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品牌歷史] 我們曾經講述過不少官方運動品牌的發展簡史,幾乎每一個都是從汽車賽車中得到了技術和經驗,最后將高性能零部件轉換到量產車上,以及開發部分車型的精品改裝件。這次我們要講的是本田官方運動高性能品牌——MUGEN(無限)。
● 延續本田發展宗旨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見過“無限MUGEN”字樣的貼紙,這就是本田官方御用的改裝品牌MUGEN,是由本田品牌創始人本田宗一郎的長子本田博俊所創立,創建原因是因為性格倔強的本田宗一郎曾表示不會把企業傳給下一代,然而本田博俊又很想把父親熱愛的賽車運動發揚光大,所以便有了本田MUGEN這個品牌。
本田無限的含義按字面的理解就是“沒有限制”,其品牌寓意著在車輛改裝與高性能賽車方面的無限追求,突破所有限制。本田最開始是以制造摩托車產業起家,創始人宗一郎在一次歐洲之行中觀看了世界著名的摩托車賽事——曼島TT,之后這場扣人心弦的比賽讓本田宗一郎燃起了心中的斗爭,他準備開始征戰這項世界級別的摩托車比賽。
要知道,50年代初期的本田,僅僅是剛剛成功量產了家用小排量摩托車,面對這樣世界級別的比賽,似乎跟登天一樣難,不過從小刻苦磨煉的本田宗一郎,內心斗志無窮,立下誓言要參加曼島TT摩托車賽,就這樣他開始組建團隊打造賽車,起初先是參加日本國內比賽積攢經驗,不過幾次的參賽結果都以失敗收場,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團隊依然沒有氣餒,1959年,本田向英國曼島TT賽事發起了征戰。
首次參加曼島TT比賽的本田成績還算說得過去沒有墊底,讓世界看到了這個亞洲品牌的實力,同時大大增加了本田宗一郎的信心,團隊回到日本后沒有善罷甘休,繼續研究賽車核心技術。在1961年的曼島TT比賽中,由于一只實力強大的意大利車隊退賽,再加上本田精心升級的新賽車,這一次,本田讓人意外的獲得了比賽冠軍,震驚了整個行業。
如此傲人的比賽成績,使本田在摩托車產業方面更上一層樓。不過,這些并不能滿足本田的發展,他們開始向汽車領域發起了進攻。在日本50年代末60年代初時,生產汽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政府嚴格把控生產商的名額,這時候的本田需要盡快做出成績證明自己的實力,從而獲得生產汽車的資格,然而他們的解決方法似乎與提升摩托車技術差不多,這一回本田宗一郎瞄準了難度更大的F1賽事。
設定了難以完成的目標之后,本田出色的工程師竟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設計出了V12發動機,與當時本田量產車上用的4缸發動機對比,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簡直就像做夢一樣。與此同時,團隊中的另一名工程師,配合這臺V12發動機設計出了雪茄型車身,不過,“趕工”出來的首輛賽車并沒有出現驚喜,而是在1964年首次參加F1比賽中以退賽的結果草草收場。
也許是本田經歷了太多失敗,但幾乎每次都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獲得成功,所以首戰F1失敗后,團隊沒有畏懼,及時解決車輛問題,但是緊接著又參加了兩站比賽,結果依然以失敗告終,情急之中的本田團隊幾乎到崩潰邊緣,最終負責發動機設計的總工程師發現了致命問題,隨即立刻整改發動機設計。
1965年,本田團隊來到F1墨西哥站,第四次向比賽發起挑戰,這一次團隊的努力沒有白費,本田RA272賽車在賽道中性能表現優異,在一次次扣人心弦的關鍵時刻,都沒有發生之前的故障,最后再一次讓全世界感到了震驚,這家當初只生產小排量家用車的日本廠商,竟然獲得了此站的比賽冠軍。
以上兩件事都是本田對技術追求無窮無盡的精神所在,企業領頭人本田宗一郎從小倔強的性格造就了他對企業發展的執著,而這種強大的基因無疑傳到了本田先生的下一代,本田宗一郎的長子本田博俊于1942年出生,與許多品牌創始人一樣,他從小耳濡目染,生活中聽到、看到的都與父親的造車事業息息相關,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男孩想不喜歡車都是一件難事。
雖然無法繼承父親的事業,但這并不影響本田博俊對自家企業的熱愛與奉獻,從本田摩托車參加曼島TT,再到汽車首次挑戰F1這兩大頂級賽事來看,靈魂人物本田宗一郎對賽車有著極其濃厚的興趣和無盡的追求,為了可以將本田更上一層樓,本田博俊在1973年與企業中幾位工程師,一起聯手創建了MUGEN品牌。
就在本田MUGEN品牌剛剛成立時,他們就推出了一臺高性能發動機用于本田賽車,想必熟悉本田的車迷應該都知道,本田發動機是以高轉速所著稱,這臺賽用發動機正是使用第一代思域搭載的EB系列發動機,MUGEN將最大功率60馬力的1.2L發動機調校到了每分鐘8000轉時可輸出135馬力,實力不容小覷。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