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試駕體驗] 6年來,福特集團相繼賣掉了阿斯頓·馬丁、捷豹、路虎和沃爾沃,以籌集資金,度過危難期,并宣布將用這些資金專心打造福特品牌,實施“一個福特”戰略。幾年后,新?怂、新翼虎相繼誕生,并被引入國內,它們表現出極強的市場競爭力,向大眾品牌發起了強有力的挑戰。7天后,福特將迎來自己的110歲生日,它已為自己備好了生日禮物——新一代蒙迪歐。
新一代蒙迪歐(以下簡稱新蒙迪歐)不再使用“致勝”這個名字,因此在汽車之家產品庫里,它與現款(2011-2012款)車型被分在了兩個車系里,您在汽車之家搜索時,若搜“致勝”,看到的將是現款車型,只有搜索“蒙迪歐”才能找到新一代。至于為什么回歸本名,我們無從得知。也許是福特開始覺得,致勝與否,與名稱無關。
就在幾天前,福特公布了新蒙迪歐的預售價:18.99-27.59萬,這個價格區間與帕薩特、邁騰等車型高度重合,雖然這可能并不是最終的指導價,但它似乎也透露出很強的針對性。新蒙迪歐共有7款車型,其中1.5T兩款,2.0T低功版兩款、高功版三款,我試駕的這款242馬力的2.0T高功版車型名叫“2.0L GTDi240旗艦型”,是全系的頂配車型。
● 新外觀霸氣外露
前一陣子赴重慶測試翼搏,在長安福特的工廠里瞄見了新蒙迪歐,白色,從離我挺遠的地方緩緩駛過,轉入一個彎角,消失在視線里,時間很短暫。這便是我與它的第一次見面,它給我留下的印象就只有兩個字:“驚艷”。
同級別車型尺寸對比 單位:mm | ||||
車型 | 長 | 寬 | 高 | 軸距 |
新蒙迪歐 | 4860 | 1854 | 1480 | 2850 |
蒙迪歐-致勝 | 4854 | 1886 | 1495 | 2850 |
帕薩特 | 4870 | 1834 | 1472 | 2803 |
君威 | 4830 | 1856 | 1484 | 2737 |
ATENZA (全新馬自達6) | 4870 | 1840 | 1450 | 2830 |
或許是因為80后的我還年輕,新蒙迪歐超前的外型設計跟我的口味十分對路。也許我們應該聽聽其他人的意見,特別是父輩那個年齡段的同志,如果大家都對新外觀表示認同,那才算成功。體型上,新蒙迪歐依舊屬于同級別車型中的“標準身材”,最為突出的數字依然是2850mm的軸距。
全新的前臉年輕了10歲,大嘴格柵霸氣外露,細長的頭燈眼神犀利,現款本已比較動感的前臉在新蒙迪歐面前也是相形見絀。你若厭倦了大眾的套娃戰術,去4S店看看新蒙迪歐吧,相當提神。另外,從2.0L GTDi200豪華型開始便已標配的LED頭燈乃同級唯一,這項配置即使在奧迪A6L上也是選裝,現在下配至中型車,令人驚喜。
豐富的配置成為新蒙迪歐的一大賣點,前4探頭的泊車雷達從2.0L GTDi200豪華型開始可以選裝,并在2.0L GTDi240至尊型和旗艦型上成為標配。眼前這臺頂配車更是配備了自動泊車、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并線輔助等諸多關乎安全的高科技電子設備,這與翼虎的配置分布十分相似。若以預售價格來評判,它的性價比也是相當高的。
車身側面的造型并無重大改變,更細長的外后視鏡、略改造型C柱后方三角窗以及延伸至側面的尾燈沒有產生質的影響。倒是2.0T高功版三款車型上標配的18寸輪轂成為了不小的亮點,比起之前的17寸輪轂,它帶來的視覺沖擊力提升不言而喻。除了輪轂尺寸的升級,輪胎寬度也從致勝的225mm增加至235mm(除入門級車型),輪胎品牌則依舊是強調舒適、靜音的固特異御乘。
轉到車尾,第一眼看去有些失望,尾燈的樣式沒有大動,車尾的整體造型也依舊有點笨重,嵌入后包圍的雙邊雙出排氣則比致勝的好看不少。
其實,新一代蒙迪歐的重要看點在于“裙底”。重新設計的懸架系統中,諸多部件都不惜成本的采用了鋁合金材質。懸架在實際駕駛中是否能有上佳表現,我們在最后的駕駛環節接著聊。
● 新內飾頗具質感
現款蒙迪歐-致勝的內飾走的是沉穩、居家路線,更受年齡偏大、成熟穩重一點的人士喜愛。新一代蒙迪歐的內飾設計風格則像是“擺脫了舊社會的枷鎖”一樣煥然一新,如同車身前臉一樣,年輕了好幾倍。這一點從材質、造型上都能體現出來:大面積的木紋裝飾和柔和的曲線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金屬質感的鍍鉻裝飾條以及筆直鋒利的切割線。
中控臺與方向盤的造型與進口的福特銳界在設計上有不少共通之處,其實福特早已開始采用這樣的設計風格,目前未引入國內的中大型車——福特金牛座就是一個例子。影音系統和空調一體式的面板上,凹凸設計的按鈕強調了整體感,好看是好看,但總感覺不如傳統的按鈕好用。
新蒙迪歐的做工確實讓人驚喜,可以肯定,它在同級別中已躋身第一梯隊的水平。精致的細節和簡約的設計大大增加了內飾的豪華感,不管你服不服,反正我是服了。
MyFord Touch車載多媒體互動系統的8英寸大尺寸觸控屏以及SYNC車載多媒體通訊娛樂系統依舊從2.0L GTDi200豪華型開始標配,也只有入門級車型不提供選裝。這套系統同時集成了GPS導航系統及SD卡插槽,插槽的位置依舊在中央扶手箱內,SD卡槽也和翼虎一樣,依然被導航系統的地圖數據卡所占據著,若想插卡播放音樂什么的,就得放棄使用導航了。不過不必擔心,扶手箱里的USB接口是全系標配的,我這臺頂配車型上有兩個,想必低配也應該如此。
新蒙迪歐的方向盤比較軟,尺寸有點偏大,上面集成的諸多按鍵皆觸手可及,比翼虎的方向盤更人性化。方向盤的造型比致勝年輕了很多,就像外觀、內飾一樣,新蒙迪歐朝年輕進化的這一步邁得很大。
共10.1英寸的兩個液晶屏組成了頗具科技感的儀表盤,其實儀表盤的布局和致勝類似,不過功能可是豐富了許多。豐富的個性化設置可能會讓年齡稍大的車主用起來有些頭疼,但部分設置可以通過MyKey系統被分別存儲在不同的鑰匙里,簡化了換人駕駛之后重新設置的過程,若是MyKey能存儲的信息更豐富一些就完美了。
● 儲物空間中上,門板是亮點
前排
能裝5個礦泉水瓶還有富裕空間的前門板實屬罕見,我個人是沒見過比這還能裝的。除此之外,新蒙迪歐的前排儲物空間還算比較豐富,手套箱中間的隔板有點雞肋,我個人是喜歡把大件的物品裝在手套箱里,這樣一來,它基本就不具備這個功能了。
后排及后備廂
后排的儲物空間依舊得依仗門板的“出色發揮”,除了門板之外,后排中央扶手箱也有兩個杯架,不過后排乘客的手機找不到空間放置。出色的縱深使得新蒙迪歐的后備廂具有相當不錯的承載能力,后排座椅分折放倒后與后備廂地板有10cm左右的高度差,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用性。
● 乘坐體驗,至尊型和旗艦型配置真高
前排
前排頭部空間表現不錯,應有盡有的主駕駛座椅在同級別中并不多見,不過許多配置都僅出現在高配車型上。盡管新蒙迪歐的天窗比一般的非全景天窗要大,但是它畢竟不能供后排乘客享受,實在有點可惜。
后排
得益于車頂凹陷的設計,180cm的后排乘客也可以擁有4指的頭部空間,而腿部空間則更加出色。氣囊安全帶是個非!靶鲁薄钡呐渲,即便在許多豪華車上我們也難見它的身影。只可惜,這項配置只出現在高配的兩款車型上,它也成為了新蒙迪歐為數不多的非全系標配的安全配置之一。后排座椅比前排的更軟更舒服,后排乘客能夠擁有與前排一樣長度的座墊,這又是新蒙迪歐的一個亮點。
越往后看越發覺,太多的舒適性配置和高科技配置都集中在高配的至尊型和旗艦型上,從頂配27.59萬的預售價來看,它們的性價比相當高,可見這兩款車型并非只做提升品牌價值之用,應該有會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對它們倆感興趣。
福特的1.5T EcoBoost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隨新蒙迪歐首次來到中國,180馬力的最大功率數字以及6.9L/100km的官方油耗數字十分搶眼,可惜這次我并未能接觸到它。旗艦版搭載的是高功率版的2.0L EcoBoost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最大功率242馬力,最大扭矩350!っ,數據比致勝有小幅提升。與之匹配的是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帶有S擋和換擋撥片。
● 行駛表現:加速感被弱化,整車舒適風格明顯
對于3款搭載2.0T高功版發動機的新蒙迪歐,官方給出的0-100km/h加速成績為7.6秒;厮菀幌庐斈甑闹聞伲汗俜郊铀贂r間是8.3秒,我們的實測成績竟快了半秒多,為7.76秒。那么我大膽猜測一下新蒙迪歐應該能跑得更快。當然它在加速測試中能有何種表現需要未來我們拿到測試車之后才能知曉,但在實際駕駛中它真的可以用“肉”來形容。特別是在D擋下,發動機對油門指令的反應速度奇慢,慢到我大喊著捶方向盤。
油門響應速度在D擋下很慢并非造成新蒙迪歐加速“肉”的主要因素,我覺得應該把這一“功”記在變速箱身上。深踩油門后近2秒才降擋的變速箱一定是上個月少拿了獎金,它這樣消極怠工真能把人急死;叵脒@段時間駕駛翼虎的感受,我開始感慨福特竟然能做出,或者說是愿意做出這樣兩款性格截然不同的汽車來。
切入S擋,情況有所好轉,但也比較有限。動力的遞增始終似自然吸氣車型一般線性,變速箱響應速度也沒快到哪去。最終結果就是,不論你怎么踩油門這輛車都不會把你猛地推出去,每次加速都像是在馬戲團在訓老虎:我知道你有力氣,但你現在必須得給我溫順一點。
除了對動力表現吐槽無力之外,我對新蒙迪歐的其它表現都呈現截然相反的態度。在熟悉了它的脾氣秉性之后,我開始用一輛“純得不能再純”的純舒適型轎車的標準考量它,并發現,它已在舒適的道路上走了很遠。轉向比較模糊,車頭響應也稍慢半拍,這是典型家用車的表現,不過,好戲還在后頭。
新蒙迪歐的隔音效果十分出色,不論是發動機噪音、風噪還是路噪,在傳進駕駛艙之前都已被抹去大半。按下啟動按鈕的時候,就算你在車外,都不易覺察到發動機的啟動過程;即便發動機已被你逼催到5000rpm,車內聽到的聲音也很微弱——你能從聲音里聽出它在咆哮,但它絕不會摧殘你的耳朵。
懸架系統在你急打方向時對車身的支撐一般,不過反打方向時車身姿態能從向一側的大幅度傾斜立刻轉為向另一側的傾斜,要做到這樣并不容易,懸架的韌性并沒有完全屈從于舒適性。駛過溝溝坎坎時,懸架也并沒有拖泥帶水的表現,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多余彈跳;在高速駛過一個坡路時,車身出現小幅度的忽悠,緊接著被懸架以溫柔的方式抑制住,相當不錯的舒適性竟讓我開始喜歡這輛車了。
舒適性的油門和變速箱調校極大的弱化了加速感,這讓新蒙迪歐開起來非常安逸。出色的抑噪能力和舒適十足又不失韌性的懸架讓新蒙迪歐站在了舒適型家用車的制高點。它也許不適合性格剛烈的你,但一定會有許多家庭消費者對它的整體表現伸出大拇指。
幾天前的新蒙迪歐試駕文章大家應該看過了,不必多說,截至目前超過300萬的點擊量以及2400多條文章評論已經足夠說明這輛車的火熱程度。應網友強烈要求,我們在第一時間拿到了這輛紅色的測試車,并將性能測試部分更新在這里。可能有些朋友是第一次點擊進入這篇文章,為使您對新蒙迪歐有一個更完整的印象,我們先簡單重溫一下它的靜態表現。
● 靜態表現的三個關鍵詞:外型、配置、做工
關鍵詞一:外型。新蒙迪歐擁有著讓無數人喪失抵抗能力的外型設計,不論是從網友反映還是從身邊朋友的表現來看,大多數人都已經為這一代蒙迪歐的外型所傾倒。
關鍵詞二:配置。頂配車型的配置相當高,諸多高科技配置讓人眼花繚亂;加熱、通風、記憶、按摩等功能一應俱全的前排座椅幾乎無可挑剔;LED頭燈的配備可謂不惜成本。至于其它不同配置的車型在同價位對手面前的性價比問題,等到官方指導價出來之后我們再做討論。
關鍵詞三:做工,F款蒙迪歐-致勝讓許多人開始認為,美國車不一定費油。新蒙迪歐似乎試圖給更多人灌輸一個觀點:美國車做工不一定差。我的感覺是,這輛長安福特生產的美國品牌轎車在做工方面已經可以用“不錯”來形容。
● 動態表現的兩個看點:普通海拔地區的動力表現以及性能測試成績
這幾天,蒙迪歐論壇炸鍋了。網友們就我所描述的新蒙迪歐在高原地區的動力感受展開激烈爭論,許多人對我的“肉”字提出質疑,還有網友認為我不應該以高原的動力表現草率地給新蒙迪歐定調子。不管怎樣,現在正常海拔的體驗和測試來了,不敢保證每位讀者看完都會對結果欣然接受,但給諸位生活在普通海拔地區的網友提供選車參考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首先回答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在海拔不到100米的北京城區,新蒙迪歐的動力表現和在海拔3200米的青海湖一樣嗎?答案是不一樣。差別大嗎?大!發動機在2000rpm左右的轉速區間內便可以有不錯的動力輸出,若將它逼至4000rpm以上,轎廂內的推背感會提醒你:別拿242馬力和350!っ桩攦簯。
雖然不會出現在高原上踩下油門車不走,或是變速箱長時間無反應的情況,不過我依舊認為新蒙迪歐并不愿意提供強烈的加速感官刺激。變速箱的換擋邏輯優先照顧了舒適性,弱化了加速感。
油門的響應算是靈敏,深踩下去,車速先是緩慢提升,若你保持油門深度,變速箱也不會迫切地連降幾擋,而是先降下1-2擋,跟著再降,動力自然就不會陡然拔高,而是呈階梯式增長。S擋也可以套用以上邏輯,不過整體反應速度會快一點,其實這樣的調校方式在家用車中還是比較常見的。
● 繞樁:操控難度很低
從新蒙迪歐“軟綿綿”的行駛表現來看,它在繞樁時的出色操控性算是一個驚喜。日常行駛時略有曠量的轉向到了動作幅度很大的激烈駕駛時則顯得相當靈敏,并且轉向力度始終非常均勻。雖說阻尼很輕的方向盤給不了駕駛者太多的回饋,但這也降低了操控的難度。車頭的指向也是一個道理,在日常駕駛中有所拖沓的車頭面對你大幅度的動作則表現出靈活的一面,它跟進的速度已然超出預期。只有軟塌塌的懸架略拖了后腿,使得車尾循跡性稍稍不足,但就其整體表現,新蒙迪歐在激烈駕駛時的表現跟同級別的那些家用車相比算得上優秀。
新蒙迪歐的操控表現與我之前的描述大相徑庭,你可以這樣理解:風格不等于能力,新蒙迪歐是一款舒適風格的車,但它具有同級別中較強的運動能力。換句話說就是:駕駛它走在馬路上,多數時間里你不會有激烈駕駛的沖動,但當需要時,它是可以完成任務的。
● 性能測試:成績中規中矩,數據控們可能會失望
0-100km/h加速測試
我們用手機進行了定位,屏幕上顯示,測試場的海拔高度為67米,屬于再正常不過的海拔高度數字,看看新蒙迪歐會有怎樣的性能表現。
變速箱最高允許以3000rpm起步,但不管是否關閉TCS牽引力控制系統,輪胎打滑時間都比較長,有時甚至整個1擋都伴隨著胎響。經過多次嘗試后,我們認為2000rpm左右是最合適的起步轉速。起步后,輪胎會短暫打滑,約0.4秒后恢復抓地力。整個1擋的加速勢頭都挺猛,換2擋的過程也非常平順,動力幾乎沒有出現間歇。不過,2擋的速比設定偏重經濟性,動力開始逐步衰減,進入3擋前G值已降至0.25g以下。盡管換入3擋時變速箱的動作依舊比較快,但加速G值已經不高,這直接影響了成績。
最終,加速測試成績鎖定在8.13秒。如何看待這個成績?首先,以242馬力中型車的標準看,這只能算是一個中規中矩的成績,十分看重數據的朋友們可能會失望;另外一方面,對于一臺家用車來說,8秒出頭的動力水平已經足夠滿足駕駛需求,特別是相對于前幾天我們看到的高原動力表現來說,這個水平已經足以讓大多數朋友不必再擔心新蒙迪歐的動力問題了。
100-0km/h剎車測試
在加速測試中我們發現,新蒙迪歐起步時輪胎打滑情況明顯,一方面說明發動機的爆發力比較強,另一方面也能看出輪胎的抓地力不夠。在剎車測試中這個劣勢被放大了,抑噪能力出色的固特異EfficientGrip(御乘)輪胎似乎在抓地力方面不及蒙迪歐-致勝當年的運動型輪胎——米其林Pilot Preceda,這也昭示著新蒙迪歐在從運動向舒適轉變。
全力剎車時,由于懸架中前段較軟,新蒙迪歐的車身前傾幅度較大,前后懸架被明顯壓縮/拉伸,這直接導致后輪抓地力流失,減速G值出現大幅度波動。并且,由于懸架末段富有韌性,在整個制動過程中車頭一直處于來回彈跳之中(下面的視頻更直觀),因此,G值曲線也在不斷地上下波動,使得最終成績只有41.72米。雖說這在汽車之家是一個優秀成績,但要跟自己比,它可是輸了2011款致勝的38.9米不少。
● 油耗測試
油耗測試地點也是在北京城區,氣溫27-31℃左右,全程開啟空調,共行駛241.4km,其中有約60%為通暢環路,約30%為帶紅綠燈的城市道路和擁堵的環路,其余路況極其擁堵,全程的平均時速在30km/h左右。最終我們測得的綜合油耗值為10.8L/100km。對于一臺240馬力的中型車來說,這個成績可以接受。
>>時間關系,我們暫未對新蒙迪歐進行噪音測試,請見諒<<
● 全文總結:一款家用車力作
我身邊有許多朋友都被新蒙迪歐的外型給迷倒了,有相當一部分人都認為,它一定是一款開起來非常動感,性能很棒的轎車,看來這些人都要失望了。至于為什么福特要做一款如此“表里不一”的車,我能想到的唯一理由就是,他們認為人們的審美觀在改變,即便是購買家用車的消費者,也不滿足于平淡的外型和內飾設計了。不過還好,新蒙迪歐依舊守住了一部分操控上的優勢,只不過這些東西被隱藏了起來,不到關鍵時刻不易察覺。
應該說,新蒙迪歐是介于君威和邁騰之間的一輛車,它不會像君威那樣處處顯露著運動風格,也不會如邁騰一般只注重舒適性。它是一輛看起來很動感,開起來很舒適,深挖之后發現它確實能夠很運動的家用車。從家用車的角度考量,它依舊很棒。動力足夠、配置高,開著坐著舒服,計劃購買一輛家用車的消費者又多了個不錯的選擇。哦對了,“外貌協會”的會員們也是新蒙迪歐的潛在消費人群,要知道,這些人可不在少數。
福特與大眾之間明里暗里的較量從翼虎的上市開始達到了高潮。不過,福特一直沒有讓自己產品的指導價與大眾平起平坐。縱然比現款車型高出2萬元左右的預售價格引起了不小的波瀾,但新蒙迪歐旗艦型27.59萬的價格依舊比帕薩特2.0T頂配車型略低。話說回來,這個價位的汽車,消費者若真的喜歡,想必還是愿意為了更好的產品多掏2萬元的。(文/圖 汽車之家 時睦華 攝影/汽車之家 李毅 韓路 時睦華 視頻/汽車之家 鄭巖)
>>最全面、最真實的性能數據,最及時的新車試駕!就在汽車之家評測頻道<<
車型圖片 | ![]() | ![]() | ![]() | ![]() |
基本參數 | 蒙迪歐 2013款 1.5L GTDi180舒適型 | 蒙迪歐 2013款 2.0L GTDi200時尚型 | 蒙迪歐 2013款 2.0L GTDi240豪華運動型 | 蒙迪歐 2013款 2.0L GTDi240旗艦型 |
廠商指導價 | 17.98萬 | 20.28萬 | 24.28萬 | 26.58萬 |
廠商 | 長安福特 | 長安福特 | 長安福特 | 長安福特 |
級別 | 中型車 | 中型車 | 中型車 | 中型車 |
能源類型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環保標準 | 國IV(國V) | 國IV(國V) | 國IV(國V) | 國IV(國V) |
上市時間 | 2013.08 | 2013.08 | 2013.08 | 2013.08 |
最大功率(kW) | 133 | 149 | 178 | 178 |
最大扭矩(N·m) | 240 | 340 | 350 | 350 |
發動機 | 1.5T 181馬力 L4 | 2.0T 203馬力 L4 | 2.0T 242馬力 L4 | 2.0T 242馬力 L4 |
變速箱 | 6擋手自一體 | 6擋手自一體 | 6擋手自一體 | 6擋手自一體 |
長*寬*高(mm) | 4860*1854*1480 | 4860*1854*1480 | 4860*1854*1480 | 4860*1854*1480 |
車身結構 | 4門5座三廂車 | 4門5座三廂車 | 4門5座三廂車 | 4門5座三廂車 |
最高車速(km/h) | 200 | 208 | 218 | 218 |
官方0-100km/h加速(s) | 9.3 | 8.1 | 7.6 | 7.6 |
實測0-100km/h加速(s) | - | - | - | 7.38 |
實測100-0km/h制動(m) | - | - | - | 39.16 |
NEDC綜合油耗(L/100km) | 6.9 | 7.9 | 7.9 | 7.9 |
實測油耗(L/100km) | - | - | - | 9.3 |
整車質保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首任車主質保政策 | - | - | - | - |
車身 | 蒙迪歐 2013款 1.5L GTDi180舒適型 | 蒙迪歐 2013款 2.0L GTDi200時尚型 | 蒙迪歐 2013款 2.0L GTDi240豪華運動型 | 蒙迪歐 2013款 2.0L GTDi240旗艦型 |
長度(mm) | 4860 | 4860 | 4860 | 4860 |
寬度(mm) | 1854 | 1854 | 1854 | 1854 |
高度(mm) | 1480 | 1480 | 1480 | 1480 |
軸距(mm) | 2850 | 2850 | 2850 | 2850 |
前輪距(mm) | 1578 | 1578 | 1578 | 1578 |
后輪距(mm) | 1574 | 1574 | 1574 | 1574 |
滿載最小離地間隙(mm) | 124 | 124 | 124 | 124 |
車身結構 | 三廂車 | 三廂車 | 三廂車 | 三廂車 |
車門數(個) | 4 | 4 | 4 | 4 |
座位數(個) | 5 | 5 | 5 | 5 |
油箱容積(L) | 62 | 62 | 62 | 62 |
后備廂容積(L) | 516-986 | 516-986 | 516-986 | 516-986 |
整備質量(kg) | 1540 | 1659 | 1659 | 1659 |
發動機 | 蒙迪歐 2013款 1.5L GTDi180舒適型 | 蒙迪歐 2013款 2.0L GTDi200時尚型 | 蒙迪歐 2013款 2.0L GTDi240豪華運動型 | 蒙迪歐 2013款 2.0L GTDi240旗艦型 |
發動機型號 | - | - | - | - |
排量(mL) | 1499 | 1999 | 1999 | 1999 |
排量(L) | 1.5 | 2.0 | 2.0 | 2.0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發動機布局 | - | - | - | - |
氣缸排列形式 | L | L | L | L |
氣缸數(個) | 4 | 4 | 4 | 4 |
每缸氣門數(個) | 4 | 4 | 4 | 4 |
壓縮比 | 10 | 9.3 | 9.3 | 9.3 |
配氣機構 | DOHC | DOHC | DOHC | DOHC |
最大馬力(Ps) | 181 | 203 | 242 | 242 |
最大功率(kW) | 133 | 149 | 178 | 178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6500 | 5500 | 5500 | 5500 |
最大扭矩(N·m) | 240 | 340 | 350 | 350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1750-4500 | 3000 | 3000 | 3000 |
最大凈功率(kW) | - | - | - | - |
燃料形式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燃油標號 | 92號 | 92號 | 92號 | 92號 |
供油方式 | 直噴 | 直噴 | 直噴 | 直噴 |
缸蓋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缸體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環保標準 | 國IV(國V) | 國IV(國V) | 國IV(國V) | 國IV(國V) |
變速箱 | 蒙迪歐 2013款 1.5L GTDi180舒適型 | 蒙迪歐 2013款 2.0L GTDi200時尚型 | 蒙迪歐 2013款 2.0L GTDi240豪華運動型 | 蒙迪歐 2013款 2.0L GTDi240旗艦型 |
擋位個數 | 6 | 6 | 6 | 6 |
變速箱類型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簡稱 | 6擋手自一體 | 6擋手自一體 | 6擋手自一體 | 6擋手自一體 |
底盤轉向 | 蒙迪歐 2013款 1.5L GTDi180舒適型 | 蒙迪歐 2013款 2.0L GTDi200時尚型 | 蒙迪歐 2013款 2.0L GTDi240豪華運動型 | 蒙迪歐 2013款 2.0L GTDi240旗艦型 |
驅動方式 | 前置前驅 | 前置前驅 | 前置前驅 | 前置前驅 |
四驅形式 | - | - | - | - |
中央差速器結構 | - | - | - | - |
前懸架類型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構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蒙迪歐 2013款 1.5L GTDi180舒適型 | 蒙迪歐 2013款 2.0L GTDi200時尚型 | 蒙迪歐 2013款 2.0L GTDi240豪華運動型 | 蒙迪歐 2013款 2.0L GTDi240旗艦型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盤式 | 盤式 | 盤式 | 盤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前輪胎規格 | 215/60 R16 | 235/50 R17 | 235/45 R18 | 235/45 R18 |
后輪胎規格 | 215/60 R16 | - | 235/45 R18 | 235/45 R18 |
備胎規格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