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試駕] 在過去40年里,高爾夫GTI家族已經獲得了我們所能想象到的一切光環和褒獎,車迷更是遍布全球。從第一代車型開始,“GTI”這三個字母在眾多大眾粉絲眼中已經上升為一種情懷,甚至是一種信仰。在2015年11月4日晚上,它的全新一代車型在廣州正式上市,售價是23.99萬元,讓那些苦等了5年多(第六代國產高爾夫GTI在2010年3月上市)的大眾粉絲們終于得到答復。
在上市的第二天,廠家便馬不停蹄地為它舉辦了一場試駕會。現在回想起來,其實這種情況跟第六代國產高爾夫GTI的完全一樣,而更為巧合的是,它們的試駕地點都選擇了位于肇慶市的廣東國際賽車場。既然如此,我們就看看它在賽道上的表現如何。
● 全新國產高爾夫GTI有幾個重點你一定要知道!
全新高爾夫GTI搭載了第三代EA888 2.0T渦輪增壓發動機,采用進氣歧管噴射以及缸內直噴技術,最大輸出功率是220馬力/4500-6200rpm,最大扭矩是350!っ/1500-4400rpm。
發動機動力數據對比 | ||
7代GTI(國產) | 6代GTI(國產) | |
最大功率 | 220馬力 | 200馬力 |
爆發區間 | 4500-6200rpm | 5100-6000rpm |
峰值扭矩 | 350!っ | 280牛·米 |
爆發區間 | 1500-4400rpm | 1700-5000rpm |
由此可見,它的技術使用、賬面參數都相對上一代EA888提升了不少。從上面的表格不難看出,全新高爾夫GTI的發動機不僅擁有更加優秀的動力數據,而且最大輸出功率的范圍更加廣泛,最大扭矩的輸出起點也有所下調。顯然,這樣做就是為了讓它在低、高轉速區間都能獲得充沛的動力輸出,更有利于日常駕駛。
除此以外,這一代EA888發動機在結構上也相對上一代機型有了明顯的變化,F在,打開發動機艙蓋你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渦輪增壓器的本體,它就位于頭段芭蕉的上面,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散熱。它的進排氣管位置也進行了對調,布局更加合理,進氣效率相對增高。另外,發動機的集氣箱也有所更大,隨之而來的是空氣濾芯過濾的面積也相應增加,發動機的“呼吸”會更加順暢。
與這臺發動機匹配的是代號為DQ380的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根據同事張郁達之前的文章介紹,為了讓這臺變速箱與發動機互相磨合得更好,才導致了全新高爾夫GTI的上市拖延了一年多的時間。至于搭載這臺國產變速箱的原因,目前仍然沒有得到準確的答復。
眾所周知,全新高爾夫GTI出自MQB平臺,并且車身采用了全新工藝制造的鋼板,盡管其車身變得更大了,但是整備質量卻從上一代車型的1460kg降低到現在的1420kg,減輕了40kg。
涉及到操控,有些配置一定要知道的,分別是XDS動態電子差速器,以及連高爾夫R都沒有的DCC動態底盤控制系統。談到DCC,我身邊的第六代高爾夫GTI車主都不禁概嘆:這項配置讓人感到很驚喜!不僅如此,它的前麥弗遜、后四連桿懸架也都進行了加強處理。當然了,這也是完全得益于高強度鋼材的運用,在強度得到保證的同時,還減小了體積和重量,更有利于降低簧下質量,提升底盤的靈活度。
它的剎車系統相對上一代車型有所增強,前剎車盤尺寸為312×30mm,后盤為300×12mm(上一代車型的前盤直徑是312mm,后盤直徑則是282mm),這是由于車身前半部分變輕之后,后輪制動力比例需要小幅提升。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提醒,這一次試駕的所有全新高爾夫GTI均選裝了“18寸車輪包”,即它們都配備了18英寸“Austin”戰斧鋁合金輪圈+規格為225/40 R18的普利司通搏天族S001運動輪胎(選裝價格為2000元)。
● “實力派”項目體驗分享:
這個試駕項目很有意思,比賽規則是兩名駕駛者分別駕駛著全新高爾夫GTI同時在預設的小型賽道上競技,用時最短者獲勝。該體驗項目的重點之處在于可以讓你體驗到全新高爾夫GTI的操控性、底盤平穩性以及車身靈活性。
就我而言,把這個試駕項目作為上賽道之前的熱身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對全新高爾夫GTI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該項目每人只能體驗兩圈,第一圈是熟悉賽道,第二圈是正式計時比賽。經過這短暫的體驗,它給我的初次印象不錯,表現也符合我的預期,但是轉向不足的問題也確實讓我有點擔心稍后的賽道試駕體驗。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