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福特金牛座一直是國內中大型車市場關注度較高的一款車型,在汽車之家首頁的熱門車型推薦中長期占有一席之地。關注這款車的網友一定留意到,不久前中大型車中的推薦中沒有了金牛座的身影,其實不是別的原因,而是福特官方將金牛座的車型級別由中大型車調整為了中型車。能夠看出,為了迎合市場,金牛座正在嘗試做出一些改變。
正好,這一期長期測試的主角就是上市近半年的2017款金牛座,我們就借此機會好好聊聊這臺車的實力如何,我將更多地以一個車主的身份分享我的使用心得。哦,還忘了介紹我自己,我是王賡,在汽車之家編輯部負責原創內容的運營,如果有任何問題,來編輯博客找我。
◆金牛座的市場表現怎樣?
先來簡單介紹下金牛座的背景。國產的金牛座是福特第七代Taurus車型,在美國獲得不錯的銷量后,2015年被正式引入國內。長安福特并沒有為這款旗艦轎車起一個拗口的音譯名字,而是直接使用了英文“Taurus”在十二星座中所代表的“金牛座”為其命名。試想大眾要是也按照如此的命名方式,速騰或許現在應該叫“射手座”了(速騰的英文單詞“Sagitar”譯為“射手座”)。
無論是從它的外觀設計還是從廠商最初給它的定位來看,這都是一臺充滿商務氣息的豪華中大型轎車。雖然金牛座自上市以來一直保持著較高的關注度,但是作為這個市場的后來者,國內的消費者對它還是會感到一些陌生。
作為長安福特的旗艦座駕,金牛座初期對標的是奧迪A6L,寶馬5系等主流競爭對手,這樣的定位策略讓它在市場上面臨些許尷尬。一方面,雖然定位于商務中大型車,但是其上市初期24.88-34.88萬元的售價讓它在市場上真正面對的是別克君越、豐田皇冠等車型的競爭,這些主打家庭實用性的對手憑借在中國市場的長期積累,已經獲得了很好的口碑優勢。
另一方面,豪華行政座駕的市場長期被奔馳、寶馬、奧迪等豪華品牌統治。福特的品牌影響力在這些豪華品牌面前并不具備優勢,這讓金牛座在與奔馳E級、寶馬5系、奧迪A6L,甚至新晉小生捷豹XFL與林肯大陸等車型的競爭中無法構成很強的威脅。
金牛座轉變策略,瞄準豪華中型車市場的改變其實不無根據。拋開廠家的定位不談,一直以來金牛座都以跨級競爭的方式面對市場的挑戰。相比同價位的中型車,金牛座在車身尺寸,配置豐富性等方面都具有優勢;相比同尺寸的中大型車,它又具有更優惠的價格和不錯的性價比。此外,它的主要競品車型別克君越和豐田皇冠早已將目標鎖定在豪華中型車市場,這也促使金牛座下定調整的決心,明確了其商務兼顧家用中型車的市場新定位。隨著2016年7月金牛座1.5T車型上市,全系的售價區間進一步下探到23萬左右,這個價格即使放在中型車市場也頗具誘惑力。
不可否認,這樣的調整會讓金牛座在挑戰競爭激烈的中型車市場時多了一些底氣,至于它到底能否以實力取勝呢?咱們下面具體聊。
◆金牛座初體驗
金牛座目前推出了1.5T、2.0T、2.7T三種動力共7款車型可供選擇。根據汽車之家金牛座的關注度排行,我們選擇了關注度最高也是主銷的2.0T車型進行長測。
通過“Titanium”的尾標,熟悉福特命名規則的用戶一眼就能辨別出這是一臺2.0T的頂配車型。有的用戶會質疑為什么我們的測試車輛總是頂配,在這里還要和各位解釋一下。我們在選定長測車型時,為了體驗這款車中可能用到的所有功能,往往會選擇配置最豐富的頂配車做測試,這也是為了照顧到最大范圍的用戶利益。大家各取所需就好,買車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選擇。至于這輛2.0T頂配金牛座的各項配置是否值得購買,我會在后面的更新中單獨拿出一期與大家分享我的觀點。
小改款后的2017款2.0T頂配車型由“至尊型”改為“旗艦型”,主要的變化體現在外觀增加鯊魚鰭天線、內飾升級SYNC 3多媒體系統,2016年底出廠的車型配備了自動啟停等,配置上也有所豐富。我們這輛車的顏色官方叫做坦桑石藍,比較符合這款車的氣質,我認為它相比黑色更加深邃,相比白色又多了一絲沉穩。除此之外,金牛座上還提供鈦晶銀、琉璃棕以及限量版車型特有的珠光白顏色可供選擇。
通過我近一個月的實際使用下來,發現金牛座不只是一臺適合商務接待的豪華座駕,更是一臺適合平時自己代步,周末拉著家人出去郊游,偶爾接送朋友也很為你撐面兒的車。
首先,金牛座開起來的質感很不錯,無論是在城市里穿梭還是出城跑上高速,它都讓我感受到了不錯的行駛品質。2.0T的發動機帶動近1.8噸的車身并不費勁,反而油門初段調校的比較靈敏,起步時不會感覺到肉,待渦輪介入后的動力更是能夠應付中后段的加速。金牛座較小的方向盤曠量和偏硬的懸架調校,為它帶來了更加直接的車頭響應,即使拖動近5米長的車身也能在城市中靈活地穿梭。六速自動變速箱基本保證了車輛駕駛時的平順性,只在低速換擋時偶爾產生輕微的闖動,對駕駛質感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得益于寬大的車身和較大的自重,金牛座在高速行駛時車身很穩,一點也不飄。底盤對路感的反饋也很真實,即使不借助自適應巡航,駕駛起來也得心應手,讓我感受到了駕駛這個級別車型才有的舒適和安逸。
除此以外,車載多媒體的好壞也影響著一輛車的使用感受。金牛座的這套SYNC 3系統使用了觸控屏搭配實體按鍵方式,讓人上手很快,許多常用的功能直接通過實體鍵就能完成。8英寸的顯示屏不但界面清晰,觸控準確性和反應速度都很不錯,遺憾的是多點觸控的功能有些卡頓,偶爾還會出現死機的情況。這套系統在你上車時會通過藍牙主動連接已存的手機,開始播放音樂,熄滅后還能保持播放直至你打開車門離開,很人性化。
頂配車型搭載的這套SONY音響系統配備了14個揚聲器,讓你即使不把歌曲的音量調到很大,也能享受到不錯的音響效果。這個車上還有個特別有意思的“音量隨車速變化”功能,音量會隨著車速的增加而增大,反之減小。在實際體驗過程中,能感受到增大的音量不是很明顯,并且不會顯示在數值上,所以我猜測這個功能的初衷是為了彌補車速增加而帶來的噪音效應。
金牛座充裕的空間是我對它的另外一個好評,這直接影響到了平時帶著家人出門時的舒適性。我身高187cm,家里人除了大個兒也都是重量級選手。看看這后排的大空間,我坐在副駕駛時,把座椅向后調整到完全不頂腿的位置,后排還可以輕輕松松地坐上兩個成年人,頭部和腿部一點不憋屈。車輛的后備廂也比較能裝東西,周末載上一家人外出郊游,完全不用擔心準備的食物飲料沒地裝。更方便的是,后備廂中的物品可以通過后排中間的開口直接拿到,省去了跑下車去拿的不便。
雖然金牛座身上有諸多優點,但是作為輕微強迫行為患者的我卻無法忍受它細節上的一些小瑕疵。比如,我在自己洗車時,無意間發現這車的發動機蓋左右縫隙并不對稱,而且右邊機蓋的鈑金明顯比右側翼子板低下去一塊(注明:此狀態為新車出廠時裝配狀態,有網友反饋發動機蓋下方的橡膠墊高低可以調整,此處驗證后會在下次更新中說明)。除此以外,四輻方向盤上的塑料件和后車門的迎賓踏板都已經微微翹起,后排座椅的中央扶手在豎起時鎖定不牢固,會有很大的曠量。這些細節雖然都不會影響到平時正常的用車,但是作為車主的我,看著想著都很鬧心。也許這臺金牛座身上出現的狀況只是個例,但是作為一輛合資品牌的準新車,這樣的水平多多少少能反映出它在裝配工藝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蒙迪歐車主聊車
我開著金牛座去見同學,特意把車停在了他的蒙迪歐旁邊。作為蒙迪歐的資深車主,昕總對我的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我更想聽聽他對金牛座有些什么樣的看法。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源于金牛座調整為中型車以后,售價區間會與同為中型車的蒙迪歐有所重疊,很可能要面對來自同門的內斗。兩款車雖然動力系統保持一致,但無論從外觀、底盤還是配置方面都反映出了完全不同的車型定位。
◆油耗記錄
剛開始測試時,這輛車的初始里程是252.1km,截至目前的里程是2115.4km。這期間車輛的使用環境多以城市道路為主,由于我上下班的時間基本能錯開城市的早晚高峰,所以擁堵的情況并不多。其中第2、3、4箱油期間,有幾次在城市高速行駛的經歷,平均時速明顯地較第1箱和第5箱有所提升,在30km/h左右。共5箱油使用下來,給我的感受是車輛的油量容量有些小,加油最多到油槍跳槍都在50升左右;車輛的實測油耗和表顯油耗比較接近;考慮到新車磨合的因素,測試的油耗可能并不具參考性,還要等車輛過了磨合期后繼續觀察。
◆用車小細節
隨著天氣日漸變暖,冬日的嚴寒正慢慢被人們忘卻,而我卻沒有忘記冬天出門時,金牛座的遠程遙控啟動給我帶來的方便。這項功能可以滿足你在家里通過遙控器,在鎖車的狀態下將車輛遠程啟動,等你出門上車時,座椅加熱早已備好,空調吹出來的也是暖風。
實際使用下來,這項功能在開闊地域的50米之內能夠實現,只需先按下遙控器上的鎖車鍵,再連按兩下中間的按鈕就能完成。而車內各項功能的開啟,可以提前通過車載電腦進行預設,上車后等待你的就只剩隨時出發了。
小結:
金牛座的初步用車體驗就是這樣了,這期內容只是對這輛金牛座進行的簡單介紹。針對這期文章中不夠詳盡的內容,我會在之后的更新中分期做更加詳細的介紹,還希望多多關注。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或者你想了解金牛座哪一方面的內容,一定要給我留言,說不定你的問題就會出現在我下一期的更新中。(文/圖 汽車之家 王賡)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大家好,首先向錯過上期內容的朋友介紹下我的長測車是2017款金牛座2.0T頂配旗艦型,前一篇內容是我的用車初體驗,具體內容可以往上翻閱。這期我們主要聊聊金牛座開起來的感受如何,除了我們的主角2.0T車型外,我還拉上了另外一輛1.5T車型,對比感受下金牛座的行駛品質。除此以外,很多網友提到的小石子敲打底盤的聲音,在文章的后面也會提到。
◆上期問題補充說明
在開始正文之前,我先對上期內容中的一些問題做個補充說明。上期我提到了剛提的新車卻發現右側前翼子板和前機蓋的高度相差較大,接縫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有的網友反映這個問題能夠通過調節機蓋下方的橡膠減振墊高度來解決。
從視頻中能夠看出,機蓋下方左右各有一個橡膠墊,螺絲扣的設置高低可調。當左右兩側的橡膠墊高度相同,同為金屬棍標尺的三分之二高時,機蓋左側與翼子板齊平,此時右側與翼子板的高度差明顯。保持左側不動,我將右側橡膠墊沿逆時針旋轉,向上調整到接近頂端的位置,外部的接縫才和左側一樣齊平。若是車輛在出廠時便能夠調整到齊平的狀態,相信能夠為用戶省下不少時間和精力。
另外,音響設置中音量隨車速增大的功能正如所猜測的一樣,是為了彌補車速增加而帶來的更大噪音。實際體驗中當車輛的速度高于40km/h行駛時,開啟和關閉這項功能的區別比較明顯,而低于此車速時區別感受不明顯。
如果大家對于這款車有什么問題,一定要給我留言,我會將重點的問題在每次更新中做出反饋。
◆2.0T駕駛感受
在與這輛金牛座相處的接近2個月時間里,我對這輛金牛座的“性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雖然金牛座的車身比較寬大沉重,但是開起來卻有著不錯的靈活性,不像大家印象里大車就一定會不好開。即使作為我平日里的代步車,它也很稱職。
動力方面,2.0T車型搭載了福特在很多車型上廣泛使用的EcoBoost渦輪增壓發動機,能夠提供最大功率245馬力和350!っ椎姆逯蹬ぞ。由于車重達到了近1.7噸,開起來的動力感受并沒有數據看上去那般強大,但是足以滿足日常駕駛的動力需求。
為了避免車輛的低扭不足,這臺發動機使用了低慣量渦輪,調校上盡可能讓渦輪更早地介入。實際表現上,轉速在1800rpm左右時能夠感受到明顯的渦輪壓力,配合初段反應靈敏的油門響應,車輛的起步并不吃力。而整個加速的過程中,渦輪真正的爆發還是稍晚,要等轉速攀升到2500rpm左右扭矩才開始全部輸出,此時能夠感受到一個不是很強烈的爆發點。
得益于發動機與變速箱默契的配合,這輛車80km/h的巡航轉速僅保持在1500rpm上下,動力儲備足夠,表現得很從容。若是把車開得紳士一些,3000rpm以下的轉速區間已經足以應付道路上出現的大多數狀況。然而若是想從巡航的狀態突然提高車速,面對爆發點稍晚的渦輪,即使深踩下油門,也還是需要等待片刻。待轉速超過2500rpm后,才能感受到明顯的動力提升,這不免讓人有些焦急難耐。好在變速箱的換擋邏輯比較清晰,可以根據深踩油門的幅度判斷出你的意圖,準確地降入適當的擋位。
聊到變速箱,這臺福特自家出產的6AT自動變速箱在科技含量上似乎已經有些跟不上現在的潮流了,但可靠性是它最大的資本。當然,這臺變速箱也有它的不足:換擋速度不是很快,低速行駛時2擋3擋間偶爾會出現明顯的闖動,像是被人從后面扽了一下,比較影響駕駛品質。
長安福特在金牛座車型上率先使用上了旋鈕式換擋,雖然炫酷的程度不及捷豹路虎那樣還可以升降,但絕對算是內飾中的一個亮點了,實際使用起來也比較順手。金牛座雖然不主打運動,但還是比較厚道的全系配備了方向盤換擋撥片,讓駕駛者在D擋和S擋時都可隨時介入進行手動換擋。
車輛的轉向系統采用了電子助力,轉向阻尼的設定偏沉,符合我腦海中對這臺車的預期。方向盤的回饋力度稍大,掉頭、轉彎回正時保有一些力道。轉向的曠量很小,換來了很直接的車頭響應,并線轉彎時候利索不拖沓。車輛的剎車稍踩即有,輸出比較線性。剎車行程很短,只是初段的腳感有些偏軟。
整車的懸架風格偏硬朗,由于車身自重大,選用了勁度系數比較大的彈簧。新車的減振仍處于磨合狀態,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顛,不是想象里中大型轎車柔軟舒適的感覺。這輛頂配車型使用了19英寸的大輪圈搭配45扁平比的薄胎,舒適性上肯定要遜于輪胎扁平比更大一些的車型。
我還觀察到,出廠時胎壓的設定有些過高,達到了3.0 bar(1 bar=100 kPa),而廠家建議的數值在2.3 bar到2.7 bar之間。我將胎壓降低了一些后,能夠明顯感覺到減振的硬度有所緩解。
這輛車的底盤很整,沒有什么松散的感覺。減振彈簧偏硬卻保持了一定的韌性,“犧牲”掉一些舒適性卻換來了很好的操控。高速行駛或過彎時,這套懸架的支撐力能夠讓車身保持很穩,側傾不明顯,開起來也不會很累。
車輛駕駛起來的路感很強。小顛簸能夠通過車輪比較直接地傳遞到車內,遇到大的凹坑時方向盤會有明顯振感,像是被拽一下的感覺,這點需要適應。
通過減速帶時,當車輛的速度很慢,車身會被頂起比較多,減振桶的前段回彈阻尼偏弱,明顯有些拉不住車身,對車身的搖擺尤其是左右的抑制不是很到位。當速度稍快通過時,懸架對長波振動的處理干凈利索不拖泥帶水,只是傳遞到車內的振動比較大,后排多于前排。作為一輛更偏重后排的車,沒有特意照顧到后排乘客的舒適性。
◆2.0T/1.5T如何選?
出于預算的考慮,有些朋友在1.5T和2.0T的動力選擇上犯起了難。為了能夠提供合理的建議,我特意找來了一輛銀灰色的1.5T車型做個對比。
這輛車是2017款金牛座1.5T至尊型,也就是1.5T兩款中的高配,指導售價25.48萬,高于2.0T的低配車型。與2.0T低配車型相比,除了發動機動力不同之外,1.5T車型在配置上更高一些。如果你的購車款正好落在這個區間,猶豫是選擇更高些的配置還是更強的動力,我傾向于推薦后者。
因為這臺1.5T的金牛座駕駛起來和2.0T有著完全不同的感受,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聊一聊。
為了更加直觀地看出1.5T車型與2.0T在加速方面的差距,我在一條封閉的道路上錄制了兩輛車從靜止到200m的加速視頻。由于場地和設備條件的限制,視頻的結果不夠嚴謹,僅供大家參考。
1.5T車型雖然保持了2.0T車型輕松的起步姿態,但是能夠明顯感覺到低轉速區間的加速相比2.0T要羸弱不少。也許是因為已經適應了2.0T的動力,在這臺馬力更小的發動機面前,即使它的渦輪已經明顯介入,扭矩突然爆發的感受也并不強烈,整體加速很平淡。變速箱為了彌補動力輸出的不足,故意延緩了換擋的時機,將換擋轉速保持在2000rpm以上。車輛對發動機噪音的控制不是很好,此時已經有比較嘈亂的噪音傳遞進車廂內,這比2.0T車型要明顯的多。
如果你和我一樣對車的動力有著比較高的要求,那么你駕駛這輛1.5T車型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都會將轉速拉升到2500rpm以上,希望從這臺發動機中榨取更多的動力。可即便到了高轉速區間,它的動力也更多的是維持當前的車速,要想在途中突然加速超車還真是有些吃力。
在試駕的幾天中,這臺1.5T車型雖然也存在低速換擋闖動的現象,但是沒有像2.0T上那般明顯。這臺變速箱卻暴露出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有時從空擋掛入D擋時,動力的銜接會產生一個比較強烈的撞擊感,這在2.0T車型上沒有出現過。剎車方面則依舊保持著線性的輸出,足以應付1.5T的動力。
金牛座全系共有17、18、19英寸三種輪圈尺寸可以選擇,相比藍色2.0T搭配的19英寸大輪圈,我們面前的這臺1.5T車型使用了尺寸稍小的18英寸輪圈,搭配米其林Primacy 3ST浩悅輪胎的組合。這套組合在顧及美觀的同時也兼顧了一些實用性,多輻式的輪圈造型同樣能起到視覺放大的效果,而這套米其林Primacy 3ST浩悅輪胎在靜音方面也有著不錯的表現。相比2.0T,明顯感覺到這臺車能傳遞進車內的顛簸振動要柔弱一些,胎噪控制和乘坐舒適性方面都表現得更好。
在與1.5T相處的那幾天里,我承認慢慢適應了這種“慢節奏”的生活,在城市道路上跑起來,它的動力似乎也足夠使用。直到有一天我在路上被強行加塞的車輛挑釁,在維護路權的斗爭中敗下陣來,我才突然開始懷念起那臺2.0T。
◆油耗記錄
這是長期測試以來的第二次油耗記錄,這輛車上次記錄的行駛里程是2115.4km,截至目前的里程是3644.84km,共跑了1529.44km。這期間車輛的使用環境基本以城市道路為主,平均時速不是很高,基本沒有超過30km/h。第6箱油的使用過程中為采集素材進行了比較激烈的駕駛,有可能導致油耗不準確。其余幾箱油的消耗過程中平均油耗接近了14L/km,表顯數值與實測數值誤差在1L以內。
我觀察了下,每箱油即使加滿的最多油量在50L左右,而續航里程只有400km左右,有些偏低。在油箱不滿的情況下出遠門或者被別人借車時,我通常都會擔心剩下的油量不夠用,哪怕還剩半箱時也選擇把油加滿。
◆微體驗
逛論壇的時候我發現很多網友反映金牛座在碎石路上行車時,小石子敲擊地盤的聲音比較明顯。在我駕駛車輛的這兩個月時間里,并沒有機會將金牛座開到路況太差的非鋪裝道路,所以一直也沒有發現這個問題。為了驗證網友的說法,我特意找了一條滿是碎石的鄉村路,看看小石子打底盤的聲音是否真的像網上說的那樣嚴重。
我首先將車輛的四門車窗關閉,開啟空調內循環,讓車內空間保持一個相對安靜的狀態。車輛由靜止開始加速到40km/h,并保持此車速行進一段距離。視頻中可以觀察到,金牛座在碎石路上行進時,除了能夠聽到來自底盤中央比較沉悶的響聲外,還能聽到比較清脆的小石子敲擊聲。初步判斷,這種響聲應該是小石子在輪拱護板和車輪間來回反彈發出的。為了驗證這種噪聲是否屬于正常情況,我換了一輛2017款的蒙迪歐在同樣的情境下做了個對比。相比之下,蒙迪歐的隔音效果要比金牛座稍好一些。
在日常用車中,能夠接觸到這種極端爛路的情況還真不多,這種噪音對正常的駕駛并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既然驗證出了這種惱人的噪音真實存在,我會嘗試在之后的長測中尋找能減弱這種噪音的辦法,也請大家繼續關注。
小結:
在第二次的更新中,我主要帶您詳細了解了金牛座2.0T的駕駛感受,以及與1.5T車型的動力選擇上,我更傾向于選擇駕駛質感更好、動力儲備更加充足的2.0T車型。如果在這期內容中有我沒有聊到的,恰巧又正是您所關心的內容,一定要給我留言,說不定你的問題就會出現在我下一期的更新中。(文/圖 汽車之家 王賡)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大家好,金牛座的長測來到第三期,在上期中我們具體聊到了金牛座開起來的動態感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向前翻閱。而這一期內容,我們主要體驗下日常開車中接觸最頻繁的多媒體系統用起來是否順手,以及如何自己動手為愛車更換空調濾芯。
關于這款車如果您有任何問題,來編輯博客找我。
◆答疑:發動機啟停和自動駐車如何搭配使用?
發動機啟停和自動駐車這兩項配置在如今的新車上大量普及,兩者在短暫停車時搭配使用,既可以起到熄火節能的效果,又能讓右腳抽空得到片刻休息。然而有不少用戶對這兩項功能如何使用還不太了解,我就在這里做個解答。
金牛座在大部分新款1.5T和2.0T車型上都配備了這兩項功能。和許多車型一樣,發動機的啟停功能為默認開啟(按下開關代表關閉此功能),啟動后會在儀表盤的左側顯示綠色的圈A標志。而自動駐車的功能是默認關閉的,要想使用的話上車時需要先按下開關,儀表盤上顯示AUTO HOLD標識。
發動機的啟停功能會在車輛停止并短暫深踩剎車后將發動機熄火,此時需要將右腳保持在剎車上,一旦松開剎車發動機便會再次點火啟動。發動機在啟動時的反應很快,對振動的控制也比較到位,不會讓人感到特別突兀。
當自動駐車功能也同時開啟時,可以在車輛停穩后將右腳從剎車上挪開,車輛程序會代你保持剎車,發動機也繼續處于熄火的狀態。當需要車輛再次行駛時,輕踩油門發動機便會再次點火,自動駐車也隨之解除,兩者配合默契。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有些車型雖然同時配備了這兩項功能,但是配合使用時卻互相限制。比如當你深踩剎車后,自動駐車的功能雖然被喚起,本應熄火節能的發動機卻因為右腳抬離了剎車而再次啟動,兩者不能同時使用十分尷尬。
自動駐車的使用過程中有兩點值得注意:1.啟動的條件是車門關閉且駕駛員位的安全帶已經系好。車輛擋位保持在前進擋(D擋)或空擋(N擋)時,車輛即使保持原地不動也可即時切換開關狀態。2.自動駐車功能啟動時,雖然腳沒有踩在剎車踏板上的動作,但是剎車燈仍會保持亮起,起到警示后車的作用。
◆SYNC 3多媒體系統上手體驗
金牛座在推出年度改款的時候,將多媒體系統由SYNC 2升級為了SYNC 3代,徹底煥然一新。不得不說之前的那套SYNC 2系統太老了,操作復雜、反應偏慢、實用功能也跟不上現在的潮流。這套嶄新的SYNC 3系統基于黑莓系統打造,針對功能模塊和操作系統都進行了優化提升。雖然拓展性方面無法相比安卓系統,但系統能夠提供的功能已足夠日常使用。另一方面,系統降低了操作的復雜程度,更加突出常用的功能,上手體驗更好。
硬件方面,原先的那塊7英寸電阻屏被電容屏所代替,讓識別變得更加靈敏準確。操作界面由深色調變為白藍色,字體更大,看起來更簡潔醒目。界面的顏色還可以根據外部光亮強度,自動切換日間或夜間模式。
在主界面上,SYNC 3系統提供了地圖、音頻播放、藍牙電話、空調等功能,當然這些都比較常規,咱們在這里只針對實用性簡單點評。
說實話這套系統自帶的地圖我平時用的不多,只會在開長途時作為手機導航的備用保障。在城市內開車使用,缺少了實時路況的功能的確有些不太方便。這套地圖在搜索目的地時可以支持拼音、手寫和語音輸入。手寫輸入最為方便,識別的準確率很高,而語音輸入時則需要按照導航-尋找地址-輸入城市街道的步驟搜索,繁瑣且識別率不高。
在導航時,地圖頁面的放大和縮小功能可以通過多點觸控實現,但是流暢度和手機相比還是有些差距。若是直接通過屏幕上的加減號調節,需要先點擊界面左下方的“控制”按鈕調出控制鍵,再進行操作。別看只是多了這一步的操作,駕駛過程中會分散不少的精力。
音頻方面,系統能夠提供包括手機、U盤、CD等多種音源的輸入,我平時主要以收音機和手機歌曲為主。收音機的功能咱們就不介紹了,手機上的歌曲一方面可以直接通過藍牙播放,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CarPlay連接手機播放。若手機藍牙保持開啟狀態,上車啟動車輛時,多媒體系統會自動連接之前有記錄的手機,開始播放音樂。當停車熄火后,也會繼續播放音樂直至你開車門離開。
SYNC 3系統支持CarPlay和Android Auto與手機進行互聯,蘋果手機需要通過數據線與車機進行連接。CarPlay系統實際上就是手機的一個映射功能,但并不是手機上所有的應用程序都能通過它投射到屏幕上。除地圖、電話等蘋果自帶的程序外,目前在國內能夠支持的第三方軟件不是很多,我手機里最常用的就只有QQ音樂。
因為通過系統自帶的藍牙連接手機就能很方便地撥打電話、播放音樂,所以我一般在系統中將CarPlay默認關閉,要不然一插上數據線給手機充電,便會啟動CarPlay。
2.0T頂配車型配備了三區空調,讓駕駛員、副駕駛以及后排乘客可以分別設置不同的溫度。這套自動空調可以通過系統上的空調界面和下方的實體按鍵兩種方式進行設置,這比許多車型只能在屏幕上調出菜單的繁瑣操作要便捷的多。使用過程中我也注意到,除了出風口無法在實體按鍵中選擇以外,其他功能均可通過實體鍵進行設置。
金牛座沒有在頂配車型上配備全景影像這點比較遺憾,好在有前后雷達和倒車影像才讓寬大的車身在停車時不會太費勁。倒車影像的分辨率雖然不是很高,但不影像觀看后方的障礙物,圖像還可以進行一倍的放大。右上方的雷達圖示可以顯示車身與四周障礙物的距離,車身軌跡線也可以隨方向轉動。另外值得一說的是,這套倒車影像即使在比較漆黑的環境中使用,攝像頭也能拍攝到后方的障礙物,這點值得表揚。
除了上述這些主要功能以外,系統還支持七種顏色的氛圍燈選擇,連接Wi-Fi進行系統升級等。
◆不求人,自己動手更換空調濾芯
因為患有鼻炎的緣故,一直以來我都對空氣污染比較敏感。北京長期受到霧霾的侵襲,夏天時風沙大又飄柳絮的日子可真是難熬。平時我出門都帶著口罩,可既然上了車,要一套通風過濾的裝置才行之有效。之前也嘗試過市場上銷售的各種車載空氣凈化器,實際過濾效果都不太理想。其實車內換氣,最有效的還是利用空調風機和車載空調濾芯進行過濾,車載空氣凈化器和這原理相同,但是功率卻要小了好多,過濾效果自然不理想。
為了尋求心理安慰,我特意從網上選購了一款防霾效果不錯的濾芯打算換上(有需求的私信品牌)。在挑選過程中,標注金牛座能夠使用的濾芯不多,通過和賣家咨詢以及實際的安裝檢驗,金牛座和蒙迪歐的空調濾芯規格一樣,大家可以放心購買。既然濾芯都是省錢從網上買了,何必再去額外花錢找人安裝呢。于是,我開始嘗試自己給金牛座換空調濾芯。
金牛座的空調濾芯是安裝在車內手套箱后方的,只需將手套箱的上半邊拆掉,安裝更換相對容易一些。要知道,有些車型的空調濾芯需要拆開發動機艙后方的蓋板才能更換。首先我們將手套箱放下來,清空里面的物品?梢钥吹,手套箱是通過上方兩邊的限位裝置卡住的。拆掉這兩個限位卡子很簡單,只需要用手按住卡子向上輕輕推,不借助任何工具就能完成。拆掉卡子之后,手套箱并不會馬上掉下來。
由于手套箱內設置了開合的阻尼機構,所以此時手套箱通過一根阻尼繩拴住懸在半空,當務之急是要把這根阻尼線拆掉。這根阻尼線是通過一個白色卡扣栓子手套箱上的,在拆卸它的時候需要運用一定的技巧,F在手套箱和上擋板之間存有一定的距離,足夠我們把手伸進去夠到這個白色卡扣。像圖上示意的一樣,用手向右輕推卡扣的同時,我們需要用另一只手牢牢拽住白色的細線。由于這上面保持著一定的彈力,稍不留神就會跑掉,彈到隔板的后面去,再拽出來不是很容易。
拆下卡扣后,可以先將卡扣固定在隔板上預設好的位置,此時手套箱的上半邊已經完全被拆除下來。
可以看到,黑色蓋板的后邊就是我們要更換的濾芯。拆除右側的兩顆十字螺絲,將蓋板的左側向內輕按再向左推,整個蓋板就拆除下來,已經可以看到白色的空調濾芯了。
能夠從圖上看到,濾芯上標注的箭頭是空氣流動的方向。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濾芯上一般標注方向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我們這種空氣流動的方向,另外一種是標識的為濾芯安裝方向,兩者并不一樣。
如果你還分不清到底應該如何放置,其實這里還有個技巧。仔細觀察濾芯的正反兩面,可以發現一般有一面比較粗糙,另一面會平滑些。我們應該將粗糙的一面放置在空氣流入的方向,平滑的一面放置在空氣流出的方向,這樣就不會出錯了。
◆油耗記錄
這是長期測試以來的第三次油耗記錄,這輛車上次記錄的行駛里程是3644.84km,截至目前的里程是5537.6km,期間共跑了1892.8km。在第14和第15箱油使用期間,我開著金牛座跑了趟天津,全程高速巡航的用車讓油耗降到了接近11L/100km。這段時間由于進入了夏天,開啟空調冷風的時間明顯偏多,導致車輛后幾箱的油耗輕微上漲,表顯數值與實測數值誤差在1L以內。
◆微體驗
前兩天我們編輯部用車的老杜管我借車,說要做一期關于車窗和天窗的防夾測試,正好可以借此機會了解下金牛座的防夾效果如何。測試結果印證了車窗和天窗都能夠在觸碰到障礙物時再次開啟,不會產生在嚴重的誤夾傷事故,這個結果在所有參與測試的車輛中算是優秀。想了解測試細節的網友可以猛擊老杜的文章《不能高枕無憂 電動天窗也有夾人的時候》。
然而,微體驗的重點并不是上面的內容,而是老杜還車回來,我發現主駕駛車窗的一鍵升降功能失效了。當時的狀況是車窗只能進行一鍵降窗的功能,一鍵升窗沒有反應。我的第一印象是硬件出了問題,但是整個測試過程中并沒有對硬件造成損害,不應該是硬件的故障,所以我轉向去請教老杜。
杜老師的一番講解讓我頓悟,立馬拿著鑰匙去親自試驗,果然問題迎刃而解。原來老杜在測試的過程中由于多次進行車窗的防夾測試,啟動了升降機的保護功能,需要對車窗進行復位才能解決。金牛座的復位方法是先將車窗全部升起,再繼續向上搬動開關并保持3秒鐘,就完成了初始化設置。在平時用車過程中,若是車輛經歷了斷電、更換車窗總成或者觸發防夾功能而導致升降不能正常工作時,大家可以嘗試對車窗進行初始化設置。只不過不同車型的初始化方式并不相同,大家還要先確定好具體方法。
小結:
在本次的更新中,我們主要聊到了SYNC 3多媒體系統有著不錯的使用體驗以及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的些許不足。除此以外,也希望如何動手更換空調濾芯的教程對同樣有此需求的車主有所幫助。還是那句話,如果在這期內容中有我沒有聊到的,恰巧又正是您所關心的內容,一定要留言告訴我,說不定你的問題就會出現在我下一期的更新中。(文/圖 汽車之家 王賡)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各位好,金牛座的長測來到了第四期。上一期中我們聊到了SYNC 3多媒體系統的使用感受以及如何動手為空調更換濾芯,感興趣的您不妨往前翻看。這輛金牛座在近期的使用過程中出現了油箱蓋塑料部件脫落的問題,看看4S店能否在首保的過程中為我完美解決呢?對于金牛座車主來說,這期的內容有一些營養,千萬不要走開。
提示:由于保養的整個過程為真實體驗,維修車間內無法使用相機,照片均為我那早該更換的iPhone 6P記錄,成像質量較差敬請諒解。
◆首保體驗
保養的地點我選擇在了離公司比較近的長安福特新港4S店。周末期間我曾打電話進行了保養的預約,客服妹子貼心地向我詢問了車輛的基本情況。在得知我的車是首次保養后,和我確認了車輛的購買時間和目前的行駛里程,并告知我新車在半年或5000公里內(兩個條件以先到為準)享受一次免費的首保。聽到這時我才反應過來,車子的公里數好像已經超過5000公里有段距離了,在和客服的溝通中對方表示超出里程的話到店可以進行申請,這多少消除了一些我的顧慮。
在到店的前一天,4S店給我打電話進行了提醒,叮囑我要帶齊駕駛本、行駛本和車輛的保養手冊(也就是買車時候的那個大厚本)并準時到達,到店前的服務做得十分貼心。在保養后一周內,4S店進行了保養的電話回訪,詢問保養后車輛的使用情況,總體來說這家店在電話服務方面做得比較到位。
首保當天我按照約定的時間提前了15分鐘到達,由于趕的是早班,店里維修保養的車輛還不是特別多。我把車輛直接開進了互動維修區,剛一下車,接待師傅便主動上前詢問。
在給車輛放置好防止弄臟的座套和腳踏后,師傅接過車鑰匙開始環視檢查車輛的狀況,并帶我來到了接待區。因為是首次到店進行保養,需要我出示駕駛本、車輛的行駛本和保養手冊進行了相關的信息登記。隨后師傅介紹了此次保養的內容和預計時間,便讓我去休息區等待。雖然車輛的里程超出規定的5000公里一些,但是看來并沒有影響到車輛享受免費的首保,整個接車過程比較順利。稍顯不足的是接車師傅沒有就車身四周的完整狀況和汽油的余量和我進行確認。
休息區和車輛維修區只隔著一面玻璃,我剛坐到休息區不久,金牛座就被開進了維修區開始進行保養。這里的休息區不大,能夠提供雜志,電視消磨時間,后排還配置了兩個大按摩椅,只是上去享受的人不是很多,看來大家都想著早點取車。
這里的車間允許車主進入觀看,車間不大卻很緊湊,我數了數大概有15個左右的升降工位,恰巧我的車就停在與休息區一窗之隔的工位上。由于首保只是常規小保養,主要進行的項目就是機油機濾的更換以及車身的常規項目的檢查。保養師傅將車升起,采用重力放油的方式將舊機油放空,另外一名師傅則進行輪胎和車輛底盤的檢查。
車輛首保使用的是長安福特自己的半合成機油,和平時車輛到店保養時推薦的美孚一號有所區別。整個換機油和機濾的過程很快,保養完成后車輛被開去洗車。此時才9點45分,整個保養過程用時45分鐘,車間里的車也逐漸開始多起來。
交車時我看了下結賬詳單,保養更換了5.5L的機油以及機濾,算上工時費,廠商共減免了近400元的費用。不過這個價格只是廠商針對免費首保給4S店的優惠價,首保過后的小保養若是使用半合成機油,費用應該在600元左右,可參考金牛座保養成本解析。
保養前這輛金牛座的后排點煙器和電源被我不小心弄掉了,在嘗試了很多次都無法安回原位后,我只能把它搭在后排的地臺上。因為損壞的比較明顯,在交車時我特意沒有將這個問題告知師傅,結果這個問題并沒能在保養檢查中被發現。
溝通后對方表示車內零件的數量較多,異常情況也多種多樣,這種檢查并不在車輛保養的范圍內,需要在交車時提前與保養師傅進行溝通。這樣的解釋我雖然能夠接受,但多少低于心理的預期,錯失了加分項。
◆油箱蓋部件脫落
和福特許多車型一樣,金牛座的加油口采用了無蓋加油口(Easy Fuel),以彈簧蓋代替了傳統的擰扣油箱蓋,不了解這種結構利弊的同學可以點擊傳送門。最開始使用的時候我覺得這個設計特別便利,加油時候不用再去擰蓋子,省時省力?墒呛镁安婚L,在使用了一段時間后加油口出現了塑料部件脫落的情況。裸露在外的加油口讓我憂心忡忡,擔心是否會存在汽油揮發外漏的危險。
這個掉下來的黑色塑料部件之前是扣在加油口外層的金屬彈片上,一共由4個零件組成:最外面的黑色塑料蓋片,彈簧,齒輪狀的零件和橡膠墊。仔細觀察他們之間的組合結構應該是彈簧與齒輪狀零件組合在一起,然后扣到黑色塑料蓋的背部。橡膠墊則是直接放置在金屬彈片和塑料件之間,起到密封的作用。
在與維修師傅溝通此事時,對方咨詢了維修主管,表示掉下來的塑料部件無法通過安裝恢復原狀,只能更換整個包含加油口的油管前段,這讓我有種因小失大的感覺。并且對方表示塑料部件的脫落為人為損壞,不在索賠的范圍之內。
預定配件需要等一周左右,價格為1300元,后續更換由于需要拆開后面的翼子板露出油箱,所以工時費也高的嚇人。都算下來,修這么個小塑料蓋居然要花掉2000元。作為金牛座車主,這樣的結果顯然讓我有些吃不消!
我搜索了福特其他車型的論壇,發現有不少車主都遭遇了和我同樣的問題,大多數解決無門。也有的車主能人巧匠,竟然能通過線繩的配合,將打磨過邊緣的塑料蓋安回原位。我本來想嘗試下出篇攻略,但是多次嘗試以失敗告終。
之前我們用車曾經介紹過使用非標準油槍給無蓋加油口(Easy Fuel)加油,遇到油槍太粗卡在加油口拔不出來的尷尬(傳送門)。但是回想一下我平時的加油場景,幾乎沒有這種“器大活不好”的可能:固定的幾家中石化加油站、標準口油槍、加油員幫忙操作,不會發生因為使用蠻力把它弄壞的情況。當然說明書上也說了,為了避免出現損壞的情況,在后備廂內配備了加油用的漏斗。可是Easy Fuel的設計初衷不就是為了加油更便捷嗎,使用漏斗加油到底是更方便了還是更麻煩了。
后來我仔細觀察了一下脫落部件的結構,塑料蓋上面有三個凹槽,分別與金屬片上的3個凸起點對應,卡在這3個凸起上。但是凹槽設計的比較淺,稍微受到外力的作用便容易從凸起上面滑落下來,能夠看到凹槽邊上已經被磨出了一條淺溝。
考慮到更換整根油管的費用不菲,若是更換完成后再次出現同樣的問題,我相信4S店“人為損壞”的解釋很難再被用戶接受,這個問題還應引起廠商的關注。
◆油耗記錄
長期測試以來的第4次油耗記錄,這輛車上次記錄的行駛里程是5537.6km,截至目前的里程是7758.8km,期間共跑了2221.2km。有些網友可能注意到了我的加油頻率比其他長測車輛都要高,是的我也注意到這個問題了。無奈金牛座的油箱實在有些小,續航里程在400km上下,我每星期都會跑1-2趟加油站。
◆長測小結
本次的更新中,我們主要體驗了金牛座的首保過程,由于首保免費,涉及的保養項目也不多,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主要還是考察4S店的服務態度以及專業度。加油口部件脫落的情況最終沒能完美結局,后續的進展我會更新到后面的內容中,希望大家繼續關注。如果您對金牛座這款車有任何問題,一定要留言告訴我,說不定你的問題就會出現在我下一期的更新中。(文/圖 汽車之家 王賡)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好好的車怎么就被我自己拆了個稀里嘩啦?事情的起因還要追溯到幾個月前,Easy Fuel油箱蓋上的一個塑料零件意外脫落,4S店給出的維修報價高得讓我有些難以接受。這些內容在我上期的更新中已經有了很詳細的介紹,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翻看前幾頁的內容。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決定自己動手修車,而這期內容我就來講講更換過程的辛酸史。除此以外,我還會和大家分享一些日常使用過程中我對車輛空間實用性的感受。
如果您對福特金牛座這款車有任何的問題,歡迎到我的博客里給我留言,我會盡力解答大家的問題。下面我們就開始這期的內容。
在上次的首保過程中,金牛座加油口塑料件脫落的問題并沒有解決,較高的維修報價和零件訂貨的等待時間都讓我選擇不在店里進行維修?墒羌佑涂诰瓦@么一直壞著,成了我的一塊心病。每次去加油站加油,加油員看見壞掉的加油口都不敢直接插入油槍,害的我每次都要和他們解釋一番。
既然決定了不去4S店里維修,我就得想辦法自己解決。我想著先在網上淘換個更換的零件,然后再看看能不能自己給安上。如果不行的話,就只能拿著買的配件去外面的修理廠安裝。
在淘寶上僅有的幾個賣家那里我順利找到了適用的油口配件,雖然是否為原廠件我不敢確定,但看看這價格,比4S店1300元的報價足足差了十多倍(4S店的報價為油口和油管的整體報價)。和商家確定好型號以后,我決定先買來看看再說。
收到配件以后,我找編輯部修車手藝最好的“杜蕾修”老杜幫忙嘗試安裝。照他的話說,這點活沒啥難度,能夠輕松地搞定。然而事實證明,為了更換這個油口,我倆頂著30多度的大太陽折騰了一上午。
◆空間體驗
金牛座開了已經有五個月了,平時工作日時都是我自己開著它上班,作為代步工具我覺得它的空間實在有些浪費。只有到了周末的時候帶著女票和爸媽開車出去,才能體現出這么大車的好處。四個人坐在里面特別寬敞不說,買的東西基本上也不用發愁沒地放。下面我就來具體聊聊對這輛車空間使用上的感受。
◆油耗記錄
油耗記錄已經洋洋灑灑地計數到了第33次,目前這輛車的長測平均油耗為13.77L/100km。這段使用時間中金牛座共加油9次,其中幾箱油的使用期間車輛借給了同事制作選題,用車習慣和平時有所差別,導致平均油耗有些偏高。最后的兩箱油我從北京跑長途去了趟張家口,高速道路居多,平均時速拉的比較高,所以油耗低于平均線。
總結:
在這期的內容中,我給大家記錄了自己動手更換加油口的過程,相信對那些和我遇到同樣問題,也不愿意接受高額維修費的朋友有著一定的幫助。如果這期內容你有什么想說的話,一定要留言告訴我,會是對我莫大的鼓勵。(文/圖/攝 汽車之家 王賡)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這輛金牛座長測車在我手中長測已經有半年的時間了,時間過得很快,我也在每天的使用過程中對車輛的各項功能越來越熟悉。在第一期開篇中我曾和大家提到過,這輛長測車是2017款2.0T車型的頂配,也就是旗艦型。雖然頂配車型可能不是車系中熱度最高、最走量的車型,但是我們仍然選擇了它進行測試,主要就是想看看頂配車型多出了哪些配置,這些配置好不好用,值不值得推薦。在這期的長測中,我們就來聊聊車輛配置。
無論你是金牛座車主,在這輛車的使用過程中遇到問題;或者是一直在關注這輛車,正打算入手的朋友;如果你們有任何的問題,都歡迎來我的博客留言,我會將大家關注的問題集中起來,盡量在文章中做出解答。
首先我們先來通過配置表了解一下金牛座2.0T旗艦車型都擁有哪些配置。橫向比較2.0T的三款車型,外觀方面除了車尾“Titanium”的標識以外,最主要的區別就在于旗艦型使用了尺寸更大,更夸張的輪圈和輪胎。
全系2.0T的三款車型,指導售價分別相差了2萬元和3萬元。其中中配和低配車型相差的配置不算多,高配車型多出的配置就明顯要多一些了,這其中還包括一些主動安全方面的配置。
無鑰匙進入功能設置在前后的四個車門上,比只設置在兩個前門要更加方便一些。有時候和朋友一起上車時,即使我還沒有解鎖車門,只要鑰匙在能識別到的范圍內,后門的乘客就可以通過拉開把手解鎖車門。
使用期間我發現金牛座在車外并沒有配備迎賓燈,也就是說你拿著車鑰匙靠近車輛時,車輛不會有任何反應。同級別車型中,很多車都會在主人靠近車輛時,主動閃燈或打開迎賓燈。這樣一個巧妙的小設計會讓車主感到很暖心。
我之前一直以為外后視鏡并沒有加熱的功能,下雨時鏡片上留下很多雨水看不清時還要降下玻璃擦來擦去。其實后視鏡加熱的功能和后玻璃加熱集成在了一起,還不知道的朋友下回可以試一試。
主動安全的碰撞預警可以在車輛菜單中進行設置,選擇警報的靈敏度、車距的提示還有是否由車輛進行緊急制動。在這段使用過程中,這套系統的邏輯基本上沒有出現大的問題,有幾次還是電腦介入幫我剎車化解了危機。但是電腦和人腦的判斷邏輯終究還是有所區別,有幾次騎車人從我面前穿過時,我判斷車輛以當前的滑行速度可以把他們讓過去的時候,車子突然報警,然后就是一腳猝不及防的急剎,這樣特別容易嚇到車上的人。
車輛的燈光一直設置在“Auto”自動擋,開車的過程中也基本上不用進行任何操作。這套自適應遠近光燈的反應速度不錯,開啟時LED光源會由點及面地點亮,遇到前方有會車時也能及時地切換回近光,有效避免了忘記關掉遠光而帶來的麻煩。
這些配置中目前只有自動泊車還沒有體驗過,我會在后面的更新中專門針對自動泊車進行一次測試。最近北京下雨比較頻繁,我基本上都會把雨刷設置到自動感應擋。雨刷的速度應該是根據瞬時的雨量和車速進行設置的,目前使用過程中會存在低速行駛時,玻璃上全是雨水看不清,雨刷速率低的情況出現。
旗艦型的內飾用料和2.0T中配車型的皮質應該是有所不同,旗艦型皮質的顆粒感強更加細膩,而中配車型的皮質表面比較光滑。
方向盤電動調節還算很厚道的出現在了頂配車型上,而在銳界頂配車型上配備的方向盤加熱功能沒有配備到金牛座車上,這讓北方用車的小伙伴在冬天如何是好。
金牛座豐富的配置顯然是它的主打牌,并且已經讓它在同級別車型的競爭中頗具實力。即使這樣,在使用的這段過程中,我還是認為它在這方面仍有提升豐富的空間。除了上面說到的電動后備廂以外,抬頭顯示和360度全景影像的缺席也的確非?上А.吘骨罢卟皇鞘裁葱迈r科技,開車時使用可以很好地降低低頭查看車輛狀態的風險;而360度全景影像對于一臺長度接近5米,寬度接近1.9米的大車來說,會讓駕駛者開起來更加輕松。最后的最后,還希望金牛座在下次改款時,能為后排的乘客設計一個小桌板,商務辦公、家庭出游時候也都挺有用的。
◆油耗記錄
針對大家反映的近幾箱油油耗偏高的情況,我也在思考與用車習慣有多大的關系。首先需要向大家說明一下我夏天時的用車狀態,開車時基本全程開空調,溫度設定在22度上下。近一個月的時間共加了7箱油,其中前三箱還是全程空調的狀態,后面幾箱油刻意地不再全程空調,約有一半時間開空調、另一半開窗,觀察后發現油耗有所降低。
總結:
這期內容中我們主要聊到了金牛座主銷車型2.0T的配置,通過汽車之家購車熱度排行統計,2.0T車型最火熱的還是中配豪華型、其次為低配時尚和高配旗艦型。
中配車型相比低配車型多了18英寸輪圈、前雷達、后排座椅調節、SONY 12喇叭音響、LED頭燈等配置,但是指導價格只貴了2萬元,還是比較推薦購買的。畢竟LED的大燈、前雷達和18英寸的輪圈都比較實用,如果在后期加裝成本不低而且還涉及驗車的麻煩。
高配車型相比中配車型多了19英寸輪圈、主動安全配置、自適應巡航、自動泊車、方向盤電動調節、后排座椅加熱、通風、按摩等功能,而價格卻高出了3萬元。個人認為中配車型已經屬于“夠用”了的范疇,如果不是特別在意這些“選裝”的配置,中配豪華型的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大家留言給我(我的博客),我們下期再見。(文/圖/攝 汽車之家 王賡)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和金牛座相處的這半年多時間里,我在慢慢熟悉這輛車的同時,發現它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的用車習慣,這是我開始這輛車的長測前始料未及的。就比如:我從前愛開兩廂車,開著靈活停車也方便,但是后排真的很擠,一家人出門時寧愿多開一輛車也不愿擠在一起。開金牛座的這段時間里,全家出門的狀態經常是老爸老媽在前面開車我和媳婦在后面享受,累了再換我開車他倆去后面休息;還有,我之前是個外觀和性能控,對于車我更注重的是外觀是否個性,動力是不是夠用,而對車輛的配置和舒適性完全沒什么概念。哪怕這輛車連一鍵啟動和電子手剎都沒有,但只要開起來有足夠樂趣就行了。但在開了半年金牛座以后,竟然被它慣得會開始嫌棄一輛車沒有配備實用的座椅通風和自動駐車。我開始擔心這種潛移默化的改變會影響到我之后換車。
言歸正傳,長測的文章更新到今天已經是第七期了,前面的內容基本涵蓋了對這輛車外觀、性能、空間等方面的介紹以及使用過程中遇到的些許問題。趁著半年這個節骨眼,我想對這段時間的用車做一個階段總結,簡單回顧下這輛車的優缺點,再梳理下到目前為止遇到的哪些問題還沒有在文章中提及。當然,也特別歡迎一直關注這輛車長測的網友們幫我補充,將你們關心的問題留言給我或者在我的博客(王賡的博客)里面和我交流。
◆ 首先先來回顧一下金牛座突出的優點:
要說到優點,金牛座的行駛品質絕對是最被低估的。我試駕的這臺是三種動力配置中的2.0T車型,這臺發動機能夠輸出245馬力的最大功率和350牛·米的峰值扭矩,相比1.5T車型的發動機在起步和途中加速、發動機噪音抑制方面都要優秀不少,這也是為什么我在之前內容中更向大家推薦購買2.0T車型的原因。
這車開在道路上的實際感受也是動力足夠,除了低扭稍弱以外,渦輪達到正壓以后的動力輸出很強勁,足以應付路上大多數急需動力的狀況。只不過這樣太過激進的駕駛方式與他外表看上去的穩重并不相符,而且也會換來特別高的油耗。對金牛座來說,2.0T的動力儲備已經有一些了,這讓我更加期待有機會可以試駕2.7T的車型,大家對那輛車的評價都是:買發動機,送車。
金牛座擁有不錯的行駛質感絕不單單是因為不錯的動力,還離不開精準的轉向和緊湊的底盤調校。這輛車雖然拖著近5米長的龐大車身,但是也可以靈活地在車流里穿梭,尤其是車頭的反應比較靈敏,懸架也能提供很好的支撐,車身的跟隨性保持得很好。
第二個優點就是空間優勢,可以分為乘坐空間和儲物空間兩方面。得益于金牛座2949mm的軸距,前排和后排的腿部空間都十分充裕。當然,有人會說都這個級別的車型了,又有著這么長的軸距,空間自然不會太差。那么,如果金牛座在橫向空間上和競品拉不開差距,我們就看看它在縱向空間的表現。
我身高1.88米,坐在駕駛位調整好坐姿,不算天窗頭部還有2指左右的空間,而且要注意的是此時的膝蓋也不會頂在轉向柱上面。除了SUV車型,這個水平在我試駕過的轎車中算得上不錯了。
后排的頭部空間不大,僅剩1指,把頭發豎得高一些就有可能就蹭到了。腿部的空間2拳左右,能夠輕松的翹個二郎腿或者葛優癱。我找來一個比我還高,身高1.90米的同事和我一起體驗后排,兩個人并排坐在后排一點也不憋屈。后來我又拉給我們倆拍照的同事三個人一起體驗了下,短途乘坐也不是太大問題。
原來在人們印象中這種更偏向于商務接待用途的大后排車型,現在已經更多地被家庭所選擇,給家人和朋友出行時提供了更好的享受。
儲物空間方面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特別順手。基本上你需要找地放的東西,金牛座都在最適合的地方給你預留了空間,手機、水杯、紙巾、零食等等這些完全不用發愁找不到地方放。
金牛座的另一大優勢就是它的性價比了,較高的性價比反映在車輛的配置方面。我這款2.0T頂配車型的指導售價是29.98萬,不到30萬的價格配置已經非常豐富了。橫向比較競品車型的配置,你總能找到一兩個競品沒有的。
除了一些比較基本的配置外,2.0T頂配車型配備的全車雷達、倒車影像、LED大燈、主動安全配置、自適應巡航、自動泊車、方向盤電動調節、座椅加熱、通風、按摩等功能足夠日常使用了。若是這個價位再能配上電動后備廂、抬頭顯示和360度全景影像就更完美了。
諸多配置中,我想特別說一下的就是這套主動緊急制動系統。它能夠在距離前車過近的時候發出報警,緊急情況時候還會主動剎車。我平時開車時這個功能一直保持開啟,有一次前車突然急剎我沒有反應過來,多虧了車輛幫我制動才避免了一場追尾。當然,它偶爾也會出現判斷失誤的時候,有一次我車子明明可以用滑行的速度讓過前方的行人,但系統卻判斷為危險狀態,突然一腳急剎給我來了個措手不及。
◆ 然而車無完車,說完了金牛座的諸多優點,咱們再來聊聊在使用中遇到的問題。
首當其沖的是油耗問題。自從金牛座的長測開始,油耗就成為了網友在評論中探討最多的話題。這輛車到今天共行駛了近15000公里,平日里都在油品質量有保證的中石化加92號汽油;行駛的路況百分之九十都是城市道路,擁堵和暢通情況五五分,這些是前提。我二月接手新車的時候還處于磨合期,前幾箱油耗偏高,后來基本穩定在13L/100km左右。進入夏天以后,隨著車內經常開著空調,百公里油耗猛漲了1L左右,目前的平均油耗為13.45L/100km。
結合每箱油行駛的平均時速來看,這個油耗值雖然有些偏高,但是也情有可原。畢竟這輛車的整車質量已經達到了1794kg,再加上它所裝配的245/45 R19的大尺寸輪圈和寬胎,都會影響到車輛的油耗。當然,我也承認駕駛習慣會直接影響到油耗。我平時開車時都習慣上車就把自動啟停關閉,因為在走走停停的路上這項功能實在有些雞肋。我開車的風格也不是慢慢悠悠,為了保證道路的通行效率,起步后我會盡量把車速加到道路限速,然后卡著限速行駛。
相比較油耗有些高來說,續航里程小的問題我覺得更值得說下。金牛座介紹的油箱大小是64升,有幾次我把表顯的續航里程開到只剩10km上下再加滿油到跳槍,最多也只能加55升左右?梢岳斫庖话丬囆偷氖S嗳加惋@示數值都比實際偏小,這樣設計是為了提醒駕駛員及時加油以免出現拋錨在路上的情況,這和時速表顯示比實際車速高一些防止超速是一個道理。
每次加滿油到跳槍,表顯續航里程僅為480km左右,這個數值在同級別車型中就非常不占優勢了。僅按我每周行駛400km來說,就周周都要進加油站,上次因為跑了一段長途一個月竟然加了9次油。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一般車油表的顯示是不均勻的,前面下降得慢,后面快。而金牛座不是這樣,在加滿油僅行駛60km左右時油表就已經掉下去近一個格了,這樣的設置總會引起我的續航恐懼癥。
除此以外,車友普遍反映的6AT變速箱頓挫問題也出現在我的車上,在冷車升擋時比較明顯,車子會咯噔一下顫動,車內的乘客也能感覺得到。除此以外,這臺變速箱的換擋速度也不夠優秀,尤其是在急加速需要降擋的時候,反應稍慢。
由于金牛座車長度接近5米,小一點的停車位試來試去也還是停不進去,很多時候只能眼睜睜地把停車位讓給別的車。所以去一些停車位少,需要擠出車位的地方我都選擇慎開它。
由于車輛全系都沒有配備360度全景影像,剛開始停這車的時候還真是需要適應一陣。家里人開它停車時都特別費勁,基本不會考慮在路邊的側方停車位。
在為期半年使用過程中,我發現金牛座在很多設計的小細節上有值得改進的空間,下面咱們就來具體說說。
首先你會發現剛開始看這車儀表盤時速的時候總是看不準數,后來我發現這車時速表的長短刻度和別的車是反的。別的車都是有數字顯示的位置是長刻度,沒有數字的地方是短刻度,導致我開金牛座時會習慣性地對著數值去找表盤上的長刻度。
第二個值得吐槽的是這車換擋旋鈕前方的儲物格有縫隙的,把紙一類的停車票或者卡片放到這里就有可能掉到里面去。要想再拿出來只能拆中控臺,那要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可就大了。
第三個是車輛雖然側面也配備了雷達,但是反應的速度有些慢不夠靈敏,有時候車子都已經接近障礙物很久了雷達才開始響。
還有,車輛兩邊的后視鏡大小不太一樣,有人說這是由于美國車的設置,但是既然都國產了能否進行相應的優化,一大一小有些人使用起來的確有些不適應。我量了下,右邊的寬度比左邊要多一厘米,而且不像左邊一樣支持夜晚的防眩目功能。
此外,前排座椅支持加熱和通風的功能,但是啟動后會發出比較大的噪音,類似于風扇的聲音無法消除。有個網友還和我反饋除了風聲以外,座椅通風開啟時會向后面排熱風,這個我倒是沒有發現,不知道有沒有相同情況的朋友。
◆ 油耗記錄
這段用車期間共加了4箱油,跑最多的那箱油是在提示續航不足50km的狀態下加的,結合所跑的里程粗略估算一下,加滿油后的續航里程大約在450km上下。其中有兩箱油的油耗低于之前13.7L/100km的平均值,所以總體的平均油耗稍微有所降低。臨近十一假期的這段日子,串門送禮的比較多,路上的交通狀況實在不容樂觀,導致較低的平均時速也直接反映在了表顯超過14L/100km的油耗上。
◆ 微體驗
我在車輛系統設置的后視鏡選項中發現車輛支持倒車鏡片下翻的功能,但是將這項功能開啟后,倒車時卻無法實現。為此我特意查閱了說明書,原來要想啟用這項功能,需要先對后視鏡進行一番設置。
這樣后視鏡的下翻設置就完成了,擋位可以切換回P擋。需要注意的是,當倒車需要下翻左側或者右側的后視鏡時,需要手動按下任意側的后視鏡調節按鈕,相應側的后視鏡才會下翻。
本期總結:
在這期內容中,我們聊到了半年駕駛金牛座的過程中,總結的一些車輛優點和遇到的問題,以及一些車輛現有設計上值得優化的地方。也許我總結的這些不全面,還有很多值得補充的地方,我也會在接下來的長測中繼續保持關注。當然,如果你是金牛座車主,在使用車輛的過程中發現了我沒有關注到的地方,也歡迎在留言區和我的博客與我交流。這期的內容就是這樣了,期待下次再見。(文/圖/攝 汽車之家 王賡)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恰逢北京進入了一年四季中最美卻又最短暫的季節,秋高氣爽,氣溫宜人,真想趁著此時帶上家人開車出去賞賞美景。只是無奈最近要忙的事比較多,計劃只能暫時擱淺。金牛座行駛已經超過15000公里了,我決定在下次開車出去之前先把它的第二次保養給做了,以確保一個比較好的車況。
這里生硬地插播一句廣告,關于金牛座這款車,無論您是作為用戶還是潛在車主,都可以把您的問題拋給我,我會盡力在文章下留言區和我的博客(點擊這里查看一位金牛座車主的博客)給您進行解答。
這輛車首次保養是在6000公里左右的時候,當時使用的是原廠免費的半合成機油。行駛到現在接近9000公里,已經有些超出7500公里的建議換油里程了,行車電腦也及時發出了需要更換機油的提醒。于是我周末給離家比較近的4S店打了預約保養電話,約定周一去給金牛座做大保健。
一般車輛在保養時只需嚴格參照保養手冊中規定的里程和項目進行保養就不會有問題。而一些4S店特意推薦給車主的保養項目,像清洗潤滑系統,發動機深層養護這些往往價格不低還沒有什么明顯的效果。
我選擇全合成機油的原因主要是它在低溫流動性和高溫抗氧化性方面相比半合成機油更具有優勢。加之我比較懶,不是特別勤于跑4S店,所以希望保養的時間間隔不要太短,使用全合成機油基本保證7500公里-10000公里更換一次機油就可以了。
當然全合成機油的價格較半合成機油也要高出一塊。我覺得如果沒有特殊需求的話,平時使用原廠標號的半合成機油按照指定公里數進行保養就完全沒有問題。
◆油耗記錄
從這期長測開始(第45次油耗記錄),我開始給金牛座加注95號汽油,這個變化給我比較直觀的感受是車輛的續航里程有所提高。在我將這段時間的油耗統計出來以后,在加注50升汽油的情況下,續航里程較加注92號汽油能有20公里左右的提升。油耗方面,平均時速接近30公里/小時的情況下實測油耗不到12升/百公里,比較擁堵時速在25公里/小時左右的情況下,油耗接近15升/百公里。
小結:
這期內容中我們帶金牛座進行了第二次也就是15000公里的保養,所選擇的4S店在服務、用時和施工專業度方便都比較讓我滿意。與此同時,我們了解到金牛座這樣一次常規保養的花費在1400元上下,要是選擇店內的優惠套餐還可以享受到更實惠些的價格。這期的內容就是這樣了,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大家留言給我(我的博客),我們下期再見。(文/圖/攝 汽車之家 王賡)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各位好,對金牛座這款車有所了解的網友都知道目前在售的車型共推出了三種動力共7款車型,我長測的這輛是2.0T的旗艦型也就是最高配。很多網友曾詢問我如果要選擇金牛座這款車,應該買哪款、1.5T的動力夠不夠用、2.0T和2.7T的區別等問題。
在之前的更新中,我曾找來1.5T的車型和2.0T進行對比,針對1.5T動力是否夠用和這兩種動力如何選擇給出了自己的觀點,錯過的朋友可以向前翻看第二期的內容。至于2.7T的車型,在汽車之家的口碑統計中“動力”一項被津津樂道,也被大家戲稱是“買發動機送車”,由于我之前也沒有試駕過,所以對它的駕駛感受也充滿好奇。這次,我協調到了一臺2.7T限量版車型,來體驗一下329馬力的金牛座開起來是什么感覺?
拿到的這輛測試車是2.7T的限量版車型,相比普通版在外觀和內飾細節上有一些不同,還是值得一說的。首先是車輛的外觀,珠光白色的車身看上去更素也更有氣質,但是看慣了坦桑石藍的我還是更鐘愛那種深邃的顏色。
限量版和全系其他車型最顯著的區別就是前臉的進氣格柵了。蜂窩狀的造型設計看起來更霸氣,面露兇狠也比較符合這輛擁有2.7T V6大心臟的氣質。
除此以外,前包圍下部的設計也略有不同。左側霧燈下方為鏤空設計,專門為變速箱散熱器預留了風道。
2.7T兩款車型的輪圈均為19英寸,搭配馬牌ContiSportContact 245/45 R19的輪胎。這與我那臺2.0T高配車型的規格一致,只是輪圈的造型有所不同。
2.7T普通版車型使用的是一套鍍鉻的十輻式輪圈,看起來比較粗壯有力量感,但是我感覺有點不搭金牛座的氣質。反而限量版和2.0T頂配都使用了多輻式的輪圈,看上去很飽滿,只是造型上稍有不同。
車尾造型沒有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右尾燈下面的“V6”銘牌相當低調,暗示著這輛車比一般的金牛座擁有一顆更加強勁的大心臟。
內飾還是一如既往的簡潔風格,由于采用了深淺顏色的搭配看上去更加溫馨一些。限量版車型在內飾的一些細節之處有所不同,這主要體現在:內飾皮質的用料更加講究,質感明顯更好;門板和座椅處的皮革增加了菱形圖案的裝飾,點綴了豪華的感覺。
方向盤平時和手打交道最多,也是我最挑剔的地方,這個方向盤的皮料選擇明顯比2.0T的要好。按理說方向盤用多了皮質應該是越亮越光滑,而我那個方向盤現在出現了粘手的情況。
查看配置表,2.7T在2.0T豐富的配置基礎上又則增加了主動降噪、四門發光迎賓踏板和后排的iPad支架?赡苁怯捎诮鹋W旧淼母粢粜Ч筒诲e,體驗的幾天過程中我沒有感受到主動降噪帶來的明顯改變。后排的iPad支架現在看起來實用性并不高,不如換成兩個后排小桌板來得實際。
暗藏在發動機蓋下的這顆大心臟,才是這輛車的亮點,也是我們這期內容著重介紹的地方。掀開機蓋,最直觀的感受就是2.7T的機艙被塞得更滿,動力輸出上它相較于賬面數據已經很好的2.0T,基本處于碾壓的優勢。那這輛車駕駛起來的感受到底如何呢?請繼續往下看。
幾天感受下來,2.7T車型的總體駕駛感受和2.0T很像,主要的區別就是動力輸出更加兇猛,讓車輛的性格大變。六缸發動機有著獨特的聲域魅力,低速區間便會發出渾厚的低吼聲,比四缸機單薄的聲音要動聽得多。而到了高轉速區間,咕嚕聲不絕于耳地傳進駕駛艙,有人會覺得有些吵,但是我很喜歡。
2.7T V6的優勢不僅體現在聲浪上,也有著2.0T無法比擬的加速平順性。油門的初段調校依舊是比較靈敏,動力來得比較早,讓自重比較大的車身起步很輕盈。我試駕過的1.5T和2.0T也都是相同的調校風格。起步之后,明顯感覺到低扭的動力要充沛很多,沒有那種等轉速攀升過臨界點動力才來感覺。渦輪在2000rpm之后開始介入,最大扭矩的爆發來得不是那么明顯,整個加速的過程很平順。
要知道雖然2.0T的動力能夠滿足日常的需求,但是2500rpm以下的低扭區間還是有些偏弱,遇上需要一腳油門急加速的時候,還要等待片刻渦輪的爆發。在這點上,2.7T的確比2.0T做得要優秀很多,畢竟排量擺在這呢。
為了量化2.7T的實力如何,我在對它進行了加速和剎車的測試。加速測試中,車輛維持2500rpm起步,輪胎的打滑比較嚴重。從圖表中能夠看出起步加速時的G值維持在0.5g左右,沒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爆發點,稍顯平淡。0-100km最終的加速時間是6.64秒,如果起步能夠控制一些輪胎的打滑,這個成績還能夠更好些。
在日常的駕駛過程中,金牛座的剎車有著不錯的功底。在剎車測試中,重剎的減速力度G值最大可以突破-1.5g,整體的數值也保持在-1g左右。懸架提供了足夠的支撐,讓車身能夠保持住姿態,最終100km-0的剎車距離獲得了37.58米的不錯成績。
2.7T車型的轉向依舊采用了電子助力,但是調校上沒有一味的追求輕盈,力度稍沉保留了一定的路感反饋。轉向精準度方面和2.0T一致,曠量不大,轉向稍打即有,讓車頭保持了很好的隨動性。
懸架的設定依舊是硬朗的風格,好處是支撐性不錯,通過減速坎的時候干脆不拖沓。不足之處在于小顛簸的化解不夠徹底,對于后排乘客來說,舒適性稍差。
這臺6AT自動變速箱在2.0T車型上存在升擋偶爾闖動和換擋速度偏慢的現象,在試駕2.7T的這一周時間中,我著重體驗了這臺變速箱和2.7T發動機的匹配是否讓這種現象有所改善。在低速尤其是二擋升三擋的時候,變速箱還是會偶爾頓挫一下,體驗并不好。除此以外,在行進過程中深踩油門,變速箱會在猶豫片刻后進行降擋,極端情況下會出現降擋不夠徹底,進行二次降擋的現象,這無疑會耽誤一些加速時間。
在現在變速箱擋位越來越多的趨勢下,這款6AT雖然比較可靠,但是在技術方面上已經不占優勢。競品也相繼推出了搭載9AT甚至10AT的車型,這讓我更加期待金牛座在改款之時,也能夠對變速箱進行升級。
●油耗記錄
這個月由于出差,我把金牛座借給同事老杜跑了趟長途來回北京和威海。在北京市內行駛的那幾箱油,平均時速都沒有超過32km/h,油耗與之前的差別不大。他跑高速的這三箱油期間,平均車速拉的比較高,大部分行駛均為巡航狀態,油耗水平在9L/100km左右,把長測的平均油耗平衡到13.12L/100km。
本期小結:
至此,我已經試過了金牛座的三種動力組合,相比之下,2.0T更偏向家用,動力足以滿足日常的使用需求,比較推薦。1.5T的動力有些羸弱,在路上應對一些需要車輛快速反應的時候,動力會跟不上;而2.7T的動力在這幅外表下顯得有些過剩了,對沒有動力需求的人來說是種浪費,對動力要求較高的人來說,開起它來大都不會太安分守己。
大家無論是對這期內容中介紹的2.7T車型還是我長測的那輛2.0T金牛座有任何的問題,都歡迎給我留言,或者來我的微博騷擾,我會盡快給你回復。這期就是這樣啦,感謝關注,下期見。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各位好,我這輛金牛座目前已經行駛近2萬3千公里了,其中大多數的行駛環境都是在北京市區,鮮有地把車借給同事跑過幾趟短途高速,所以一直也沒能體驗到開金牛座跑長途是什么感受。上周,恰巧有機會和同學開車去揚州過個周末,我毫不猶豫地收拾行李,背上相機出發了。
關于金牛座這款車大家如果有什么問題,歡迎直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去我的博客提問,我會盡力解答大家的問題,傳送門王賡的編輯博客。下面我們正式開始這一期的內容。
跑高速之前,對車輛的車況檢查顯得尤為重要。因為車輛一旦在高速上行駛,發生的任何微小事故都會將后果的嚴重性放大。車況的檢查主要包括發動機油液、輪胎狀況、雨刷器和玻璃水、燈光狀況等等。如果車輛在日常行駛中有什么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更應該針對性地趕緊把問題解決。
我的這輛車近期行駛時有明顯的方向盤抖動情況,我懷疑是輪胎的動平衡有問題,為此我特意跑了一趟4S店做個徹底的檢查。檢查后發現,除了左后輪的動平衡系數差得有點多以外,其他的幾個輪胎都沒有問題。師傅重新給這條胎做了動平衡,并為五條輪胎都檢查了氣壓。
從北京到揚州的距離是1000多公里,我們兩輛車結伴而行,打算一清早出發,趕在晚飯時開過去。這么遠的距離一個人駕駛肯定是吃不消的,所以我們給每輛車都安排兩個司機輪番開車,避免疲勞駕駛。
我對這輛車的動力比較熟悉,即使滿載五個人我也不擔心它在高速上的動力表現,所以此次長途的體驗我主要放在乘坐的舒適性和油耗方面?纯撮L時間開車或者乘車時,金牛座的空間、座椅和娛樂設施等方面能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油耗方面又能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水平。
動力方面我在之前的更新中已經有過非常詳細的介紹,所以長途方面重點感受下巡航狀態下的動力。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以110km/h的速度巡航行駛,轉速僅為2000rpm左右,將發動機的噪音和油耗都控制的不錯。在此基礎上加油超車時,動力仍有富余,在限速之內的提速完全沒有問題。
金牛座轉向手感的設定本身也不是特別輕盈,即便當車速上到120km/h,也沒有車身明顯發飄的感覺,這主要受益于金牛座1.8噸的自重和車身較低的姿態。懸架方面,由于全程路況比較好,只是偶爾能遇到高低起伏的路面,金牛座的懸架初段偏軟,但是中段保持了很好的韌性,能夠對車身有很好的支撐,把顛簸很好地隔絕在車外。
當你開著這個水平軸距的轎車跑長途時,才知道以前坐在緊湊型車里是多么不會享受。2949mm的軸距保證了金牛座有一個寬敞的車內空間,你想想乘客能在后排翹個二郎腿是種什么樣的感受。這一路上我開車的時候,之前替我開車的同學就會到后排去找一個合適的躺姿趕緊補個覺。
隔音方面,巡航狀態下行駛時鮮有發動機噪音傳進車內,風噪和底盤的噪音大部分也被隔絕在車外,所以車內我們正常聊天,睡覺都完全不受影響。
因為我同學之前沒有開過這車,她開之前我就先把能用的功能給她介紹了一遍,免得她有的功能不會用,也避免有些功能的誤操作。由于座椅帶了三組記憶功能,我倆換著開的時候就省了好多來回調節座椅麻煩。車上這么多功能里,她最喜歡的是座椅帶按摩的功能,一路上就沒停。
同行的七個人里我們車上坐了三個,其實四個人坐一輛車是理想的狀態,既不會感到擁擠,也避免了乘客太少過路費花得不值。后座的一半都被行李和路上吃的零食、飲料占了,所以坐在后面的人一路上基本上只干兩件事:吃和睡!
我們倆車一塊開,每到收費站另一輛車都得等我,因為這輛試駕車沒有安裝ETC,排隊交費就浪費了路上不少的時間。除此以外,一路上的收費站都不支持手機電子支付,每次都得翻兜找零錢,然后領高速票,特別不方便。
之前介紹空間的那期內容里我說過,金牛座的儲物空間那是相當的豐富。我們出行吃的喝的玩的準備了不少的東西,全都放在了車上合適的位置,用起來特別順手。
這么長的行駛距離,如果途中不使用定速巡航功能,難免會出現腰酸腳痛的情況。當然,也不是說只要是高速道路就適合使用定速巡航,比較推薦在路況較好,車流不多的高速路段使用。這輛頂配的金牛座配備了自適應巡航,在定速巡航的基礎上能夠根據前面車輛的情況控制車速。
大部分路段我都將巡航車速設定在道路限速值,然后跟隨前車行進,有頭車帶著跑高速相對輕松一些。車道偏離預警開啟后,如果在沒有打轉向燈的情況下偏離所在車道,方向盤會抖動提醒,并施加阻力將方向保持住,當然這個功能可以在系統中進行個性設置。
左邊的儀表我一般都設定顯示胎壓,畢竟跑高速時要對輪胎的狀況隨時關注,如果出現胎壓異常的情況,就趕緊進服務區進行檢查。
自適應巡航功能只能幫助駕駛員控制車輛維持速度行駛,離所謂的自動駕駛還有很遠的距離。所以這就需要在開啟自適應巡航的同時,駕駛員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隨時了解實時的道路情況,隨時做好突發情況的準備。我發現開啟自適應巡航時,面對突然有車輛插入車道的狀況,系統的判斷稍有延遲,等到識別出前車時,距離已經很近了,所以需要駕駛員介入進行減速。
油耗方面,全程都為高速行駛時,車輛的百公里油耗能夠從日常城市道路的12L左右降低至9L左右,這主要是由于路況好不堵車,車輛能夠跑起來,平均時速能到80km/h以上,隨之而來的就是每箱油續航里程的提升。我們行駛了1000多km的路程,途中只加了一次油,平均續航里程能夠由400km提升到600km左右,讓我不禁感嘆要是日常行駛時也能達到這個續航就好了。跑這一趟長途,長期以來居高不下的平均油耗被拉低至12.55L/100km。
小結:
這期內容中我和各位主要分享的是駕駛金牛座進行長途旅行的感受,實際體驗下來,這輛車跑高速時在動力和乘坐舒適性方面都有著不錯的表現。油耗方面雖然沒有特別省油,但是相比平日城市道路的油耗還是降低了不少。好了這期內容就是這樣了,如果您有任何的問題,歡迎來我的博客和我溝通,我們下期再見。(文/圖/攝 汽車之家 王賡)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這篇內容是為期一年的金牛座長測倒數第二次更新,此時的我內心比較五味雜陳。一方面在體驗金牛座的近一年時間中,不得不承認已經適應了這款車給我帶來的舒適與便捷,難免日久也會生情;另一方面,通過洋洋灑灑十多期內容的更新,我已經比較全面地介紹了這款車在使用過程中方方面面的感受,感覺到能夠再和大家分享的東西已不太多了。之前的幾期內容一直是通過我的敘述在介紹這款車,趁著我倆分手之際,讓我們來看看我的家人和同事是怎么評價這款車的。
所以,如果你對金牛座這款車有著任何的問題,都抓緊時間來問下我這個準車主吧,老司機會盡力給你做出解答?梢躁P注我的博客(王賡的博客)與我互動。
在我長測金牛座的這段時間里這輛車經常會用于家庭出行,我也經常會拉著我爸來充當司機的角色,順便讓他體驗一下金牛座開起來的感覺如何。雖然他嘴上說著不愿意開,但是夠能看出來他對這輛車的好奇心。
我對金牛座的外觀其實沒有過很主觀的評價,因為美與丑本來就是件仁者見仁,各抒己見的事,況且不同的年齡也會對此有著很大的影響。我爸是偏愛這款車的外形的,首先他覺得這款車看起來很敦實,這就讓人很有安全感。前臉的造型雖然不是很協調,但是充滿力量感。尾部的造型他比較喜歡,飽滿大氣,有對稱美。他特別不喜歡一些設計感十足但是看起來很小氣的造型。
在車輛的配置方面,之前沒有、沒用過的配置用習慣以后就會覺得特方便,所以在選車這件事上配置其實是只加不減的。金牛座的配置比較豐富,所以起點也比較高。車上的好多配置我也沒教我爸怎么去用,但是像無鑰匙進入/鎖車、座椅記憶這類比較實用的讓他使用起來方便不少。
身邊的大多數人應該都贊同內飾的用料越好越能體現出這輛車的檔次感吧,我爸第一次坐進這車的時候就到處摸了摸內飾的做工和用料。好在這車沒讓他失望,該有皮質包裹的地方一點也沒有含糊。
之前開銳界的時候,我記得高配車型是有方向盤加熱功能的,沒有在金牛座上配備這個對于冬天來說的確挺殘忍的。如果你沒有一雙手套,那就只能用這樣的標準握姿等待車內的溫度升上來。
三組記憶功能方便了家里不同駕駛員每次開車時候都需要重新調整坐姿的麻煩與尷尬。金牛座的記憶功能里包含了座椅、方向盤和后視鏡的位置,很省心。
我爸對于這車的駕駛感受給的是好評。剛開始開這車的時候,由于寬度和長度都比他平時開的車大,他適應了一陣才找到感覺。“這車車身尺寸雖然大,但是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這三大件的整體感受都不錯,車子開起來比較輕松!崩纤緳C果然是老司機,一言不合就開車了。
雖然金牛座也配備了一塊中控大屏,車輛設置都可以在系統里觸控操作,但是我爸更習慣通過下面的實體按鍵進行操作,比如調個空調,撥個收音機什么的。用他的話說就是屏幕里的菜單設置太復雜了,研究不透,還是直觀明了的方便。的確,那么多的車輛功能其實對他來說,沒有什么太大作用。
這套多媒體系統平時用著很順手,但是在夏天高溫的環境下使用時,偶爾會出現死機的情況,我和我爸用車的過程中都碰到過。
科技在進步,老司機也得與時俱進。我爸剛開始并不會看中控屏上的倒車影像,只憑借后視鏡和倒車雷達就能停好車。后來在我的建議下,他倒車時也會下意識地通過倒車影像來觀察后方的行人和障礙物,停車也更加準確了。
在金牛座服役期間,不光我和家里人會用到車,編輯部的同事外出和拍選題也會經常借用金牛座,所以細心的網友應該在好多文章中都見過這輛金牛座的身影。前兩天我的同事徐曉龍就借走了金牛座拍選題,還車時我趁機和他聊了聊他這幾天開這車的感受。
這部分內容我就挑之前內容中沒有介紹到的和大家分享吧。曉龍覺得這套LED大燈在夜間的實際使用效果很不錯,回他家一段路上沒有路燈,遠光燈能夠自動開啟補光,遇到會車和跟車時還能夠自動關閉。
開車門自動摘除擋位這個功能也是曉龍偶然發現的,他覺得很有用。尤其是對于一些新手司機來說,在遇到類似下車去取停車卡的情況時,能夠避免出現人下來了,車還繼續行駛的情況。
◆ 油耗記錄:
這一階段用車比較少,所以金牛座的行駛里程不太多,總共只加了兩箱油。在這期間,行駛的平均時速不算太快都沒有超過30km/h,屬于城市道路的正常水平。兩箱油的油耗基本保持在14L每百公里,接近跑高速之前的數值,使得上期中降低的長測平均油耗稍有反彈。再有10天就是春節了,隨著北京車輛的大幅減少,道路通行的壓力會小很多,我相信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這輛車的平均時速和平均油耗都會有一個不錯的成績。
小結:
在這期的內容中,我們介紹到了家人和同事對這款車的一些感受,細節層面的內容比較多,有很多也是我在用車過程中沒有發現,或者是因人而異感受有所差別的,希望能豐富您對這款車的一些認識。這期的內容就先到這里了,下期內容會是金牛座長期測試的一個全面總結,預計在春節后發布,敬請期待。
馬上就是春節了,在這里我給一直關注金牛座長測更新的各位拜個早年,預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財源滾滾,用車順利。ㄎ/圖/攝 汽車之家 王賡)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各位大家好,正月十五元宵節剛過,這個年基本算是過完了。經過一整個春節的休整,大家又重新步入了正常的學習和工作軌跡中。轉眼間,這臺2.0T頂配的金牛座已經來到編輯部整一年了,春節過后便結束了它的測試使命。如果讓我給金牛座這臺車打個分的話,滿分100我會給到80分。車無完車的道理大家都懂,總的來說作為一臺家用車它非常稱職,能夠照顧到每位家庭成員的坐車和用車感受。在這最后一期的內容中,就讓我們對整個長期測試進行一個回顧總結,看看在這一年中我們都進行了哪些環節的體驗,這臺車的表現又是怎樣?
趁著這長期測試的最后一次更新,我再給自己打一回廣告。如果您對金牛座這臺車有任何問題或者想了解的地方,都請給我留言。當然,除此以外如果您對近期的熱門新車感興趣或者在用車過程中產生了任何疑惑,都可以來我的編輯博客與我互動(王賡的編輯博客),或者來微博找我@wanggeng_autohome。下面,我們就開始這一期的內容。
首先我們來聊聊這臺車在靜態方面的表現。車身坦桑石藍的顏色在我們初見時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邃而不失美感。因為我自己的銳志也是這種藏藍色,所以覺得特別投緣。對于這一代金牛座的外形,網友們的評價基本呈兩種觀點:前臉的造型很有特點看上去比較兇狠;或者是大嘴的設計不協調缺乏美感。我自己倒是覺得車頭的設計有厚重感,大嘴的造型也霸氣外露。全LED前燈組支持自動遠光和隨動轉向,在功能性面前造型就顯得沒那么重要了。
尾部的造型我很喜歡,雖然不像現在一些新車設計那般前衛,但是圓潤飽滿的造型看上去十分協調。橫置的鍍鉻裝飾條很好地與尾燈造型融為一體,貫穿車尾。尾燈的造型大氣,點亮的區域也比較大,夜晚有很高的識別度。排氣采用了對稱的雙邊共兩出的設計,后包圍上是兩個排氣裝飾罩。
同級別競品車型中,頂配車型大多搭配的是18英寸輪圈,金牛座則在頂配車型上使用了19英寸的輪圈。相比起來,在視覺效果上更為突出。這輛2.0T頂配車型所使用的這款多輻式輪圈我認為是全系車型中最好看的,造型飽滿,上車效果很贊。
我那輛2.0T車型是全黑內飾,相比之下我覺得2.7T上這款淺色的內飾更溫馨適合家庭使用,缺點是千萬別穿牛仔褲開車,很容易弄臟。全系車型在內飾皮質用料上分了三個等級,等級最高的這款限量版車型使用了來自西班牙的進口小牛皮,手感真不是一般的好。
內飾的設計缺少一些豪華感,是典型的務實風格。中控多媒體采用SYNC 3系統,上手很快;各種功能按鍵的設置也很合理,使用起來方便順手;儲物空間足夠豐富,能夠滿足日常使用的需求。
金牛座的定位是家用兼顧商務,所以對后排乘客肯定是相當的重視。寬敞的空間和豐富的配置,讓乘坐在后排的乘客都能夠享受番老板的待遇。
車內的前排空間對一般身高的乘客來說比較富余。我身高1.88米,把座椅調至最低,頭部還能有二指的余量。之前開過的很多車型都會出現座椅調整合適了,但是膝蓋頂到方向盤轉向柱的情況。金牛座的座椅和方向盤分別支持六向和四向調節,讓我能夠找到一個坐著合適又不會頂到膝蓋的舒服坐姿。
乘坐過金牛座后排的朋友都稱贊它的后排空間表現。的確,在同級別車型中,這款車在空間利用方面表現得比較出色。前排座椅調整到我的位置后,后排還能夠提供足足兩拳的腿部空間,可以輕松翹個二郎腿。后排靠背的角度可以調節,微后仰時頭部空間也不會感到局促。
除了乘坐空間以外,金牛座還比較能裝。我曾在介紹空間時體驗過一個28英寸和一個24英寸的行李箱可以同時輕松放下。春節期間,我和家人開著它去了趟山姆會員店采購,滿滿一手推車的年貨都塞進了后備廂,通過實際體驗印證了它能夠應對大多數的載物需求。
金牛座全系的配置都比較豐富,這可以說是它的一個強項。我這輛頂配車型更是配備了諸如無鑰匙進入/啟動、自動頭燈、自動雨刷、座椅通風加熱按摩、方向盤電動調節、全景天窗、自適應巡航等配置。在這里我提出一個配置優化的建議,希望它在配置調整時能夠將抬頭顯示、方向盤加熱和電動后備廂功能進行補齊,畢竟這三個配置的實用性也比較高。
無鑰匙進入系統很方便,四個車門和后備廂都能夠感應開啟,省去了掏鑰匙的麻煩,這點我爸在用車中十分受益。不過在使用中有一個小問題,鎖車后要是想拉車門驗證下是否上鎖,車門就又打開了,所以只能通過后視鏡折疊來判斷,或者連按兩下鎖車鍵聽到鳴聲響起 。
全景天窗這項在國內比較受歡迎的配置,自然不會缺席在金牛座身上。開過配有全景天窗的車以后再去開別的車,總覺得不夠敞亮。其實我使用它的頻率并不是很高,大多數情況都是因為我想不起來開。
這套動力系統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介紹得比較詳細了,無論是賬面數據還是實際體驗下來,表現都挺出色。有趣的是,我在長測的過程中還分別試駕了1.5T和2.7T兩種動力的車型。相比之下,1.5T的動力儲備有些偏弱,2.7T的動力過于強大了,還是2.0T的動力最適合日常駕駛金牛座。很多網友對如何在1.5T和2.0T中選擇很是疑惑,我還是建議上2.0T。
這臺6AT變速箱放在今天技術稍顯落后,畢竟競品車型都已經在新推出的車型上搭載了傳動效率更高,表現更為出色的9AT變速箱。所以,金牛座在改款時換上福特集團最新的9AT變速箱也是大勢所趨。
動態方面,2.0T發動機駕馭金牛座超過1.8噸的車身并沒有吃力的感覺。反而由于油門初段調校的比較靈敏,起步十分輕松。轉速在2000rpm以下的加速區間,動力輸出不是很迅猛,就是那種很平穩的動力輸出。然而待轉速攀升到2500rpm之后,渦輪達到了最大扭矩的輸出區間,金牛座也開始性格大變。
剛才說到的變速箱,在深踩油門降擋時會有明顯的“反應”時間,這可能比較符合金牛座偏重舒適的車型定位:本來就不適合激烈駕駛。除此以外,車輛懸架的反饋比較直接,保留了一定的路感,為此也犧牲了一些乘坐的舒適度。
減振系統的調校是舒適取向。彈簧偏軟,但減振器的阻尼比較大,車輛行駛在路上時對小顛簸的處理比較到位,遇到大的溝坎時傳遞到車內的振動比較明顯,這點后排感受要強于前排。
金牛座的底盤很有厚重感,車內的隔音靜謐性不錯,開著它跑長途時體會尤為明顯,車里的人可以正常聊天,呼呼大睡。此外,車上搭載的這套ACC自適應續航系統,特別適合在高速這種勻速,車少的路況下使用,進行自動的跟車與減速,輔助駕駛員開車。
◆ 長測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細節
在編輯部里,這臺金牛座經常會被作為工作車借給同事使用。座椅記憶的功能很好地解決了不同駕駛員開車時來回調整座椅的麻煩。在金牛座上,方向盤和后視鏡的位置也會一同記錄到按鍵中,十分貼心。
后排的中央扶手絕對是車上最能給你長面子的地方,坐過我車后排的乘客大多數會對這么多的功能按鍵感興趣,而這時就是你向他們展示后排豐富配置的最好時機了。
長測的過程從夏天持續到冬天,在這個冬天里,我徹底感受到了遠程啟動給我帶來的好處。早上出門前在樓上的家里就能將車子預熱好,上車后車里不冷了,車輛水溫也達到了可以正常行駛的溫度。
◆油耗記錄
這段用車過程中,我一共加了3次油。趕在春節前夕道路比較擁堵,前兩箱油的平均時速都沒超過30km/h,實測油耗在14L/100km以上。最后一箱油是在春節期間跑的,北京城迎來了難得的不堵車,平均時速在40km/h以上,油耗成績喜人。在整個長測的過程中,我們的車輛總共行駛了25668公里,加油71次共加油3266升,最終的平均油耗算下來為12.72L每百公里,我認為是個可以接受的成績。
總結:
在金牛座長測結束之時我還有些購買建議想和大家分享。對于那些仍在考慮出手購買金牛座的網友來說,我比較推薦我試駕的這款2.0T頂配也就是旗艦版車型,原因有二:第一是這款指導價為29.98萬的車型目前在終端市場的優惠比較大,裸車價為27萬上下,都辦下來30萬出頭。想想花三十萬就能夠買到一臺動力足夠,空間寬敞,配置還十分豐富的中型車,這個性價比真的是挺高的。第二點,有的網友可能已經關注到了在前陣金牛座小改款的過程中,原本熱度比較高的2.0T豪華版車型遭遇了減配,主要是取消了導航和后排的私密玻璃,讓它的性價比有所降低。我最近也從論壇看到消息,金牛座有可能在下次年度改款時簡化車型數量,并取消2.7T的車型。這則消息的可靠性我不太確定,想要了解這方面消息的朋友可以去當地的經銷商具體詢問下。
世上的所有事,有相逢就會有離別。也許我在這個階段還不會去選擇一臺像金牛座這樣能夠踏踏實實服務家庭的車,但是通過這么長時間的接觸,不得不承認它徹底改變了我對這類車的看法。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臺金牛座成為我的家庭一員。好了,關于金牛座長測的所有內容就是這樣了,感謝各位長期以來的關注和支持,希望我的內容對您有所幫助,也期待之后為大家帶來更多的精彩內容,再會。(文/圖/攝 汽車之家 王賡)
車型圖片 | ![]() | ![]() | ![]() |
基本參數 | 金牛座 2017款 EcoBoost 245 時尚型 | 金牛座 2017款 EcoBoost 245 豪華型 | 金牛座 2017款 EcoBoost 245 旗艦型 |
廠商指導價 | 24.98萬 | 26.98萬 | 29.98萬 |
廠商 | 長安福特 | 長安福特 | 長安福特 |
級別 | 中型車 | 中型車 | 中型車 |
能源類型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環保標準 | 國V | 國V | 國V |
上市時間 | 2016.10 | 2016.10 | 2016.10 |
最大功率(kW) | 180 | 180 | 180 |
最大扭矩(N·m) | 350 | 350 | 350 |
發動機 | 2.0T 245馬力 L4 | 2.0T 245馬力 L4 | 2.0T 245馬力 L4 |
變速箱 | 6擋手自一體 | 6擋手自一體 | 6擋手自一體 |
長*寬*高(mm) | 4996*1878*1503 | 4996*1878*1503 | 4996*1878*1503 |
車身結構 | 4門5座三廂車 | 4門5座三廂車 | 4門5座三廂車 |
最高車速(km/h) | 218 | 218 | 218 |
官方0-100km/h加速(s) | 7.9 | 7.9 | 7.9 |
NEDC綜合油耗(L/100km) | 7.9 | 7.9 | 8.2 |
整車質保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車身 | 金牛座 2017款 EcoBoost 245 時尚型 | 金牛座 2017款 EcoBoost 245 豪華型 | 金牛座 2017款 EcoBoost 245 旗艦型 |
長度(mm) | 4996 | 4996 | 4996 |
寬度(mm) | 1878 | 1878 | 1878 |
高度(mm) | 1503 | 1503 | 1503 |
軸距(mm) | 2949 | 2949 | 2949 |
前輪距(mm) | 1608 | 1608 | 1608 |
后輪距(mm) | 1618 | 1618 | 1618 |
滿載最小離地間隙(mm) | 133 | 133 | 133 |
車身結構 | 三廂車 | 三廂車 | 三廂車 |
車門數(個) | 4 | 4 | 4 |
座位數(個) | 5 | 5 | 5 |
油箱容積(L) | 64 | 64 | 64 |
后備廂容積(L) | 534 | 475 | 475 |
整備質量(kg) | 1745 | 1745 | 1794 |
發動機 | 金牛座 2017款 EcoBoost 245 時尚型 | 金牛座 2017款 EcoBoost 245 豪華型 | 金牛座 2017款 EcoBoost 245 旗艦型 |
發動機型號 | CAF488WQ7 | CAF488WQ7 | CAF488WQ7 |
排量(mL) | 1999 | 1999 | 1999 |
排量(L) | 2.0 | 2.0 | 2.0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氣缸排列形式 | L | L | L |
氣缸數(個) | 4 | 4 | 4 |
每缸氣門數(個) | 4 | 4 | 4 |
壓縮比 | 9.7 | 9.7 | 9.7 |
配氣機構 | DOHC | DOHC | DOHC |
最大馬力(Ps) | 245 | 245 | 245 |
最大功率(kW) | 180 | 180 | 180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5500 | 5500 | 5500 |
最大扭矩(N·m) | 350 | 350 | 350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1750-4000 | 1750-4000 | 1750-4000 |
燃料形式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燃油標號 | 92號 | 92號 | 92號 |
供油方式 | 直噴 | 直噴 | 直噴 |
缸蓋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缸體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環保標準 | 國V | 國V | 國V |
變速箱 | 金牛座 2017款 EcoBoost 245 時尚型 | 金牛座 2017款 EcoBoost 245 豪華型 | 金牛座 2017款 EcoBoost 245 旗艦型 |
擋位個數 | 6 | 6 | 6 |
變速箱類型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簡稱 | 6擋手自一體 | 6擋手自一體 | 6擋手自一體 |
底盤轉向 | 金牛座 2017款 EcoBoost 245 時尚型 | 金牛座 2017款 EcoBoost 245 豪華型 | 金牛座 2017款 EcoBoost 245 旗艦型 |
驅動方式 | 前置前驅 | 前置前驅 | 前置前驅 |
前懸架類型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構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金牛座 2017款 EcoBoost 245 時尚型 | 金牛座 2017款 EcoBoost 245 豪華型 | 金牛座 2017款 EcoBoost 245 旗艦型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盤式 | 盤式 | 盤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前輪胎規格 | 235/55 R17 | 235/50 R18 | 245/45 R19 |
后輪胎規格 | 235/55 R17 | 235/50 R18 | 245/45 R19 |
備胎規格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