。這其實也是我們可以去復盤的地方。
媒體:很多人提到,車企到后期可能自研電池是一個邁不過去的坎。我們看到很多車企都在做電池。您對此是怎么看的?
李斌:電池方面,我們過去幾年投入也比較大,主要投入方向是在電池壽命的提升。我們在一年前提出,希望能做到15年不限里程的85%的健康度。動力電池行業做研究的老師知道,這個標準是非常高的,我們正在一步一步接近這個標準。我們會做相關研發,從材料到電芯到電池包、整個電池包系統,我們都會做研發,但是我們的制造還是會和合作伙伴合作。
蔚來把錢花在研發上,在制造方面還是要尊重制造本身的技術難度和固定資產投資方方面面的投入規模的門檻,我們還是會和現在的電池公司進行合作,把我們的技術和他們的制造能力結合,這是我們長期的方向。
媒體:當前高端市場持續走低,保時捷和BBA等傳統的豪華品牌在市場表現都是下滑的。想問一下,蔚來此時推出ET9的意義是什么?
李斌:如果我們去看,高端市場確實在前期在往智能化、電動化轉型上稍微慢一些,這也可以理解。高端市場的用戶在消費取向上更加穩健。蔚來在30萬元以上高端純電市場一直在40%以上的份額。如果高端市場要轉,決定買一輛智能電動汽車的話,蔚來應該是他們的首選品牌之一。
從高端市場往智能化、電動化產品去轉,肯定都是有一個過程。最初從運動性能開始,蔚來剛開始時候也是從賽道到公路,我們當時從全球第一個車手總冠軍,到EP9在紐博格林北環創造賽道紀錄,到ES8,最早都是打運動性能。
逐步我們也看到,高端市場的需求比較多樣,很重要的一個需求在行政用車方面滿足得不是特別好,這也是今天BBA包括保時捷的基石產品基本還在這個市場。
從ET7到ET9,特別是ET9行政旗艦,讓高端市場用戶也能有更好的選擇,我認為這是一個全新的突破,我們進入行政用車市場、進入更高端的市場,是一個突破。我們相信最后還是技術、產品、服務決定用戶的選擇。昨天我剛剛給ET9的第一個用戶,美的集團CEO方洪波先生交了車。我們也看到,中國企業家們越來越愿意選擇中國的高端品牌,中國的行政旗艦產品。我認為,這也是整個消費趨勢變化的表現。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