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車史上的今天] 以往我們《車史上的今天》講的都是重要車型誕生或者關于汽車人物的事件,今天我們要講的并不是汽車,而是汽車所依賴的能源。作為提煉車用汽油和柴油的原料,石油可以說是人類不可或缺的資源,石油資源也直接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左右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
上面那句話并沒有夸張成分,因掠奪石油資源而爆發的戰爭數不勝數。當然了,也有因戰爭而導致全球石油供應嚴重短缺的問題。1960年底,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立,其主要成員國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等南美洲國家,石油輸出國組織也成為控制世界石油價格的關鍵因素。
談起美國汽車文化,大多數人會想到上世紀50年代那些尺寸極大、擁有尾鰭并搭載大排量V8發動機的“美式大船”。在當時,人們更注重汽車的設計和豪華程度,并沒有人太在意燃油經濟性。然而當時如此讓人著迷的美國車也注定有衰敗的一天,美國車的好日子在上世紀70年代畫上了句號。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埃及與敘利亞分別對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領的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發起進攻。戰爭初期埃及和敘利亞聯軍占有上風,但隨后局勢逆轉,戰爭爆發的第二周,敘利亞軍隊退出戈蘭高地,以色列軍隊越過蘇伊士運河(原;鹁)。雖然戰爭僅持續到26日,但卻給世界經濟造成了深遠影響。
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了打擊以色列和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在1973年10月16日宣布石油禁運,暫停石油的出口,此舉瞬間造成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由此前每桶不到3美元上漲到13美元,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這對美國等少數依靠中東廉價石油為生的國家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同時也加深了世界經濟危機。
石油危機的爆發也驚醒了美國人,美國汽車產業也因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排量V8發動機轎車不再像以前那么受歡迎,人們在購車時開始關注車輛的油耗數據,美國人也學會勤儉持家了。眾多過去風光無限的全尺寸V8發動機轎車因石油危機的到來而被迫停產,為了在石油危機中得以存活,不少廠商甘愿放棄美式汽車精神。第一代道奇Challenger(挑戰者)于1974年停產,其繼任車型直到1978年才推出,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竟然是三菱Galant Lambda的換標車,僅有1.6升和2.6升直列四缸發動機可供選擇,它的銷量可想而知,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眼光獨到的日本汽車廠商可以說是石油危機的受益者,長此以往研發經濟型轎車,使眾多日本汽車廠商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然而過去這些日本車在美國人眼中又小又不給力,但隨著石油危機的爆發,日系車良好的燃油經濟性打動了美國消費者,本田憑借第一代Civic(思域)一舉攻占下北美市場,一時間像豐田Corolla等日系家用車也順利占領北美市場?梢哉f1973年的石油危機徹底改變了全球汽車市場的整體格局,人們在失去的同時也得到了更多。(圖/文:汽車之家 李昊鵬)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