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試駕] 希臘神話中,波塞冬(羅馬神話名尼普頓)是眾神之王宙斯的哥哥,地位僅次于宙斯。他掌管所有水域,是海洋之神。不同的文學著作里,波塞冬的形象和故事紛繁復雜,不變的是他手中的三叉戟。在意大利的波洛尼亞,海神的雕像矗立在廣場上,供人們瞻仰。他手中的三叉戟化作徽標,從此永駐車頭。而瑪莎拉蒂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從專注于賽車運動,到生產可供銷售的汽車,再到重新投入賽事;曾斬獲各項賽事中的一個個冠軍,打破一個個紀錄,也經歷起伏,嘗試新的發展之路;從制造雙門跑車,到四門轎車,經營之路充滿荊棘,多次易主……似乎每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豪華車/跑車制造商都要經歷類似的磨礪,但瑪莎拉蒂是幸運的,她存活了下來。我們也是幸運的,在這個偉大的汽車制造商的第100個年頭里,我們迎來了高性能四門轎車Ghibli。它是第一輛在華售價低于百萬的瑪莎拉蒂,這是我們距離三叉戟最近的一次。
意大利人的執著和瘋狂賦予了他們敢于挑戰的精神,這個世界上再沒有哪個國家的人像他們一樣熱衷于制造超級跑車了。但是,超級跑車的研發、制造成本太高,需求量太小,稍微經營不善,制造商就可能面臨倒閉。他們需要更賺錢的商品,所以瑪莎拉蒂研發了總裁轎車。幾十年后,在總裁轎車已更新至第6代車型時,他們又推出了這款價格更低的四門轎車Ghibli。Ghibli這個詞的讀音大概是['gibli],用中文說的話就是“給不力”。嗯,我這次的任務就是看看它到底給力不給力。
按級別劃分,Ghibli屬于中大型車。按照售價和瑪莎拉蒂車型一貫的運動基因來看,它的對手應該是奧迪A7、S7、寶馬6系、奔馳CLS級這些豪華品牌的運動型轎車。從它高度家族化的兇狠外表就可以看出,它是奔著相對年輕個性的消費者而去的。
● “以六敵八”的V6發動機,效果出眾的排氣聲浪
國內的Ghibli沒有像海外版本一樣配備柴油發動機,它只配備了一款3.0L雙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分高低功率兩個版本。官方資料顯示,它是由瑪莎拉蒂設計,在法拉利發動機工廠制造的。它與總裁上的V8發動機共享直噴和燃燒技術以及氣缸結構,并采用了高壓燃油噴射技術,約200bar的燃油噴射壓力可以提高燃油效率。這臺Ghibli S Q4上搭載的高功率版本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和扭矩參數已經接近甚至超越了奧迪S7、寶馬6系的8缸發動機。
瑪莎拉蒂在發動機缸體的排氣管中設計了旁通閥,你可以按下擋把旁邊的SPORT按鈕來主動開啟它。開啟后,發動機將發出更加殘暴的轟鳴聲,只要踩下油門,你就能提高車內乘客的心率。
Ghibli的發動機轟鳴聲和排氣聲浪打破了我對一臺中大型車的原有認知。發動機高轉速時的吼叫和排氣震耳欲聾的聲響如鬼哭神嚎般肆虐著每個人的耳朵。如此放浪形骸,足以引得無數路人駐足觀看。只可惜,我的攝像器材是手機,不具備降噪功能,哈爾濱的寒風一直在搗亂,搞的視頻音效不佳。另外,Ghibli S Q4的發動機在N擋5000rpm時會斷油,所以我無法展示5000rpm之后的聲音。如果有機會,各位可以親自去感受一下。
與發動機匹配的是來自采埃孚的8HP70 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帶有手動模式和雪地模式,但不帶運動模式。任意時候你都可以通過撥片來換擋,并切換至手動模式。在手動模式下,發動機會在6500rpm斷油,而不自動升擋,給予駕駛者充分的自由。
● 更傾向于后驅的“Q4”四輪驅動系統
眼前的這輛Ghibli S Q4很特殊,因為它是國內瑪莎拉蒂在售的唯一一款四輪驅動車型。在冰天雪地的哈爾濱,它的出現很應景。在這樣一個全年有4-5個月都可能下雪的地方,后驅車的銷量有限,人們對前驅車和四驅車的需求更大。
這套被命名為“Q4”的四輪驅動系統的結構并不復雜,一套電控多片離合器式限滑差速器作為中央差速機構,被安置在分動箱內,系統通過控制多片離合器的開合程度來調整分配到前橋上的動力。
這套系統可以在150毫秒內完成兩驅/四驅的切換,前橋最多分配到50%的動力。不過,它更傾向于偏后輪驅動的狀態,在后輪不失去附著力的情況下,前橋一般不會分配到35%以上的動力,很多時候甚至是0%,這時候Ghibli S Q4就是一臺后驅車。這樣設定可以在增加安全性的基礎上盡可能保留它的可玩性。
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沒有聊,那就是后橋的限滑差速器(LSD)。它能讓車輛在過彎時擁有更好的動力。LSD的鎖定比率為:牽引狀態下35%,釋放狀態下45%,斏賹SD作為標準配置配備在了Ghibli的全系車型上,而不僅僅是這臺頂配車型。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