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身邊不少同事都是本田的車主,有開繽智、奧德賽的,也有開雅閣的,其中同部門的黃榮嘉之前開飛度,現在換成了雅閣。我知道業內有“本田黨”這種說法,可汽車作為大件商品,一個品牌單有情懷是不夠的,真正讓路人轉粉的始終還是可靠的品質。在看到身邊這么多同事開本田車后,不是本田粉的我也對本田車型產生了興趣,所以當知道有鋒范長測車的時候,我自然就爭取來好好體驗一番了。
如果說僅僅是對本田這個品牌感興趣就選擇鋒范,這顯然有點牽強,其實更重要的是,自己這兩年也有換車的計劃,鋒范正是考慮對象之一,F在我開的是2013款英朗GT 1.6L手動進取版,未來換車很大可能仍然會選擇緊湊型車,不過必須是自動擋。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我對“大車”(中型車及以上)興趣不大;其次是在廣州這樣的城市,早晚上下班開手動擋真是一件挺遭罪的事。當然,意向車型還包括看上去緊湊但屬于中型車的寶馬3系,但前提得是中一注雙色球,我想這樣的概率還是很低的。
我將與這輛鋒范共處半年時間,對它的油耗、空間、配置以及動力等進行全方位的體驗,并將體驗到的一切分享在這篇文章里。如果大家對鋒范有什么想了解的或者對長測項目有好的建議都可以到我的博客留言。
● 為什么選擇“1.5L CVT旗艦版”這個版本?
這次我們選擇長測的車型是官方指導價為11.98萬的1.5L CVT旗艦版,雖然它不是鋒范的主銷車型,但配置更豐富,能在長測過程中全面展示鋒范的功能。另外,在這次長測過程中,我也會跟大家分享鋒范哪些配置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相對好用,哪些使用起來不方便,顯得雞肋。希望對大家在選購過程中能有更多的指導意義。
提車的時間是5月中旬,也就是半個月前,當時儀表顯示它只行駛了64公里。由于最近一段時間經常開著它在外面協助做測試,所以里程數增長比較快,目前已經行駛了近1300公里。經過這半個多月的接觸,對它雖然談不上很熟悉,但也有初步的了解。
● 我對鋒范的初步印象
◆ 外觀有型有款、內飾科技感強
廣州是廣汽本田的主場,所以鋒范、雅閣以及飛度在路上都是屬于比較常見的車型。雖然全新鋒范已經上市很長一段時間,可很慚愧,大部分時候見到它都是在4S店的展廳里,并且還匆匆忙忙,直到拿到長測車,我才算得上與它真正接觸,是名副其實的第一次。
鋒范的外觀確實很漂亮,或許我有三廂車的情結,我認為它比飛度更協調,比凌派又多了一份靈動。當然,這是個主觀的評價,板磚請輕點拍。需要注意的是,剛才提到的16英寸雙色輪圈是頂配專屬。至于透鏡,雖然同級別相近價位的合資車型比較少配備,但如果鋒范能夠有,既能有利于聚光,也能為顏值加分?上]有“如果”,這能算是一個小遺憾吧。接下來聊聊我對它的內飾初步印象。
鋒范的內飾設計與新一代飛度比較接近,中控臺設計稍偏向主駕駛一側,這款頂配車型配備的觸控型中控面板大大地則提升了它的檔次感,尤其到了晚上,面板的視覺效果就很棒。至于對舒適性影響較大的座椅,雖然它采用的并非真皮,而是織物面料,可乘坐體驗依然可以給高分,填充物柔軟,兩側的包裹性也到位,整體還是相當不錯的。
◆ 這段時間印象比較深的配置
我們常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對汽車而言,每隔三五年,配置的提高就已經非?,以前一些看似很高大上的配置功能,很快就會普遍應用開來。還記得《甲方乙方》里的片段嗎?張富貴(傅彪 飾)掛在口頭上的ABS,早已成為汽車的標配了。同樣的道理,對比上一代車型,全新鋒范的配置也有全面的提升。
由于是頂配,所以配置豐富是應當的。這里主要講提車以來四個經常使用和印象比較深的功能:首先是非常方便的一鍵啟動;其次是每次倒車都會用到的倒車影像,不過鋒范沒有倒車雷達,這讓聽慣鳴笛聲提醒的我一開始有點不太習慣,總之倒車時多留點心準沒錯;VSA車身穩定控制系統是鋒范在同級別里的一項優勢配置,平時雖然用不著,但有了它,心里還是踏實很多。至于發動機啟停功能,相信大家都知道它是節油利器,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它還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 鋒范初體驗之駕駛感受:“有喜有憂”
在鋒范的車主口碑里,關于動力部分的描述,車主用得最多的一個詞竟然是:地球夢。這非常有意思,看來鋒范的車主覺悟都很高哈。沒錯,全新鋒范所搭載的1.5L自然吸氣發動機配備了本田最新的Earth Dreams Technology(地球夢技術),有了缸內直噴、ECO節能模式以及發動機啟停等技術的幫助,大大提高了燃油經濟性。關于鋒范的燃油經濟性,我們每次長測都會記錄它的油耗表現,接下來簡單聊聊鋒范的初次上手感覺。
鋒范開起來相當輕巧靈快,油門很靈敏,屬于輕點即有的那種。在提速的過程中,動力輸出非常線性,但只要深踩油門加速,噪音就會愈發明顯。原因也簡單,在急加速的時候,發動機需要保持較高的轉速來提升動力輸出,間接提升了發動機噪音。
由于此前一直開手動擋車型,所以鋒范長測車的到來總算徹底解放了我的左腳,這種愉快的心情相信生活在北京、廣州這種城市的朋友瞬間就能理解。當然,這不是重點。真正讓我覺得舒心的是CVT變速箱的平順性,沒有了多余的換擋動作,雖然這樣可能少了點駕駛樂趣,可如果你和我一樣都是那種喜歡安逸點開車的人,那一定會喜歡上CVT變速箱帶來的這種順滑體驗。
整體來說,鋒范的上手體驗還是不錯的,開起來靈巧輕快,提速也迅猛,平順性更不用說了,是它的招牌之一。這里也簡單說說目前感覺鋒范有待提高的地方,首先是底盤調校偏硬,尤其在過減速帶的時候,對路面細碎振動的過濾有待提高。其次是發動機啟停系統的介入顯得過于生硬,在擁堵路段行駛時,反反復復的啟停讓人覺得不太舒服,希望未來鋒范能在這方面有所改善。
■ 微體驗:
鋒范的鑰匙并沒有尋車功能,也就是按下鎖車鍵后,車輛不會有鳴笛聲。如果在公司樓下或者自己熟悉的地方,這可能算不上一個問題,可到了陌生而又大型的停車場,除非記住停車的位置,否則找起來就很費勁了。像我這種記性不太好的人,一般會用手機拍下停車位置的編號。
其實不止鋒范,凌派和雅閣的鑰匙同樣沒有尋車功能,這給大家日常使用帶來一定的不便。在逛論壇的時候,發現被這個問題困擾的朋友還真是不少。當然,這種問題難不倒大家,許多人都自己想辦法改裝激活尋車功能,論壇也有相應的帖子。
在半個月的時間里,我發現鋒范有不少小細節值得跟大家分享,它們當中有一些讓人覺得很人性化、有一些則是需要改善的。今天最后分享的是一個我覺得比較賞心悅目的細節,駕駛過程中,鋒范車速表頂端的兩條氛圍燈會隨著瞬時油耗而切換,當踩下油門時,它就顯示藍光,松開油門滑行或者踩剎車時,它就切換為綠光,讓感覺挺酷的。
■ 長測油耗:
從提車到現在,車輛實際上已經行駛了近1300公里,正準備加第三箱油。第一次加油階段,這輛鋒范主要游走于公司和家之間,大部分時候都是兩點一線,所走的路段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比較擁堵,所以實測的油耗相對較高,達到7.7L/100km。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夏天廣州比較炎熱,室外溫度基本都在30℃以上,所以在使用過程中,我都是開著空調,溫度設置為26℃,風量為兩檔,這或許油耗偏高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在第二階段,由于長時間在外協助測試,所走的路段車輛很少,路況比較暢通,油耗就有所下降,實測數據為6.4L。盡管如此,這兩次的油耗表現無論與工信部數據還是我們測評時給出的數據都有一定差距,這可能與車輛未過磨合期以及路況有關。隨著長測的進行,我們會繼續觀察鋒范的油耗表現。
● 第一期小結:
由于拿到車的時間并不算長,所以這一期主要從外觀、內飾、配置以及行駛表現各方面談談我對鋒范的第一印象,在隨后的更新里,我將對各個版塊展開更詳細的用車分享。整體來看,鋒范滿足了大部分我對一款緊湊型車的需求,外觀、內飾好看、不老氣,甚至還有一定的科技感。
配置更不用說了,讓我很“羨慕”,比自己開的英朗GT豐富太多了(當時的英朗GT比這輛鋒范還貴),即使與同級別的車型相比,它也是有一定優勢。至于行駛表現,鋒范跟我的預期比較相符,要是能夠對常用的發動機啟停系統進行優化,那就更好了。上面就是鋒范近半個月給我留下的印象,相信隨著相處的時間越久,我會向大家分享更多鋒范的體驗和細節,敬請關注。(文/圖 汽車之家 陳海傭)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我對一輛車多媒體的功能需求恐怕是最原始的,首先得有收音機用于途中解悶、了解資訊;其次是得有導航,因為我是個路盲?傻厍蛉硕贾来蟛糠謴S商的原廠車載導航都做得十分糟糕,因此我更依賴手機導航。之前在自己的車上,我會放個手機支架,可看上去挺不美觀的,而鋒范的DA系統則完美地解決了我這個小煩惱。
全新鋒范搭載的是本田第二代DA智能車載系統,相比第一代產品,新系統增加了一些適配手機。除了全新鋒范,新款凌派同樣換裝了系統。對于這套系統的新亮點,我們有文章做了詳細介紹,今天我主要分享在這段時間里對鋒范這套多媒體系統的體驗感受,如果想看常規的用車文章,請大家繞道這里查閱。
● 全觸控中控屏高大上,可是也有小煩惱
全新鋒范的中控面板沒有一個傳統的機械按鍵,完全采用觸控,看上去就十分高大上。還記得對汽車品牌的認識還只停留在寶馬奔馳這個層面的女朋友第一次乘坐鋒范的時候,她問我這車多少錢,我說比我們自己的車(英朗GT)還便宜,她回了句鬼才信。
雖然采用全觸控,可鋒范的中控面板功能規劃和我們常見的車型沒有區別,面板上也有清晰的標識,所以上手沒有難度。整體來說,這些虛擬按鈕的靈敏度還是不錯的,要是在點觸時能有一些力度回饋那就更棒了。
全觸控屏雖然為鋒范增添了與眾不同的科技感,可也帶來一些小煩惱。相比傳統的多媒體系統屏幕,它更容易沾指紋,要是周末兩天沒動車輛,屏幕的灰塵也是顯而易見。好在這不是什么大問題,只需要在車上放一塊小抹布就能解決了。
● 功能比較實用,基本信息齊全
對于這個價位的車型來說,多媒體系統的功能都不會很復雜,基本信息齊全。在鋒范的主界面上,只有四項電話、信息、音響以及設置四個選項,非常簡潔。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各個選項包含的信息,只需要點擊進入即可?赡苁菍蕵饭δ苄枨蟛欢,我還是挺喜歡這種風格的,簡潔不凌亂。
藍牙電話是大家相對用得比較多的功能,鋒范的藍牙電話和市面上的其它車型沒有區別,撥打或接聽電話既可以通過觸摸屏操作,也可以通過多功能方向盤上的按鈕進行操作。日常使用過程中,接聽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作為汽車編輯,我們經常有機會接觸到一些豪華車,每次在寫這些車的多媒體功能的時候就特別頭痛,因為功能實在太多,整套系統就像迷宮,一層套一層。相比之下,就個人而言,我倒喜歡一些簡單的東西,回歸駕駛最原始的需求,所以鋒范這套多媒體系統對我來說就剛剛好?蓡栴}來了,它還缺少日常使用需求最為迫切的導航,這怎么辦?接下來的內容才是這篇文章真正的“干貨”。
● 好用的DA系統,只需要一根HDMI數據線和一個App
本田的DA智能車載系統已經推出有一段時間,如今是第二代產品,可在過去,它都被車主認為是雞肋,原因很簡單,使用起來太麻煩了,我的同事李偉龍就表示從來沒有用過自己那輛杰德上的DA系統。因此,在嘗試用鋒范這套DA系統的時候,我多少有點抗拒的,因為自己也是個特別嫌麻煩的人。實際使用后,我發現按步驟來連接,它遠沒自己想象中那么復雜。如果你用不上,那一定是方法不對。
如果想要實現車機互聯,安卓手機用戶需要在各自應用商店里下載安裝“智能手機互聯”App,這是個很容易被忽略的環節。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應用商店都有這個App,其中百度手機助手就沒有,建議大家下載時多在幾個應用商店找找。
下載安裝完App,接下來就是買一條HDMI數據線,這在網上都可以購買到,售價并不算貴,我自己就買了一條,大概20多塊。有了這兩樣東西,接下來還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不然將會影響連接和使用。
在自己親手完成實操后,發現完成車機互聯其實沒有難度,基本一次下來就能很熟練。映射功能的好處非常多,最重要、實用的功能當然是讓車載系統搖身變成導航。偶爾停車等人時,還能用它看會視頻呢。
綜合來看,鋒范這套DA系統還是挺好用的,操作起來并不復雜。而在增加適配機型后,將有助于它的推廣和普及。在大部分情況下,都可以把它當做一套導航系統來用,有了它,我也終于可以扔掉礙眼的手機支架了。最后補充一下,DA系統也能與蘋果IOS系統匹配,它的連接方法與安卓機相差不大。
■ 微體驗:
在完成映射后,停車狀態和行車狀態下,手機界面會有比較大的區別。當車輛靜止時,我的手機界面能完全映射到車載中控屏上,所有的App都能找到并操作?僧斳囕v行駛后,它的App就只剩兩個了。
從某種程度來看,我們可以理解系統這樣設置的初衷,那就是避免大家行車過程中分心,回歸人們最基本的需求:音樂和導航。實際上,在使用過程中,當屏幕只剩兩個App時,我發現這樣反而效率更高,也不會有誤觸其它App的擔心。
■ 長測油耗:
從提車到現在的一個多月時間里,車輛已經行駛了2140公里,平均油耗7.6L/100km,跟口碑里車主提供的數據有一定的差距,大概多了1L/100km。當然,這跟用車的路況有很大的關系。
在第四次加油之前,由于要參加深圳車展,我開著鋒范從廣州跑了趟長途,除此之外,都是用于平時上下班,應該算是比較接近我們常說的綜合路況,這次的油耗也與當時我們實測的油耗比較接近。而第三次加油和第五次加油之前,鋒范主要用于上下班,路況比較擁堵,加上還沒過磨合期、夏天空調幾乎開車時就已經打開,油耗自然也比較高了。相信在過了磨合期后,油耗會有一定的下降。
● 第2期小結:
這一期我們介紹了鋒范的多媒體系統,其實可以講的內容并不多,重點就是DA系統了。這套系統雖然是新一代產品,可即使與全新思域那套多媒體系統相比,它仍然只能看做是簡化版。然而,這種簡潔的風格正是我喜歡的,基本的功能都有,映射功能也比較容易上手,連上HDMI數據線以及下載一個App就可以操作,不需太多繁瑣的步驟。實際體驗中,它的流暢度和清晰度可圈可點,相信一旦用上,你也會我和一樣,把礙眼的手機支架扔掉。
第二期文章就介紹到這里,如果您對這車有什么疑問、顧慮和想交流的地方,歡迎大家到我的編輯博客留言(點擊進入),一起交流、討論。(文/圖 汽車之家 陳海傭)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從五月中旬到現在,我和這輛鋒范不知不覺已經相處了兩個多月的時間。雖說路遙才能知馬力,但就像和一個人認識,兩個月的時間也足夠讓我們對他有一定的了解。這一期內容中,我將主要分享全新鋒范開起來的感受,當然,標題已經提前劇透了關鍵詞,那就是靈巧,也就是靈活、輕巧。
■ 全新鋒范開起來怎么樣?輕快!
在這第一期內容中,我就簡單分享全新鋒范的試駕感受,經過兩個月的相處后,終于可以較為全面來聊聊它開起來到底怎么樣。與相近價位的威馳、捷達相比,鋒范只有1.5L一種排量。雖然沒有選擇的余地,可看賬面參數的話,131馬力還是讓全新鋒范在這個級別里占有一定優勢。
這兩個月以來,除了日常上下班,我還開著鋒范跑過幾次長途。我住的地方在天河區棠下,而公司在珠江新城,兩個地方相距不到8公里,在理想狀況下,一般10多分鐘就能到公司。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在上下高峰期,無論是早上從家到公司,還是晚上回到家,所用的時間基本都是理想狀況下的3到4倍,相信在廣州的朋友都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
靈敏的油門設定保證了我能夠很輕松就跟上“車隊”的步伐,而線性的制動力輸出和輕盈的踏板也讓我更加淡定而不費勁的走走停停。相信在北上廣這樣的城市,你會對鋒范這種設定變得更加喜歡。
在接到全新鋒范的長測車,我自己的英朗GT一直處于“荒廢”的狀態,只是在周末開出去溜達一下,畢竟長期放著不開對車輛蓄電池的損耗其實很大。在開過英朗GT后,對鋒范的輕快感體會更深,英朗GT開著感覺笨重一些,整車的重量是原因之一,它要比鋒范重了近300公斤。而開鋒范則像跑步時把綁在腳上的沙袋甩開了,跑起來感覺飛快。
雖然全新鋒范有S擋,可在日常使用過程中,我很少用S擋。在S擋下,油門稍有動作轉速便會躥至3000rpm以上,以此來尋求更好的動力表現,隨之而來的是發動機并不好聽的嘶吼聲。很顯然,這并不是鋒范最自在的狀態,所以我就不勉為其難了。
最近有親戚有準備買車的打算,其中凌派和軒逸都是選購的對象,但他們對這個級別的日系車卻有一個擔心,怕在高速行駛時會有明顯發飄的現象。事實上,對于日系車,不僅是我的親戚,相信許多朋友也會擔心這個問題。在這兩個月使用過程中,我跑了兩趟長途,在常規高速路上,即使車速提到120km/h,鋒范的行駛狀態還是挺正常的,只有在橋梁遇到橫風時,才會有發飄的感覺,但也不是很嚴重的那種。
全新鋒范采用了電子助力的轉向系統,方向盤有一定的虛位,但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它給我的印象是:無論是轉彎掉頭還是日常倒車都不用費多大勁。這對女生來說,絕對是好事。
關于鋒范的底盤調校,在第一期的時候我就簡單分享過。扭力梁式的結構在面對較大幅度的振動時,彈跳感明顯,由于上下班都要經過樓下那塊減速帶,所以體會也比較深。其實,對于鋒范這種日常代步車來說,開起來舒服是最基本的需求,因此鋒范的底盤調校完全可以再軟一些。
■ 微體驗:
日常開車我并不太喜歡鳴喇叭,除了遇到一些不文明或者危險駕駛的行為才會忍不住按喇叭提醒,大家都知道在國內,許多人的路怒癥都是被逼出來的。言歸正傳,每次按喇叭,鋒范的喇叭聲暫且不論音量大小,但總給人一種嬌滴滴不太悅耳的感覺,在車內聽上去比較單薄,就像餓著肚子的人在喊,欠缺點力量。我們錄制了一個小視頻,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 長測油耗:
這輛鋒范已經行駛了近3000公里,自從上次更新后,期間又加了兩次油。第一次由于主要用于上下班以及偶爾出外做選題,基本沒有跑過高速,在這種情況下,導致它的油耗比較高。第二次由于跑了趟深圳去參加活動,所以油耗一下子就降下來了,只有6.1L/100km。由于這兩次的用車情況都相對比較“極端”,所以很難說以哪個為準。而從近兩個月的總平均油耗來看,它的表現和我預期還是有一定差距。原因主要還是:一、夏天空調用得比較多;二、這輛鋒范還沒過磨合期;三、上下班的路況比較擁堵。
■ 第三期小結:
最后簡單總結一下全新鋒范的駕駛感受,我比較喜歡的是它的各種“輕”:開起來靈活輕巧;打起方向盤輕松,不費勁;油門制動踏板踩起來輕盈,堵車腳不會酸。至于可以提高的地方,我認為是提速時,發動機噪音過大;底盤調校偏硬,影響舒適性。綜合來看,以一款日常家用代步車的標準來看,全新鋒范還是十分稱職的。在下一期內容中,我們將介紹全新鋒范相關保養的信息,敬請關注。(文/圖 汽車之家 陳海傭)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就在1個月前,我正好參加了廣汽本田第十二屆售后服務技術技能競賽廣州站的報道。在活動現場,廠家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廣本推出的“預約保養59分鐘交車”服務,意思就是客戶在提前預約后,從車輛進店到保養完畢交車僅需59分鐘。這對習慣了每次保養就等兩三個小時的我來說絕對有吸引力,所以一直非常期待這次保養體驗。(文中部分圖片由手機拍攝,質量有限,敬請諒解。)
■ 首保體驗
從提車到現在已經將近3個月,盡管只行駛了3000多公里,可按照規定(3個月或5000公里)還是該到4S店進行首保了。有一種很奇怪的心理,沒開到5000公里就去首保,總感覺自己虧了,不知道大家有沒同感。不管怎么樣,大家務必記得按照規定去做首保,逾期將被視作自動放棄,因此千萬不要忘記,更不能偷懶。
此次廣本推出的“預約保養59分鐘交車”服務必須提前一天電話預約,項目針對總行駛里程4萬公里以內的常規保養,如果還要進行其它附加項目或故障維修的話,那就不能參與體驗這項服務了,畢竟其它項目會增加工時。
養成提前預約的習慣非常重要,能節約不少時間。來到4S店后,往往售后接待人員最先問的就是有沒預約,如果沒有的話,那就能老實等了。為了錯過周末的高峰期,這次我特別選擇了周一過來做保養,果然如我所料,來到4S店后,售后接待區的車輛并不多,這種感覺真棒。
從進店交車給接待人員到保養項目的確認,這個過程大概花了10分鐘左右,比我想象中要快很多,這主要得益于接待人員對流程的熟練程度,干起活來也十分利索,他們正是“預約保養59分鐘交車”服務最大的保障。
在辦理完前期的所有手續后,我來到了客戶休息區。休息區不算大,座位也有限,目測也就8個左右,可好在挺整潔,給人的印象還是不錯的。因為正好是工作日,所以當天看起來比較寬松,可要是到周末人多的時候,估計就會人多擁擠了。畢竟許多車主前來保養時,都會帶上家人或者朋友。這次雖然不愁座位,可我更想去看看“59分鐘保養”是怎么做到的。
保養的整體流程跟其它品牌的4S店沒有多大差別,首先進行的是常規的項目檢查,包括燈光、輪胎、電池、油液、轉向系統、底盤以及空氣濾清器等。完成這些項目看似挺簡單,可由于比較瑣碎,所以也是要花上一些時間。
進行首保時,鋒范默認使用的是0W-20合成機油,每桶價格為258元。當然,經銷商也提供了全合成機油給我們選擇,不過需要補差價。對鋒范這樣的車型,經濟實惠的半合成機油已經夠用了。實際上,相比老款的礦物油,全新鋒范首保使用的機油已經有所升級。至于前文提到的清潔劑該怎么用?請繼續往下看吧。
在鋒范的保養手冊里,并沒有把添加汽油清潔劑納入常規的保養項目,因此在后續的定期保養中,大家可以選擇是否要添加。據技師介紹,每瓶清潔劑的費用大概為140元,雖然要比市面上的類似產品要貴一些,但畢竟是廣本車型專用,更有保障。
出于好奇,我對這次保養進行了計時,結果從正式接待到交車,總共用時66分鐘,雖然不是傳說中的59分鐘,但也只是多用了7分鐘,相比我體驗過的其它品牌的保養服務,已經是相當快。據我了解,不同4S店對延時都會做出不同的補償承諾,例如超時10分鐘以內即免當次更換機油機濾工時費,超時10分鐘以上即送價值100元的維修工時費券一張等?傊,補償都挺有吸引力的,讓人覺得超時就是自己占便宜了,挺好。
■ 微體驗
在完成常規保養后,我們都知道經銷商會進行相關的記錄以及給一個便簽,提醒下一次保養的時間或行駛里程。盡管這樣,我還是會經常忘記進行定期保養。針對我這種忘性大的車主,廣本天河店這個細節就做得很好。
這里我們不是讓大家自己更換空氣濾清器,雖然在正常情況下,自己更換空氣濾清器和空調濾清器是不會影響保修的,但是一些品牌可能有這方面的限制。只是說鋒范采用這樣的卡扣設置,方便大家日常進行檢查。
■ 長測油耗
截至目前為止,這輛鋒范長測車的行駛里程已經突破了3500公里。由于正好進行完首保,現在不妨對第一階段油耗進行簡單總結。從7.5L/100km的平均油耗來看,它與我的預期有一定差距。不過細想一下,還是有一些客觀因素導致油耗相對較高。一方面是夏天的廣州簡直就是一個大蒸爐,對車輛空調的使用需求很高,其次是自己上下班的路段比較擁堵。綜合來看,憑個人感覺,7L/100km以內的表現才是它的正常油耗水平。
■ 第四期小結:
這一期主要分享了鋒范首保的過程,由于它的首保是免費的,所以具體配件和工時的費用并沒有完全列出來,這部分內容等下一次保養時再跟大家分享。從整個保養流程來看,它與其他品牌沒有太大的區別,燈光、胎壓以及底盤等常規的項目都會進行認真的檢查,效率和專業程度都給我留下不錯的印象。這次的保養用時離“59分鐘”稍有差距,可也只是差了幾分鐘,可以接受。如果大家想盡快做完保養,最重要的環節還是提前預約,別偷懶。(文/圖 汽車之家 陳海傭)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作為一款實用為主的家用轎車,鋒范的空間想必是許多朋友最為關心的一方面。不知道大家怎么定義“空間”,我理解的空間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儲物空間,主要包括車內經常使用到的儲物格和后備廂;另一個就是乘坐空間。說實話,在剛拿到鋒范長測車的時候,它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外觀、配置和動力,而是后排空間。雖然不能跟市面上那些長軸距版車型相比,但在同級別車型里,它應該能排得上前列的了?谡f無憑,現在就來看看它的表現吧。
■ 前排儲物空間展示
我們首先來看它的儲物表現,從日常使用得最多的前排儲物格聊起。鋒范前排可以放東西的地方挺多的,無論是飲料瓶、油卡、停車卡、手機還是各類票據,都能找到合適放置的地方。儲物格多固然好,但我認為設計是否合理和實用才是影響體驗的重要因素。
前段時間聽同事講過一個故事,本田的設計師在設計儲物格的時候,還專門從中國拿了一些市面上熱銷的飲料回去研究。在鋒范上,我們也能通過一些細節感受到設計師的用心,例如除了中控下方的杯座,它的車門板上同樣設置了一個杯座,相信是考慮到了我這類消費者的使用習慣。當然,市面上許多車型的車門板也有類似的設計,可同樣也有不少車型采用的是一刀切的設計,沒有專門的杯座。
除了剛才提到的杯座,鋒范前排車門板儲物格并沒有其它的亮點,寬度和長度都不算出色,只能放一些細碎的雜物,例如眼鏡盒、錢包、票據等。就日常情況來說,這個儲物格是夠用的,可它比起同級別車型,給人感覺略微小氣了一些。
在鋒范車內,隨處都能找到可以放東西的地方,尤其是上面我們為大家展示的中控區域,儲物格相當多。盡管個別儲物格的容量有限,可基本日常用到的細碎物品都能找到容身之處,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您看過我們的評測文章,會發現我們經常用好幾個飲料瓶去為大家展示手套箱的容積,其實這只是為了測評而采用的較為直觀的表達方式。許多車型的前排已經有足夠的杯座,手套箱更多的是用來放一些資料,而鋒范的手套箱足夠寬大,放常規大小的書籍和資料都沒有問題。
■ 后排儲物空間展示
由于車輛基本都是我一個人在開,所以我對后排儲物空間的使用不算多,感受不是很深。不過,我相信許多對鋒范感興趣的朋友都上有老下有小,對后排儲物格還是比較關心,所以這里簡單分享一些我的體驗。
相比前排,鋒范后排可以放置東西的地方就少很多了。除了兩側車門板以及副駕駛的椅背儲物袋,就再沒有其它可放置的地方了,并且車門板的儲物格也不大。另外,盡管這款長測車已經是頂配,可沒有配備中央扶手,也沒有扶手杯座。如果以“夠不夠用”的標準去評價它,那它的后排儲物表現也是剛好能合格。
■ 后備廂空間展示
由于日常做選題的需要,反倒是后備廂的使用率比較高。在這近三個月的使用過程中,鋒范后備廂的整體表現還是讓我滿意的。
前兩天,同事黃榮嘉完成長測,在執行完最后的選題后,讓我把公司配備的兩個兒童安全座椅一起放到鋒范上。盡管兒童座椅并不像普通的行李箱那么規整和好放,可鋒范還是很好完成了“接納”。
整體來看,鋒范的后備廂很好地滿足了我的日常需求,無論是平時外出做選題的行李箱還是臨時要求放置的兩個兒童安全座椅都難不倒它。在長測期間,我還幫朋友搬過一次家,市面上普通規格的儲物箱估計放下三個都不成問題。需要說明的是,鋒范的后排座椅不支持放倒,沒法擴展空間。
■ 后排空間體驗感受
鋒范的后排乘坐空間表現是可以給高分的,腿部空間足夠充裕,平時如果遇上部門聚會,后排同樣能坐三個身高超過175cm的同事。當然,必要時也得根據同事體形合理分配一下座位,例如最高大壯的就應該坐副駕駛,不然就會有點擠了。要說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它沒有配備中央頭枕。
■ 微體驗
上面說的情況還是比較少發生的,相信也只有極少數的朋友像我這樣犯糊涂。不過,試想一下要是沒有這樣的提醒,它就會對車輛變速箱造成一定損傷。實際上,鋒范類似這樣的提醒裝置還真不少,例如忘關大燈、天窗等,它都設置了警報聲。而我由于忘性特別大,就經常被提醒,感覺非常實用。
■ 長測油耗
最近一次去加油,正好碰到一個油站開鋒范的妹紙,閑聊了一下。人家不開空調時能開到5.9L/100km左右(儀表顯示),現在夏天開空調,也只是6.3L/100km左右,這真讓我感到慚愧。這輛鋒范長測車到手,由于各種原因,油耗始終沒降下來,這即有平時行駛路況的原因,也有正值夏天多用空調的原因。
■ 第五期小結:
此前就知道鋒范無論是乘坐空間還是儲物空間都有不錯的表現,經過這段時間的使用,感受更加深刻。尤其是前排儲物格,數量多,大部分設計也合理,有足夠的地方可以放下水瓶、票據、鑰匙、通行卡這類日常用品。后排的儲物格表現就有所欠缺,數量不多,僅僅能滿足基本使用需求。至于后排乘坐空間,我認為它是鋒范的一大亮點,充裕的腿部空間讓體驗過的同事都刮目相看,要是有中央頭枕的話,會更加讓人滿意。綜合來看,鋒范的空間綜合表現還是可以給高分的。(文/圖 汽車之家 陳海傭)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時間過得真得很快,不知不覺現在已經是第六期的內容了。前面五期我們分別介紹了全新鋒范的多媒體系統、駕駛感受、保養體驗以及空間等,這一期該聊聊配置了。作為一款經濟實惠的代步車,鋒范的配置大部分都非常實用,不像現在許多更高級別的車型那樣,給人一種配置過剩的感覺。我們長測車是頂配,該有的配置和功能全部都有,所以正好能聊聊它們的使用感受。
● 這一期我們主要聊哪些配置?
由于不是常規的測評文章,所以這里就不把鋒范所有的功能都展開來講了,只挑一些比較常用以及大家關心的配置來講,主要包括倒車影像、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發動機自動啟停、多功能方向盤、座椅以及DA智能車載系統等。除了上述功能,鋒范還配備了HSA斜坡起步輔助/VSA車身穩定控制系統/ESS緊急剎車輔助等安全配置,由于我平時還是比較注意安全駕駛,所以也沒機會讓它們發揮作用,大家知道有這么回事就行。
● 倒車影像有三種模式,清晰度尚可
首先來聊聊日常用車必須用到的倒車影像,鋒范兩款旗艦版車型都配備了倒車影像,而其余版本均沒有倒車輔助方面的裝備。實際上,同級別的哥瑞、威馳中低配車型也都沒有相關倒車輔助裝備,只有頂配車型才配備倒車影像或者倒車雷達,所以大家不要覺得鋒范小氣。
雖然沒有倒車雷達,但鋒范的倒車影像足以幫我應付日常倒車問題,而且該功能還提供了三種模式,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廣角模式和常規模式就夠用了。至于垂直模式,相信也有它的用武之地,只是目前我還沒遇到特殊情況需要用到它。
● DA智能車載系統主要用來導航
關于DA系統,在第二期內容中我們已經進行詳細的講解,包括如何連接和使用,還沒看過的朋友可以點擊這里查看。簡單來說,它能實現車機互聯,能把手機的內容映射到車輛的中控屏上,日常主要用來導航。
DA系統的配備讓我徹底忘了此前購買的手機支架,不過話說回來,這套系統日常用得并不算多,主要嫌連接麻煩,如果在較為熟悉的城市,我一般聽著手機導航的語音走就行了。可如果跑長途,就更依賴它。至少有了它,可以在中控大屏上直觀地看到界面,完全不怕走錯高速路口了。
關于這套系統,有網友給我留言說即使按照文章里的步驟去連接,還是沒辦法成功。實際上,這可以理解。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它的連接步驟給人稍顯復雜,不是用普通數據線插在USB接口就行,而是要買一條HDMI數據線,并且下載一個App。針對這種情況,相信廣本日后一定會再次進行升級,提高用戶體驗。
● 多功能方向盤
和同級別的哥瑞、威馳等車型一樣,鋒范只有頂配才有多功能方向盤。它們的控制按鍵都集成在方向盤的左側,主要用來控制音響,方便日常開車過程中切換收音機頻道或者音樂,不用手離開方向盤而去觸摸中控屏,這也提高了行車過程中的安全性。
● 發動機啟停體驗一般
發動機啟停是鋒范較同級別對手的一項優勢配置,可是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它給我的體驗卻是一般,每次發動機啟動的瞬間,它的抖動都讓人感覺不太舒服。
發動機啟停現在已經不是多么新鮮的功能,可我們做過一項調查,發現接近60%的受訪者仍然不習慣發動機啟停,一上車就關閉它。大部分朋友認為雖然這項技術有助節油減排,但頻繁啟停會對發動機造成沖擊,還不舒服。鋒范在啟動后,發動機啟停功能默認開啟,可由于體驗實在一般,雖說或許能省點油耗,可現在還是會習慣性就把它關閉。
● 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
在鋒范這個級別的合資車型里,無鑰匙進入和一鍵啟動一般都是頂配車型才配備,屬于錦上添花的配置。這兩項功能日常使用起來非常方便,有了無鑰匙進入,就不需要遙控解鎖,直接拉車輛的門把手就行了;而一鍵啟動則省掉用鑰匙啟動車輛的步驟。其實,這些都是用戶體驗的優化,平時覺得即使沒有它們也沒問題,可一旦用上了,就會喜歡上它們。
● 織物座椅看起來雖廉價,但舒適性值得肯定
鋒范全系配備的都是織物座椅,而威馳和哥瑞的頂配車型都配備了皮質座椅,就用料來講,顯然競品下了更多的成本。調節方式方面,鋒范支持上下調節。
座椅的舒適性不一定就跟采用的材質掛鉤,身邊不少朋友就喜歡織物座椅多過真皮座椅?稍谝曈X觀感方面,織物座椅往往更容易產生一種廉價感。作為頂配車型,鋒范如果能夠配備皮質座椅顯然會更好一些。
● 后排出風口保證后排乘客舒適性
廣州的夏天都特別熱,有一回和同事出去聚餐,他們發現鋒范配備后排出風口時還是挺驚訝的,畢竟這個價位的合資緊湊型里,有這項配置的車型并不多。值得一提的是,鋒范配備后排出風口的車型不只有旗艦版,次頂配的豪華版同樣有配備。
■ 微體驗
我日常開車有個習慣就是會把車門鎖上,更有安全感一些,可是鋒范并沒有自動落鎖功能。有一回在路邊?拷与娫挘猛随i上車門,忽然有人就過來把后門拉開,問我是不是專車的師傅。要是鋒范有自動落鎖功能,這種情況就可以避免了。
■ 長測油耗
由于這個更新周期節假日比較多,所以回了一趟珠海,路程大概130公里左右,大部分路段都是高速。因此,結合平時在市區行駛,這次算是屬于接近我們常說的綜合路況了。從鋒范的油耗表現來看,它都穩定在6.9L/100km內,跟預期還是比較相符的。在這期間,我還特別觀察了鋒范的高速油耗表現,結果相當讓人驚喜。至于表現到底有多好,敬請關注下期內容。
■ 第六期小結:
作為10萬內左右的代步車,鋒范的配置表現在同級別車型里屬于主流水平,主/副駕駛座安全氣囊、大燈高度可調、后視鏡電動調節等均為全系標配。而在這期內容中,我們則重點介紹鋒范在高配版本中才有配置和功能,并聊了它們的實用性以及可提高的地方,希望能夠給大家購車提供參考。在下一期內容中,我們將來看看鋒范的高速油耗表現,相當讓人期待。(文/圖 汽車之家 陳海傭)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此前我們就已經聊過鋒范的試駕體驗,包括高速時的一些感受,這一期該輪到聊聊它的高速油耗表現了。大家都知道我們每一次在更新長測時,都會對綜合路況下的油耗進行單獨記錄,相比之下,我對鋒范的高速油耗表現還是比較期待的。最近國家法定節假日比較多,而期間我也利用假期回家(珠海)簡單對鋒范的高速油耗表現進行了實測,結果甚至比我想象中還要出色。閑言少敘,我們趕緊來看干貨。
● 全新鋒范高速油耗實測全過程
從我在廣州的住處回珠海大概125公里,大部分路段都是高速。相信有從廣州去過珠海的朋友都知道,除了國慶、春節回程和返程高峰可能會有個別路段行駛緩慢,G4W廣澳高速公路在平時基本都是暢通無阻,路況非常棒,也很合適用來測試高速油耗。
我在廣州的住處附近就有一個離高速入口很近的加油站,按照常規的油耗測試方法,首先我會到那里先加滿油,然后再進入高速,到珠海后,我會在下高速后找到最近的油站進行加油,最后根據行駛里程和所消耗的燃油量計算得出鋒范的高速油耗表現。另外,在測試中,我還將會對平均時速進行一次記錄。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問,從油站到高速入口以及下高速后再到油站,這兩段行程沒法保證能高速行駛。確實如此,不過幸好這兩段行程加起來總共不到17公里,而且路況還是不錯的,對整體時速的影響并不算大。
由于期間行駛了部分城市路段,大約為17公里,所以車輛平均時速大概為67km/h。在這種情況下,儀表顯示平均油耗為4.9L/100km,而我們實測油耗為5.19L/100km,兩者相差不大,可以大概知道鋒范的高速油耗就在5L/100km左右,大概為0.3元/公里。當然,如果純粹走高速路的話,再把平均時速提高一些,相信它的數據會更加漂亮。
● 返程再次驗證全新鋒范高速油耗
如果只進行一次實測,數據的偶然性會比較大,所以在從珠;貜V州時,我決定再次進行測試。測試方法和第一次一樣,可由于油站距離不一樣,所以最終的行駛里程會有不同。首先,我們還是來到油站把油箱加滿,由于油站不給用單反拍攝,所以這里就沒相關圖片展示了。
從最終的結果來看,在路況接近的情況下,高鋒范的高速油耗表現還是很穩定的,平均油耗維持在5L/100km左右,換算一下,也就是大概0.3元/公里。實際上,在這兩次測試之前,我曾經就對它的高速油耗進行簡單測量,當時的油耗表現也和這兩次很接近。
● 鋒范各種路況油耗簡單對比
最后簡單來總結鋒范在各種路況下的油耗表現:這輛鋒范如果在純粹在城市道路行駛,也就是用于日常上下班代步,在廣州這樣相對擁堵的城市,平均時速只能在30km/h左右,它的油耗可能就高一些,大概要8L/100km起。當然,我們大部分時候跑的還是綜合路況,除了日常上下班,偶爾還會跑一些高速路,這種情況下,它的綜合油耗大概在7.2L/100km。至于高速油耗(大概為5L/100km),剛才我們已經給大家做了相關介紹。這里的油耗對比只是讓大家有個相應的概念,并不是絕對的,一輛車的油耗除了跟路況有關,同時也跟我們的駕駛風格和習慣有關。
■ 微體驗:
鋒范沒有傳統的水溫表,但有一個水溫指示燈。當冷車啟動時,它就呈藍色,代表此時水溫低,一般車輛在行駛一分鐘后就會自動熄滅。如果水溫過高,它就會變成紅色。這是個細節,平時稍加注意即可。
鋒范加注的是長效冷卻液,在車輛行駛120個月或20萬公里后才需要更換,之后的更換周期為5年或10萬公里。根據目前絕大部分消費者的換車周期,估計還沒到更換冷卻液的期限就已經換車了,可鋒范還是在發動機貼了相應標簽的說明,細節還是做得不錯的。
■ 長測油耗:
聊完高速油耗,接下來回到常規的長測油耗環節。由于我平時用車行駛的路線都比較固定,主要游走于公司和家之間,大部分時候都是兩點一線,所走的路段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比較擁堵,所以實測的油耗相對會高一些,基本維持在7L/100km左右。日常加滿油后,預計能行駛480公里左右。一般情況下,在油表剩兩格時,我就會去加油,所以上圖顯示的行駛里程都在460公里至470公里之間,整體表現很穩定。
■ 第七期小結: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用車路況更多是綜合路況,有高速路段也有城市擁堵路段。對于鋒范綜合路況下的油耗表現,我們長期都有記錄?蓪︿h范這種經濟節油聞名的車型,高速油耗表現又如何呢?這相信是大家比較感興趣的問題。經過我們多次體驗,鋒范的高速油耗基本能在5L/100km以內,也就是每行駛1公里大概花費0.3元。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條件受限,這兩回測試我們還參雜了短距離的城市道路。另外,每個人的駕駛習慣不一樣,相信會有不少鋒范車主朋友可以拿出更低的數據來,同時歡迎這部分朋友在評論里留言探討。(文/圖 汽車之家 陳海傭)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從今年5月初到現在,這輛鋒范在我手上已經將近半年時間,也是時候給它進行全方面總結了。對于鋒范這個級別的車型來說,是否經濟實惠、夠不夠省心是大家關心的重點。按照慣例,我們還是會從外觀/內飾設計、配置、空間以及動力等多個維度對鋒范進行評價。為了更加直觀的來展現鋒范在各個方面的表現,我們會采用打分制來進行評價,滿分為5顆星。希望通過這期的總結,能夠為大家選購提供一些參考。
外觀/內飾:★★★★
我個人還是挺喜歡鋒范的外觀設計風格,雖然談不上個性,但也不乏味。現在市面上有許多個性鮮明的車型,讓人過目不忘,可也容易讓自己變得小眾。個性和小眾,它們的界限模糊卻又時常被劃上等號,這是許多設計師比較頭痛的問題。所幸的是,鋒范在這方面拿捏得不錯,容易被大部分年輕人接受。
鋒范的內飾設計與新一代飛度比較接近,中控臺設計稍偏向主駕駛一側,這次我們長測頂配車型配備了觸控型中控面板,它大大地則提升了鋒范的檔次感,尤其到了晚上,面板的視覺效果就很棒。
在第一期介紹外觀內飾時,許多朋友說長測車型是頂配才配備全觸控中控面板,而實際上,買頂配的人并不多。所以,這里就簡單聊兩句我對鋒范中低配車型內飾的看法:它和同級別車型相比,就再沒有鮮明的特色,但整體布局還是比較符合我們日常使用習慣的。
配置:★★★
關于鋒范的配置,我們在第六期就有相關內容。事實上,我們知道這個級別的合資車型在配置方面都不會相差太大,而且它們很少像中國品牌車型那樣去堆配置。這次我們的長測是頂配車型,涵蓋了鋒范所有功能,這里就來總結一下它的配置表現。
這個級別的合資緊湊型車在中低配車型比較少配備倒車輔助的配置,例如倒車雷達或者倒車影像一般只有頂配或者次頂配車型才配備。鋒范的旗艦版配備了倒車影像,日常使用起來很方便。至于倒車影像和倒車雷達哪個更方便,我更傾向于前者。
在第二期內容中我們已經進行詳細的講解,包括如何連接和使用。然而,許多朋友在看完文章仍然表示不知道怎么連接,或者完全按照文章所提的步驟操作可還是無法連接上,于是干脆就不用了。不管如何,這都說明DA系統易用性還是有很大提高的空間,首先最應該解決的就是如何更方便連接。
對任何一款車來說,決定最終銷量的往往是中低配車型,畢竟頂配的價格高,而且面臨更高級別車型的擠壓。從鋒范的中低配車型(進取版以及舒適版)表現看,它標配了主/副駕駛座安全氣囊、大燈高度可調、后視鏡電動調節等,中配的豪華版開始配備前霧燈、前排側氣囊、車身穩定控制系統、電動天窗以及后排出風口等,至于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自動空調、真皮多功能方向盤等則出現頂配上。在這種情況下,它的綜合表現與同級別車型相當。
空間:★★★★★
空間一直是大家對鋒范贊不絕口的地方,在我們的車主口碑里,許多朋友都對鋒范的空間給予了高分。儲物格數量多,大部分設計也合理,有足夠的地方可以放下水瓶、票據、鑰匙、通行卡這類日常用品。在最后總結部分,更多想聊的是它的后排乘坐空間以及后備廂儲物表現。
由于平時家里就我一個人開車,所以我自己對后排空間的印象談不上特別深?捎龅讲块T聚餐,當三個同事同時坐到后排的時候,還是能感受到鋒范的后排空間確實相當不錯。而后備廂的儲物容積同樣沒有太多可挑剔的地方,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后排座椅不能放倒,影響了進一步擴展空間。
行駛表現:★★★★
在近半年時間里,除了日常上下班,我還開著鋒范跑過多次長途。鋒范這臺1.5L發動機(131馬力)就參數而言與同級別車型相比占有一定優勢,甚至要比1.6L的起亞K2(123馬力)出色,而與發動機匹配的就是CVT無級變速箱,現在就來直接聊駕駛感受。
需要說的是,鋒范有S擋,可在日常使用過程中,我很少用S擋。原因是在S擋下,雖然它(相比D擋)的油門表現更為敏感,動力輕踩即有,可轉速也很輕易就會躥至3000rpm以上,隨之而來的是發動機并不好聽的嘶吼聲,體驗實在一般。
鋒范駕乘感受中,體驗不是很好的地方是底盤調校偏硬。公司樓下的人行道鋪了一層減速帶,每次上下班經過那里時,生硬的顛簸感讓人挺難受的;蛟S這種偏硬的調校能在中高速轉彎時提供更好的支撐,但對于鋒范這種日常代步車來說,開起來舒服是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在“軟硬”之間還需找到一個更佳的平衡點。
油耗表現:★★★★
由于我的日常用車情況比較簡單,大部分時候都是住處和公司之間兩點一線,加上家與公司相距不到10公里,所以半年下來行駛里程并不多,只有7200多公里,平均油耗7.4L/100km。我對鋒范這個油耗表現已經很滿意了,因為用車期間正值炎熱的夏天,基本都開著空調。另外,平時行駛的路段都比較擁堵,導致油耗會偏高。我對比了一下自己開的英朗,在用車環境差不多的情況下,它的油耗要達到8.4L/100km,這或許能從側面反映出鋒范還是挺省油的。
簡單統計了一下近半年的開銷,花費大概為3182元,結合行駛里程7204公里,可以計算出每公里的油費約為0.44元。整體來說,鋒范在油耗方便的表現還是非常實惠經濟的。
● 幾個可以改善的小細節
最后來總結一下我認為鋒范可改善的地方,首先是它沒有尋車功能,也就是按下鎖車鍵后,車輛不會有鳴笛聲。在大型地下停車場,如果沒有記住停車位置,那找車會比較費勁。我們在第一次內容當中特別錄制了一個小視頻,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另一個希望改善的地方是喇叭聲,每次按喇叭,鋒范的喇叭聲暫且不論音量大小,但總給人一種嬌滴滴不太悅耳的感覺,在車內聽上去比較單薄,因此希望能夠更響亮一些。我們同樣錄了一個視頻。
最后則是希望鋒范增加自動落鎖功能,這個功能是指車輛在行車后很快會落鎖,可以防止在路邊停車或者等紅綠燈時被拉門。對已經有小孩的朋友來說,它也能防止車輛在行駛中,未懂事的小孩將車門扳手打開。
● 同事聊鋒范
在長測過程中,部門同事也對鋒范進行了體驗,于是我就找了其中的兩位來聊聊他們對鋒范的看法。王子平是90后,而80后黃榮嘉則是奶爸,相信他們的觀點或許能體現一部分消費者的想法。
● 全文總結:
經過近半年的接觸,鋒范給我的整體印象還是非常不錯的。首先,它的配置表現在同級別車型里屬于主流水平,高配車型的一些裝備挺顯科技感,例如全觸控中控面板;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以及后排出風口也是亮點配置。。其次,作為大家比較重視的乘坐空間,它的表現也沒有可挑剔的地方。至于駕乘感受方面,雖然底盤調校偏硬、提速時發動機噪音比較明顯,可靈巧和平順也足以讓人給它打個高分。在我看來,鋒范是一款十分稱職的家用代步車。
鋒范所在的級別競爭相當激烈,除了合資車型,也不得不面臨一些中國品牌緊湊型車的威脅。當做完這一期長測的時候,鋒范已經上市一年多時間了,現在大部分經銷商都有優惠,這相信也會成為鋒范的優勢之一。另外,鋒范多年積累下來的口碑同樣值得肯定。綜合來看,如果您正在考慮一款10萬元左右價位的車型,鋒范確實值得考慮。(文/圖/攝 汽車之家 陳海傭)
車型圖片 | ![]() |
基本參數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廠商指導價 | 11.98萬 |
廠商 | 廣汽本田 |
級別 | 緊湊型車 |
能源類型 | 汽油 |
環保標準 | 國V |
上市時間 | 2015.08 |
最大功率(kW) | 96 |
最大扭矩(N·m) | 155 |
發動機 | 1.5L 131馬力 L4 |
變速箱 | CVT無級變速 |
長*寬*高(mm) | 4450*1695*1477 |
車身結構 | 4門5座三廂車 |
最高車速(km/h) | 185 |
官方0-100km/h加速(s) | 10.2 |
實測0-100km/h加速(s) | 10.29 |
實測100-0km/h制動(m) | 40.39 |
NEDC綜合油耗(L/100km) | 5.4 |
實測油耗(L/100km) | 5.7 |
整車質保 | 三年或10萬公里 |
車身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長度(mm) | 4450 |
寬度(mm) | 1695 |
高度(mm) | 1477 |
軸距(mm) | 2600 |
前輪距(mm) | 1476 |
后輪距(mm) | 1465 |
滿載最小離地間隙(mm) | 100 |
車身結構 | 三廂車 |
車門數(個) | 4 |
座位數(個) | 5 |
油箱容積(L) | 40 |
后備廂容積(L) | 536 |
整備質量(kg) | 1136 |
發動機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發動機型號 | L15B2 |
排量(mL) | 1498 |
排量(L) | 1.5 |
進氣形式 | 自然吸氣 |
氣缸排列形式 | L |
氣缸數(個) | 4 |
每缸氣門數(個) | 4 |
壓縮比 | 11.5 |
配氣機構 | DOHC |
最大馬力(Ps) | 131 |
最大功率(kW) | 96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6600 |
最大扭矩(N·m) | 155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4600 |
燃料形式 | 汽油 |
燃油標號 | 92號 |
供油方式 | 直噴 |
缸蓋材料 | 鋁合金 |
缸體材料 | 鋁合金 |
環保標準 | 國V |
變速箱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擋位個數 | 無級變速 |
變速箱類型 | 無級變速箱(CVT) |
簡稱 | CVT無級變速 |
底盤轉向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驅動方式 | 前置前驅 |
前懸架類型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構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鼓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手剎 |
前輪胎規格 | 185/55 R16 |
后輪胎規格 | 185/55 R16 |
備胎規格 | 非全尺寸 |
被動安全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主/副駕駛座安全氣囊 | 主● / 副● |
前/后排側氣囊 | 前● / 后- |
前/后排頭部氣囊(氣簾) | - |
缺氣保用輪胎 | - |
主動安全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ABS防抱死 | ● |
制動力分配(EBD/CBC等) | ● |
剎車輔助(EBA/BAS/BA等) | ● |
牽引力控制(ASR/TCS/TRC等) | ● |
車身穩定控制(ESC/ESP/DSC等) | ● |
ISOFIX兒童座椅接口 | ● |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 | - |
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 | - |
疲勞駕駛提示 | - |
內置行車記錄儀 | - |
道路救援呼叫 | - |
駕駛操控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發動機啟停技術 | ● |
自動駐車 | - |
上坡輔助 | ● |
陡坡緩降 | - |
空氣懸架 | - |
電磁感應懸架 | - |
可變轉向比 | - |
整體主動轉向系統 | - |
四驅/越野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中央差速器鎖止功能 | - |
駕駛硬件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前/后駐車雷達 | - |
駕駛功能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衛星導航系統 | - |
并線輔助 | - |
夜視系統 | - |
自動泊車入位 | - |
外觀/防盜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電動后備廂 | - |
感應后備廂 | - |
車頂行李架 | - |
發動機電子防盜 | ● |
車內中控鎖 | ● |
無鑰匙啟動系統 | ● |
車外燈光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LED日間行車燈 | - |
自適應遠近光 | - |
自動頭燈 | - |
轉向輔助燈 | - |
轉向頭燈 | - |
前大燈雨霧模式 | - |
大燈高度可調 | ● |
大燈清洗裝置 | - |
大燈延時關閉 | - |
天窗/玻璃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前/后電動車窗 | 前● / 后● |
車窗防夾手功能 | ● |
后風擋遮陽簾 | - |
后排側隱私玻璃 | - |
后雨刷 | - |
屏幕/系統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中控液晶屏分屏顯示 | - |
藍牙/車載電話 | ● |
車載電視 | - |
智能化配置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車聯網 | - |
主動降噪 | - |
方向盤/內后視鏡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多功能方向盤 | ● |
方向盤換擋 | - |
方向盤加熱 | - |
方向盤記憶 | - |
全液晶儀表盤 | - |
HUD抬頭數字顯示 | - |
車內充電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220V/230V電源 | - |
座椅配置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運動風格座椅 | - |
主/副駕駛座電動調節 | - |
副駕駛位后排可調節按鈕 | - |
第二排座椅電動調節 | - |
第二排獨立座椅 | - |
前/后中央扶手 | 前● / 后- |
后排杯架 | - |
音響/車內燈光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觸摸式閱讀燈 | - |
空調/冰箱 | 鋒范 2015款 1.5L CVT旗艦版 |
后排獨立空調 | - |
后座出風口 | ● |
溫度分區控制 | - |
車載空氣凈化器 | - |
車載冰箱 | -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