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車史上的今天] 在如今這個經過了高度進化的汽車市場上,有這樣一家“人格分裂”的車企,它的家用汽車產品以魔術般的大空間著稱,同時又因為對技術的極致追求而被無數人推崇。不僅僅是汽車,它的產品上到噴氣客機,下到快艇發動機,甚至還有能唱能跳的智能機器人。相信到這里您已經知道它是誰了,沒錯,這就是本田。1948年9月24日,本田宗一郎在日本濱松創立了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和汽車“創世紀”時代的那些汽車先驅一樣,本田宗一郎也是一位工程師出身的車企創始人,早在1937年,他就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東海精機。成立之初,公司取得了一筆大訂單:為豐田提供活塞零件。然而因為產品質量不滿足豐田的要求,所以合同最終以失敗告終。
本田宗一郎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于是進入大學深造金屬學,同時也開始對日本列島的工業工廠進行考察。最終東海精機的產品得到了豐田的認可,并且公司還得到了豐田注資。但是由于二戰期間為軍方提供過生產飛機部件的設備,因此東海精機的山下工廠在1944年遭到盟軍轟炸,第二年,三河地震又毀掉了它的濱松工廠。同年,絕望的本田宗一郎將自己剩余的股票全部賣給了豐田。
修整了一年之后,本田宗一郎在1946年創辦了“本田技術研究所”。雖說名字很高大上,但實際上這只是一個作坊式的小企業,12名員工擠在16平米的工作室中手工制造助力自行車,它的發動機來自戰爭中剩下的東發50cc發電機。這批東發發動機只有500臺,當它們銷售一空后,本田開始生產這種兩沖程發動機的仿制品,最終的產品被命名為“本田A型”,此外它還有一個源自發動機聲音的昵稱“叭嗒叭嗒”。
戰后的日本資源和能源都極度缺乏,助力自行車正好滿足了人們的低成本通勤需求,因此大獲成功。本田宗一郎也在1948年正式成立了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注冊資本100萬日元,員工人數也增長到20人,從此,本田開始制造真正的摩托車,憑借優異的產品品質和賽場表現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摩托車制造商。本田的汽車業務更加傳奇,它在1962年推出了自己的首款汽車S360,到了1964年就開始參加F1大獎賽了。如今的本田,在家用車和性能車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和口碑,早已成為了世界范圍內最重要的汽車品牌之一。(文/圖 汽車之家 王勐)
● 兩分鐘了解本田歷史: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