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精彩汽車生活] 一直以來都有網友在抱怨我國的車價貴,多數的例子就是同樣的車比美國貴了多少,比歐洲貴了多少等等,其實汽車也是商品,車價肯定是根據不同市場情況有變化,來到新加坡后你就知道這里的車價能貴出新境界。我們今天就來看看新加坡車價到底有多貴,解析其高車價的原因和影響。
去年我們編輯部開會的時候,總編大人對我說東南亞是個可以開拓的市場,我們走出去的戰略可以從這里開始。既然總編都發話了,海文自然不敢怠慢,我選擇了同是華人社會的新加坡作為開拓東南亞的第一站。用廣東話說:“同聲同氣”形容這里跟我們語音和風俗接近,更容易交流。對港澳臺或者東南亞車市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大家來我的編輯博客或者微博車海文少溝通交流。
● 中新兩國車價對比
我們選取了同時在兩地都有銷售的熱門車型,給大家做個車價對比,由于兩地車型配置不一樣,我一般是選取同排量的頂配車型的價格來對比,主要供大家參考。由于新加坡的車價全部都包括了COE權利證書(后面解釋)的價格,所以我再提供一個全國車牌指標價格最高的上海地區擁車價格給大家參考,以中國地區指導價加上海2019年1月份的拍牌價格89565元的總價作為上海地區的購車參考價格(由于兩國征稅方式不同,上海地區價格沒有包括購置稅等稅費)。
中新車價對比(汽車之家制表)(單位:萬元人民幣) | |||
車型 | 新加坡汽車指導價 | 上海車價+牌費 | 中國大陸指導價 |
飛度 1.5L | 42.4 | 19.24 | 10.28 |
繽智 1.5L | 47.4 | 23.54 | 14.58 |
森林人 2.5L | 59.4 | 37.54 | 28.58 |
邁騰 2.0T | 89.9 | 40.65 | 31.69 |
奔馳S級 320L | 203.8 | 95.34 | 86.38 |
奧迪A6 55 TFSI | 169.9 | 75.64 | 66.68 |
寶馬X3 xDrive30i | 124.1 | 67.54 | 58.58 |
蘭博基尼Urus 4.0T | 397.8 | 303.96 | 295 |
911 Carrera PDK 3.0 | 227.3 | 131.76 | 122.8 |
由上表可見,在我國大陸地區車價越低的車,與新加坡的價格差價幅度越大,往往能達到兩倍以上的差價;而車價越高的豪車跑車,差價幅度會相對減少一點,但差價幅度也在30%以上。其中我國的國產車的價格跟新加坡的價格的差價幅度最大。看到這個表,大家是否覺得其實我們國家的車價也不是太高?同是華人社會,新加坡的車價早都飛到天上去了。與中國大陸不同的是,大陸的車牌指標是跟人不跟車的,你只要有了這個指標可以換車,但不需要重復拍牌;而新加坡的COE是跟車不跟人的,每次買車都要重新購買,所以當地車價都是包含COE的。下面跟大家介紹一下其高車價的原因。
● 新加坡車市概況
新加坡國土面積只有719.1平方公里,大約是上海市面積(6340.5平方千米)的11%,全國人口大約560萬人,截止2017年底其汽車保有量是90.7萬輛,同時期的上海是359萬輛。新加坡大約每百人擁車數16.2輛,上海大約每百人擁車數14.8輛。簡單數據對比可見,其實新加坡的車輛密度要比上海市要大。如今我國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對汽車市場早已開始限牌限購,新加坡同樣也有類似的措施。根據新加坡人力部發表的《2018年新加坡勞動力報告》預估數據顯示,本地全職居民的工資(月薪)中位數(包括雇主公積金)達4437新幣(約合2.2萬元人民幣),說明其消費者經濟實力較好,有較強的購買力。
在汽車品牌方面,新加坡市場跟香港和臺灣市場都比較類似,以日系和德系品牌為主,美系和法系品牌份額很小,豐田是銷量最大的品牌。而且同一個品牌一般只有一間代理商,能比較好地管控車價,不會出現同一款車不同的店價格不同的情況,所以在新加坡買車不需要花多少時間講價。
以斯巴魯品牌為例,在中國南區和東南亞地區的代理商都是意美集團,在新加坡也只有意美一家代理商在銷售斯巴魯品牌的車,不會有同品牌不同商家之間的競爭,商家就能對車價進行比較好的掌控。相比之下,大陸地區無論是品牌數還是銷售的車型種類都要比新加坡車市多得多,而且經銷商眾多,同一個城市不同的4S店售價可能不一樣,市場競爭環境要更加激烈一些。
● 新加坡的購車政策
從新加坡的政府網站可見:“新加坡有限的土地供應和不斷增加的汽車擁有量對我們的城市生活質量構成嚴峻挑戰。為了維持健康的道路網絡,我們設計了一個車輛配額系統(VQS)來限制我們的車輛增長!闭幎2009年之后每年的車輛增長率,2015年2月到2018年1月,增長率定為年0.25%。而最近的一年已經改成0增長,報廢多少就更新多少。政府可以通過控制發放COE的數量來控制新車的數量,而COE的價格則需要消費者公開競標的方式來投得。簡單來說,新加坡就是由政府控制新車輛數量,而市場決定COE的價格。
● 什么是COE(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
與大陸地區不同的是,COE不同于牌照指標,COE是跟車不跟人,如果車主把車賣了,再購置新車的話,他還是需要為新車重新購買COE;而買二手車就不用再買COE。
從最新一期的COE投標結果來看,A類COE價格為25689元新幣(約合12.8萬人民幣),B類COE價格為34509元新幣(約合17.2萬人民幣),期限都是只有10年,比上海、深圳和廣州拍牌的價格都要高,也是造成新加坡高車價的原因之一。
由于COE的價格每個月都在變化,所以廠商給出的指導價也是每個月都同步更改,一般商家會給出兩個價格:Classic Price with Non-Guaranteed COE表示不保證能標中COE的價格,一般會投標4次,就是正常是兩個月內能交車,運氣不好就兩個月都交不了車;Gold Price with Guaranteed COE保證標中COE的價格,一般會貴2000新加坡元(約一萬元人民幣),保證一次標中,一個月內提車。
● 新加坡的車價組成
很多人都在抱怨我國的車價高,看過新加坡的車價之后,我想大家的心理會平衡許多。新加坡的車價中有絕大部分是稅費,其車輛稅費包括注冊費,附加消費稅,道路稅和特殊稅。這里又涉及到新加坡政府設定的一個OMV的概念,這是指政府核定的車輛在公開市場的價值,作為其征稅的依據。
汽車售價=OMV公開市場價值+COE權利證書+ARF附加注冊費+消費稅+經銷商利潤等
公開市場價值(OMV) :由新加坡海關評估,綜合考慮車輛從制造國到新加坡的汽車銷售和交付附帶的購買價格、運費、保險和所有其他費用。但需要注意的是OMV不是當地授權經銷商的售價。大家可以簡單理解成這個就是這臺車的成本價,沒有包括稅費和商家利潤,最終消費者買車的車價肯定要比OMV高許多。
這里我們又能看到新加坡車價高昂的最關鍵因素——附加注冊費(ARF),可以簡單理解成是根據車價征收的費用,類似奢侈稅,它的征收幅度相當高,征收比例是100%起,階梯式遞增,車價越高征收比例越高。根據這個政策,新加坡的車價至少都是原產地車價的兩倍起!
圖中的例子可見,一臺基礎價格OMV為75000元新幣的車輛,要繳納的ARF達到了10.7萬新幣。相當于對一輛原產地售價37.3萬人民幣的進口車,征收的稅費達到53.3萬人民幣。此外還有一個消費稅,這個又是根據OMV征收的稅種,比例是20%。
新加坡媒體以2018年3月份一臺本田思域作為例子列出過對應的價格:
2018年3月思域車價組成表 | ||
類型 | 計算方法 | 費用(新加坡元) |
公開市場價值(OMV) | 原產國售價+運費等由政府核算 | 19370 |
消費稅 | OMV*20% | 3874 |
COE權利證書費用 | 獨立投標,每個月不同 | 38000 |
ARF附加注冊費 | OMV*100% | 19370 |
管理費、經銷商利潤等 | - | 19359 |
終端售價 | 以上項目相加 | 100153 |
● 道路稅和電子道路收費
車輛買了之后上路,這里又涉及到另外兩個費用,道路稅和電子道路收費(ERP)。道路稅是所有車主必須對其車輛繳納的道路稅?梢园窗肽昊蛞荒陙砝U納,汽油車的道路稅為372新元(6個月)或744新元(12個月),約合3708元人民幣/年。
電子道路收費(ERP)是用于管理道路擁堵的電子道路收費系統。根據“按使用付費”原則,駕駛者在高峰時段使用定價道路時會被收費。根據當地的交通狀況,不同的道路和時間段的ERP費率會有所不同。這鼓勵駕駛者改變他們的交通方式,旅行路線或旅行時間,通俗理解成擁堵費。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實施電子道路收費系統來管理道路擁堵的城市。此后,ERP已被倫敦等其它城市用作參考。
■ 總結
通過上面的解析,可見新加坡政府以總量限制、高稅收和提高用車成本的方式控制著汽車市場,所以使得當地的車價要比其它地區高出一大截。這個也是跟當地情況和用車環境相關的,地少人多,經濟發達,如果不提高買車用車成本,那汽車保有量會多得讓這個城市無法承受,道路會擁堵不堪,最終受害的還是市民。說到底車價總是跟當地的市場情況掛鉤的,貴自有貴的道理,新加坡車價雖然高,但保證了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交通,同時政府也大量興建公共交通設施,保證了市民出行的便利。(圖/文/攝 汽車之家 梁海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