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專業評測] 還記得“8秒破百”嗎?那是MG銳騰上市時的宣傳口號,作為中國品牌SUV里毫無爭議的性能王,銳騰2.0T車型不到8秒的0-100km/h加速成績至今讓人記憶猶新。不過這一次,上汽似乎并不想在榮威RX5上再來一次性能秀,這款從里到外透露著上汽勃勃野心的新產品,將以一款舒適型SUV的姿態與MG銳騰雙線作戰。如果說銳騰的消費群體是20-30歲的年輕人群,講究時尚與激情,那么榮威RX5則把目光投向了30歲以上成熟穩健,事業有成的而立一族。
如果您看過我之前給大家撰寫的《設計解讀》和《靜態實拍》那兩篇文章,一定會被RX5靚麗的外觀、內飾以及無比惹眼的中控10.4寸大屏幕吸引到。不過,由上汽和阿里共同打造的YunOS系統還沒有正式發布,但也就是這幾天的事了,而新車的價格、配置等應該還得再等等,估計也快要公布了。除此之外,我們再也不能忍受總是在靜止狀態下觀賞這臺新車了,在和廠家的再三溝通之后,破天荒的,工程人員把兩臺內飾還滿是塑料,底盤和動力匹配完成度接近99%的試裝車交到了我們手里,于是,我們就這樣有了第一次和RX5親密接觸的機會。
備注:此次測試車型為小批量試裝車,試駕感受及測試成績僅供參考,實際性能表現以最終的量產商品車為準。
■ 外觀內飾回顧:這回不在攝影棚了,大伙還滿意吧?
照例,在正式試駕之前,給大家回顧一下榮威RX5的外觀內飾設計。前兩次的文章里,一次我們拍攝的是油泥模型,另一次,則是在攝影棚里給大家拍攝的實車,結果有的讀者朋友就說了:棚里拍什么車都好看啊,不具備參考價值嘛!那好阿,我們這回把車拉出來了,大家滿意了吧。
榮威RX5遵循上汽“動于心,律于形”的設計理念打造,設計方面不再贅述了,可以說是上汽到目前為止顏值最高的產品了,大家自己看就好。一切的車身參數目前都是未知數,廠方僅公布了2700mm的軸距,比之前的銳騰長了50mm。
整個車身線條相當的飽滿,尤其是側面和尾部,有著濃重的德系韻味,也符合國人的審美。此次測試的兩臺RX5均為2.0T車型,分別為前驅和四驅車型,而外觀方面最大的收獲是首次見到了非全LED大燈。說實話,遠近光一體式的設計同樣干練有余,LED日行燈的樣式雖有一絲奧迪的神韻,卻仍不失用漂亮來形容。
18英寸的輪圈目前看來和車身的比例并不失衡,低配車型未來會配備17英寸的單色款式。對于榮威RX5來說,它的定位要比銳騰更偏舒適,所以更大的輪圈尺寸其實沒有意義,大部分嚷嚷著要大輪圈的人其實并不會愿意為多出的那部分成本買單,相反其對于車輛的舒適性起到的卻是反作用,所以常規的17-18英寸依舊是這個級別城市型SUV最合適的規格。
實際上,上汽并沒有在輪胎上減成本,米其林Primacy 3 ST浩悅輪胎算得上是品牌民用胎產品線的高端產品了,榮威RX5上的這套前后輪都達到了235/50 R18,市場價超過1200元/條,很厚道。
內飾簡單的一筆帶過了,記住“同級最大軟包面積”就可以了,中控臺的大面積真皮和大屏幕是亮點,整體設計和外觀一樣有濃重的歐系車風格。雖然這還是一臺小批量試裝車,有著大面積的光面塑料件,但即便如此,內飾質感上還是要甩開對手們一大截,未來量產車的表現就更讓人期待了。同樣的,面積達到1.14㎡的全景天窗也是中國消費者喜聞樂見的。
采用反弧面設計的前后排真皮座椅由延鋒江森提供,做工出色,乘坐舒適感要比銳騰強上一個等級,坐墊和靠背中央的部分很柔軟,而邊緣及靠背兩側又提供了一定的支撐性,尤其是座椅靠背的貼合度,包括肩背部的支撐,非常的棒。所以說座椅好不好,別光看樣子噱不噱,一屁股下去,立刻見分曉。
不過在車內,我們通過一整天的試駕測試,也是發現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小細節值得改進。例如扶手箱前方放置手機的區域,會和可滑動的中央扶手發生沖突;又例如后排點煙器旁光禿禿的區域看起來有點浪費了,其實可以多設計兩個USB接口,這樣可以方便后排乘客給手機充電,而且這個區域的蓋子似乎有點多余,打開之后還很容易被后排乘客踩斷,所以在設計的時候其實完全可以考慮把這部分設計成開放式的。
■ 試駕感受:變速箱平順了,底盤質感上佳
車是用來開的,榮威RX5的工程團隊深諳此道,設計團隊和工程團隊不在一個水準上,這種情況在國內比比皆是,所以在RX5的項目上,大家都卯足了勁要制造出無論看起來還是開起來,都一樣出色的產品。
說實在的,我一點都不擔心榮威RX5的性能如何,即便性能經理童榮輝一再表示新車會和MG銳騰有不同的風格趨向,動力輸出更柔和,也更偏重舒適,但動力參數就放在那里,能差到哪兒去呢?還是那臺MGE 2.0TGI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62千瓦/5000-5300rpm,最大扭矩350!っ/2500-4000rpm,升功率達到81千瓦/升,和MG銳騰一模一樣。
D擋時輕踩油門,首先明顯的感覺到變速箱的邏輯和MG銳騰有所不同,或者說是經過了優化。變速箱還是那臺上汽自主研發的6速濕式雙離合,低速下的動力輸出變得很線性可控,換言之,你可以把這臺RX5開的很平順,尤其在起步的時候,它不再像我們剛接觸銳騰時那樣,要不給油不走,要不就往前竄,需要一個很長的適應過程。這在RX5上似乎并不需要,很好。
盡管上汽宣稱這臺2.0T發動機上使用了小渦輪,會有較小的轉動慣量,但是渦輪遲滯的現象依舊比較明顯。在講究年輕運動的MG銳騰上這是一個問題,體現為低速時動力比較柔和,而轉速到了2500rpm以上,動力一下子就澎湃起來了。不過在榮威RX5上,由于廠家的定位就是舒適,所以調校風格似乎又有所不同,雖然轉速在2000rpm以下時動力輸出依舊比較柔和,但即使轉速過了2500rpm,動力也不會像MG銳騰一樣出的那么明顯,而是仍然以一種線性的姿態,逐步的被釋放出來。
變速箱的表現依舊很出色,無論起步還是行駛途中的換擋都很順,這在我國車企自主研發的雙離合變速箱里算得上頂尖的水準。換擋的速度則不是很快,靠犧牲換擋速度來換取平順性,這是常見的做法,即便是以雙離合聞名的大眾,近來的產品也大有這樣的趨勢。若是掛入手動模式,則變速箱的升降檔響應速度會略有提升,但是電腦的優先級依舊要高于駕駛者,過高或者過低的車速都會讓變速箱主動掛入它所認為的合理擋位。
S擋會讓整個車的響應速度好上不少,因為轉速會持續性的保持在2000rpm以上,所以這個時候你還是能感受到這臺榮威RX5有著強大的動力儲備。80-120km/h區間的再提速能力非常強大,幾乎就是瞬間完成,再往上走,動力綽綽有余,但高轉速下的發動機運行質感還有提升的空間,共振會逐步變得明顯,這個檔次的SUV幾乎都是如此,但RX5的動力工程師表示他們并不能接受這種狀態,所以這部分的有關NVH的工作,就是最后沒有完成的那1%,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些細節上的品質感的提升。
EPS電子轉向的手感非常出色,甚至讓人有了一種駕駛豪華品牌產品的錯覺,給人的感覺很高檔。轉向的建立非常的均勻,順暢,質感十足,方向盤輕而不虛,回正的時候力度也很適中,并且保證了全速段下都可以完全歸位。方向盤的指向準確度很高,那種入了彎之后才發現沒打夠,或是打過了的現象基本沒有出現,車輛的循跡性也是非常的德系風格,可以用精準來形容,并不夸張。
底盤依舊是前麥弗遜和后多連桿結構,前軸采用全框式副車架來提升剛性和響應速度,據說整套底盤由上汽位于英國長橋的工程團隊和保時捷的底盤調校團隊歷經3年共同打造。目的就是為了讓RX5在成為上汽旗下首款舒適型SUV的同時,還能兼顧轉向和操控,以凸顯出產品的高品質感。
實際體驗時,這臺榮威RX5的底盤確實不像MG銳騰那么運動,實際上銳騰在年初推出2016款車型的時候,也適當的對懸架進行了舒適化的調校,但RX5著實要比銳騰更加的柔軟舒適。但這種柔軟,和我們常見的日系車或純美系車的柔軟又并不在同一緯度上,而是更接近于國產德系車的那一類風格:保證最基本的路感回饋,且迅速過濾掉路面的小幅振動。
尤其在經過減速帶路況的時候,懸架的壓縮和回彈速度特別快,減振器又能夠很好的抑制多余的反彈,所以整車在駛過減速帶的時候毫無拖泥帶水,給人的感覺就是車身很整,很有高級感。不像一些美系的SUV雖然懸架的反應速度同樣很快,但隨之而來的多余回彈反而又影響了車輛的品質感。
我們還嘗試了模擬歐洲道路的方磚路、模擬中國二三線城市的連續顛簸路等,事實證明這套懸架對于細碎的短波振動過濾的非常到位,就是長波的大幅顛簸,身處車內的乘客也不至于反感。彈簧給人的感覺是初段回彈力較大,但后段則相對柔和不少,這種調校方式顯然和一些講究運動的車型是相反的,所以即便是持續顛簸的路面下,RX5的舒適性依然不錯,但具體是否真的這樣調,估計只有做底盤的專業團隊知道了。不過高速轉彎的時候,可以感覺到車的重心并不低,而且連續繞樁的時候也可以看到側傾不小。
ESP介入的早而柔和,所以身處車內時很有安全感。電子穩定系統在長按之后只可以關閉包括牽引力控制在內的部分限制,這也是出于安全的考慮!瓣P閉”穩定系統后,轉向的響應速度竟然有所提升,這是我們意料之外的。作為SUV,雖然操控和懸架的支撐都無法和轎車相比,但榮威RX5的車尾跟進效率要明顯的高于同級別的對手,這讓它駕駛起來竟然還有一些樂趣,并不純粹的只是舒適而已。
未來,榮威RX5還將配備一系列的豐富配置,包括此前在銳騰上已經見過的自動啟停以及AUTOHOLD,還有360度全景影像、SAS車速輔助系統,提供智能限速或手動限速等實用功能。主被動安全配置也是異常到位,其中包含LDW車道偏離報警、FCW全速域前方碰撞預警(可識別摩托車或等效物體)、VSC車身穩定系統、ARP主動防翻滾控制以及HDC陡坡緩降系統等等。
■ 性能測試:誰說只有舒適,差一點又跑進8秒內……
未來上市的時候,榮威RX5將會有三套動力總成,其中兩套就是之前MG銳騰上的1.5T和2.0T,還有一套則是混合動力的eRX5,同樣很值得期待。不過這一次在中汽鹽城測試場,我們只拿到了兩臺2.0T的車型,分別為兩驅的30T和四驅的30T AWD車型,它們都是小批量生產的試裝車,其性能相比未來上市的量產車還會有一些差距。
● 0-100km/h加速測試
1/前驅車型
8.08秒……說好的不追求加速呢?要知道,這個成績可比當時測試的MG銳騰2.0T僅僅慢了0.19秒,而且,這還是個未完成狀態的試裝車。起步時同時踩住剎車和油門后會發現,變速箱的保護變得比以往更加嚴苛,轉速上到2000rpm便會自動回落,但起步時間斷性的轟油便可以逐步把轉速提升至4000rpm以上。順著轉速上升的趨勢直接在3500rpm左右地板油,前輪會持續的打滑1秒以上,整個1擋的動力維持的非常強大,轉速絲毫沒有回落,如果不是前三個擋位的升擋速度較慢,成績可能還可以更好,但無論如何,就是現在這個成績也足夠出色了。
2/四驅車型
同樣的起步方式,四驅車型在起步時僅有短促的一聲響胎,隨即車輛立刻就恢復了抓地力,所以在最初的階段,四驅版RX5無論數據曲線還是感觀上都比兩驅車型更猛,但在中后段加速能力上,四驅系統的增重效應和略低的傳動效率被逐漸的展現出來,這也使得它的最終成績要比兩驅車型慢了0.8秒左右,不過沒事,誰在乎這0.8秒呢?
● 100-0km/h剎車測試
1/前驅車型
因為之前MG銳騰的剎車成績好的離譜,所以這也讓我們對榮威RX5的剎車寄予了很高的期待。同樣的米其林浩悅輪胎,同樣235/50 R18的規格,ABS的介入依舊是輕柔而穩定,不過最終的成績卻沒有讓我們再一次驚掉下巴。兩驅版RX5 38.52米的剎車成績已經進入了優秀值區間,和奧迪Q5、老款寶馬X1等基本處于一個水準,不過距離MG銳騰37.65米的表現,我覺得中間可能只差了兩個字:量產。
2/四驅車型
四驅版RX5測試車的剎車表現同樣如此,最終的成績為38.97米,比兩驅版車型還略長了一些,這也說明了此次測試的兩臺試裝的RX5確實還沒有達到最佳的狀態。相比此前測試的量產MG銳騰四驅版36.29米的驚人成績,或許待商品車上市之后,我們有必要再對其做一次測試。不過無論如何,兩臺RX5測試車的剎車成績已經都進入了優秀范圍,這是事實。
● 四驅測試
和銳騰一樣,榮威RX5這類城市型SUV上常見的都是這種基于前驅的適時四驅系統,前后軸的動力分配理論上可以在100:0到50:50間進行切換,前后橋輪間都是開放式差速器,四個車輪帶有電子系統輔助,來實現輪間限滑的作用。很高興可以見到上汽為最新的兩款城市型SUV上都配備了四驅系統,要知道在國內主流城市SUV市場上,很多品牌的SUV都沒有提供四驅車型,這也給消費者選擇時帶來不小的遺憾。
為了進一步驗證榮威RX5四驅系統的能力,我們對其進行了常規的鋼架滑輪組測試。在難度最高的單一車輪有附著力的測試中,榮威RX5沒有能夠脫困,它的電子系統是為公路穩定行駛而設計的,所以在極端條件下,電子系統對打滑車輪的制動不夠快,力度也不是很大。
而在交叉軸的環境下,車輛也是掙扎了很久之后才最終鎖止空轉的輪胎得以脫困。這樣的表現和當年我們測試MG銳騰時如出一轍,像榮威RX5這樣的城市型SUV,由于其本身就不是為了越野而設計的,所以結構上并沒有特別硬派的越野設定,也沒有專門的限滑程序,僅僅通過電子系統的介入來提升公路行駛的性能,所以脫困性能相對較弱,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 編輯總結:
又到了總結的時候了,我都給榮威RX5做第三次總結了,之前是設計,后來是外觀內飾,現在是試駕測試了。照理說,榮威RX5的性能依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兩驅車型8.08秒的加速成績僅僅比銳騰慢了0.8秒左右,而制動能力也絕對是在優秀的范圍內,毫無疑問,這款車在動力上,依舊是中國品牌SUV里數一數二的強力選手。
但是,廠家這一次刻意可以避開了“性能”這個關鍵詞,閉口不提我們的新車性能如何如何,更別說“8秒破百”這個事實了。為何?新產品的表現已經說明了一切,因為在RX5上,這一次,上汽要玩的是品質和舒適。品質分什么?靜態和動態的。靜態的我們之前已經提過了,文章的第一頁也給大家做了外拍回顧,無論設計、做工還是用料都是上乘,沒有問題。動態呢?相比更加激情的MG銳騰,榮威RX5放低了姿態,把動力輸出調的更平順了,底盤也更加的柔和了,轉向質感也更棒了,整體的駕馭感受讓它擁有了超過20萬元合資SUV的即視感,如此這番改變,誰還會在乎那0.8秒呢?
接下來讓我們回到現實,目前榮威RX5的車型、配置和價格都還沒有最終確定,如果根據其所在級別來判斷競爭對手的話,那么中國品牌中包括哈弗、長安、傳祺、吉利乃至奔騰都有與其直接競爭的車型。如果僅從產品本身來看的話,這些品牌的現有車型在硬實力上和榮威RX5都有不小的差距,而若是在上升到合資品牌的話,榮威RX5其實已經有能力挑戰包括翼虎和途觀,所以未來該車的具體市場定位和定價將會十分關鍵。實力擺在面前,廠家也需要利潤,那么如何在保證利潤的同時,還能讓消費者感知到性價比,定價實在是一個技術活。好吧,今天就聊到這里。(文/圖/攝 汽車之家 黃正橋 測試協助/李店斌 盛元珺 祁子鑫)
[汽車之家 原創試駕] 緊接著之前的內容,等了整整一個月,我們終于等來了榮威RX5的量產車,9.98萬元-18.68萬元的售價不知各位是否還滿意,但無論如何,我還是想知道從試裝到量產,這最后的1%到底改變了什么?所以毫無懸念的,榮威RX5的首次全國媒體試駕活動上依舊有我的身影。今天我試駕的車,是一臺榮威RX5 2.0T的兩驅車型,如果您想問有沒有1.5T的車型,很抱歉真的沒有;如果您還想問Yun OS系統好不好用,那就更抱歉了,試駕車上沒有開通服務。所以,我這次就是沖著新車的制造工藝和動力總成而去的,至于配置選擇上的疑惑,您大可以來回顧一下我們的《RX5購車手冊》文章。
既然之前測試的試裝車已經是99%的完成狀態了,那便說明完成度已是非常之高,但今天我們還是要來深挖一下量產車型上的細節,看看它到底經不經得起“最強中國品牌SUV”的名號,首當其中的就是外觀和內飾工藝。
整車的外感設計不說了,有興趣的朋友點之前測試文章的第一頁,或者看我給大家撰寫的《設計解讀》和《靜態實拍》那兩篇文章吧,已經寫的不能在細了。你們說棚拍太假,那么我給大家做了室外拍攝,朋友們又說室外是試裝車,這回來的是量產了,該滿意了吧?:)
外觀的制造工藝上,量產車和試裝車保持在統一水準上,車身鋼板來自寶鋼,全LED大燈則來自株式會社小糸制作所和豐田通商株式會社在上海的合資公司,噢不對,這么說會激怒來自小糸車燈的朋友,人說了,我們是中外合資企業,中方占比50%,所以應該叫上海小糸車燈,簡稱SK,那好吧,你們不是日企,確實不是。
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細微的改變來自車尾的電動開啟開關,廠家在量產車上終于換掉了之前試裝車上那個丑陋的方塊,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帶有弧形邊角的按鍵,這看起來實在順眼多了。除此之外,外觀上就沒有什么差異了,漆面品質非常好,鈑金工藝和接縫處理的也都很不錯。
內飾上,之前試裝車上的光面塑料肯定是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常見的顆粒紋塑料件,材料的處理和裝配工藝上看得出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如今這方面若再提自主亦或是合資已然意義不大,兩者出自同一國際配套商也是常事。
車內大面積的軟包從中控臺頂端一直延續至前、后車門內飾板,尤其是后車門內飾板的頂部,往往是廠家節約成本的重點區域。中控臺、門板和座椅同色,座椅來自延鋒江森,之前說過的,和試裝車也沒有區別,坐的很舒服,很軟,也很寬大,在這次長途試駕中讓人尤其印象深刻。
動力系統正如開頭所言,很遺憾這一次又沒有試到1.5T的RX5,這自然又給下一次測試體驗留足了空間,也很抱歉又吊大家胃口了。不過即便是2.0T車型,今天也是有東西可以和大家聊的。發動機參數再重復一次,最大功率220馬力(162千瓦)/5000-5300rpm,最大功率350!っ/2500-4000rpm,采用小慣量渦輪,匹配的是同為上汽自主開發的6速雙離合變速箱。
在之前試駕試裝車的時候我說過,這一次上汽的工程團隊對這套同樣搭載在MG銳騰上的動力總成做了較大的優化,最顯著的成果就是低速狀態下的平順性大大增加了。尤其在起步的時候,那種雙離合車型上給油不走,多給又犯沖的感覺得到了有效控制,要做到平順的起步和跟車已經容易多了,不過油門踏板的位置偏低是一個需要適應的點,而且腳感依舊偏輕偏靈敏,總感覺輕輕一點車就要沖出去一樣,這是此次試駕中少有的讓我不太滿意的地方。好在我自己的座駕中有一臺老款的日產軒逸,所以類似的腳感讓我適應RX5的時間大大的減少,只是,這真的不那么歐系。
發動機在2000rpm時會有明顯的動力涌出,所以在這個時候略微的收一些油能夠保證車輛行駛的更加順暢。變速箱無論升擋還是降擋都是一副悠然自得的狀態,用犧牲換擋速度來換平順性,這符合RX5作為舒適型家用SUV的市場定位。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我覺得它的降擋還是太慢了,以致于超車的時候不得不踩下3/4的油門踏板,變速箱才反應過來,噢,該降擋了!我認為廠家在這塊還是有一些優化的空間,而在目前的狀態下,解決方案除了深踩油門和掛入S擋之外,利用手動模式來降擋則是效率更高的辦法。
發動機在中高轉速區域的運行質感得到了有效提升,雖然還是會在某個轉速區間里有明顯的噪音和共振產生,但是能夠把它的起始轉速從3000rpm提升到4000rpm,就已經可以有效的提升駕駛時的品質感了,畢竟日常駕駛時轉速上到3000rpm的機會要遠多于上到4000rpm。而這部分有關NVH的工作,也是當初工程師所承諾的最后1%的重要部分。
剎車初段的腳感很軟,這很像早年間大眾的設定,所以每一腳剎車都需要切切的踩實了才行,雖然實際的剎車測試成績非常優秀,但腳感上確實需要駕駛者花一些時間去適應。而好處則是,你可以把車停的非常非常平順,而且任何時候車輛都不會有明顯的制動點頭現象發生,充分照顧到乘客的舒適性。此外,剎車卡鉗來自德國大陸(馬牌)、剎車片則來自輝門旗下的菲羅多品牌,這兩點即便是中低配車型也是一樣的,很厚道。
另外,量產版RX5的底盤似乎比我們之前試駕的試裝車調的更軟了,好處顯而易見,真的更舒服了,以致于試駕的后半程我身處車輛后排,竟然一點沒有覺得路上有經過什么大的顛簸,同時,從車底傳入車內的始終是一種扎實的、高品質的路噪回饋,而不是曾經多年前我們中國車企的產品所特有的松散和廉價感,這一點讓人覺得很自豪,近年來中國品牌的提升確實太明顯了。
但既然懸架調的更舒適了,肯定意味著對操控性能的擔憂會被放大,所以這一次廠家特意選擇了擁有72個連續彎道的皖南川藏線作為道路試駕體驗路段,這段路也被稱為“江南天路,皖南318”,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谷歌一下這段風景秀美的自駕路線。這簡直與當年榮威750挑戰天門山99道彎的試駕活動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只是主角由一臺轎車變成了高大的SUV。
你要說SUV過彎幾乎沒有側傾,這肯定是X5M或大切SRT這樣的車,榮威RX5顯然不是。但作為10多萬元的家用SUV,榮威RX5的表現已然是可圈可點。首先是轉向系統延續了試裝車上的出色手感,輕而不虛,回正的力度很好,而且指向的準確度高,全速段的轉動都很順滑,很容易讓人有在駕駛合資品牌SUV的錯覺。
其次車身的側傾被控制在一個相當好的范圍內,尤其是對于重心偏高的城市型SUV來說,榮威RX5也算得上是一款很靈活的產品,即便我所駕駛的是一臺兩驅車型,在每一個彎道里車輛都顯得很聽話。和之前高強度的繞樁相比,這點速度下的山路穿梭,只不過是車主用車時常見的區區一幕而已,車頭的循跡性好,車尾的跟進速度也足夠快,開起來可說是得心應手。
另外,此次試駕的隊伍中還有幾臺四驅版車型,榮威RX5的四驅系統在之前的內容里我們也給大家做了詳細的測試,事實證明這套適時四驅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幫助車輛提高日常使用的通過性,比如要試過一些碎石灘,或是泥濘的路面之類的,完全沒有問題。但若是高強度的越野挑戰,顯然對于這類四驅結構的城市型SUV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 編輯點評:
對于榮威RX5 2.0T車型的單車試駕和評測內容到此應該就告一段落了。簡單的做個總結,外觀內飾方面量產車絕對的到位,文章里我也說到了,以現在中國品牌新產品的狀態,已經沒有必要一定去與合資做硬性的對比了。無論材料或是組裝工藝上,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經很小,甚至是沒有了。而且,由于國際化的頂尖供應商就這么幾家,只要愿意投入成本,無論合資還是中國車企,所拿到的配件其品質標定很可能就是一樣的,也所以,不要只看著車價好像貴了,東西確實和以前不同了,一份價格一分貨在任何地方都是適用的。
其次,作為車輛三大件的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方面,上汽繼之前的MG銳騰之后,對RX5有了明顯的風格化改變。和MG銳騰的年輕化定位不同,RX5就是一款完全定位于普通家庭使用的更偏向于舒適的車型。所以無論動力輸出、還是換擋都不會像MG銳騰那么激進,這也體現在之前的測試成績上,但換來的卻是更加順暢的駕駛體驗,我覺得這一點點綜合性能上的“犧牲”其實是值得的,如果讓我的父母選,他們肯定也會更愿意置身于RX5更寬敞的后排空間和更柔軟的座椅之上,而不是一個純粹講究加速剎車性能的產品,這就是細分市場的差異。
現在唯一的疑問也留下了,那就是1.5T車型到底怎么樣?畢竟RX5的8款車型里,1.5T實際要占了6席,且在可預見的將來,1.5T也應該就是RX5的主銷車型。對預算充裕的消費者,我建議您直接購買2.0T車型,不僅僅是因為它動力更出色這一硬指標上的優勢,畢竟對于一款以“互聯網汽車”為賣點的產品來說,目前只有2.0T的RX5和1.5T的頂配車型才配有大屏幕Yun OS系統。當然了,如果您對Yun OS沒什么興趣,只是想要一臺品質感出眾,動力上的需求或許也沒有那么的高,那么可以考慮1.5T的中低配車型。有關1.5T版本RX5的測試車我們也在努力的和廠家協調過程中,應該很快就可以有消息了,敬請期待。(文/圖/攝 汽車之家 黃正橋)
擴展閱讀——
車型圖片 | ![]() | ![]() | ![]() | ![]() |
基本參數 | 榮威RX5 2016款 20T 兩驅手動旗艦版 | 榮威RX5 2016款 20T 兩驅自動豪華版 | 榮威RX5 2016款 30T 兩驅自動互聯網智享版 | 榮威RX5 2016款 30T 四驅自動互聯網智尊版 |
廠商指導價 | 11.98萬 | 12.98萬 | 16.68萬 | 18.68萬 |
廠商 | 上汽集團 | 上汽集團 | 上汽集團 | 上汽集團 |
級別 | 緊湊型SUV | 緊湊型SUV | 緊湊型SUV | 緊湊型SUV |
能源類型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環保標準 | 國V | 國V | 國V | 國V |
上市時間 | 2016.07 | 2016.07 | 2016.07 | 2016.07 |
最大功率(kW) | 124 | 124 | 162 | 162 |
最大扭矩(N·m) | 250 | 250 | 350 | 350 |
發動機 | 1.5T 169馬力 L4 | 1.5T 169馬力 L4 | 2.0T 220馬力 L4 | 2.0T 220馬力 L4 |
變速箱 | 6擋手動 | 7擋干式雙離合 | 6擋濕式雙離合 | 6擋濕式雙離合 |
長*寬*高(mm) | 4545*1855*1719 | 4545*1855*1719 | 4545*1855*1719 | 4545*1855*1719 |
車身結構 | 5門5座SUV | 5門5座SUV | 5門5座SUV | 5門5座SUV |
最高車速(km/h) | - | - | - | - |
官方0-100km/h加速(s) | - | - | - | - |
實測0-100km/h加速(s) | 9.35 | - | - | - |
實測100-0km/h制動(m) | 42.32 | - | - | - |
NEDC綜合油耗(L/100km) | 6.8 | 6.8 | 8.1 | 8.5 |
整車質保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車身 | 榮威RX5 2016款 20T 兩驅手動旗艦版 | 榮威RX5 2016款 20T 兩驅自動豪華版 | 榮威RX5 2016款 30T 兩驅自動互聯網智享版 | 榮威RX5 2016款 30T 四驅自動互聯網智尊版 |
長度(mm) | 4545 | 4545 | 4545 | 4545 |
寬度(mm) | 1855 | 1855 | 1855 | 1855 |
高度(mm) | 1719 | 1719 | 1719 | 1719 |
軸距(mm) | 2700 | 2700 | 2700 | 2700 |
前輪距(mm) | - | - | - | - |
后輪距(mm) | - | - | - | - |
車身結構 | SUV | SUV | SUV | SUV |
車門數(個) | 5 | 5 | 5 | 5 |
座位數(個) | 5 | 5 | 5 | 5 |
油箱容積(L) | 55 | 55 | 55 | 55 |
后備廂容積(L) | 595-1639 | 595-1639 | 595-1639 | 595-1639 |
整備質量(kg) | - | - | 1592 | 1680 |
發動機 | 榮威RX5 2016款 20T 兩驅手動旗艦版 | 榮威RX5 2016款 20T 兩驅自動豪華版 | 榮威RX5 2016款 30T 兩驅自動互聯網智享版 | 榮威RX5 2016款 30T 四驅自動互聯網智尊版 |
發動機型號 | - | - | - | - |
排量(mL) | 1490 | 1490 | 1995 | 1995 |
排量(L) | 1.5 | 1.5 | 2.0 | 2.0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氣缸排列形式 | L | L | L | L |
氣缸數(個) | 4 | 4 | 4 | 4 |
每缸氣門數(個) | 4 | 4 | 4 | 4 |
配氣機構 | DOHC | DOHC | DOHC | DOHC |
最大馬力(Ps) | 169 | 169 | 220 | 220 |
最大功率(kW) | 124 | 124 | 162 | 162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5600 | 5600 | 5300 | 5300 |
最大扭矩(N·m) | 250 | 250 | 350 | 350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1700-4400 | 1700-4400 | 2500-4000 | 2500-4000 |
燃料形式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燃油標號 | 92號 | 92號 | 92號 | 92號 |
供油方式 | 直噴 | 直噴 | 直噴 | 直噴 |
缸蓋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缸體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環保標準 | 國V | 國V | 國V | 國V |
變速箱 | 榮威RX5 2016款 20T 兩驅手動旗艦版 | 榮威RX5 2016款 20T 兩驅自動豪華版 | 榮威RX5 2016款 30T 兩驅自動互聯網智享版 | 榮威RX5 2016款 30T 四驅自動互聯網智尊版 |
擋位個數 | 6 | 7 | 6 | 6 |
變速箱類型 | 手動變速箱(MT) | 干式雙離合變速箱(DCT) | 濕式雙離合變速箱(DCT) | 濕式雙離合變速箱(DCT) |
簡稱 | 6擋手動 | 7擋干式雙離合 | 6擋濕式雙離合 | 6擋濕式雙離合 |
底盤轉向 | 榮威RX5 2016款 20T 兩驅手動旗艦版 | 榮威RX5 2016款 20T 兩驅自動豪華版 | 榮威RX5 2016款 30T 兩驅自動互聯網智享版 | 榮威RX5 2016款 30T 四驅自動互聯網智尊版 |
驅動方式 | 前置前驅 | 前置前驅 | 前置前驅 | 前置四驅 |
四驅形式 | - | - | - | 適時四驅 |
中央差速器結構 | - | - | - | 多片離合器 |
前懸架類型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構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榮威RX5 2016款 20T 兩驅手動旗艦版 | 榮威RX5 2016款 20T 兩驅自動豪華版 | 榮威RX5 2016款 30T 兩驅自動互聯網智享版 | 榮威RX5 2016款 30T 四驅自動互聯網智尊版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盤式 | 盤式 | 盤式 | 盤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前輪胎規格 | 215/60 R17 | 215/60 R17 | 235/50 R18 | 235/50 R18 |
后輪胎規格 | 215/60 R17 | 215/60 R17 | 235/50 R18 | 235/50 R18 |
備胎規格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