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汽車之家編輯部的一名新人,我叫李彬,本次將由我和我的同事李佳,來為大家帶來雪佛蘭科沃茲的半年期長測。
● 開篇介紹
雪佛蘭,我第一次真正關注這個品牌,是在09年的下半年。當時我們打算購買家里的第一輛車,我就在那個時候,開始喜歡上網上看車的資料。當時我最喜歡的車型就是雪佛蘭科魯茲。為什么喜歡這款車?就因為外觀,我認為當時科魯茲的設計真是太成功了(我到現在都很喜歡科魯茲經典的外觀設計)。而這次,我有幸體驗到了雪佛蘭的新車型科沃茲,并且還能為大家分享我的感受,我還是很高興的。
這次我們體驗的車型是2016款的雪佛蘭科沃茲 1.5L 自動欣尚版,也就是最頂配的車型,廠商指導價10.99萬元。
科沃茲在9月2日的成都車展上正式對外發布,距離文章上線,之間間隔了2個多月,我們看一下銷售數據?莆制澰谏鲜挟斣戮腿〉昧私1萬臺的銷量,次月漲幅超過40%。
可見科沃茲還是很受消費者認可的。就10月份的銷量而言,科沃茲占上汽通用雪佛蘭份額的24.58%;與科魯茲加起來,已經占整體份額的44.5%。
● 外觀
雪佛蘭家族化的設計語言,讓科沃茲顯得運動感十足。我在提車的時候見過紅色的車型。相比我開的金色,我覺得藍色和紅色更好看。
外觀上看,首先最吸引我的就是整體前臉的造型,讓人有一種小邁銳寶的感覺,有木有?LED的日間行車燈加上遠近光一體的大燈,而且還帶有透鏡,是不是很厚道?尾燈的造型與前車燈又一個呼應的設計,也是LED光源,也挺好看的。但是我覺得如果可以與后備廂整體設計一下,可能會更好。
● 內飾
頂配版本的車型與次頂配的自動欣悅版差別不太大,價格上相差1萬元。從外觀上看,只有頂配的內飾使用雙色拼接的設計以及更大的輪圈;而從配置上來看,頂配版本多了前排的側氣囊, AUX+SD卡插槽,主駕駛的座椅高低調節。具體這1萬元有沒有花的價值,怎么選擇還是看您的需求吧。
接下來是中控區,這個中屏幕的清晰度絕對要點個贊,界面操作也是非常的容易上手。整體上無論是設計,還是功能,我都覺得不錯。但是也不是沒有缺點。比如:中控整體的按鍵手感雖然還可以,但控制旋鈕手感其實比較一般。尤其是空調控制區域的旋鈕,松松垮垮,虛位也比較大,即使我駕駛了半個月了,盲操作的情況下,依然無法很好的找到要選定的位置。
儀表區的電子顯示屏,內容還是挺豐富的,反應上有點延遲。建議在停車狀態下調整,找到自己想看的內容。
方向盤采用三輻的設計,稍微有點大,方向盤周圍是搪塑材料包裹,握持感只能說是一般般。方向盤上集成了多功能按鍵,包括音量調節,頻道切換(換歌曲);語音呼叫及靜音功能。語音呼叫功能做的還不夠成熟,識別率偏低,駕駛的時候手感偏沉,女司機用起來可能會比較吃力。
頂配的內飾和座椅在視覺上,給人的感覺還是不錯的,座椅的填充物個人感覺比較適中;當然,這只是主觀感受上。并且頂配車型的主駕駛上有座椅高低調節(副駕駛沒有),方便駕駛員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坐姿,有一定的幫助。
● 一些小細節
說完了主駕駛座椅,再說一下主駕駛的門把手,門把手整體是封死的,但是由于主駕駛車門上有全車車窗的控制面板,所以侵占了門把手的長度,深度也比較一般,放手機就不用想了。另外只有主駕駛的門窗,帶有一鍵降且沒有一鍵升。而其它的車窗一鍵升降均沒有。
方向盤的左側配有燈光模式的選擇,以及大燈高度的調節。之前有同事寫過一篇文章《多10%的面子 測試雪佛蘭科沃茲1.5L自動》;而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在晚上,科沃茲還能再多5%。
因為科沃茲在任何情況下,按解鎖,都會點亮大燈和日行燈。在漆黑的夜晚,瞬間B格滿滿。
車頂的部分的區域分為兩塊兒,一部分是天窗,一部分是頂燈。天窗的按鍵只支持一鍵開啟,不支持一鍵關閉。頂燈的按鍵支持三級,包括(關閉頂燈,車門開啟時開啟頂燈,頂燈常亮)。說一個小毛病,頂燈開啟的時候,會有明顯的電流聲,感受不太好,也不知道是不是個例。
● 動力方面
在發動機方面,采用的是通用旗下的代號為:L2B的1.5L自然吸氣發動機。配備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基本上現在通用旗下1.5L的車型用的都是相同的發動機。所以,可靠性方面應該是沒什么問題的,而動力只能說夠用,變速箱有點拖了發動機的后腿。
● 微體驗
當時我從4S店簽字,驗車,提車一氣呵成。一路上風平浪靜。我在到公司的時候,遇到了一個掉頭彎,我掉頭的時候稍微給了點油,發現后備廂“咣當”一聲,動靜還挺大。我一開始以為是有東西沒拿干凈,于是我就下車去看了看。
由于不能從外面直接開啟,我又跑回前面去開后備廂,不太方便。打開后備廂后,我發現里面是空的,于是我就掀開了蓋板,發現是由于滅火器沒有一個合適的固定位置,才導致的異響;另外說一下,千斤頂是在備胎下面的,有專門的儲物格安放。滅火器這樣設置可能是為了提醒你,別忘了后備廂有滅火器。
因為我從網上看到過有很多人問過這個車的實際油耗怎么樣,我和大家分享一下長測期間的油耗記錄。我在日常駕駛的時候,風格還是比較暴力的,所以會導致油耗高一些。
● 開篇小結:
這是我第一次以編輯的身份寫評測類型的文章,心情還是非常的激動。從提車到發文,期間差不多一個月吧。雖然體驗的不是什么高端車型,但是,我還是很認真的在對待這次的試駕機會,也是讓我忙的手忙腳亂的;痛并快樂著!
大家有什么想知道,或者希望我關注的,都可以留言回復。我會在后續的文章中給大家進行解答的。好了,本次的長測文章到此結束,敬請期待下一篇。(文/圖/攝 汽車之家 李彬 李佳)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科沃茲主打大空間和性價比,選它的應該都是比較理性和顧家的車主,平時上下班代步,周末帶著家人郊游,一年一兩次長途自駕,大部分家庭的生活都是這樣平淡美好吧。在這個用車周期里我開著這款車帶家人回老家,單程300公里左右,盡管他們在路上的這6個多小時里,80%的時間都在睡覺,但我還是想讓家人說說他們覺得這車怎么樣,乘坐空間和舒適性如何。
● 家人乘坐感受
首先作為一名汽車試駕編輯的家人,我媽和媳婦本身就試乘過很多車,從比較便宜的3、4萬元入門小車,到上百萬元的豪華車,他們都體驗過。平時家里用的是一臺二手寶馬1系,媳婦還挺滿意的,我媽就非常不滿意,她不止一次跟我說這車前排座椅太低,后排座椅空間太小,腿根本挪不開,頭頂也壓抑,她寧可坐公交車也不愿意坐我的車。
好吧廢話不多說了,看看他們是怎么看這臺科沃茲的。我媽對前排座椅是挺滿意的,座椅深度還不錯,主要是坐姿合適,視野也很好,尤其是年齡比較大的人,座椅不喜歡太低的,他們還是習慣那種座椅和靠背都能夠有很好支持的這種,腰部不會懸著。這點科沃茲做得還不錯,我媽說三個小時坐在前排,沒覺得累。(以下圖片有些是長測過程中用手機拍攝,畫質一般,請諒解。)
后排的縱向空間相當不錯,這只是一臺軸距2600mm的普通緊湊型車,在前排正常坐人的情況下,后排乘客還有超過兩拳的腿部空間,可以稱得上寬敞舒適了。腳下的寬度也還不錯,由于有小孩,臨時需要用的東西比較多,后排腳下還是要放些東西的,科沃茲可以滿足。不過座椅坐墊有些短,家人說坐三個小時,大腿需要經常換個位置。
長途出行帶小孩,兒童座椅是必須的。我這個兒童座椅是可以調整座椅角度的,完全放倒時可以讓小孩在車上更舒服地睡覺。不過由于座椅本身比較厚,所以如果放倒座椅會占據很大的空間。我自己的車上,如果駕駛座調整得比較舒服,那兒童座椅就無法完全放倒,或者放倒之后孩子的腳沒地方放?莆制澩耆恍枰羞@個擔心,兒童座椅完全放倒之后,孩子還有空間伸腿,非常不錯。
科沃茲的后排座椅坐墊的深度比較一般,即便是身高沒那么高的女性也會感覺大腿的承托不太好。另外如果兒童座椅完全放躺下的時候,兒童座椅的底部有一半都沒有承托住,都露在外面,這也是后排坐墊較短的弊端。
后排安裝兒童座椅挺方便的,左右兩側都有ISO-FIX接口。ISO-FIX接口就是固定桿作為卡扣,科沃茲的卡扣埋在座椅坐墊和靠背之間的接縫里,埋得比較深,所以如果不使用它,對乘坐沒有任何影響,也不需要有其它車型常見的那種蓋板做裝飾。
安裝兒童座椅時把接縫扒開,就能摸到固定桿,我一個人可以輕松完成兒童座椅的安裝,而且熟悉之后,完全可以盲操作。不過我的座椅算是較大尺寸的(比普通座椅稍大一些),所以安裝之后占用的后排空間較多。
絕大多數緊湊型車在固定好兒童座椅之后,乘坐兩個成年人都比較勉強,不適合長時間乘坐,如果非要坐,也只能是湊合?莆制澋臋M向空間不算寬敞,所以后排在安裝兒童座椅之后坐一個人還是很寬裕的,不過坐兩名成年人就很緊張了。還好我這次出行是三名成年人+一個小孩,所以前排兩人,后排一名成年人+一個小孩,很合適,如果再多一人,這么長的距離我可能不會考慮開這車了。
寫到這兒我想到的是您需要仔細規劃您的用車需求,因為如果經常會四名成年人+一名兒童同時出行(比如夫妻+父母+小孩出游),科沃茲比較勉強,其實這也是絕大多數緊湊型車都有的問題,這時您或許需要考慮一臺更大的車。當然您可能會說不安裝兒童座椅了,這樣就沒有那么局促,當然從空間來說,如果是沒有兒童座椅,后排坐兩名成年人+一名兒童肯定是沒有問題,但這樣兒童安全性無疑有很大隱患,我們還是建議您安裝兒童座椅。
● 前后排的儲物空間
后備廂相當贊!我感覺在這個級別算是非常不錯了,我長途回家帶了很多東西,而且還有兒童車,放進去也無壓力,而我之前開過的現款逍客和寶馬1系,后備廂放下兒童推車之后就已經滿了。
后備廂高度相當優秀,兒童推車折疊之后可以輕松放下,而且還有富余。除了兒童推車,我還放了一個22英寸的行李箱,還有幾個禮盒、背包之類,這樣實用的后備廂,說實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科沃茲的儲物空間中規中矩,我個人的需求其實不多,平時自己車上的物品就比較少,基本就是上車之后的三大件,錢包、手機、鑰匙,這三樣東西有地方放就覺得夠了。從這個角度來看,科沃茲應該算是可以滿足。可以滿足就可以滿足,為什么還“算是可以滿足”?主要是針對錢包這種大尺寸的物品,中控臺附近是沒有設置這么大尺寸的儲物格的,所以我只能讓錢包委屈在門板儲物槽里。
手機當然就放在中控臺下面的儲物格,這個儲物格不算大,不過放5.5英寸屏幕的手機還是沒問題的。比較好的是,科沃茲的USB接口是在這個儲物格里,所以如果手機需要充電,就非常方便了,充電線不會把中控這個區域搞得很亂。
車鑰匙當然就不需要有單獨的儲物格了,因為科沃茲就沒有無鑰匙啟動,只要是坐在車里,鑰匙就在鑰匙孔上。如果您還有家鑰匙或者其他雜物,要不就放在門板,跟錢包一起,要不就放在中央扶手位置的杯槽里。
擋把后面的兩個杯槽還是挺實用的,只是如果是較細瓶子,限位不算太好。除此之外前排基本上就沒有其它儲物空間了。對于我來說儲物空間夠用,但肯定談不上豐富。
手套箱的容量不小,不過我沒有那么多東西要放,所以基本上是空的;中央扶手箱的容量不大,不過同樣,我需求不多,肯定也夠用了。
后排儲物空間也是很常規,只有門板上的儲物格可用,對于需要照顧小孩的家庭來說可能有些不太夠用,因為放些零食、奶瓶的地方都沒有。不過對于同樣是開緊湊型車的我來說要求不能太高,所以這些東西都是放在一個包里,隨用隨取吧。
開了將近一個月,說幾點用車的感受。首先這臺科沃茲配置還是挺高的,有倒車雷達和倒車影像,這真是很方便實用的配置。只是這影像居然是虛的,剛提車的時候就是這樣,就像是鏡頭沒有對上焦的感覺。其實我在倒車時倒不會完全依賴這個影像,通常是會左右倒車鏡看下后面左右是否有障礙物,然后如果有倒車影像就看下是否有低矮的障礙物,算是個保險。不過我這臺科沃茲長測車的影像是虛的,很雞肋。關于這個問題,我們推測可能是個例,下個用車周期我們會去4S店做個檢測,看是什么原因,以及能否解決。
左側車門上的按鍵是沒有燈光的,白天當然沒有什么問題,但如果是晚上就很容易找不到。我開這車第二天要去接個朋友,見到人之后他拉了一下車門沒拉開,我趕忙去找解鎖鍵在哪兒,車門上、中控臺上摸了一圈沒找到,最后還得點亮照明燈,才找到解鎖鍵,有些尷尬。當然你可能說這個熟悉之后就好了,但其實大體位置是知道了,但每次需要用的時候還是要去摸索,有些不方便。
剛拿到車的時候車內的新車味非常輕,放了一段時間基本就沒味兒了。不過我第一次用空調感受有些不爽,空調吹出的風有一股類似土味,或者發霉的味道。開到4S店檢測,售后解釋說是濾芯和風道有土,然后維修師傅把空調濾芯拆下來清理了一下,當時沒有味道了,不過回家之后,第二天土味道卷土重來。不知道其他車主有沒有遇到這個問題,以及怎么解決的,希望您可以留言回復。
4S店的感受很不錯,我去的是北京房山區澎湃暢通店,雪佛蘭4S店的店內布置還是挺有特點的,接待區是跟銀行類似的窗口,進店有接待。由于我只是簡單檢測空調,所以沒有預約,等待時間也不算太久。
● 油耗記錄
這次用車周期將近一個月,可以分成前后兩個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是日常通勤,用車時間都是在早晚高峰,尤其是趕上圣誕節前后,路況實在不堪,所以平均油耗較高,最高達到9.7L/100km。不過想到節前總共不到20公里的下班路,要走兩個小時,這樣的油耗也不過分。
后一部分是長途出行,往返600公里左右,平均時速較高,所以油耗比城區擁堵路況要低不少。另外純高速行駛時(約120km/h),儀表盤的表顯油耗在6.3L/100km左右,應該說高速行駛的油耗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
● 用車小結
這一期用車由于有長途駕駛,我重點讓家人體驗了這個車的空間,以及長時間坐車的舒適性。家人的感受是后排腿部空間相當不錯,一點也不覺得擁擠,我媽暈車,對于頭部空間的要求也比較高,科沃茲她也比較滿意。后排寬度一般,固定好一個兒童座椅之后剩下的空間再坐兩個人比較勉強。后備廂空間是個驚喜,在放下一個兒童推車之后,還剩下一半的空間可以放其它行李。另外在微體驗里提到的幾個問題,都不算大問題,希望廠家能夠正視這些問題,畢竟解決起來成本不會很高,但對于車主用車來說感受會好很多。(文/圖/攝 汽車之家 李佳)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各位網友大家好,因為這臺科沃茲總里程已經到了首保的公里數,因此本期我就先為大家帶來首保的體驗文章。上期文章最后提到倒車影像模糊的問題,我們這次去到4S店也進行了檢測,已經與工作人員溝通,他們對比了一下其他的試駕車,覺得是有些模糊(攝像頭本身可能存在問題),他們幫我訂了一個新的攝像頭,等到貨以后會通知我,我們再來看一下問題能否被解決,結果我會在下一期的長測文章中告訴大家。
最近出現了一個新問題,車子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降溫的關系,后輪總是顯示胎壓報警,提示是:胎壓低,請給輪胎打氣。關閉需要點擊左側操縱桿上的小圓點,而且要點擊兩次,每次點擊只能關閉一個輪胎的提示。
胎壓過低這個問題是突然出現的,而且每次的提示的胎壓都不一樣,最低192kPa,最高212kPa;所以我決定在年會過后就去進行檢測和保養。
由于上期文章中沒有提前預約導致等了45分鐘,于是這次我嘗試一下預約保養,這次預約的是位于北京市豐臺區萬豐路的衛宇行雪佛蘭4S店,此次保養為廠家贈送。
● 首保準備
來到店外的大門,會有保安詢問來意,這樣就能第一時間通知到店內的服務人員,讓店內的接待直接出來迎接,這樣確實很方便,省去了我進店在找服務人員說明來意的過程了。
套上“三件套”之后,接待人員會進行公里數等信息的登記,之后就可以直接進行車輛外觀的檢查;登記信息的同時,我告知了工作人員車輛現在存在的問題(倒車影像模糊和胎壓報警)。
除了車內的里程等信息需要登記,車輛的外觀也是需要一并檢查的,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車子目前使用狀況還是不錯的,所以很快就結束了。
之后工作人員把我帶進屋里,可能因為天氣的原因,比上一期文章的店內感覺要明亮許多;然后工作人員進行相關單據的填寫,如果沒有疑問,確認簽字就行了。
這次因為提前預約了,所以基本上沒有啥等待,直接就進入車間,進行保養,可以看到年前來保養和檢查的車輛還不少。
● 保養過程
本次的首保過程全部結束,還是很快的,從進入車間到洗車結束,40分鐘左右就完成了。效率很高,整體過程還是很讓人滿意的。
● 微體驗
● 用車小結
這一期車輛使期間公司有開年會,有2次長途+綜合路況的往返,油耗和續航里程確實可以提升很多,我也是3次作出了8L以下的油耗。因為科沃茲沒有真正的ECO節油模式,在ECO指示燈點亮的情況下也只是提示你現在油門處于一個節油的狀態,所以起步跟車,還是日常的駕駛方式,只不過會溫柔一些,只能說40km/h以上巡航的時候,我才會控制油門開度。首保以后我會再觀察,加上車輛已經過了磨合期,我會再重點看一下油耗還會不會有所降低。另外表格里面的單價5.54元/L不是我寫錯了,是我家附近的加油站在做活動,直降1元。好了,本次的長測文章就到這里,敬請期待下一期吧。(文/圖/攝 汽車之家 李彬)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各位網友大家好,文章發布的時候應該已經過了正月十五了,我在這里給廣大網友拜個晚年。不知不覺已經來到第四期文章的發布,由于第四期的試駕期間是在春節假期的前后,所以,本次的長測內容我將為大家帶來春節期間我的用車體驗。
上期文章的開頭提到過車輛攝像頭的問題,具體原因是因為倒車影像比較模糊,所以4S店決定幫我更換攝像頭,看看問題是否能好轉,而在這次試駕的時間段內并沒有得到解決,目前還沒有結果,如果有結果的話我會在下一期的長測文章中告訴大家。
● 春節期間的用車體驗
因為在春節期間,北京道路確實很清爽,而且1月27日0時——2月2日24時共七天,高速還是不收費的。所以在過節串親戚的過程中,走高速就成了我的第一選擇。
體驗過程中可以感受到,1.5L的發動機動力談不上充足但基本夠用。很讓人欣慰的是變速箱的表現,深踩油門的時候降擋還是很積極的。完成超車后抬起油門立刻就會很積極的升擋。在這個過程中唯一不足的就是發動機艙傳來的噪音有點大,而且聲音不會讓你覺得很有駕駛激情。
在長時間的巡航狀態下,我很喜歡把變速箱鎖死在6擋,這樣即使我深踩油門,變速箱也不會降擋。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腳不用維持一個角度踩油門,而且對于巡航時候的油耗也有一定的幫助。
如圖所示,在比較長時間的駕駛過程當中,中控臺貼近主駕駛的這一側,可以很好的貼合我的右腿,這樣就不會讓右腿覺得很難受。如果這個位置不能夠很好的貼合腿的話,高速長途和長時間駕駛的時候是會非常難受的。
最后還有一個讓我比較深刻的就是這張座椅了,如圖所示,黃色圈的位置對于后背的貼合做的很不錯,填充物也很舒適。但是黑色圈標記出來的位置,承托性就很差勁了,我就算是刻意的往后靠,也不能很好的貼合這個座椅,時間稍微長一點,肩膀就會累。
● 后備廂空間表現
科沃茲后備廂空間表現非常好,無論是縱深,開口,還是寬度,都很優秀。但是有很大一塊空間是不能放東西的,就是后備廂連桿的下方,如果東西比較高比較軟會被壓壞的,硬物的話會直接導致無法和合上后備廂,但是這個位置的空間還是很大的,放個比較矮的物體沒什么問題。這點要注意一下。
● 親戚朋友怎么看這車
這個車過年期間除了我,開得最多的應該就是我哥了,他對這個車整體的評價還是很不錯的,主要是性價比的原因。而讓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個方向盤的轉向手感,在第一期文章的時候其實我說過一次,有點沉了。但是我在試駕高速路段的時候,其實這個手感剛剛好。只能說有利有弊吧。
我讓他選一個他最喜歡的配置,他告訴我這個車他最喜歡這個中控屏幕,清晰度很高且帶藍牙,聽歌很方便,不用聽收音機了。不過就是反應有點慢,算是美中不足吧。
接下來是我對話了一下我三姨夫,也讓他開了一段時間,給的評價還是很高的。他特意問了我一下這個自動啟停怎么樣才能不踩著剎車。我的回答的是只能踩著,因為這個車有自動啟停,但是并不帶auto hold功能,或者可以選擇關閉這個功能。
而我二姨在駕駛的過程中都沒有覺得有什么問題,唯一算是一個不舒服的地方就是右側A柱的位置有點寬,盲區有點大,導致她開車的時候觀察路況需要前后移動來觀察。
最后是我三姨,她沒有車本,不會開車,對這個后排座椅還是很肯定的,因為自己家里的車是一輛伊蘭特悅動,而這兩個車的后排都沒有出風口,所以她上來直接就說,這個車也沒有后排出風口。這樣看來,長時間坐后排的人們對于這個需要還是很強烈的。
在過節前,我問了幾乎家里所有的人,大家幾乎都對這個日間行車燈給了好評,覺得很漂亮,其實我個人也是這么認為。當時我拿到車解鎖的時候,也是對這個日行燈很有好感。
● 微體驗
因為上一期文章剛剛做完保養,所以在過年期間我特意關注了車輛的油耗方面是否會有所下降。由于過年期間北京的路況還是非常不錯的,為了模擬日常的城市路況,我特意去逛了廟會。而廟會基本上是北京在過年期間為數不多會堵車的場景了。
從圖中可以看到,我家附近的城市路段大概12公里,高速路段20公里,目的地附近的城市路段6公里。日子是大年初六,我家附近的路況還算暢通,環路十分暢通,我在出發之前加的油,目的地附近下五環的時候,表顯油耗最低4.9升。圖片是用手機拍攝的,請見諒。
而后八大處附近的城市路段堵的水泄不通,8公里左右的路我走了2個小時。油耗也直接飆升到7.2升;最終這箱跑出了表顯6.7升的油耗表現,首保以后油耗確實有所下降。
● 總結:
可以從油耗記錄的表格中看到,首保之后的油耗確實有很大程度上的降低,同樣34升左右的油量,首保以前只能跑400公里左右;而首保以后基本上都在將近500公里,這樣來看,科沃茲的油耗水平還是比較不錯的。好了本次的長測內容就到這里,敬請期待下一期文章吧。(文/圖/攝 汽車之家 李彬)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各位網友大家好,本次是科沃茲第五期的長測文章,試駕期間北京的天氣狀況還是很不錯的。因為家附近守著大山,所以本次就為大家帶來山路試駕體驗。對了在這里順便再提一句,前兩期文章中提到過這臺科沃茲的倒車影像是模糊的,4S店承諾幫我更換也幫我訂貨了。上期文章的時候通知我更換,結果攝像頭訂錯了,不是科沃茲的。然后我的倒車影像攝像頭,到現在也沒有再聯系我進行更換。不知道作為一個真正的車主,會不會有這么大耐心來解決這個問題。
● 事故維修
本次文章的更新滯后了10天左右,是因為在用車期間發生了碰撞。定損加上修車耽誤了時間,還好沒有人員受傷。下面我來說一下碰撞原因及處理過程,事故圖片是用手機拍攝的,清晰度略差請見諒 。
碰撞現場是在北京市大興區,當時我們都是在停車場門口掉頭,我掉頭后左右巡視了一下發現沒有停車位,然后就踩油門加速了。寶馬車當時想加速并線試圖超過我,也沒有打轉向燈,也沒按喇叭?莆制澨崴僖晕⒎磻欢螘r間,才會降擋超車。正好,速度剛好上來就撞上了。
我們簡單拍照后,就先把車挪了。因為我和對方的車上都沒交通事故建議處理單子,所以選擇了報警。和警察說了一下狀況,警察確認事實沒問題后,讓我們互換行駛證,去保險定損中心拍照走流程,然后修車就行了。
在定損中心拍完照后,可以就地分開,去各自的4S店修車了,讓工作人員與對方保險公司聯系定損時間即可。店里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定損和維修大概2周時間,修車完畢后,對方車主要過來結賬后才能提車。
不知道為什么店里的單子上沒有翼子板的鈑金和前機蓋鈑金,只有噴漆和更換大燈。最后定損的金額是5000多,具體的數字我忘記了。還有一點,單子上寫的車身顏色是皓白,如果不是車牌號寫對了,我還以為我拿錯單子了。
修車速度比預期的要快,8天就給我打電話提車了。畢竟是4S店,修復的還是很完美的,完全看不出來撞過,在4S店修車最大的好處就是噴漆基本上是沒有色差的。
● 小常識分享
為什么我要和大家分享這個常識呢,因為我在取車的時候,是打車去的。我把行駛證忘在了出租車上,幸好我當時的快速處理單子放在了行駛證里面,上面有我的聯系電話。出租車司機發現后聯系我了。所以我在這里給大家安利一下這個知識點,并且,我覺得可以寫個帶有您聯系方式的名片(小紙條)放在駕駛證和行駛證上,這樣物品在遺失的時候,且遇到好心人的情況下,方便快速和您取得聯系,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 山路試駕
某天周六,我要去山上幫家里辦點事兒,就約了一個朋友和我一起跑一趟,辦完事兒我們就決定去我們這邊有名的紅井路轉一圈。順便體驗一下科沃茲的山路駕駛感受,正好一舉兩得。
前面也提到了,我的家就在房山區,而紅井路是房山區境內彎道最多、風景最美的一條山區公路,給大家百科一下:“此路起于十渡鎮臥龍村紅港口終于108國道霞云嶺鄉井兒峪,道路全長18.94公里。”隨便上網一搜機會有很多騎行和驢友分享的紅井路的游記與圖片素材。
我的路線是從家里出發,走京周路到十渡,路過蒲洼鄉,辦完事兒,就去了直接去了紅井路。然后從霞云嶺方向走河北莊回家。全程175公里左右,基本上有一半以上都是山路。中途不停車的話大概要4個半小時。
科沃茲的方向盤在普通的路面行駛的時候,感覺稍微有點沉。不過在山路駕駛時,這就是優點了,力度剛剛好,轉向的時候感覺指向還是蠻合適的,虛位不是很明顯。
科沃茲的變速箱的是偏經濟的調校,即使是上坡也會很積極的升擋。上山的時候深踩油門,變速箱給的反應很正常,不快不慢,但是提速的感受就沒有發動機聲音來的明顯了。沒辦法,這就是一臺10萬塊錢的車,1.5L自然吸氣的發動機還能有什么太多的奢求呢,能夠滿足穩定不愛壞這兩點就很稱職了。我覺得如果能給一個1.5T的發動機,那這臺車的可玩性就要大很多了,但是相關的保養費用也會有所提高。
盤山的道路,90度以上的胳膊肘彎非常多,像這種入彎前根本看不到出彎后的路,完全無法判斷對向車的存在。在這樣的道路上行駛的時候,不要跨線行駛,山上經常會有大車路過和摩托車騎行的愛好者,是非常容易出大事兒的,建議大家在入彎之前提前鳴笛,以起到警示作用。
車輛入彎時,大力剎車制動的腳感還是挺不錯的,很輕松就可以找到剎車點,并且車身的姿態控制的也很好,點頭的幅度也不大。
科沃茲的懸架日常使用感覺是比較硬的,路面信息反饋的很直接,在路上壓到石子都能感覺到。不過在山上過這種彎的時候,能給你非常不錯的支撐,側傾非常小。
在彎角比較大的地方,可以判斷對向沒有車的時候,可以用比較快的速度過彎,體會一下加速過彎的快感,在過彎加速的時候,我看到了電子穩定的圖標在不停的閃,這種電子穩定系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行車安全起到幫助作用。請大家一定不要嘗試關閉電子穩定系統 ,除非是在封閉路段,且對自身安全沒有危險的時候再進行嘗試。
總結一下,科沃茲在日常行駛的時候,方向盤轉向沉和懸架稍微硬的不適感,到了山上的時候,都變成了優勢。地盤感覺很整,過彎側傾控制的還是挺好的。能夠給駕駛員不錯的信心。但是在山上駕駛的時候還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還請廣大駕駛員跑山的時候注意行駛安全。總體來說,這次跑山的體驗還是挺有樂趣的。
因為這個周期已經決定寫山路試駕了,但是第一次我拍的照片有點虛,所以我連續三個星期跑到了這個山上,同一段路進行素材的拍攝。導致這個周期之內油耗有所上漲,但總體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不過加滿了油跑一次山,回來基本上就不到半箱油了,感覺油箱稍微小了點。
本次長測的內容基本上就結束了,文章的結尾我主要想說一下后期維修的事兒,長測期間我去過2家雪佛蘭的4S店了,都沒有科沃茲的配件,都需要預定,這大大的拖延了維修的工期與時間,給購買者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除了保養的基礎配件外,像攝像頭,大燈,最起碼應該有點存貨吧。我在詢問4S店的工作人員維修周期的時候,他特意加上了定配件和到貨的周期時間,我實際修車的周期是8天,當時工作人員告訴我最多不會超過15天。如果可以預存一些易損件,可能還會減少幾天的。(文/圖/攝 汽車之家 李彬)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各位網友大家好,這個用車周期內我開著科沃茲去見了女朋友的家長;由于清明節期間我女朋友一家人要提前回老家去處理些事情,我還特意和他們換了一下車,讓我的“準岳父岳母”感受一下這車。這期我就來總結一下他們對這輛車一些細節上的體驗和感受。
● 女朋友一家的感受
早年間女朋友家就有一臺桑塔納的旅行款,具體什么時間買的我沒有細問,聽說當年沒少給家里賣力氣,對于桑塔納旅行的大空間和皮實程度都是贊不絕口的;后來家里條件富裕了點,就換了一輛桑塔納2000,然后就一直用到了2015年。
年頭長了以后,車的小毛病越來越多,雖然不影響開,修理起來也不費事,但是太麻煩了,才決定換了一臺新車。換了個啥車我不說,大家猜猜看。由于女朋友的老家在山上,在回家的路上幾乎所有的路況在這期間都能夠很好的體驗一遍,來聽聽他們怎么說吧。
首先就是乘坐感受,因為女朋友一家人都比較瘦,加上本身懸架也比較硬,所以在過一些顛簸路面的時候座椅就會感覺到不太舒服,座椅的填充物也是偏硬的。不過因為之前我“岳父”的腰做過手術,這個座椅的硬度在鋪裝路面上的感受他覺得還是挺合適的,剛剛好。
有一個地方,我之前自己沒注意到,就是主駕駛和副駕駛上的這個小夾子。在走高速或者停車的時候,夾個票據,停車卡啥的挺方便的。一般我走高速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放在杯子架的位置用鑰匙手機啥的壓著點。
還有一個地方,我之前也給忽略了,就是主駕駛左下方的這個位置小儲物槽,讓“岳父”給開發成放墨鏡的地方了。其實剛拿到車的時候注意到過這個位置,但是沒想明白這個位置是干啥的,里面也沒有防滑處理,我拿行駛證放到里面,發現行駛證的寬度太寬,放不下去,后來也就沒研究過。我仔細看了一下,這個位置還有一點下陷,形成了一個坡度,即使剎車也不會導致眼鏡跳出來,放墨鏡確實比較合適。
再來說說主駕駛的門板靠上位置,在3月底開始,出現了一些異響,但是并不頻繁,請忽略我在門版儲物空間里的東西,因為我特意清空了前邊的異物進行過嘗試,偶爾也會有異響的,到某個轉速區間,會比較明顯。因為“岳父”開車的時候不愛聽音樂和電臺,所以車里的異響聽的也是尤為明顯,回家的這幾天這個位置響過幾次,而且這個位置離駕駛員最近,回來的時候和我說過兩句。
還有最后一點,就是2個后門。因為我自己用車的時候后門基本上用不到,放東西拿東西我都是從前面順手放到后面。所以這個問題是他們回來的時候告訴我的,這個位置出現了異響,每次開門都呲啦呲啦的,這聲音給他們留下的印象很深。不過這倒也不是什么大問題,修車保養的時候加點潤滑油就行了。
感受比較多的基本上就是這幾點了,整體的駕駛體驗上沒有什么比較出彩的地方,不過我“岳父”特意說過一點夸了幾遍,就是這個車的剎車他還挺喜歡的,有一種踩多少有多少的感覺,挺能給人信心的。
● 維修過程
在這個用車周期內,科沃茲已經到了二保的里程了。正巧,工作人員給我電話通知到我倒車攝像頭已經到了,可以更換了。于是我就電話預約了一天去進行保養維修。
而且科沃茲又出現了一個新問題,就是安全氣囊報警。這安全氣囊是突然報警的,我早上開車都到公司停好車了,行車電腦連續響了3聲,然后出現了這個提示,手動關閉后一會還會再提示,車子開起來后,就不會提示了,但是只要一停車就會提示。
保養和更換攝像頭其實速度都挺快的,加起來可能用不了一個小時,清除故障碼就費勁了,我特意看了一下表,下午3點左右開始處理氣囊的故障碼,一直到4S店(17點半)下班,都沒處理完。然后告訴我第二天早上早點再過來吧,可見應該不是啥大范圍的毛病,我也問了一下維修人員,這毛病是第一次修,之前沒遇到過。
我第二天9點半到的4S店,等了半個小時,就給安排維修了,差不多10點開始的,因為傳感器太多了,要一個一個的找短路的位置。一直修到下午1點才修好,修車的員工連中午飯都沒吃,給點個贊。
最后咱們對比一下攝像頭的清晰度,是不是提升的還挺明顯的?因為是在質保范圍內,所以攝像頭的更換是不需要花錢的。如果出了質保期的話,這個是要付費更換的,價格是248元。
● 微體驗
科沃茲有一個比較越級的配置,就是電加熱后視鏡,如果是冬天下個雪的情況,上車先打開這個功能,然后下車自己把前擋風的雪處理干凈,后視鏡上的雪應該也化的差不多了,而且如果是下小雨的情況下,后視鏡常常會有小水珠掛在上面,有了這個功能,視線受到的影響就會小很多了。
吐槽一下,科沃茲的自動啟停有時候挺讓人尷尬的,舉個例子。我有時候在家附近的十字路口掉頭,附近會有行人走動,經常會要停車避讓一下,這時候自動啟停就啟動了。路人經常會投過來一種異樣的目光看我,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止一次聽到路過的行人說:“你看肯定是新手,還熄火呢!
●總結
這次是我最后一次更新科沃茲的長測了,我連續用了快4個月了吧,總體覺得這個車還是性價比很高的,我也給我身邊的朋友推薦過,讓他們也都試駕過。首先動力1.5L+6AT肯定是能夠滿足日常代步的,其次這后備廂空間真是不小,如果一個人帶兩個普通的雙肩背,那后備廂放四個人的行李完全不是問題,雖然后排座椅不能放倒,但是我覺得夠用了。外觀內飾視覺上還比較動感。日行燈,透鏡,電加熱后視鏡都是很討喜的配置。按照目前的優惠來看頂配車型裸車可能10萬出頭吧,還是挺有性價比的,值得推薦。而且通過長時間的使用下來,棕色的車漆我也很推薦,因為這個顏色不洗車也會很臟。
最后再來展示一下油耗,從第11次開始是首保后的油耗,從第26次開始的油耗是二保以后的,其實科沃茲的油耗水平其實還是可以的,缺點就是油箱太小了,加油比較頻繁,所以感覺有點費油;如果從首保后開始算,平均大概是7.3L/100km的水平。謝謝大家的觀看,請期待下一篇由我同事李佳帶來的后續長測文章吧。(文/圖/攝 汽車之家 李彬)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這個用車周期主要體驗了科沃茲的多媒體系統,雖然屏幕只有7英寸,但功能還是挺豐富的,也很有得說。另外五一小長假期間有一次短途出行,全家出游用車較多,也有很多想要分享的,總之這期內容比較豐富,你可以仔細看下有哪些功能是自己比較關注的。
● 多媒體體驗
7英寸中央液晶屏在同級別算是中等水平,算不上非常大,但從實用角度出發,也足夠使用。界面UI設計不復雜,設計也比較精致。主要采用觸摸控制,界面直觀上手不難。觸控靈敏度還不錯,我沒有出現過按錯的情況,在按大圖標時也很少出現不靈敏的情況。
收音機模式下界面不復雜,中間最大字符顯示的是當前電臺的頻率,這也符合我們的使用習慣,不過預設定的幾個常用電臺是在整個屏幕的最下面,緊貼著屏幕邊緣,而且設計得非常扁,所以每次換臺心里都有抵觸,感覺像是一個挑戰,不知道能否完成,因為經常出現一次沒按準,還要再重新按一次才能成功的情況。
科沃茲的USB接口在中控臺最下方儲物格的里面,除了USB接口,還有一個TF卡接口和一個AUX接口,這個位置設計相當好,手機或者其它音頻設備可以放在旁邊的儲物格里,不會把連接線弄得很長,很亂。
我平時手機多數時候都是用數據線連接,因為可以同時充電,后面我會重點聊聊充電的情況。這里想說的是,iPhone用數據線連接,可以實現基本的音頻功能,盡管沒有CarPlay,使用也挺方便的,我感覺已經很夠用了。
我很少用藍牙功能,不過這臺長測車的藍牙我還是用過很多次的。第一次連接之后,下一次進入車內如果手機是開著藍牙的,系統就可以自動連接上藍牙。但如果手機藍牙是關著的,進到車內才打開藍牙,需要手動控制車機連接,當然也不復雜,兩三步操作就可以完成,而且連接速度也很快,幾秒鐘的時間就連接完成。
用藍牙的好處是不受線束的限制,無線連接,但我發現這臺長測車的藍牙還有一個小問題,用藍牙連接的情況下,聽著手機里的音樂,這時如果來了一條微信語音,你想直接播放,有時正常播放,有時發現沒有聲音,這是偶發現象,我不知道是軟件沖突還是什么原因。雖然在開車時我們不提倡打手機,但來了條微信語音,我還是希望可以及時聽到的。
剛說了這車沒有CarPlay功能,但對于安卓用戶有個好消息是,科沃茲的多媒體系統有CarLife功能,從功能方面沒太大差別,用起來也比較順暢。比較常用的功能是音樂和導航,而且可以語音控制。百度CarLife的語音識別還是不錯的,而科沃茲車機多媒體也有語音識別,這兩個語音是兩回事,按方向盤上的語音控制鍵進入車機多媒體系統的語音,按CarLife界面的語音按鍵,進入CarLife語音。
車機的語音控制我也試用了一下,識別率尚可,只是沒有太多輔助功能支持,最多也就是開啟收音機這樣的功能,感覺有些雞肋。
多媒體音源接入還是非常多的,剛說了支持USB、藍牙、AUX、TF卡,最常用的還是USB和藍牙,USB可以是手機也可以是優盤,我兩個用得都比較多,手機不多說了,優盤有一點比較好的是支持的音頻格式非常多,除了常用的MP3、WMA,還支持無損音源FLAC,這是之前我沒想到的,之前硬盤里存的1TB的無損音樂又用得上了。不過話說科沃茲配備的音響效果一般,所以無損不無損差別不是很大。
另外我在這段時間用車發現前幾個月一直沒怎么用過的倒車影像系統還是非常有用的,之前因為攝像頭模糊,所以一直感覺用處不是很大,現在影像清楚了,在倒車時看起來非常清晰,白天光線好時很有用,在地下車庫這樣光線環境不好的時候,看得也還是挺清楚的。
● 短途自駕的行駛感受
五一三天小長假我用了兩天時間帶家人去了趟北戴河,往返500多公里也談不上長途,不過因為趕上五一小客車免高速費,所以去程200多公里路上時間居然超過6個小時!這次最大的感受是,以后絕不在免高速費的小長假里出行了,出京之后手機導航上顯示前方居然有30多公里的擁堵,這是高速公路啊!所以果斷改走國道。
關于這車的幾點感受(一路開車,所以沒機會拍照片,各位見諒):
1、之前我說過這車配備1.5L的發動機動力有時會感覺不太足,但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會感覺不夠用,哪怕是這次出行滿載的情況(四名大人+小孩,后備廂也滿載),在國道行駛時還是可以順利加速超車。只有一種情況下明顯動力不足,就是空調開啟最大風量,同時遇到上坡的情況,油門踏板快要踩到底了,才可以正常維持當前車速。如果車內只有兩人的情況下,動力還算讓人滿意,均勻提速到120km/h,并且穩定在這個車速還是很容易的,甚至稍微油門深一些還會超速。只不過這時的車內噪音較大,影響車內乘客。
2、低速時噪音控制還可以,隔音工程尚可,怠速時車內噪音比較低;不過在走國道時,還有高速行駛時,車內的噪音控制就比較一般了。走國道的時候胎噪比較明顯,路況不太好時,底盤噪音甚至可能會影響車內乘客聊天;高速行駛時主要是風噪和胎噪,我近期沒有開過其它入門緊湊型車,很難對比其它車型是不是也如此。
3、還一個小問題,出行是從上午9點一直開到下午3點,而在中午的時候,發現中央液晶屏反光嚴重,從駕駛位基本上很難看清楚屏幕上顯示的內容。而且中控屏邊上的鍍鉻裝飾條也反光,直射眼睛,我平時戴太陽鏡不多,這時還是用上了。
1、USB接口充電速度快,這個贊!
科沃茲的USB接口在中控臺最下方儲物格的里面,這個位置比較隱蔽,插上手機之后可以隨手把手機放在儲物格里。另外有人說現在車內需要外接的設備很多,中控臺只有一個接口會不夠用,我倒是覺得還好,我沒有太多設備需要同時取電,強迫癥患者表示不能看到車內有太多走線擺在眼前。另外如果真的有需要,也可以自己買個一拖二的設備,也不貴。
充電速度倒是我相當看重的,因為手機經常沒電,所以在日常用車時通常都會插上手機充電,長途駕駛時更是如此。有些車的USB接口是1A的電流,甚至有的0.5A,充電速度慢到讓人著急,開了一個小時車,電量沒增加多少,如果一直用手機,甚至電量根本不漲?莆制澩耆珱]有這個情況,我用iPhone 6 Plus(2915mAh),一個小時就能充到接近50%的電量,這樣基本上平時上下班,就能滿足充電需求。
這還是在使用手機導航的情況下的充電情況,如果是完全不用手機,充電速度應該會更快。另外有朋友問我這么高電流充電,對手機電池是否有影響?不會充爆了嗎?我咨詢了手機行業的朋友,他給的回答是iPhone 6 Plus的原裝充電設備確實不是2A,不過可以用2A設備給手機充電,iPhone 6 Plus最大支持約1.9A的充電電流,iPhone 6最大支持約1.4A,用2A沒有影響。
2、空調制冷效果不錯
最近天熱了,我自駕出行這天中午的溫度已經達到31℃?照{從上午10點就需要打開了,不過我發現只需要開啟一格風量就可以(一共8格)。前排可以非常涼爽,而且降溫速度挺快;后排也可以體感到空調溫度,不過后排沒有出風口,熱。
3、門板車窗控制按鍵部位透風
之前說過一次,不過感受沒有這么明顯,這次高速行駛時發現主駕門板上的車窗控制鍵這里,密封不是很嚴,車速較快時透風明顯。手搭在門板扶手上的時候,冷風吹進來還是挺明顯的。不過已經夏天了,倒是還好,可以算是物理降溫了。不過只是手放在這里會有感覺,如果離得較遠,基本上感覺不到,所以冬天的時候也沒有感覺透風非常厲害。
4、后備廂支柱占空間,大件行李會關不上蓋
這次出行是全家出行,不僅車內乘客滿載,后備廂也基本上滿載了,這時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后備廂支柱是在后備廂內外露的,如果后備廂兩側放大號物品,關閉后備廂蓋時可能會擋住支柱的行進線路。這次出行我帶了一個保溫箱,里面放滿冰鎮的飲料,這時發現必須要把保溫箱往中間放放,才能關上后備廂蓋。
這其實不是太大問題,因為日常我們很少放大號行李,所以之前也沒太注意到這個問題,不過這次行李較多,大號保溫箱實在沒地方放了,只能往中間擠,我差點就放棄帶著這個箱子了。還好最后擠下了。
● 油耗
最近這個用車周期一共加油四次,其中前兩次油耗表現比較正常,日常上下班用車,平均時速在28.2km/h和32.9km/h左右,百公里7.8L和7.4L的油耗不算高。后兩次加油油耗正常偏低,因為跑了不少高速路況,所以油耗降下來一些,總得來說這幾次用車油耗讓我滿意。
● 總結
這期內容比較雜,其實最開始我只想說說這車的多媒體系統,因為功能還是挺豐富的,有些地方比較實用,也有些地方設計不太人性化,不過總得來說日常使用無非就是聽聽收音機,聽聽手機里的音樂,基本功能完全可以滿足,如果有特殊需要也可以用安卓手機通過連接數據線的方式,實現導航等其它擴展功能。最后在五一出行時發現很多想要跟大家分享的細節,所以讓內容顯得沒那么有邏輯。總之希望這一期內容可以讓您對這款車的某個方面有深一點的了解。下一期就是本次長測的最后一期內容了,我會對往期內容做一個回顧,并全面總結一下這款車的優缺點,如果您關注這款車,希望別錯過。(文/圖/攝 汽車之家 李佳)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半年的時候過得還是挺快的,轉眼這臺提車時只有不足百公里的新車,現在已經跑了將近15000公里了,而科沃茲也終于迎來最后一期長測更新。最后一期,重點說說我感受到的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
這篇文章可能文字較多,不過都是半年的用車經驗,我盡量長話短說,如果之前更新的文章您沒一一看過,這篇總結您不能錯過。
● 給這些地方點贊
首先,這車其實算是比較實在的車型,不是很花哨,實用性強就有足夠的吸引力。首先是它的空間表現,我是很滿意的,后排的縱向空間不錯,我家人對于這車的腿部空間基本上都是持滿意態度。當然我家人身高都不算高,他們的要求也很好滿足。另外座椅舒適性也還不錯,不過因為我后排常年放兒童安全座椅,所以如果是多人出行,后排需要坐兩個成年人的時候,就會感覺有些擠了,橫向空間不太夠。當然,對于緊湊型車不能要求太高了。
后備廂足夠大,我們之前的印象是三廂車的后備廂實用性一般要弱于兩廂車,所以如果對后備廂要求高,通常都不建議買三廂車。科沃茲的后備廂空間真是讓我有些小驚喜,我過年時長途出行了一次,后備廂居然塞下很多東西,讓我非常滿意。而且后備廂開口也不小,放東西比較方便,兩側還有小空間可以放零碎物品。不足是后備廂支柱占空間,大件行李會關不上蓋。
USB充電快,這個是我比較看重的,因為在車上充電時候比較多,我用iPhone 6 Plus(2915mAh),一個小時多點就能充進接近一半的電量,這樣基本上平時上下班,就能滿足充電需求。
● 這些地方不太滿意
首先后排座椅靠背不能放倒,這對于這個級別的車型來說好像不是很多見,后備廂的靈活性就差了很多,希望再改款時廠家可以考慮增加可放倒的后排。
主駕按鍵只有一鍵降,一鍵升沒有,其它三個按鍵更是全都是手動的,我不知道這個車窗繼電器的成本是否非常高,如果可以選,我希望增加200塊錢,換來前排車窗一鍵升降。
另外還有一些配置同級別也不是都有,當然如果有就更方便了,比如定速巡航,比如車頭駐車雷達。好吧我承認我的要求有些高了,科沃茲有很多并不是競品車型都有的配置,比如胎壓監測、倒車影像、自動啟停等等,科沃茲已經很有誠意了。
在我和同事半年的長測里,出現了幾次車內異響的情況,比如車頂天窗位置出現過異響,只出現一次,不明原因,這個問題我看論壇里也出現過,我會在后面的用車里繼續關注這個問題;另外是主駕車門拉手處出現過異響,也是偶發,在高速行駛時偶爾會聽到,沒有查明原因。
● 科沃茲跟競品比究竟如何?
在科沃茲車型頁可以看到關注這款車的網友還非常關注福睿斯,而這兩款車確實正是競品車型。那科沃茲的優勢在哪兒呢,我覺得最主要就是配置,大家可以比較一下跟科沃茲頂配價格差不多的車型,福睿斯是自動舒適版,也就是次頂配,科沃茲比它多了相當多的配置,比如胎壓監測、倒車影像、天窗、多功能方向盤、自動啟停,而福睿斯甚至連電子穩定系統都沒有配備。
在10萬元的價格上,可選的合資緊湊型車不多,更多還是中國品牌,比如榮威i6、帝豪GL等,都是相當有競爭力的車型,不管是車內品質感,還是科技配置,都比同價位的合資品牌要高,現在中國品牌進步神速,這的確給了合資品牌很大的壓力。
● 油耗總結
剛提科沃茲時是冬天,而冷車行駛油耗是非常高的,而且這車提車時是新車,所以前5箱油的油耗相對較高,基本上都在百公里9L。不過之后的油耗表現讓人滿意,兩個多月之后,油耗基本上就已經穩定在百公里不到8L了。
最近一段時間因為相對跑長途較多,所以油耗更是經常會低于7L。我平時上下班平均時速基本上在30km/h左右,這時油耗也不超過8L,讓人很滿意,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用空調較多,所以油耗表現應該算是還不錯。
● 長測總結
科沃茲長測結束了,其實我并不想過于美化這款車,畢竟對于現在售價不到10萬元的車,我們的要求都不會過高。對了我還想說的是,科沃茲現在終端市場的優惠力度還是挺大的,我長測的這款頂配車型在北京有約1.5萬元的優惠,提車價格應該不超過10萬元。對于這款車來說,10萬元還是個相當不錯的價格。
如果您鐘愛駕駛,可能會找到這車不少的問題,其實每天我自己上下班開這車時,尤其是路況比較好時,經常會覺得動力不太夠,變速箱也有些不給力,然而在周末帶家人出行的時候,還是對它挺滿意的,這就是這款車的定位,所以如果你問我,自己買車是否會考慮科沃茲,如果我的預算是10萬元落地,我或許考慮科沃茲1.5L次頂配版,配置稍低一點點,然而價格也低了1萬元,性價比不錯,我可能會考慮。(文/圖/攝 汽車之家 李佳)
車型圖片 | ![]() | ![]() | ![]() | ![]() |
基本參數 | 科沃茲 2016款 1.5L 自動欣尚版 | 科沃茲 2016款 1.5L 手動欣享版 | 科沃茲 2016款 1.5L 自動欣享版 | 科沃茲 2016款 1.5L 自動欣悅版 |
廠商指導價 | 10.99萬 | 7.99萬 | 8.89萬 | 9.99萬 |
廠商 | 上汽通用雪佛蘭 | 上汽通用雪佛蘭 | 上汽通用雪佛蘭 | 上汽通用雪佛蘭 |
級別 | 緊湊型車 | 緊湊型車 | 緊湊型車 | 緊湊型車 |
能源類型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環保標準 | 國V | 國V | 國V | 國V |
上市時間 | 2016.09 | 2016.09 | 2016.09 | 2016.09 |
最大功率(kW) | 83 | 83 | 83 | 83 |
最大扭矩(N·m) | 141 | 141 | 141 | 141 |
發動機 | 1.5L 113馬力 L4 | 1.5L 113馬力 L4 | 1.5L 113馬力 L4 | 1.5L 113馬力 L4 |
變速箱 | 6擋手自一體 | 5擋手動 | 6擋手自一體 | 6擋手自一體 |
長*寬*高(mm) | 4544*1779*1467 | 4544*1779*1467 | 4544*1779*1467 | 4544*1779*1467 |
車身結構 | 4門5座三廂車 | 4門5座三廂車 | 4門5座三廂車 | 4門5座三廂車 |
最高車速(km/h) | 180 | 180 | 180 | 180 |
官方0-100km/h加速(s) | 13.3 | 12.4 | 13.3 | 13.3 |
實測0-100km/h加速(s) | 12.55 | - | - | - |
實測100-0km/h制動(m) | 41.01 | - | - | - |
NEDC綜合油耗(L/100km) | 5.8 | 5.4 | 5.8 | 5.8 |
實測油耗(L/100km) | 7 | - | - | - |
整車質保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車身 | 科沃茲 2016款 1.5L 自動欣尚版 | 科沃茲 2016款 1.5L 手動欣享版 | 科沃茲 2016款 1.5L 自動欣享版 | 科沃茲 2016款 1.5L 自動欣悅版 |
長度(mm) | 4544 | 4544 | 4544 | 4544 |
寬度(mm) | 1779 | 1779 | 1779 | 1779 |
高度(mm) | 1467 | 1467 | 1467 | 1467 |
軸距(mm) | 2600 | 2600 | 2600 | 2600 |
前輪距(mm) | 1538 | 1538 | 1538 | 1538 |
后輪距(mm) | 1539 | 1539 | 1539 | 1539 |
車身結構 | 三廂車 | 三廂車 | 三廂車 | 三廂車 |
車門數(個) | 4 | 4 | 4 | 4 |
座位數(個) | 5 | 5 | 5 | 5 |
油箱容積(L) | 41 | 41 | 41 | 41 |
后備廂容積(L) | 405 | 405 | 405 | 405 |
整備質量(kg) | 1225 | 1185 | 1225 | 1225 |
發動機 | 科沃茲 2016款 1.5L 自動欣尚版 | 科沃茲 2016款 1.5L 手動欣享版 | 科沃茲 2016款 1.5L 自動欣享版 | 科沃茲 2016款 1.5L 自動欣悅版 |
發動機型號 | L2B | L2B | L2B | L2B |
排量(mL) | 1485 | 1485 | 1485 | 1485 |
排量(L) | 1.5 | 1.5 | 1.5 | 1.5 |
進氣形式 | 自然吸氣 | 自然吸氣 | 自然吸氣 | 自然吸氣 |
氣缸排列形式 | L | L | L | L |
氣缸數(個) | 4 | 4 | 4 | 4 |
每缸氣門數(個) | 4 | 4 | 4 | 4 |
配氣機構 | DOHC | DOHC | DOHC | DOHC |
最大馬力(Ps) | 113 | 113 | 113 | 113 |
最大功率(kW) | 83 | 83 | 83 | 83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6000 | 6000 | 6000 | 6000 |
最大扭矩(N·m) | 141 | 141 | 141 | 141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4000 | 4000 | 4000 | 4000 |
發動機特有技術 | DVVT | DVVT | DVVT | DVVT |
燃料形式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燃油標號 | 92號 | 92號 | 92號 | 92號 |
供油方式 | 多點電噴 | 多點電噴 | 多點電噴 | 多點電噴 |
缸蓋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缸體材料 | 鑄鐵 | 鑄鐵 | 鑄鐵 | 鑄鐵 |
環保標準 | 國V | 國V | 國V | 國V |
變速箱 | 科沃茲 2016款 1.5L 自動欣尚版 | 科沃茲 2016款 1.5L 手動欣享版 | 科沃茲 2016款 1.5L 自動欣享版 | 科沃茲 2016款 1.5L 自動欣悅版 |
擋位個數 | 6 | 5 | 6 | 6 |
變速箱類型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動變速箱(M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簡稱 | 6擋手自一體 | 5擋手動 | 6擋手自一體 | 6擋手自一體 |
底盤轉向 | 科沃茲 2016款 1.5L 自動欣尚版 | 科沃茲 2016款 1.5L 手動欣享版 | 科沃茲 2016款 1.5L 自動欣享版 | 科沃茲 2016款 1.5L 自動欣悅版 |
驅動方式 | 前置前驅 | 前置前驅 | 前置前驅 | 前置前驅 |
前懸架類型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 | 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 | 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 | 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構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科沃茲 2016款 1.5L 自動欣尚版 | 科沃茲 2016款 1.5L 手動欣享版 | 科沃茲 2016款 1.5L 自動欣享版 | 科沃茲 2016款 1.5L 自動欣悅版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盤式 | 鼓式 | 鼓式 | 盤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手剎 | 手剎 | 手剎 | 手剎 |
前輪胎規格 | 205/55 R16 | 195/65 R15 | 195/65 R15 | 195/65 R15 |
后輪胎規格 | 205/55 R16 | 195/65 R15 | 195/65 R15 | 195/65 R15 |
備胎規格 | 非全尺寸 | 無 | 無 | 非全尺寸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