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汽車文化 汽車生活 正文

華為之后 中國車企會陷入芯片戰爭嗎?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汽車之家 車壇勐料]  前幾天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無奈坦言,麒麟高端芯片將在9月15日后停止生產,成為絕唱。原因眾所周知,是美國的制裁。很多人都感到被近來美國人的種種操作刷新了三觀,然而實際上他們只是重演了幾十年前的一幕,當時的受害者是日本人。

汽車之家

芯片戰爭

  二戰之后,美國占領了日本,后來為了讓日本能自己養活自己,再加上冷戰的原因,美國開始扶持日本的經濟。再后來美國人發現日本有點白眼狼的意思——自己幫日本重建紡織業,它就往美國出口衣服;幫日本重建冶金業,它就往美國出口鋼鐵;讓日本學自己造車,它就往美國出口汽車……

汽車之家

  日本商品的大舉入侵打擊了美國本土相關產業,于是美國發起貿易戰來反擊。上期《車壇勐料》我們也講過了美國打壓日本車企的故事,不過很多網友都說那些打法太“常規”,跟打壓華為沒法比。其實當初美日之間也有更慘烈的“戰爭”,戰場和今天類似,就是半導體芯片領域。

  1958年美國人杰克·基爾比(德州儀器工程師)和羅伯特·諾伊斯(英特爾創始人)幾乎同時發明出了集成電路芯片,這是一項改變了世界的發明。六十年代,日本NEC公司從美國引進集成電路技術,并在日本政府主導下分享給了三菱等公司。

汽車之家

  日本政府明白日企單打獨斗是干不過美國人的,于是集合了日立、NEC、富士通、三菱、東芝五家公司成立國家性的VLSI技術研究組(國家補貼科研經費)。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日本人在短短幾年之內就迅速完成了產業布局,而后一路攻城略地,把一個個美國芯片企業殺得人仰馬翻,本來DRAM芯片行業老大英特爾差點破產,后來被迫離開了這個產業。

汽車之家

  和其他行業一樣,美國半導體業也開始尋求政府干預,美國政府也確實進行了一些降稅之類的扶持。當時美國FBI還曾高調逮捕了六名來自日立和三菱的高級工程師,罪名是通過賄賂從IBM竊取機密技術,然而事實上這六個人從始至終就沒見到IBM的人,跟他們“交易”的是假扮成IBM員工的FBI探員……沒錯,這是一次釣魚執法。

汽車之家

為什么是芯片?

  對于政府的措施,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覺得還遠遠不夠,于是開始拿一個詞說事兒——國家安全。眼熟吧?它已經在這次中美貿易戰中被用爛了。SIA的邏輯很清晰,高科技武器都要用芯片,等國產芯片公司都被日本人擠兌死了,美國武器就只能用外國芯片,這就一定受到外國制約,更可怕的是這些芯片還很可能流入蘇聯。

汽車之家

  美國政府一想有道理啊,于是決定下狠手了——1986年,美國裁定日本DRAM芯片存在傾銷行為,征收100%的反傾銷稅。同年日本又被迫簽署了《日美半導體協定》,規定日本對外國銷售的半導體需要通過美國成本核算才可以定價出售……再后來美國又扶持了韓國半導體產業,還將尼康、佳能等日企排除在高端光刻機技術EUV之外,導致它們從一流淪為二流。這場幾十年的半導體戰爭,以日本慘敗收場。

汽車之家

  正因為有“國家安全”的帽子,日本半導體業遭到美國不遺余力的打壓,這和打壓汽車產業有著本質的不同。如今美國打壓中國科技企業同樣是基于“國家安全”論調,而且手段更加極端:華為海思本來已經是頂尖的芯片設計公司,美國不讓臺積電代工,它的高端芯片就只能斷貨;中芯國際也是規模很大的芯片制造商,美國不讓ASML賣EUV光刻機,它的技術水平就被“鎖死”。

汽車之家

  其實即便中芯國際買到了EUV光刻機,它也極有可能會像臺積電一樣不敢給華為代工,因為如果你代工了,自己也會被制裁。臺灣企業聽它的,荷蘭企業聽它的,連中國大陸企業都得聽它的,美國之所以能夠“號令天下,莫敢不從”,還是因為手里掌握著很多核心技術,比如芯片設計軟件EDA、光刻機光源部件、指令集架構等等。而這些核心技術的背后,則是其在基礎科學領域的“統治”力。

汽車之家

  我國科研經費僅次于美國,但基礎科學經費占比只相當于發達國家的1/3,重技術輕科學是我們一直以來的不足,也是被頻頻“卡脖子”的重要原因。任正非就曾表示,我們修橋、修路、修房子,已經習慣了只要砸錢就行了,這個芯片砸錢不行的,得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汽車之家

汽車電子芯片

  最后回到汽車,將來會不會有國內的車企像中興、華為一樣在芯片上被美國“卡脖子”呢?雖然這件事發生的機會不太大(畢竟中國品牌并沒有大舉進入美國市場),不過理論上也是有可能的,因為如今汽車上的芯片非常之多。

  由于汽車電子芯片大多不是車企直接采購,而是博世、大陸等一級供應商整合在自己的系統中再出售給車企,所以對于我們普通車主來說,汽車電子芯片還是十分陌生的。目前主流的汽車電子芯片品牌有恩智浦(荷蘭)、英飛凌(德國)、意法半導體(意大利&法國)、瑞薩(日本)、賽普拉斯(美國)。此外,英特爾、高通、英偉達等傳統芯片企業近來也表現出了殺入汽車芯片領域的意思,特斯拉、豐田等整車企業則已經開始嘗試自行研制某些特定功能的汽車芯片。

汽車之家

  和消費電子芯片不同,車規芯片對環境溫度、震動、電磁干擾、可靠性、使用壽命的要求都要高得多,畢竟消費電子產品出問題了頂多是死機,汽車電子產品故障則會直接影響人們的生命安全。我國的消費電子芯片設計已經很有實力,但在車規芯片方面才剛起步。

汽車之家

  作為后來者,中國企業要打進壁壘森嚴的汽車電子芯片市場可謂困難重重。當然也不是沒有希望,新興領域大家起點都差不多,這就是個好機會,近幾年開始流行的電動化、自動駕駛、智能車機等方面就有一批中國芯片企業取得了成果。比亞迪的芯片已經用到自家電動車上;地平線公司的AI芯片更是已經被很多國際知名一級供應商采用,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汽車之家

  回到“卡脖子”的話題,汽車電子芯片大多不像消費電子芯片那樣需要7nm、5nm這種高精度的制程,而且很多芯片都是自己設計自己制造的,不依賴于外部晶圓代工廠。不過從整個產業鏈來講,也很難說能完全不受美國影響。就連車規芯片最重要的可靠性認證AEC標準都是美國人搞出來的,想徹徹底底繞過美國并非易事。

汽車之家

  這些年關于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個詞是“倒逼”,相信我國也能夠借這次機會,倒逼出更加健壯的芯片行業,更倒逼出對基礎科學的重視和投入。如果有一天,數學、物理學和化學專業的學生不再被人問“你學這個有啥用?”,大概我們也就不用被“卡脖子”了。

  另外我國相比日本有個重要的優勢,就是擁有足夠強大的國內市場,它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皟妊h”雖然不如“外循環”通透,但也能在環境不好的時候讓你呼吸。相信我們的芯片企業一定能挺過去。ㄎ 汽車之家 王勐/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華為之后 中國車企會陷入芯片戰爭嗎?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車壇勐料
更多精彩內容:
劉昱昕游記
電影汽車賞析
中國zhi造
向編輯王勐提問
文章標簽: 車壇勐料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相關車系

車型推薦
00:00 00:00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