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專業評測] 新寶馬X5又來了,而且這次還是正經的中規版X5 xDrive50i M運動型(下文簡稱xDrive50i),新款X5的旗艦車型。雖然不是走量的產品,但作為車系的旗艦車型它必須擁有拿得出手的硬件實力才能對得起X5在這級別車型中一直以來的銷量霸主地位。為了降低排量稅,國內版本的X5 xDrive50i的V8發動機換成了中國特色的4.0T,發動機的排量由原本的4.4L降低到4.0L,最大功率相比海外版本也有明顯下降。這種情況下,X5一貫動力優勢是否還能繼續保持?這無疑在我心里畫下了個大大的問號。
目前新車已經上市,售價87.7-177.3萬元,大家可以點擊這里查看價格。之前我們已經有過一篇新款X5的詳細測試文章,和今天我們測試的這款新X5 xDrive50i M運動型相比,在外觀內飾方面幾乎沒有差別,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就不再重復靜態部分的內容,還沒看過靜態部分的朋友可以點擊鏈接查看之前文章。需要指出的是,在上一次測試中由于漢化問題而不能正常使用的智能安全系統,下面文章中將會進行詳細介紹,大家繼續往后看。
● 動力系統
這臺4.0L雙渦輪增壓V8發動機是專門為了國內市場所打造的,此前已經在2013款750Li xDrive上使用了,用以替代老款的4.4L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發動機擁有408馬力(300千瓦)/5500-6400rpm的最大功率和600!っ/1750-4500rpm的峰值扭矩,參數上和老款的4.4T發動機基本相同。寶馬之所以要更換發動機,原因就是要避開入關時高昂的排量稅,畢竟4.4L和4.0L光是排量稅就相差了15%,稅費降低就意味著車輛價格會降低,同時還能擁有一樣的動力,對用戶來說可是個好事情。與之相匹配的則是我們熟悉的ZF(采埃孚)運動型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擁有運動擋和手動模式,并附帶有方向盤換擋撥片。
◆ 0-100km/h加速測試
加速成績不到5秒對于一款SUV是個什么概念?看看我們的加速測試排行榜就知道了,此前只有555馬力的2010款X5 M和468馬力的2012款大切諾基 SRT8兩款SUV取得過這樣的成績,M和SRT這兩個后綴已經說明這兩個大塊頭不是普通貨色,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僅憑著408馬力的最大功率,X5 xDrive50i居然也能這么快。
和我們之前測試的加拿大版X5 xDrive35i一樣,X5 xDrive50i同樣可以實現彈射起步。將駕駛模式調整至SPORT+模式,關閉ESC,踩住剎車后將油門踩到底。在轉速指針即將劃向3000rpm時松開制動踏板,這個體型如同非洲大象一樣的家伙居然像獵豹一般彈出,四條寬胎和四驅系統聯袂合作,使高達0.9g的加速G值波峰足足維持了1.5秒。正當你被重力加速度狠狠摁在座椅上時,隨后的換擋感受又像是有人冷不防的在你后背飛起一腳,當然只有在你將油門踏板踩到底的時候變速箱才會變得這么冷酷無情,平時開著它還是非常平順的,最終這款全新X5 xDrive50i從0加速到100km/h僅用時4.89秒,已經逼近了老款X5 M的加速成績。
憑借強大的四驅系統所獲得的彈射起步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因素,變速箱凌厲的換擋和高效的動力傳遞也是因素之一。相比老款5.5秒的官方成績,這個進步可謂驚人。要知道,在這個動力級別的車型中,成績每提升0.1秒都是相當艱難的。如果國內版本使用的是海外版本的4.4T發動機(450馬力/650牛·米),想必X5 xDrive50i會擁有更驚艷的加速表現。而日后推出的新一代X5 M無疑更讓人期待了,因為按照這個表現推理,它的百公里加速想要控制在4秒之內似乎并不是難事。
◆ 0-400米加速測試
這個動力的車型,如果只有0-100km/h測試顯然是對不起觀眾的。新X5 xDrive50i在0-400米加速測試中繼續延續強勢的發揮,13.31秒的最快成績和167.3km/h的尾速都是相當驚人。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這個項目上,最大功率明顯處于下風的X5 xDrive50i,后程加速并沒有被X5 M和大切SRT8明顯拉大差距的趨勢。
0-400m加速對比 | ||
車型 | 0-400m加速時間(秒) | 尾速(km/h) |
2014款 寶馬X5 xDrive50i | 13.31 | 167.13 |
2010款 寶馬X5 M | 12.93 | 172.28 |
2010款 大切諾基 SRT8 | 13.03 | 169.53 |
◆ 100-0km/h制動測試
38.47米在我們的標準當中是個相當不錯的成績,延續了寶馬家族一貫優異的制動表現,只不過和同級別同檔次產品相比只是稍有優勢。四條尺寸夸張的寬胎是其取得好成績的關鍵,碩大的卡鉗和剎車盤則提供了充足的制動力。前懸架對于車身的支撐很到位,車身負載變化小,讓四條輪胎始終能夠緊緊咬住地面。
● 山路駕駛及繞樁表現
將駕駛模式選到運動+(SPORT+),看看X5在山路行駛中的表現吧。此前的百萬級SUV大橫評中,老款X5就輕松拿下操控性的冠軍,換代之后,新款X5依然將這方面的優勢延續了下來。電動助力轉向模擬出了較為清晰的路感,回饋力度充滿韌性,懸架支撐很到位,整輛車的底盤很緊致,整體駕駛感受在同級別里算是非常出色的。
四輪驅動系統允許你在剛過彎心之后就能放心的大腳踩下油門,四條寬胎完全不會出現任何騷動,車尾的循跡性很強,只是較高的重心還是讓駕駛者的信心略感不足,彎道中情不自禁的讓人放慢車速,其實只是你自己想多了。
在繞樁過程中,寶馬X5的底盤營造出很強的運動氛圍。轉向系統的反應在同級別SUV里算是比較快的,車頭的指向性也令人滿意,懸架支撐性極為強大,繞樁時側傾特別小,甚至比短軸3系還要硬幾分。
雖然駕駛感覺很好,但整輛車的實際表現并沒有日常駕駛時那么敏捷。275mm寬的鄧祿普SP SPORT MAXX GT已經擁有很強的抓地力,但仍然難以馴服其接近2.4噸重的車體,比較容易出現推頭現象。隨后車身穩定控制系統會出來強制干預,行為略顯粗魯了一點,效果倒是非常明顯。總的來說,這輛車不允許你有任何放肆的舉動,電子裝置會把你的行駛軌跡嚴格限制在可控的范圍內,從而扼殺了不少駕駛樂趣,讓人略感失望。從安全性上考量這倒是無可厚非,可能寶馬要把這些樂趣留給X5 M吧。
● 四驅性能測試
新X5的四驅系統仍是基于多片離合限滑差速器的全時四驅系統,它的存在更大的意義是為了提高行駛穩定性,包括雨雪天氣下的安全性能,越野性能并不是強項。此次沒有進行實地越野測試是有原因的,X5 xDrive50i的輪胎型號為前275/40 R20后315/35 R20,輪胎品牌是鄧祿普SP SPORT MAXX GT系列,單導向花紋純公路輪胎。如此扁平比和花紋設計,就是上個馬路牙子都必須小心翼翼,到山里撒野可就算了,所以我們只進行了單純的場地交叉軸四驅性能測試,目的只是為了驗證新X5的四驅能力。
盡管X5的四驅系統更多是為了照顧公路行駛安全性,但畢竟對于這個價位的SUV產品來說對角線交叉軸項目實在是太簡單了,所以我們跳過這一步,直接進行三組開放式滑輪組的傾斜鋼架測試。和老款X5一樣,車身的接近角和離去角都不算大,車輪剛接觸到滑輪組后開始空轉,此時需要持續給油加大輪間轉速差,之后電子系統介入,對空轉的左前、右前、右后三個車輪進行制動干預,制動效果不夠干脆,但最終還是讓車輛實現了脫困,僅靠左后這一個車輪,X5把自己頂了上去,完成了測試項目。
此前我們百萬級測試的老款X5 xDrive35i并沒有通過三個滑輪組測試,這次測試雖然通過了,但整個過程并不是特別利索,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X5 xDrive50i動力更強緣故,所以對于新款X5四驅能力是否比老款有提升我們暫時不下結論,不久之后我們就會測試新款X5 xDrive35i,到時候再通過對比來看看新X5的四驅性能究竟有沒有加強。
● 日常駕駛感受
下面再來看看日常駕駛時的表現,新款X5依舊有四種駕駛選項可供選擇,經濟(ECO PRO)、舒適(COMFORT)、運動(SPORT)和運動+(SPORT+),四種模式的駕駛樂趣依次遞增,上下調節的按鈕非常寶馬,操作起來相當方便。由于X5 xDrive50i采用了全新的CDC電磁減震器和后懸空氣彈簧,每種駕駛模式,除了變速箱邏輯和換擋速度會發生改變之外,懸架的感覺也會大相徑庭。
舒適模式肯定是日常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變速箱在這個模式下換擋的平順性最好,而且相當善解人意,該降擋時絕不遲疑,該升擋時也不會產生任何頓挫。懸架在這時候是最溫柔的,化解路面的小坑洼來的得心應手,對于震動它并不會完全過濾,而是為駕駛者保留了不少路面信息。緊實的懸架末段在經過減速坎時就會原形畢露,乘坐舒適性相比同級別SUV還是略差一些。
ECO PRO經濟模式同樣擁有不錯的實用性,懸架硬度和舒適模式一致,很適合在高速巡航時使用。為獲得最佳的燃油經濟性,變速箱基本在1500rpm之前就會完成換擋,即使以120km/h巡航轉速也只有1800rpm。這個模式最大的問題是油門不太線性,你總是需要持續深踩油門,變速箱才會慢悠悠地做出降擋動作,而且頓挫感明顯。由于動力儲備實在充足得過分,即使變速箱不樂意降擋,在高速上使用最高擋位也照樣能輕快的提速。
開啟運動模式后,X5 xDrive50i立即變得興奮起來,仍然有所保留,只有開啟運動+模式才能讓它完全解開封印。變速箱變得神經質般敏感,稍微深踩油門它就會連續降檔讓轉速指針直奔紅線。撥片換擋則快如疾風,懸架也變得堅如磐石,開起來完全一副性能車的架勢。此外,轉向力度也沉得離譜,沉甸甸的手感也會讓人找回一些老款X5的感覺。
新的電動助力轉向是新X5上最讓人糾結的部分。日常行駛轉向力度確實相比老款要輕不少,細碎路感回饋被抹去了大半,方向盤中間幾乎無虛位,指向也非常準,高速駕駛時會讓人稍稍有些精神緊張,因為隨便一個坑洼或者路面起伏就會讓方向盤和車頭改變動向,你必須時刻注意方向盤的動向。奇怪的是,低速狀態時(20km/h以下),轉向力度還是有些偏沉而且粘手,移庫挪車時并不是那么輕松,女性操作起來肯定有些困難。
發動機排氣聲相當不低調,按下啟動按鈕的瞬間,你就會知道這家伙絕不是吃素。在超過1500rpm之后,只要稍踩油門,發動機就會發出短促有力的咕嚕聲,顯得相當粗野。油門踏板還能將發動機震動直接傳遞給駕駛者,隨著轉速的提升,越發暴躁的排氣聲浪絕對能讓你成為路上的焦點。
● 高速油耗測試
以X5 xDrive50i的定位以及動力表現來看,車主們并不關心它的油耗究竟有多高,如果只在城市開,沒油了去加就行,對于土豪而言,油耗高些也完全無所謂。反而車主們也許會更在意它的續航能力,畢竟如果長途出行,沒開幾百公里就得去加油也是個很煩人的事。
這次我們就采用了長途油耗測試的方式,全程596km,平均時速60.4km/h,90%為時速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10%為普通城市道路,為了測試其最大續航里程,測試全程都開啟ECO PRO模式,最終消耗燃油74.65L,平均油耗為12.53L/百公里(行車電腦顯示為11.9L/百公里)。
測試全程我們共行駛了596km,行車電腦顯示其可續航為110km,也就是說,極限狀態下,X5 xDrive50i能達到約700km的續航里程,我認為,這個續航里程應該完全可以讓挑剔的車主們滿意了。
◆ 關于智能安全系統
這套智能安全系統包括了追尾碰撞警告、行人警告、車道偏離預警/并線輔助警告等功能,其中追尾碰撞警告和車輛偏離預警都是比較常見的主動安全配備。車道偏離預警提醒的方式很溫和,通過方向盤輕微的震動來提示駕駛者正在偏離原有車道。讓人遺憾的是,這套車道偏離預警系統只能發出震動警報,并不支持方向盤修正功能,對于這個級別車型而言顯然是個不小的瑕疵。
追尾碰撞警告目前已經在豪華品牌車型中逐漸普及,而使用在X5上還是第一次。這套系統搭配平視顯示系統能夠讓駕駛者盡可能保持專注,從而減少事故的發生。即使你在iDrive系統中將觸發自動剎車的敏感度調到最低,在我們幾天的測試中,自動剎車在高峰期擁堵路況中觸發幾率還是太高了。
需要詳細介紹的是行人警告功能,這個功能在通過交叉路口或者在狹窄街道上行駛時很有幫助,如果前方有行人系統會以高亮形式體現,試駕過程中我們也遇到過幾次警示的情況。有了這項功能,應付中國式過馬路就會更加得心應手了。
關于行人警告功能,在試駕過程在還發生了個小插曲。事情是這樣的,當時我很專心的在高速路最內車道上以時速120km/h行駛,突然平時系統上出現了行人警告的標志。雖然在我視野范圍內路況非常正常,由于當時是晚上8點,道路兩邊一片漆黑視野不佳,以防萬一我立即下意識的狠踩了一腳剎車。不過等車速慢下來之后,我仔細確認了前方,確實什么也沒有。這時,我的后車一頓晃遠光,估計司機因為被我的急剎車弄得差點追尾。這說明了電子系統雖然很先進,偶爾出錯時也會讓你很頭疼,關鍵時刻還是人更靠譜。
● 總結:
4.4T到4.0T的妥協不僅為消費者節省了不少稅費,在排量降低之后大幅提升的動力性能更是有些讓我們喜出望外,憑借著4.89秒的加速成績,新一代X5 xDrive50i甚至已經有能力向老款X5 M看齊了。也許駕駛樂趣它還無法跟貼著M后綴的老大哥相提并論,但是作為車系旗艦,這樣的性能表現已經完全有能力震懾對手了。
新增的眾多配置同樣是這一代X5的賣點所在:像是全LED大燈、智能安全系統、全景倒車、全彩平視顯示系統、帶行人識別的夜視系統、主動轉向系統、10.25英寸寬屏顯示器等,新一代X5不僅科技感更強,人性化方面也越發無可挑剔。
只不過,寶馬并沒有在換代時針對X5的短板進行改進,比如乘坐空間表現仍比較一般,通過性和越野也仍是它的弱項,和同級對手相比,四驅脫困能力仍較弱。面對著能力全面的競爭對手們,專注于操控性能的X5能否一招鮮吃遍天,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全新寶馬X5價格為87.7~177.3萬元。中低配汽油版車型跟老款相比價格是略有提高,考慮到它增配的各種高科技配置,還算是正常。首次引入的柴油版車型不僅拉低了售價門檻,也為消費者們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而我們測試的這款xDrive50i M運動型售價為177.3萬,由于在稅費上的優勢,其價格相比老款(195.3萬)下降了18萬之多。而新的xDrive50i相比老款還增加一大堆高科技配置,動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級別車型中,和X5 xDrive50i定位和價格最接近的兩位對手就是攬勝運動版5.0 V8 SC和卡宴GTS。這三位雖然都是主打運動性能的SUV,但也是各有各的優勢和特點。攬勝運動版賣點在于綜合能力更強的四驅系統和典雅時尚的外形,但它的質量穩定性卻不太讓人放心;卡宴GTS的優勢在于對操控性的追求更純粹更有樂趣,但加上各種選裝配置之后價格太高;X5的優勢則是在配置豐富和人性化設計出色的前提下,同樣能提供出眾的公路性能,而且如果是只考慮性價比,它也最具吸引力的。(圖/文/攝 汽車之家 羅浩 李毅)
相關閱讀:
到底新在哪里 測試寶馬新X5 xDrive35i
//www.china-wallpaper.com/drive/201401/716300.html
車型圖片 | ![]() | ![]() | ![]() | ![]() |
基本參數 | 寶馬X5(進口) 2014款 xDrive50i M運動型 | 奔馳M級 2014款 ML 400 4MATIC豪華型 | 奧迪Q7 2014款 40 TFSI 專享型 | 攬勝 2014款 3.0 SC V6 Vogue SE |
廠商指導價 | 172.80萬 | 99.80萬 | 133.90萬 | 170.80萬 |
廠商 | 寶馬(進口) | 奔馳(進口) | 奧迪(進口) | 路虎(進口) |
級別 | 中大型SUV | 中大型SUV | 中大型SUV | 中大型SUV |
能源類型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環保標準 | 歐VI | 歐V | 國V | 歐V |
上市時間 | 2014.02 | 2013.11 | 2013.04 | 2013.06 |
最大功率(kW) | 300 | 245 | 245 | 250 |
最大扭矩(N·m) | 600 | 480 | 440 | 450 |
發動機 | 4.0T 408馬力 V8 | 3.0T 333馬力 V6 | 3.0T 333馬力 V6 | 3.0T 340馬力 V6 |
變速箱 | 8擋手自一體 | 7擋手自一體 | 8擋手自一體 | 8擋手自一體 |
長*寬*高(mm) | 4909*1985*1772 | 4839*1926*1758 | 5092*1992*1731 | 4999*1983*1867 |
車身結構 | 5門5座SUV | 5門5座SUV | 5門5座SUV | 5門5座SUV |
最高車速(km/h) | 250 | 247 | 243 | - |
官方0-100km/h加速(s) | 5.3 | 6.5 | 6.9 | - |
實測0-100km/h加速(s) | 4.89 | 6.72 | 7.15 | 6.62 |
實測100-0km/h制動(m) | 38.47 | 38.89 | 39.52 | 38.69 |
NEDC綜合油耗(L/100km) | 11.9 | 9.8 | 11.2 | - |
實測油耗(L/100km) | - | 12 | - | 16.07 |
整車質保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不限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首任車主質保政策 | - | - | - | - |
車身 | 寶馬X5(進口) 2014款 xDrive50i M運動型 | 奔馳M級 2014款 ML 400 4MATIC豪華型 | 奧迪Q7 2014款 40 TFSI 專享型 | 攬勝 2014款 3.0 SC V6 Vogue SE |
長度(mm) | 4909 | 4839 | 5092 | 4999 |
寬度(mm) | 1985 | 1926 | 1992 | 1983 |
高度(mm) | 1772 | 1758 | 1731 | 1867 |
軸距(mm) | 2933 | 2915 | 3013 | 2922 |
前輪距(mm) | - | 1648 | - | 1690 |
后輪距(mm) | - | 1663 | - | 1683 |
滿載最小離地間隙(mm) | - | - | - | 222 |
車身結構 | SUV | SUV | SUV | SUV |
車門數(個) | 5 | 5 | 5 | 5 |
座位數(個) | 5 | 5 | 5 | 5 |
油箱容積(L) | 85 | 78 | 100 | 105 |
后備廂容積(L) | 650-1870 | - | 775-2035 | 550-2030 |
整備質量(kg) | 2375 | - | - | - |
發動機 | 寶馬X5(進口) 2014款 xDrive50i M運動型 | 奔馳M級 2014款 ML 400 4MATIC豪華型 | 奧迪Q7 2014款 40 TFSI 專享型 | 攬勝 2014款 3.0 SC V6 Vogue SE |
發動機型號 | - | - | CRE | 306PS |
排量(mL) | 3982 | 2996 | 2995 | 2995 |
排量(L) | 4.0 | 3.0 | 3.0 | 3.0 |
進氣形式 | 雙渦輪增壓 | 雙渦輪增壓 | 機械增壓 | 機械增壓 |
發動機布局 | - | - | - | - |
氣缸排列形式 | V | V | V | V |
氣缸數(個) | 8 | 6 | 6 | 6 |
每缸氣門數(個) | 4 | 4 | 4 | 4 |
配氣機構 | DOHC | DOHC | DOHC | DOHC |
最大馬力(Ps) | 408 | 333 | 333 | 340 |
最大功率(kW) | 300 | 245 | 245 | 250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5500-6400 | 5250 | 5500-6500 | 6500 |
最大扭矩(N·m) | 600 | 480 | 440 | 450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1750-4500 | 1600-4000 | 2900-5300 | 3500-5000 |
最大凈功率(kW) | - | - | - | - |
燃料形式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燃油標號 | - | - | 95號 | 95號 |
供油方式 | 直噴 | 直噴 | 混合噴射 | 直噴 |
缸蓋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缸體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環保標準 | 歐VI | 歐V | 國V | 歐V |
變速箱 | 寶馬X5(進口) 2014款 xDrive50i M運動型 | 奔馳M級 2014款 ML 400 4MATIC豪華型 | 奧迪Q7 2014款 40 TFSI 專享型 | 攬勝 2014款 3.0 SC V6 Vogue SE |
擋位個數 | 8 | 7 | 8 | 8 |
變速箱類型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簡稱 | 8擋手自一體 | 7擋手自一體 | 8擋手自一體 | 8擋手自一體 |
底盤轉向 | 寶馬X5(進口) 2014款 xDrive50i M運動型 | 奔馳M級 2014款 ML 400 4MATIC豪華型 | 奧迪Q7 2014款 40 TFSI 專享型 | 攬勝 2014款 3.0 SC V6 Vogue SE |
驅動方式 | 前置四驅 | 前置四驅 | 前置四驅 | 前置四驅 |
四驅形式 | 全時四驅 | 全時四驅 | 全時四驅 | 全時四驅 |
中央差速器結構 | 多片離合器 | 多片離合器 | 托森式差速器 | 多片離合器 |
前懸架類型 | 雙叉臂式獨立懸架 | 雙叉臂式獨立懸架 | 帶轉向的雙橫臂懸架 | 雙叉臂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機械液壓助力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構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寶馬X5(進口) 2014款 xDrive50i M運動型 | 奔馳M級 2014款 ML 400 4MATIC豪華型 | 奧迪Q7 2014款 40 TFSI 專享型 | 攬勝 2014款 3.0 SC V6 Vogue SE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腳剎 | 電子駐車 |
前輪胎規格 | 275/40 R20 | 255/50 R19 | 295/40 R20 | 275/45 R21 |
后輪胎規格 | 315/35 R20 | 255/50 R19 | 295/40 R20 | 275/45 R21 |
備胎規格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全尺寸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