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汽車文化 品牌歷史 正文

民企造車辛酸路 中國品牌歷史系列:吉利

收藏 閱讀全文 (0條) 舉報/糾錯
文章導航
展開全部目錄收起全部目錄
分頁瀏覽模式
1

一、李書福的發家故事

  [汽車之家 品牌歷史]  吉利這個品牌其實在開創之初就充滿爭議,可以說99%的人都覺得李書福在瞎胡鬧,也有不少人覺得它肯定折騰不了太久,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它“民營”的身份,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企業創造了中國汽車工業歷史上的諸多第一:第一個民營造車企業、第一個開創了汽車的2萬元時代、開發了中國第一款跑車、打贏第一個與豐田公司的汽車涉外知識產權案、開發出中國第一款自動變速箱、開創中國第一個民辦教育體系、第一個民營汽車收購外國品牌...

汽車之家

一、李書福的發家故事(1982-1994年)
  從冰箱干起/涉及多項產業

  比亞迪有王傳福而吉利有李書福,要說吉利歷史就不得不提李書福,與碩士背景的王傳福不同,李書福創業之初只是一個高中畢業生、泥腿子出身,但就是這樣一個“普通人”創造了今天龐大的吉利帝國,其實李書福在造車之前的12年內曾經涉及過6-7個行業,實在讓人驚奇,也正是在這些行業中摸爬滾打的經驗成就了李書福后來造車的資本,這些經驗和經濟基礎在以后的造車過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汽車之家

  不少人知道吉利汽車是做冰箱起家的,但是最初的背景是怎樣的呢?1982年,李書福高中畢業后便花了幾十元買了一臺“海鷗”照相機(曾經令國人驕傲的自主相機品牌),在各個景點靠拍照營生,在當時的情況下,這種生意還是相當掙錢的,一年下來李書福掙了差不多2000塊錢,比一個國家正式工還高,甚至比部分干部的收入還高。有了一定資本后,他便毫不猶豫的開了一家照相館,生意依舊紅火,短短幾年內,這家照相館讓李書福收獲了百萬財富。

汽車之家

  1984年,李書福在一家鞋廠與工人的閑聊中發現制造冰箱零配件的利潤很高,于是便決定放棄照相館,開始制造冰箱零部件。李書福是一個相當具有戰略眼光的人,且言必信行必果,這一點在后來的造車過程中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李書福的決定很快就收到了回報,在1983年-1988年,全國市場對于家電出現了罕見的“搶購風”,而冰箱市場更是從年銷量25萬臺擴大了733.5萬臺。在這樣的背景下,李書福在進入冰箱市場后的2年內,產值就已經達到了4000-5000萬元。

汽車之家

  同時在1987年,制作冰箱零配件的利潤已經不能滿足李書福的需求,李書福決定開始生產“北極花”牌冰箱,不過到了1989年,市場突然萎縮,當時生產冰箱的企業多達400多家,而國家為了“規范”市場,決定將全國41家國有工廠進入定點生產目錄,而北極花作為私營工廠顯然不能繼續生產,而后李書福決定放棄這家工廠,并把工廠的資產上交給了鄉政府,自己去深圳上大學。

汽車之家

  在深圳上大學期間,他和同宿舍的幾個同學準備裝修一下宿舍,在逛建材市場時,李書福發現一種叫做鋁鎂曲板的建材,當時市場價格很貴,并且均是從國外進口,李書福覺得里面的利潤很高,于是和他二哥李胥兵商議開始開發鋁鎂曲板,并且于1991年正式開始生產。

汽車之家

  在國外材料高價的襯托下,李書福兄弟的產品迅速打開市場,1991年底,就銷售了800多萬元,1992年銷售額達7000多萬元,1993年達1.5億元,2001年銷售額達3.4億元。如今建材依然是吉利集團的一項業務,并且每年依然有可觀的營業收入。

汽車之家

  1993年,有了一定積蓄的李書福有了造汽車的念頭,這一念頭源至于他的第一臺中華牌汽車,另外造汽車更重要的原因有2點:1、當時李書福進入建材市場的套路已經被多家企業模仿并投產,市場在不斷縮小,而造汽車工程龐大,一般人學不來。2、鋁鎂曲板的產業還是太小,李書福想做更大的產業。但是在詢問了政府相關人事之后獲得的回復是沒有可能。于是李書福又轉戰摩托車行業,最初做跨式摩托,不過效益并不好,而造汽車的想法也并沒有放棄。

  一次偶然的機會,李書福開始涉及踏板摩托市場,他的一個員工出去辦事,騎著一輛借來的進口踏板摩托車與一輛部隊的軍車相撞出了事故,摩托車幾乎全部散架了,后來李書福的兄弟看到散架的摩托車之后,讓他們突發了要造踏板摩托車的想法,因為在他們看來散架的摩托車配件里面實在是沒有什么復雜的東西,就這樣李書福的家族企業又開始進軍踏板摩托車行業。

  當時國內的踏板摩托車還比較新鮮,李書福發現臺灣的陽光摩托車廠生產的踏板式摩托車騎姿優雅,下雨天可以擋水擋泥,很符合國內的用車情況,1994年,李書福生產出大陸第一輛踏板式摩托車,外形與日本、中國臺灣摩托車差不多,價格卻便宜很多,日本、中國臺灣的摩托車賣1.7萬-1.9萬,吉利才賣8800元,利潤依然驚人。這種小巧的摩托車很快在江浙地區流行開來,火爆得一塌糊涂,很快便取代了日本和中國臺灣的同類摩托車。

2

二、吉利汽車的創建故事

二、吉利汽車的創建故事(1994-1998年)
  重重困難逐一擊破

  李書福能夠在摩托車生意紅火的情況下毅然選擇汽車行業,甚至愿意為其傾家蕩產,其實與他敏銳的嗅覺與偏執的性格息息相關。在他看來,當時的汽車產品價格太高了,有很大的機會,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何讓政府支持,他堅信政策總有一天會放開,而在這之前他正好可以利用好時間研究汽車技術和建設造車基地。

汽車之家

  雖然,李書福下定了決心,但是當時的背景可以說沒有一項是有利于民企造汽車的,不僅“無人、無錢、無技術”,政府也反對造車,所以他的造車想法遭到了家人和摩托車董事會的一致反對,沒有誰愿意陪李書福玩,也沒人相信他造車會成功,吵來吵去,萬般無奈,顧及兄弟情分,最后決定,最多投資1個億,讓李書福去試試,多了不奉陪,賠了認倒霉。

汽車之家

  當時李書福兜里只揣著1個億左右,雖然他對外宣稱是5個億,要知道,當年投產桑塔納時,國家為此投了十幾個億,按照國家產業政策,1994年對地方政府進入汽車產業規定了15個億的準入門檻,并且前提得到政府的批準,而吉利集團作為一個民營企業,根本就不可能獲得政府的支持,因為那會國家對汽車的管理特別嚴格,不允許民間造車,那是國有企業的專利,那會除了軍工企業之外,只有“三大三小”轎車生產布局,即:一汽、二汽和上汽3個轎車生產基地(三大)和北京、天津、廣州3個轎車生產點(三小)。

  其次,造車得先有技術人才,當時的李書福翻閱了所有摩托車公司的員工檔案只找出3個有過汽車行業相關經驗的,并且原來還都是做汽車改裝的,就憑著這點經驗,他們開始對汽車展開摸索,李書福買了全世界很多的車,有奔馳、寶馬、豐田等各種各樣的,潛心研究大量的汽車實物。

汽車之家

  李書福最喜歡奔馳,想做出“中國的奔馳”,1994年李書福拆了第一輛奔馳車,后來又跑到一汽,把紅旗的底盤、發動機、變速箱等買回來研究,李書?嗫嘌芯恐,基本掌握了汽車的架構,李書福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汽車就是:一個發動機+四個輪子+兩張沙發。

汽車之家

  由于奔馳與紅旗這兩輛車的關鍵尺寸非常相近,在整車的配合上,問題不是太大,在廠房里折騰了很長時間之后,李書福設計了第一款混合奔馳紅旗轎車特征的“吉利”牌“奔馳”汽車:外形仿奔馳E200,底盤參照紅旗的底盤,發動機是紅旗的。就這樣,李書福把100多萬的奔馳和他送給下屬顧偉明的價值36萬的紅旗轎車嫁接起來,變成了吉利的第一輛車-吉利一號。

汽車之家

  一輛汽車就這樣被打造出來了,到臺州臨海市區轉了一圈,引起巨大的轟動,人們搞不清楚這輛像奔馳又不是奔馳的家伙是什么。李書福還在臺州日報做過廣告,居然還有人來詢價問賣多少錢。然而這樣造出來的汽車質量肯定沒有保障,不久這輛車就全是毛病。

汽車之家

  李書福很想造豪華車,但由于技術上難度太大,想要直接一步登天造豪華車根本不可能,后來李書福徹底放棄了原來的“奔馳+紅旗”的路線,改走小型車路線,喊出“造老百姓買得起的汽車”的口號。當時汽車都比較貴,最便宜的夏利、奧拓都要十多萬,桑塔納十七八萬,幾乎沒有七萬元以下的汽車,這就是一個空當。這個空當恰恰是上海大眾、一汽-大眾、二汽等大佬們不屑做的,李書福決心在這個市場空當大展身手。

  后來,李書福便開始研究更經濟的小車,包括安馳(現在的江淮汽車當年生產的小型車)和中華子彈頭(1994-1998年生產)等,對于這兩款車的研究主要用于梳理零配件名單和底盤系統的學習。其實研究最多的還是夏利,當時,夏利剛好推出了一個新的車型。李書福買了幾輛樣車,把夏利肢解開,開始研究了解夏利的零部件配套體系,發動機是誰的,變速箱是哪買的,儀表哪來的,底盤咋搞,一項一項分析。

汽車之家

  研究完了技術,還得考慮生產線的問題,因為造車不被政府支持,1996年,李書福就向臨海市申請地皮,說是要造摩托車。當時李書福家族造摩托車已經是每年幾十萬輛的規模,擴大規模是一個人人能夠接受的理由。但是畢竟太大了,在規劃審核時,果然有人質疑李書福,“廠房怎么這么大?”李書福手一揮,回答說:“我們要造的是世界上最豪華的摩托車!本瓦@樣,最后臨海市政府批了臨海市城東開發區的800畝沼澤地,500元一畝,這一片沼澤地上,除了開發區搞了兩幢樓在那里,沒有電,沒有水,沒有通信,沒有飯店,沒有商店,什么都沒有。

汽車之家

  那邊在搞基地,這邊李書福還要設法爭取到生產汽車許可證,只有獲得批準才能動手生產,如果沒有生產權,廠房建起來了,政府沒收,投資就打水漂了。1997年的一天,李書福打聽到四川德陽監獄監獄長也是德陽監獄汽車廠的廠長,當時這家工廠已經停產了,但保留有汽車生產目錄,只能生產“6”字頭的輕型客車和兩廂轎車。根據目錄公告,“6”字頭的是客車、“7”字頭的是轎車。于是,李書福找到這家工廠,投了2400萬,占70%股份,與德陽監獄合資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車有限公司”,后來改叫吉利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這里工廠設在監獄,進出不便,機構臃腫,事事請示,辦事效率太低,李書福想全部收購這家工廠,搬到浙江去,但德陽的那個監獄長又不同意。監獄長過世后,李書福用合理的價格得到了剩下的30%股份。就這樣,1997年3月,吉利控股集團在臨海開始籌建汽車制造廠,并于1997年首期完工。

吉利英倫吉利汽車金剛2006款 1.5L 手動豪華型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疑問,李書福當時口袋里就只有1億元資金,又要建廠房,又要買設備,他是怎么解決資金問題的?這就是李書福的過人之處,也是吉利歷史上有名的“老板工程”。何為“老板工程”?李書福是這樣解釋的:請資金持有者加盟吉利,與吉利合伙辦子公司或分廠,讓有錢人成為“老板”,請缺乏資金但有才能的人加盟吉利,成為吉利的管理人員,靠自己的才能成為“老板”。

汽車之家

  說白了就是李書福把汽車制造廠分成了若干個分廠,你做車架、他做車身,這些都是由承包商自己來完成,就連總裝車間也是承包出去的,這個其實就是現在的股份制,李書福算是中國股份制最早的實踐者和獲益者?赡苡钟腥藭f民企造車這么“不靠譜”的事,為什么會有人投資,其實這一點李書福在冰箱、建材和摩托車等生意上為那些老板掙了不少錢,因此當他準備造車的時候,很多老板還是愿意相信他的眼光。

汽車之家

  錢有了、技術也學習的差不多了,接下來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零部件的采購,這些零件不是那么好買的,很多企業都是國家控制。李書福跑到上海大眾的匯眾零部件汽車公司,找到總工程師,向人家說想生產轎車,準備從他們那兒采購一些零部件。這個工程師問準備投多少錢,李書福說投5億元,這個工程師聽后覺得李書福簡直是異想天開,5億元連汽車邊兒都挨不到,那些合資公司動不動就上百億的投入,5億元造個汽車玩具還差不多。所以這位工程師一聽之后,招呼都不打就走了,李書福以為他臨時有事出去了,傻傻地等了一個多小時后,才有人過來告訴李書福說他不來了。結果零件沒有買到,只好回來了。沒有辦法,李書福到全國各地找零件供應商,這些供應商聽到吉利要造汽車,很吃驚,民營企業還能造汽車?根本沒人相信。有的出于同情的態度還賣點,有的干脆拒絕,有的趁火打劫賣次品,價格還比別人貴。就這樣,千辛萬苦,七湊八湊,終于采購齊了零件。

3

三、第一輛量產車誕生

三、第一輛量產車誕生/開打價格戰(1998-1999年)
  把汽車“高價”拉下神壇
 

  經過3-4年準備,終于第一臺真正量產的吉利汽車誕生了,它就是吉利豪情。1998年8月8日上午8點,在浙江臨海吉利豪情汽車工業園,吉利第一輛二廂轎車豪情下線,這輛車前臉有些像奔馳,車型模仿的是夏利的車身和底盤,發動機是天津豐田發動機公司為夏利配置的豐田8A發動機,變速箱由菲亞特生產。

吉利吉利汽車豪情2004款 1.0L 舒適型

  在準備下線儀式的過程中,其實李書福也遇到了巨大的問題,那就是他發出的700多張請柬,沒有一個官員和名流愿意來捧場,原因是國家汽車產業政策,民營企業不能造車,很有可能涉及違法,沒有人敢支持他,情急之下,李書福給當時浙江省副省長葉榮寶發出了邀請,原因是這位副省長一直想在浙江建立整車制造廠,有了這位副省長的支持,其他市縣級領導隨后聞風而來。

汽車之家

  1998年底,豪情生產了100多輛,吉利請來了一些經銷商,這些人看到豪情,搖搖頭,質量實在不咋地。淋雨實驗通不過,剎車系統、燈組都漏水,一會兒工夫,里面水就滿了。在路上跑的時候,外面的灰塵從門縫進車廂都嗆人。車門上還有不少膩子,而且厚薄不一。李書福感到質量太差,市場不會接受,一氣之下李書福用壓路車銷毀了這批車,損失數百萬。

吉利吉利汽車豪情2004款 1.0L 舒適型

  李書福還辭退了一批手藝不好的老工人,重新找來一批素質較高的工人,質量控制更加嚴格。1999年的11月,又重新造了一批豪情,投放市場,賣了近2000輛,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新車造好了,但是因為質量問題很難找到經銷商,沒有辦法李書福只能借助原來的摩托車銷售體系銷售。

汽車之家

  在李書福造車之初,其打出的口號就是“造中國最便宜的轎車”,而這在豪情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豪情一出世就使得汽車的價格從神壇上跌落到了現實,當時豪情大部分都是模仿的夏利,所以對夏利的沖擊尤為強烈,為了應戰夏利被迫降價。然而夏利每降一次價格,吉利必應聲而降價,這場價格戰打到最后,夏利把價格定在了3.18萬元起,而李書福毫不示弱,隨機將豪情的價格降到了2.99萬元,此價一出,業界充滿了對李書福的謾罵,但是卻贏得了消費者的掌聲,李書福也承認當時賣一輛豪情只賺幾百塊錢。

汽車之家

  雖然產品有了,但是質量上實在不敢恭維,有不少人曾經拿吉利開涮,臨海街頭經常流行一個方言的順口溜,大致的意思就是:“吉利車上坡要推,落雨要打傘”。正因如此提升產品的質量成了當務之急,吉利汽車除了從天津一汽挖走了100多號技術人員之外,更多的還是招聘大學生,起初的時候是跟杭州等大學合作,給學生獎學金,前前后后花了1000多萬元,錄用了60多位大學畢業生,不過這些大學生大多都不愿意從基層干起,沒多久就只有一個人留下了。

汽車之家

  沒有辦法,李書福只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要自己辦大學,在1998年的時候就創建了一所民辦高校--浙江經濟管理專修學院。而1999年11月,吉利大學的協議正式簽訂,地址就在現在的北京市昌平區馬池口鎮。

  從1998年到2007年10年中,李書福在造車的同時也為吉利集團建立了一套國內最龐大且完善的民辦教育體系:吉利旗下有8大院校,涵蓋從中專、大專、本科,再到碩士、博士的所有辦學層次,擁有3500多名教職工,57000多名在校學生。因此,李書福還具有一個讓他十分得意的頭銜--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

吉利吉利汽車美日2004款 美日之風 1.3

  1999年,一場人事變動為李書福提供了走出臺州進入寧波的機會,當時寧波北侖正好有一家日資企業,李書福從日本人手里買下了這個企業空置的300畝地,建立起吉利集團的寧波生產基地,在這里,吉利第二款車型--美日問世了。其實由于價格戰,吉利豪情只是讓吉利擠進了汽車市場,而美日是真正讓吉利開始盈利的車型。

4

四、吉利汽車快速發展一階段

四、吉利汽車快速發展第一階段(2000-2005年)
  獲得“準生證”/推出吉利汽車“老三樣”

  進入2000年,李書福覺得該讓世界知道吉利這個品牌了,在2000年的1月6日,李書福開始第一次大規模的媒體秀,這天1300人從全國各地趕到了廣州,參加吉利組織的全國銷售商會議暨摩托車、汽車新品展示會,這次活動之后,很多人記住了吉利。

汽車之家

  李書福為了把吉利品牌推向世界,可以說到處發表演說,不過最初李書福走到哪里都會被奚落,有一次在一個地方衛視關于汽車行業的節目上,邀請了許多汽車行業的大腕前來捧場,這些財大氣粗的老總們侃侃而談,談自己雄厚的資金、技術、品牌,而衣著土里土氣的“鄉下人”李書福說道:“造汽車嘛,我看也沒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四個輪子兩個沙發再加一個車殼嗎?”車評人聽了立即插上一句:“原來吉利的車就是這么造出來的。”臺下一片哄堂大笑。雖然不管名聲好壞,通過這些辦法,李書福真正讓世界知道了這個品牌。

汽車之家

  2001年對于吉利來說可謂是名利雙收的一年,首先,李書福被《中國企業家》雜志評為最執著的人物,當選理由是--不管外界如何評論,也不管受到怎樣的挫折,頑強地做著自己的造車夢!捌嚡傋印钡姆Q號由此而來。除此之外,這一年吉利的銷售局面開始打開,實現了盈虧持平。

汽車之家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2001年11月9日,中國加入WTO前夕,國家經貿委發布了第六批中國汽車生產企業產品《公告》,吉利JL6360榜上有名。國家經貿委的公告,明確了吉利是國家汽車定點生產基地的地位,吉利終于從一個“黑戶孩”,得到一紙“正式戶口”。一位吉利元老級人物回憶,吉利轎車登上“汽車目錄”的那天晚上,李書福和眾多員工、高管徹夜狂歡,喝了很多酒。2001年12月26日,國家經貿委發布了第七批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吉利集團生產的輕型客車HQ6360、MR6370和三廂式轎車MR7130又名列其中,實現了從生產兩廂輕型客車到生產三廂轎車的跨越。

汽車之家

  有國家政策的支持,接下來吉利汽車的發展如魚得水,2002年7月,李書福等人搞了一個吉利的中長期規劃,提出三個工程,即:駿馬工程、獵豹工程、雄獅工程。這計劃雄心勃勃,駿馬工程就是到2005年要實現產銷轎車30萬輛,其中寧波10萬輛,臨海5萬輛,路橋10萬輛,上海5萬輛,銷售收入180億元,利潤10億元。獵豹工程就是2010年實現產銷汽車100萬輛,其中浙江省內50萬輛,銷售收入400億元,利潤25億元。雄獅工程就是2015年實現產銷汽車200萬輛,其中國內150萬輛,銷售收入800億元,利潤40億元,并力爭使吉利汽車在國內的市場份額超過10%。雖然后來這項工程因為集團轉型,并沒有嚴格執行下去,但是這項計劃的頒布,讓人們看到了吉利汽車的雄心。

吉利吉利汽車優利歐2004款 1.5L 舒適型

  在產品上大家后來就順利的看到了吉利優利歐,可以把它看成三廂的美日,這款車型的出現打破了吉利慣用的“模仿”的尷尬,整車設計可圈可點。三廂的整車造型,打破了吉利只有兩廂車的單一局面。隨后,震驚國內外的“中國第一跑”吉利美人豹也誕生了,這款車型是由意大利設計公司操刀,整個車型極富動感。

吉利吉利汽車美人豹2004款 1.5L 都市黑豹

  價格上,吉利美人豹也足夠驚喜,當時12.99-14.88萬元的售價也顛覆了大家對“跑車”動輒百萬價格的傳統概念,只是動力上,吉利美人豹離真正的跑車還有點遠,當時它搭載的是1.3L和1.5L直列4缸發動機,最大功率分別為86馬力和94馬力,最大扭矩分別為110牛·米和128!っ。匹配的都是5速手動變速箱,其官方公布的0-100km/h的加速成績分別為12.8秒和12秒。

  在2001-2005年期間,吉利汽車就是通過主銷的吉利豪情、美日和優利歐逐步向自己的計劃邁進,而在基地建設上,當時除了臨海、寧波工廠之外,還有路橋和上海兩大基地,其中臺州路橋工廠是在2002年8月開始正式開工興建,陸續投資了49.1億元,2004年11月28日一期竣工,基本完成15萬輛的生產能力。

汽車之家

  最值得一提的還是上海的工廠,其實李書福在造汽車的同時弟弟李書通也在上海搞汽車,當時生產華普杰士達,由于杰士達一樣沒有上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后來華普杰士達合并到吉利,改名上海華普,基地在上海市金山區楓涇工業園區,始建于2000年,一期工廠占地42萬平方米,2002年建成投產,二期工廠2007年8月竣工投產,年生產能力為15萬輛,華普先后推出了海鋒、海尚、海迅、海域等車型。

汽車之家

  2003年,被譽為“中國汽車知識產權第一案”的豐田投訴吉利美日商標侵權及廣告語不正當競爭案件正式宣判:吉利獲勝。案件的起因是豐田認為吉利美日車標圖酷似其“小地球”造型,侵害了豐田的商標權;同時還認為吉利“豐田動力、價格動心”的宣傳語是不正當競爭行為,為此向吉利汽車索賠1400萬元。

汽車之家

  李書福解釋道,吉利美日商標圖形是將“美日”兩個字漢語拼音M和R變形結合,跟豐田商標沒什么關系。至于“豐田動力,價格動心”,李書福認為他們的發動機確實是豐田的8A系列,當時他們在購買天津豐田生產的8A發動機的時候,豐田并沒有反對,不過在吉利對發動機改進后,豐田覺得這并不是“豐田動力”,用“豐田動力”會誤導消費者,但最終的判罰結果為豐田敗訴。

  到了2005年,可以說是吉利汽車首個駿馬工程收獲的一年,雖然最終銷量為近15萬輛,離最初制定的30萬臺相去甚遠,但是其同比36%的增長,不得不讓人們為他鼓掌,而就在這一年吉利汽車首次入圍全國汽車銷量十強,排名第八。同時這一年吉利汽車股票正式在香港發售。

吉利全球鷹吉利汽車自由艦2005款 1.3L 經典基本型

  另外,2005年吉利汽車的另外一款車型吉利自由艦三廂轎車正式上市,該車型是吉利集團與韓國大宇株式會社等諸多世界公司聯合開發的一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型車。該車相比此前的車型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耳目一新,脫胎換骨。

吉利全球鷹吉利汽車自由艦2005款 1.3L 經典基本型

  除了在外觀和內飾上的升級之外,動力上自由艦匹配有1.3L、1.5L、1.6L排量的發動機,1.5L、1.6L發動機是自主研發的兩款新機型。自由艦可匹配三種變速器:2款5速手動變速箱,1款是吉利自主開發的自動變速器。這是當時國內唯一擁有自主產權的車用自動變速器。

5

五、吉利汽車快速發展二階段

五、吉利汽車的第二個快速發展階段(2006年-至今)
  戰略轉型/技術、質量全線升級

  自2005年自由艦發布上市之后,進入2006年吉利汽車加快了新車的推出步伐,這一年吉利金剛和遠景陸續發布上市,這兩款車型的發布標志著吉利汽車的造車水平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不僅產品質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其中遠景車型上搭載的1.8L CVVT發動機擁有絕對的自主知識產權,這也代表了當時自主汽車CVVT發動機的最高水準。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除了新品發布,這一年吉利汽車還進駐英國錳銅控股,持有其19.97%的股份,雙方合作隨后在中國建立了合資工廠主要生產英國錳銅控股出品的TX4出租車,這款車型隨后在國內北京、杭州等城市被應用于出租車市場,英倫味十足。

汽車之家

  2007年一部以吉利集團汽車發展歷程為原型的58集電視劇《歲月風云》在中央八套播映,電視劇播出后引發了強烈的反響,據悉當時這部電視劇是為了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及香港無線電視臺(TVB)成立四十周年,TVB首度攜手中央電視臺重金打造,講訴了一個家族四個家庭二代人的恩怨情仇,通過發展民族汽車工業最終走到一起,最終將中國汽車工業發揚光大并屹立于世界之林。

  2007-2008年,一場環球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百業不振,很多汽車企業受到沖擊,選擇了“貓冬”,但是吉利汽車反其道而行之,開始大肆擴張,因為無論在人才引進還是設備的采購上都要比非金融危機期間成本低很多。

汽車之家

吉利英倫吉利汽車金剛2006款 1.5L 手動豪華型

  2007年吉利在寧波與80家經銷商聯合發布了《寧波宣言》,做出戰略轉型的決定,吉利開始從單純的成本領先向技術先進、品質可靠、服務滿意全面發展,為了實現轉型,李書福將原來的“老三樣”--豪情、美日、優利歐的生產線全部淘汰,因此李書福也付出了8億元的代價。同時新建了“新三樣”--遠景、金剛、自由艦的生產線。

汽車之家

  吉利從2007年5月開始戰略轉型,為2015年進行戰略布局。具體計劃為2008年實現產銷30萬輛,2009年實現50萬輛,2012年實現100萬輛,2015年實現200萬輛。同時隨著產能的不斷增長,吉利還開始推行了多品牌戰略,而吉利和華普也逐步退出吉利的品牌線,華普被“上海英倫”品牌代替。另外,在2009年,吉利推出的帝豪品牌可謂是讓國人對吉利刮目相看。

汽車之家

吉利英倫吉利汽車英倫TX42009款 2.5T 自動標配

  在金融危機下,吉利除了向中高端產品上升外,還于2009年3月以4740萬澳元收購了澳大利亞的自動變速器公司DSI,這一收購使得吉利在核心零部件上的競爭力有了更大的話語權。不僅如此,李書福還從國外引進技術,投資數億元建立汽車研究院,這樣吉利可以每年推出4-5款全新車型。

汽車之家

  而到了2010年,另一樁震驚世界的并購案,吉利收購沃爾沃的案例可謂震驚了世人,上演了“農村青年迎娶歐洲公主”的驚世之舉。其實整個過程并不那么輕松,也經歷了“看不上、有意向、優先考慮、最終動心”的漫長過程,吉利也算是做足了準備,關于這一部分的收購國產其實完全可以單出一篇文章了,但是考慮到篇幅原因,有興趣的朋友可點擊查看我們新聞的持續報道:吉利并購沃爾沃的過程。

汽車之家

  其實對于吉利收購沃爾沃,除了收購成功值得欣喜之外,李書福的并購后的管理也讓人欣慰,李書福一直堅持“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這一原則,不把中國的管理方式強加到沃爾沃身上,并且真像是呵護女神一樣呵護沃爾沃。讓吉利和沃爾沃實現優勢互補,不僅文化方面,還有技術銷售等各個方面。

汽車之家

  到2010年年底,吉利集團宣布,吉利自2007年開始的戰略轉型基本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這4年中,吉利成功的建設了全球鷹(2008年推出)、帝豪(2009年推出)、英倫(2010年推出)三大品牌,陸續推出了熊貓、EC7、EC7-RV等精品車型,2010年,吉利汽車的全年銷量達到了41.5萬臺,而在2015年前,吉利計劃把自己打造成“具有競爭力的品牌”。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在近3年的發展中,吉利汽車繼續在穩中求勝的步伐中前進,并且在產品數量、質量,經銷商網絡的建設,整體銷量,技術方面均取得了累累碩果,目前吉利汽車在售的車型達到了17款之多。而質量上從2009年全球鷹熊貓成為首款獲得C-NCAP五星認證的A00級車開始,幾年內吉利多款車型獲得5星評價,而最夸張的是吉利全球鷹GX7還在2012年以50.3分的好成績獲得C-NCAP超五星的評價。

汽車之家

  在經銷商網絡的建設上,如今吉利汽車一共有900多家經銷商,分到3個品牌各有300家左右,下一步不會進一步擴張,而主要是提升現有經銷商的運營能力和服務水平。在這么多經銷商的幫助下,2012年吉利汽車的銷量達到了48.3萬臺,而2013年的目標計劃是56萬輛。

汽車之家

  另外,在海外市場的開拓上,以2012年為例吉利汽車的表現同樣搶眼,全年出口首次突破10萬臺,同比漲幅高達164%。俄羅斯、烏克蘭、伊拉克和沙特四大重點市場表現穩健,并首次進軍非洲,在埃及以合資形式建廠。另外在自主品牌轎車海外市場份額方面,吉利汽車也從2011年的10%增長到2012年的19%左右。

汽車之家

  未來幾年內,吉利汽車的發展還是將以穩扎穩打為主,提升產品質量、品牌形象、經銷商質量,梳理營銷網絡,未來有望還能推出新的品牌,屆時吉利汽車可能將進入新的一輪產品爆發期。

總結:

  其實對于吉利汽車的發展,我最想用4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實在不易。從一個“黑戶”起家,四處碰壁被譏諷,堅持了那么多年才獲得一個公平競爭的權利;進入汽車市場之后只能靠價格戰將汽車價格拉下神壇,才有了自己的容身之處;而后從產品質量不佳,到戰略轉型,再到今天的高質量龐大車系的涌現,我們很高興看到了一個民營企業能將汽車造的紅紅火火,不得不讓人佩服。(圖/文 汽車之家 張文君)

文章導航
展開全部目錄收起全部目錄
分頁瀏覽模式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