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精彩汽車生活] 昨天,馬斯克做了一件可能給后人帶來滅頂之災的事,而作為他們的先人卻為此而狂歡……事情的過程你們都知道了,特斯拉Roadster跟著獵鷹重型火箭一起飛向了太空,有人認為這是壯舉,有人認為這是最好的廣告宣傳,但我的態度是悲觀的……
史蒂夫·霍金和魯迅先生一樣,因為太過出名而“被說過”很多話,關于他對外星人看法的文章隨便一搜就有好幾種:“霍金警告月球背面有人”、“霍金稱外星人早已不是肉體凡胎”、“外星人通過輪椅操控霍金”等等等等……雖然這些說法都陸續被證實為謠言,但其中勸解地球人不要試圖與外星人接觸、暴露自己位置的思想我覺得還是有據可依的。
史蒂夫·霍金和魯迅先生一樣,因為太過出名而“被說過”很多話,關于他對外星人看法的文章隨便一搜就有好幾種:“霍金警告月球背面有人”、“霍金稱外星人早已不是肉體凡胎”、“外星人通過輪椅操控霍金”等等等等……雖然這些說法都陸續被證實為謠言,但其中勸解地球人不要試圖與外星人接觸、暴露自己位置的思想我覺得還是有據可依的。
猜疑鏈指的是兩個陌生文明相遇后,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對自己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自己對它是善意還是惡意的,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會不會對本文明發起攻擊,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自己會不會對它發起攻擊…………
這種猜疑在兩個文明之間一旦建立便是堅不可摧的:假如A文明和B文明實力相當,一旦溝通便形成猜疑鏈,之后顯然要有一個倒下;如果A明顯落后于B,A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壯大,之后再次發現B并發起進攻。不同文明發展的速度和加速度不一定相等,弱小文明也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超過原本強大的文明。人類已有歷史300萬年,工業革命后的200年便是個鮮活的例子,而這個迅速發展的過程則稱為“技術爆炸”。
所以《三體》作者劉慈欣的想法便與霍金老爺子不謀而合了,雖然是在用一個假設驗證另一個假設,但這種擔心總不是多余的,因為到底有沒有外星人這事兒,目前誰也不能說死?删驮谇皟商,當一個美國人按下了一個按鈕之后,說什么都已經晚了……
美國當地時間2月6日,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功將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枚火箭中攜帶了一臺特斯拉Roadster敞篷跑車,并配有一個穿著宇航服的駕駛員假人“Starman”。此次計劃是在火星周圍建立一個橢圓軌道,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輛特斯拉理論上將在火星軌道中飛行10億年。
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是個科技狂人,除了太空探索業務以外,還經營著眾所周知的電動汽車品牌——特斯拉。此前SpaceX曾多次成功將火箭送入太空,而此次發射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則是SpaceX有史以來推力最大的火箭,僅次于阿波羅登月的土星5號,超過2500噸的推力大約等同于18架波音747飛機同時開足馬力時的效果。
在火箭發射過程中,燃料消耗的費用其實占比很低,大部分開支都在于推進器,而傳統技術中,火箭進入太空后,推進器便會當作廢品被拋入海中。SpaceX公司還有一個拿手項目就是火箭回收技術,理想狀態下,推進器與主火箭分離后可自行返回地表并安全著陸,可供下次火箭發射重復使用,這樣一來可以大幅降低火箭發射成本。
此次獵鷹重型火箭發射后,兩個一級助推器成功返回地球并在SpaceX發射平臺平穩著陸,但原本計劃降落在大西洋海上一艘無人回收平臺的主助推器未能成功降落,而是掉進了海里隨后丟失。話說美國人向來很擅長搞這種美式浪漫,他們給這艘無人回收船起名叫“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我依然愛著你)”,不過顯然這回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了,或許它可以改名叫“Of course I choose to forgive her(當然選擇原諒她)”。
從圖片中看,這輛特斯拉的駕駛座上坐了一名身穿宇航服的假人,假人的名字叫做Starman。據說在車內放置了一條毛巾和一本《銀河系漫游指南》,車里則無限循環播放著大衛·鮑伊的《Space Oddity》。儀表臺上還有一個和這輛車同款的Roadster汽車模型,模型里同樣坐了個宇航員假人,大概也是無限循環的寓意了。
另外,這輛車的中控屏幕上顯示著“DON'T PANIC!(別害怕!)”的字樣,顯然這是給可能存在的外星人看的。埃隆·馬斯克表示早先就曾向媒體透露過火星移民計劃,雖然反對聲一直存在,甚至還被置疑是圈錢的騙局,但SpaceX探索火星的腳步一直沒停。
毋庸置疑,如果此次獵鷹重型火箭能夠順利完成它的使命,那么人類距離火星旅游甚至移民就又近了一步。如果除了地球人以外,這個宇宙中真的有其他智慧文明存在的話,那距離被他們發現,也就又近了一步……(文 汽車之家 郭松)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