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專業評測] 急脾氣的人往往會給別人留下風風火火的印象,做事干脆利落,但也難免有些毛躁;慢性子的人雖然會讓別人看著著急,但踏踏實實的穩扎穩打,結果未必會差。
就拿汽車廠商來說吧,你看有的廠商一年推出好幾款新車,一款車出了沒兩年就開始更新換代,看著好像創意無限、時刻保持新鮮感的樣子,但其中就有不少是在修修補補,改進老款暴露出的問題。而有的廠商呢,好幾年都沒動靜,一款車服役很久之后才有改變,不過帶來的變化卻是實打實的,比如說今天要測試的全新奔騰B50。
老款奔騰B50服役7年之后新款車型才姍姍來遲,除了造型上的變化之外,動力系統的改變更具看點,保留了1.6L車型,用全新的1.4T發動機替代原來的1.8L,并且還給1.4T兩款高配增加了運動外觀套件,這次我們拿的就是1.6L和1.4T各自頂配,讓大家一次看個夠。
奔騰B50的外觀設計吸取了奔騰B30的理念,車頭使用了大嘴+開眼角的設計,看著確實挺兇的。普通版車型的前格柵上有三道杠裝飾,運動版直接換成了大面積蜂窩,再用紅色飾條和RS標志來顯示自己的身份。
車身尺寸對比 | ||
車型 | 現款奔騰B50 | 老款奔騰B50 |
長(mm) | 4695 | 4615 |
寬(mm) | 1795 | 1785 |
高(mm) | 1460 | 1435 |
軸距(mm) | 2725 | 2675 |
現款奔騰B50的車身尺寸與老款相比有著全面性的提升,我個人覺得最顯著的變化的就是從側面看著更協調了,車頂曲線與車尾的銜接更自然,不像老款那樣突兀。運動版車型使用的雙色拋光輪圈確實對得起運動這倆字,只是從最低配到頂配都是16英寸的,運動版要是能再大一寸,相信對視覺效果的提升就更明顯了。
車尾的設計相對平淡一點,單邊單出的排氣布局也略顯低調,運動版車型增加了后擾流板,和車頭的運動化設計也算是形成了呼應。還是那句話,既然都叫運動版了,何不做成雙邊共兩出的排氣,在視覺效果上來個一步到位,你們覺得呢?
內飾造型和老款車型相比有了很明顯的變化,大量軟質材料的使用在這個價位車型中也并不多見。運動版車型的內飾和普通版差異不大,只是方向盤上增加了銀色裝飾和RS標識,以及用紅色的中控臺裝飾條代替普通版上的銀色飾條。這種四平八穩的設計更容易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畢竟選擇奔騰B50的消費者有很大一部分是年齡偏大的家庭用戶。
多媒體系統的功能滿足日常使用沒問題,藍牙、手機互聯、倒車影像、語音輸入都有,就是缺失了導航系統,不過影響不大,現在手機導航這么方便,車載導航系統已經逐漸被淘汰了。此外,全新奔騰B50還給中高配車型加上了車身穩定控制系統,這在老款車型上只是頂配才有的,另外像定速巡航、倒車影像這些實用的配置也都從中配開始普及,整體配置水平比老款高了不少。
● 空間表現
奔騰B50的乘坐空間在這個級別車型里屬于正常表現,相比老款車型有所提升,后排的頭部、腿部空間都不錯,就是前排頭部空間略小。有些遺憾的是后排中間位置還是沒有頭枕,這項簡配從老款B50的改款一直延續到了現在的換代,希望能早點加上,頭枕雖小,但畢竟關乎到乘客的安全。
車內儲物空間的表現還不錯,儲物格的位置合適,數量也夠用,不用擔心手機、錢包沒地方放。另外一個算是簡配的地方就是后排座椅從之前的4/6比例放倒改為整體放倒,平時影響不大,但要是遇到后排有乘客,還要裝載大件物品時就尷尬了。
● 動力系統
動力系統方面,老款B50上的1.6L發動機繼續使用,參數有小幅提升,增加了6馬力和10!っ。1.4T發動機是一汽奔騰在大眾EA111基礎上研發而來的,最大功率136馬力,最大扭矩220!っ,相比之前的1.8L發動機最大功率少了3馬力,但是最大扭矩提升了48牛·米,還是比較可觀的。傳動系統依舊是來自愛信的6AT變速箱,1.6L低配有5MT可選。
換代之后的奔騰B50還是保留了老款車型的一些特點,比如說低。坐姿和重心還是很低,不會像這個價位大多數中國品牌車型那樣高高在上,端著方向盤開車,比較利于找到合適的駕駛姿勢。
不管是1.4T車型還是1.6L車型,剛接觸的時候它們都會給人超過自身排量的動力表現,1.4T開著像1.8T的,1.6L像2.0L的。主要原因就是奔騰B50的油門調校很靈敏,腳下稍微用點勁兒就會得到很直接的反饋,低扭表現不錯,中低速行駛時很順暢。
不過隨著速度的提升,這兩臺發動機的表現就拉開了差距,1.4T發動機雖然爆發力一般,但勝在輸出線性,很有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感覺,動力伴隨著轉速提升逐步釋放,120km/h以內的表現都不用擔心,中途加速超車也沒問題。1.6L發動機則需要你多使點勁兒,下腳狠一點,經常需要把轉速拉到4000rpm左右才行,不然只能等它慢慢把速度悠上去。
變速箱和發動機的匹配可以給一個很高的分數,甚至還要比一些這個價位的合資品牌車型更好。變速箱對于擋位的選擇很準確,升降擋的時機和動作也都令人滿意。非要雞蛋里挑骨頭的話就是1.6L車型可能是為了照顧動力,升擋時會有所遲疑。起步之后循序漸進踩油門,轉速升到3000rpm了還是沒有動靜,要么繼續踩下去,要么松油,不然它就會在3000rpm保持一段時間,1.4T車型就沒有這個問題。
前雙橫臂后多連桿的懸架結構和老款B50相同,調校也一樣,懸架行程短,初段偏硬,不太善于處理路面上的大小顛簸,車內乘客會有比較明顯的感覺,對舒適性有一定影響。但另一方面,底盤的整體性和懸架的支撐性都不錯,連續變道、快速盤橋時的側傾很小,開著不忽悠。只是對于一輛家用車來說,消費者對于舒適的需求會更大一點。
1.4T和1.6L車型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差異就是對于噪音的控制,1.6L車型的表現要更出色一點,風噪、路噪、發動機噪音都不明顯,和競品相比有一定優勢。但是1.4T車型的發動機噪音就太明顯了,基本從接近2000rpm開始,嘈雜干澀的聲音就會源源不斷傳入到車內,影響車內乘客交流。
前面說了挺多,現在給這倆車分別總結一下優缺點:1.4T動力好、輸出平順,但是發動機噪音大;1.6L車型安靜、但動力偏弱,變速箱的匹配比1.4T略差。兩車共同的缺點:底盤調校偏硬,舒適性一般。
● 油耗測試
油耗測試中兩車一起行駛,經過103.8km的測試里程,平均時速28km/h,最后測得1.4T車型平均油耗8.3L/100km、1.6L車型平均油耗7.3L/100km,最后的結果基本符合這個排量的正常表現,我們的這兩臺車都是只行駛了一千多公里的新車,經過磨合之后應該還會降低一點。
● 加速測試
不管是1.4T還是1.6L車型,關閉穩定控制系統之后發動機依然不允許以較高的轉速起步,1.6L大約可以在2500rpm左右,1.4T更是只能在1500rpm起步。這樣的設計應該是為了保護變速箱,但卻導致在起步的時候動力得不到釋放,只能經過將近1秒之后才開始發力,再加上發動機的爆發力都不算很強,最終的成績也都一般。
● 制動測試
制動方面兩車將近2.5米的差距主要是由輪胎造成的,售價更低的玲瓏輪胎反倒是在抓地力上給了我更大的驚喜,在制動末段能明顯感覺到輪胎死死咬住地面,不像1.4T使用的錦湖輪胎,到最后基本是滑過去的。兩車制動系統的穩定性都不錯,連續10次測試之后1.4T車型的成績都穩定在42米以內,1.6L更是沒有超過40米,值得表揚。
● 噪音測試
之前提到過1.4T發動機的噪音太大,實測數據也證明了這點,基本上從轉速超過1500rpm開始,嘈雜的聲音就會一直傳遞到車內,相比之下1.6L車型就要好一些,雖然數值只比1.4T低一點,但通過人耳的主觀感受沒有1.4T那么明顯。
● 全文總結
這是奔騰B50第一次更新換代,從內到外都有著不小的變化,新增的1.4T發動機不僅讓它和競品一樣邁入增壓發動機的陣營,并且全系指導價也比老款車型下降了1萬元左右,這些都是消費者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也進一步增加了奔騰B50自身的競爭力。最后再來說一下購買建議吧,指導價10.38萬的1.4T最低配在配置方面和1.6L頂配一樣,動力表現強了不少,開著也更順暢,按照現在基本上1萬元左右的優惠幅度來看的話還是挺值的,想要購買奔騰B50的朋友可以重點考慮這一款。(文/圖/攝 汽車之家 侯云峰)
●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