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大家好,我是汽車之家的評測編輯徐超,我將和我的同事,新媒體編輯石家銘一起,為大家長測林肯MKC(下文簡稱MKC)。這次的長測為期一年,共計12期文章,關于MKC的方方面面,大家有什么問題都可以通過文章留言或編輯博客和微博(微博:@司機徐超、@石家銘sjm)向我們提問。好了,廢話不多說,我們入正題。
MKC定位于豪華品牌中型SUV,我認為它最旗鼓相當的對手應該是同為進口車型、同為橫置發動機平臺、同為二線豪華品牌的雷克薩斯NX,當然了,林肯推出MKC這款車肯定不是沖著NX一位選手來的,包括奧迪Q5、奔馳GLC等在內的一眾豪華品牌中型SUV肯定都是MKC的競爭對手。
我們這次長測的具體車型是:林肯MKC 2017款 2.0T 四驅尊雅版。它是MKC整個車系中的中高配車型,同時又是四驅車型里的入門配置,官方指導價37.38萬元,可以說,對于想要四驅的消費者來說,它是性價比最合適的一款了,非常具有代表性。
大家都知道,豪華品牌的競爭,車本身的產品力當然至關重要,但像4S店的環境、服務等這些軟實力也是不容忽視的。我們去4S店提車時,林肯的交車儀式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借著這次長測開篇的機會,也和大家做個分享。
交車儀式由我的同事石家銘和工作人員完成,我覺得,他故作淡定的微笑里還是藏著一絲得意的,畢竟,他就要成為這輛車的主人了,雖然時限只有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人員告訴我,林肯可以給用戶提供上門試駕和上門講解車輛使用方法的服務,這是很突出的優勢。我決定這段時候抽空切身體驗一下這項服務,看看是否真如工作人員所說的這么貼心。網友們如果有什么想要我代你們體驗的內容,也都可以留言告訴我。
儀式完成,拍一張合影,拍完后不到十分鐘,工作人員就送過來一個小紀念品,挺用心的。到此,交車儀式就算是完成了,可以把車開走啦。
說完了交車儀式,下面就聊聊這段時間我對這輛車初步的體驗感受。先來看外觀,林肯現在在售的車型里,MKC和MKX就像兩兄弟一樣,設計語言非常相似,看上去比較精致、有一定的商務氣息,但是在豪華感上,我覺得還是大陸那樣的風格更勝一籌。但不管怎么說,如果你對BBA主流車型已經審美疲勞了,那相信MKC的顏值是不會令你失望的。
我們這次長測的車是上深下淺的內飾配色,深棕色搭配淺米色,既有檔次感,又很溫馨,只是,美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打理起來,它應該比黑內飾費事一些,我會一直關注內飾舊化、臟化的程度,看看它到底耐不耐臟。
一坐進車內,我最先被吸引住的不是視覺,而是嗅覺,這臺才600多公里的新車里,有一股挺濃的味道,絕不能稱之為異味,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非天然的香味”,類似于剛開箱的蘋果電腦的味道,買過MAC的人一定知道我在說什么。
說說駕駛吧,我拿到這臺車也才半個月左右,而這期間我又接連接了兩個性能測試選題,需要著重體驗測試車,留給這輛車的時間就頗為緊張了。所以,細致的駕駛感受留著在以后的長測文章詳細地與大家分享,今天就簡單講講初步的感受。
在為數不多的幾天開著MKC上下班的途中,它給我的第一印象很明確,就是輕松、好開。方向是輕輕的、懸架是軟軟的,油門的響應很適中,再輔以寬大、柔軟的沙發式的駕駛座椅,整個駕駛體驗是可以讓你把身心都完全放松的。日常代步,這樣的表現很討喜。
● 極具儀式感的歡迎方式
MKC上有一個挺有意思的細節。我一直覺得,豪華品牌車主一定都比較喜歡能體現身份,具有儀式感的東西,MKC很好地抓住了用戶的這點心理。
只要你懷揣著鑰匙,無需對它進行任何操作,走進MKC時,它的日間行車燈和門把手處的照明燈會自動亮起,車的兩側會通過燈光投射出一個林肯的LOGO,這種感覺就像是車在歡迎它的主人一樣。這樣的有逼格的小儀式,也很適合車主向朋友們炫耀一下。圖文解說有些抽象,具體的效果大家看下面的小視頻。
● 品牌認知度到底如何?
目前來看,林肯還只能算是二線豪華品牌,那對于潛在消費者來說,品牌認知度就顯得很重要了。這里分享兩個我用車過程中的小故事。
可以看出,開林肯到底漲不漲面子,還是要看具體的人!
● 油耗記錄
正如前文所說,這半個月以來,開這輛MKC的機會真的不多,所以也就僅僅加了一次油而已,而且基本都是行駛在上下班高峰期的西三環,平均速度偏低,油耗有點高,參考的意義不算太大。這里要提一句,油箱蓋里寫明了,MKC是可以加92號汽油的,但考慮到畢竟是2.0T的發動機,我還是加的95號,過了首保之后,我們會開始使用92號汽油,對比下油耗和駕駛感受是否有區別?傊,關注油耗的朋友們,還是期待下期更新吧。
● 小結
短短半個月的相處,這輛MKC給我的第一印象還是挺不錯的,開著舒服、輕松,適合日常代步。關于它方方面面的細節,我和石家銘都會在以后的長測中和大家分享,還是那句話,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向我們提哦!(文/圖/攝 汽車之家 徐超)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在上一期的文章里,我只是簡單地分享了一點MKC的駕駛感受,這一期的文章里,我們就好好聊聊,它的駕駛感受和行駛品質到底表現如何。
之前已經有相關的測試和試駕文章了,網友們可以點擊鏈接回顧:《久違的美國風味 測試林肯MKC兩驅/四驅》。這里也就不按照常規的順序贅述太多了,我總結幾個優缺點和大家分享吧。
● 舒適性上佳
MKC的舒適性絕對是它動態表現里最大的亮點和最突出的優勢。底盤懸架調校得較軟,過個減速帶或者溝溝坎坎的,非常從容,顛簸被過濾得很好,車內的人感覺極為安穩。
不僅如此,濾振的動作也比較干凈,經過一些稍大的顛簸之后,確實還會有一點輕微的起伏,但并沒有多余的細碎擾人的振動,這也是它表現很好的地方。
周末我都會去購物城,經過樊羊路,北京的網友應該會知道,這條路的路況挺糟糕的。但每次經過一些路面破損的時候,我甚至都會刻意往顛簸不平的地方開,享受優良的底盤帶給我的愉悅感。
● 隔音降噪表現優秀
第二個亮點是隔音降噪,無論中高低速,比較擾人的路噪風噪都隔絕得很好,整車表現得非常安靜,再輔以它音質相當棒的音響系統,駕駛環境確實挺高級。
● 人機工程不好
MKC駕駛方面最大的缺點就是人機工程做得不好。比如,自動啟停、AUTOHOLD、雙閃等常用的功能按鍵在中控臺右側遠離駕駛者的位置;按鍵換擋反應也不快;而電子手剎則布置在了左膝蓋前面,需要探下身去摳,我完全不理解是為什么……
創新精神的確是應該推崇的,但我認為,如果做不到好用,那意義也不大了。
● 幾個需要適應的細節
還有幾個細節也值得說一下,MKC的油門調教得稍有些靈敏,堵車走走停停時,油門一定要淺,踩深了會有些竄車。剎車的初段有一定的虛位,腳感偏軟。
這些都需要時間適應,我每天都開著它上下班倒沒什么問題,但同事偶爾征用一下當工作車,回來就會告訴我不太習慣,所以,這些也算是小不足吧,倒也稱不上是多么大的缺點。
● 安全帶未系提醒過于溫柔
這段時間的使用,我發現了一個小細節,就是MKC的安全帶未系提醒實在太“溫柔”了。無論你是上車之后就壓根沒系,還是行車途中解開了,它都是隔很長時間才會響共計六聲“噔”,聲音也比較平穩,并不會像大多數車那樣逐步提高響的頻率和聲調?梢哉f,如果你不是太在意的話,甚至可以對它的提醒忽略不計了。我認為,以目前國內很多駕駛者和乘客的自覺性,這個功能應該“粗魯”一些的。
● 油耗記錄
也許是因為還未出磨合期的緣故吧,總之,這輛MKC至今為止的油耗表現確實不太理想,看看以后會不會有改善吧。有一點要說明一下,五一假期時,我把車交給長測伙伴石家銘使用,卻忘記告訴他首保前先加95號汽油,所以他直接加了92號的。既然這樣,那就“將錯就錯”吧,日后再找個合適的機會重新試試95號汽油。
● 小結
駕駛感受方面,MKC給我的印象就是輕松、舒適,這個特點非常鮮明,每天開著這樣一部車通勤,放松已經緊繃了一天的神經,確實是一件挺愜意的事。下次的更新里,我會和大家分享這輛車內飾的功能配置和多媒體方面的使用感受,我們下期見吧。ㄎ/圖 汽車之家 徐超)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我對MKC這套SYNC 3多媒體系統已經比較熟悉了,第三期的長測,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它的使用心得。
[如果你懶得看圖文,可以直接點擊視頻,也可以涵蓋大部分圖文的內容]
SYNC 3系統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很多福特車型上也能看到,只是界面風格可能會有一定的區別。詳細介紹它的文章,大家可以點擊鏈接回顧:《見面不如聞名 體驗福特SYNC多媒體系統》。這篇長測文章里,我還是挑一些我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 播放音樂
任何車的多媒體系統,對我來說,最常用的功能就是播放音樂或者聽收音機。MKC連藍牙聽音樂比較方便,而且,第一次連接成功之后,以后只要上車時手機藍牙功能是開啟的,就會自動連接開始播放音樂,一個小小的功能提升了不少便利性。
再一個就是音質方面了,MKC的這套音響得到了“THX”的認證,THX即Tomlinson Holman Experiment,是盧卡斯影片公司針對商業電影院制訂的一種體系認證。實際來說,這套音響的音質是比較出色的,聲音比較干凈,人聲聽著比較通透,低頻氛圍感較強,整體環繞的效果不錯。我確實不是很懂音響,如果網友們對這方面感興趣,可以在留言區告訴我,我去請教這方面的專家,為大家做一個詳細的解讀,包括音響改進的方案等,在之后的長測文章里呈現。
●空調
MKC可以直接通過觸摸屏來操作空調,這本身并不是什么問題。關鍵在于中控下方的按鍵也基本都是用來控制空調的,這兩者功能極為重復,但又“缺一不可”,具體來說:按鍵控制能開關座椅加熱和通風,但是不能調節出風的模式,觸控則是能調節出風模式,但不能開關座椅加熱通風,其他功能則都是重復的。
●導航
我基本不太會使用車載導航,因為現在手機導航的用戶體驗和便利程度基本超越了市面上99%的車載導航。試用了一下MKC的車載導航,可以手寫輸入導航目的地,識別率也不錯,潦草點沒關系。但是語音識別就不太好了,只能識別到街道名而不能識別建筑物或者地點的名稱,這點基本就讓我失去了使用的欲望了。
關于這輛車整個語音識別系統,大家可以看一下之前《90后聊車》節目里,我和我的搭檔沈胖一起挑逗它的結果,雖然那是一輛蒙迪歐,不過系統功能是大同小異的。
●手機互聯
我這輛車有CarPlay功能,關于CarPlay的介紹已經太多了,這里不贅述了。它還有一個連接手機應用程序的功能,除了我預料之中可以識別到音樂播放軟件之外,它居然還可以連接航旅縱橫......這是我沒想到的,那些商務人士、空中飛人們會非常喜歡這個功能的。話說回來,干我們評測編輯這行的,相比較于大部分人,也算是空中飛人了......
●微體驗
在副駕沒有坐人的情況下,副駕的安全氣囊會自動關閉,這個功能大部分車上都需要用鑰匙手動擰才行,這個小細節上,MKC值得表揚。另外,前幾天我在美國試駕北美版凱美瑞的時候,它也有這個自動的功能,美規和美國品牌車型上這個功能普及率比較高,據說是因為當地法規的原因。
●油耗
本次更新前有一周多時間,由于我整周出差,長測車交由石家銘使用,他上下班的路況比我要通暢,平均時速更高,油耗表現稍好。
● 小結
總體來說,MKC的多媒體系統功能很齊全,對于手機互聯方面的支持也比較到位。但是用戶體驗方面,尤其是導航和空調的操作我覺得還有改善的空間,最大的亮點就是藍牙連接手機播放音樂,便利性不錯,音質也很好。下一期就要首保了,關注MKC后期維護保養方面的網友們,不要錯過哦。關于這款車日常使用的問題,大家也可以去我的微博@司機徐超和編輯博客提問,我們下期見!(文/圖/攝 汽車之家 徐超)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經過三個多月的使用,我這輛MKC跑了6000多公里,也到了該首保的時候,這類二線豪華品牌的車型,經銷商的服務質量和車輛后期保養維護的細節也都是潛在車主比較關注的問題,本期長測文章我們就聊聊這方面的內容。關于保養費用詳細的解析,網友們可以通過這篇文章了解:《小保養花費999元 林肯MKC養車成本解析》。這次我就不太贅述了,主要講講我去店里首保的一些體驗和細節。
如果你懶得看圖文,下面的視頻也可以涵蓋大部分圖文的內容
提前電話預約,屆時到店保養,這些都是常規的流程了,這里不贅述了。MKC首保是完全免費的,現在部分豪華品牌還沒做到這一點。到店后在室外停車位旁邊就會有工作人員接待,將車主直接迎進休息室,等候辦理相關手續。
稍等一段時間之后,就會有專門的接待人員辦理保養施工前的手續。這位接待人員也會全程負責車輛保養的相關事宜,簡單點說,店里保養時有什么事找他(她)就行了。
一切手續辦妥,就可以開始保養了,首次保養比較簡單,一般更換機油、機濾,視情況檢查一下或更換空濾,常規的也就這些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常規的保養,林肯店內對車況的檢查做得非常細致,大大小小三十多個項目,比較令人放心?傮w來說,整個首保的過程還是挺讓人滿意的。
●幾個貼心的細節
整個首保過程中,有兩個做得比較不錯的細節,給我留下了挺好的印象,體驗不錯,可以博得車主們的好感。
●微體驗
非常尷尬,有一次出差回來第二天準備開車上班,到了地庫發現車虧電無法啟動了......這也是一個體驗林肯品牌救援服務的好機會吧,我只能這么自我安慰了......
其實,一看到虧電了我就知道原因了,這是因為福特旗下的車型(包括林肯),熄火鎖車后,行車記錄儀仍會處于通電工作的狀態,此時如果車內USB口接著一些數碼產品,也會持續充電。
之前一次出差日本,前后車共停了5天,回來沒有虧電,我也就沒太在意這個小問題了。這次停車達到了8天,結果電瓶就沒有“堅持住”。唉,看來停車關記錄儀才真正靠譜......
整個救援過程中,從24小時救援電話的接線人員到具體負責現場施工的師傅,效率都挺不錯的,而且救援是完全免費的,這項服務也算比較貼心。
●長測油耗
首保前的油耗表現就是這樣了,總共12.9L/100km的成績明顯還是偏高的,這也和我每天上下班都是西三環極其擁堵的路況不無關系。
●小結
這輛車在我這已經用了四個月了,它舒適、安靜、厚重的行駛表現讓我挺喜歡的;馬上,我就要將它轉交給長測同事石家銘,下期的長測文章就由他來更新了,下期不見不散!(文/圖/攝 汽車之家 徐超)
●相關鏈接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大家好,我是汽車之家編輯石家銘,從我的小伙伴徐超手里接過MKC的鑰匙之后,這幾期文章就由我來更新啦,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上干貨——這期文章我們就來聊聊MKC的空間表現究竟如何。
●前排儲物空間
夏季天熱,我還是特愛出汗的那種人,所以我習慣把水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主駕駛門板內側的儲物格絕對是個放水的好地方,MKC的前門板內側儲物格大小還不錯,三瓶水放進去之后還能富余一點空間。
MKC的中控臺左下方和上方都沒有儲物格,這些儲物格雖然不起眼,但是還是能提升一定實用性的。中控臺下方有一個帶滑蓋的儲物格,雖然不大,放一些零錢票據還是可以的,但想放手機或是錢包的話就有些勉強了。在小儲物格后面,還有兩個杯槽,深度和固定效果都不錯。
所以,如果前排乘客想放手機錢包的話,只能放在杯槽里面了,如果把門拉手做成封閉式的話,也是可以存放的,可惜是貫通式的。
如果說這些儲物格都不能令人很滿意的話,那MKC的中央扶手箱絕對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了,中央扶手箱采用分層式設計,上面的夾層可以放行駛證等小文件,而下層空間的深度很寬裕,水瓶豎著放進去都完全沒有問題,不過寬度則算不上很寬。
MKC的手套箱空間也很大,開口幅度和深度都不錯,里面還是分層式的設計,比較貼心;不過開口兩側是沒有擋板的,如果零碎東西較多,打開手套箱之后很容易掉出來。
●后排儲物空間
MKC的后車門內側能放的東西不多,不過也足夠使用了,前排座椅的椅背也有儲物兜,可以放一些文件之類的東西。
前排中央扶手的后方如果有儲物格和USB接口就更好了,不過三相電源接口真的是一個驚喜,也相當的實用。雖然中央扶手后方沒有地方放手機,不過,后排乘客給手機充電的話,還有個隱藏的儲物格可以使用,位于副駕駛座椅左側,放一個手機正合適。此外,后排中央扶手的杯槽也可以當做小儲物格使用,不過放水的效果并不是特別好。
總的來說,坐在MKC里,雖然不至于讓你找不到地方放東西,但是相比于其它車型來說,MKC的儲物空間在細節方面做得還是不夠好,如果能多一些人性化的儲物格,對于日常使用來說無疑會更加的方便。
●后備廂空間
MKC的常規后備廂空間算不上很大,但是應對日常需求足夠了。如果需要搬運大件物品,可以放倒后排座椅,不過后排椅背和后備廂地臺之間并不是全平的,對實用性略有影響,后備廂下面隔層還有一些儲物格,放點玻璃水、車蠟或是隨車工具等物品很合適。
●乘坐空間體驗
長測這段時間,我除了開MKC上下班之外,還會將它作為工作車使用,有一次我和其他四位同事出去拍選題,我也正好借機看一看這臺MKC究竟“能不能裝”。
總的來說,MKC的乘坐空間在同級別中并沒有優勢,由于我比較壯,所以這樣的乘坐表現還是比較正常的,對于正常身材的用戶來說,MKC的乘坐空間會相對更充裕些。
●微體驗
長測另一位同事徐超曾經在之前的長測文章中提到,MKC副駕的氣囊會在無人乘坐時自動關閉,但是我卻發現,有時候在副駕有人乘坐時,中控也同樣會提示氣囊是“OFF”狀態,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我發現這種情況也是沒有規律可循的,后續我會持續關注,或是去4S店咨詢后再和大家分享。
●長測油耗
由于我每天的上下班路途要比徐超通暢一點點,所以這段時間的平均油耗略有下降,不過12.5L/100km的油耗也算不上低,后續我還會繼續關注它的油耗表現。(文/圖 汽車之家 石家銘)
●用車總結
從實際使用來看,MKC的乘坐空間讓我比較滿意,不過車內的儲物空間還是相對略少了些,希望在之后,林肯可以在這方面做得更好些。大家對于MKC的日常使用方面如果有什么問題,也可以去我的新浪微博@石家銘sjm提問,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大家好,我是汽車之家編輯石家銘,上一期和大家聊了聊林肯MKC的空間表現,這一期的內容相信大家會更加感興趣,那就是林肯MKC的長途和高速駕駛感受究竟如何?
由于我住在北京的房山區,每天上下班往返要走80km的路程,這一路有高速有環路,再加上北京時常擁堵的交通,每天的通勤時間基本都接近4個小時,這不僅對我是種考驗,對于MKC的駕乘舒適性也同樣是一種考量,不過值得稱道的是,MKC這段時間的表現都沒讓我失望。
●先說一些小細節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長時間開車后,腿部和車門或中控臺接觸的那部分會被硌的特別疼,不過MKC在這方面做得還是很到位的,內飾用料比較足,和腿部常常接觸到的地方都有柔軟的皮質包裹,長時間開車也不怕硌腿。
MKC的座椅很舒服,它的包裹性強,填充物柔軟度適中,保證舒適性的同時還能保留一定的支撐性,值得一提的是,MKC的座椅皮質相當不錯,觸感很細膩,點個贊。
定速巡航和并線輔助對于長途駕駛來說也是相當實用的配置,都能一定程度的緩解駕駛員的駕駛壓力和疲勞感,我們的長測車為四驅尊雅版,如果有尊耀版配備的自適應巡航的話,相信長途駕駛會更輕松。
●長途高速駕駛感受
在此前,我的同事徐超和大家分享了MKC的城市駕駛感受,MKC的各項表現也得到了他的認可,而它的高速駕駛感受,也同樣值得稱道。
不論是城市還是高速駕駛,MKC的動力表現都能令人滿意,這其中令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它的中后段加速能力,動力儲備比較充足,高速上超車也不費力;此外,MKC的懸架調校也相當舒適,舒適模式下的高速長途巡航簡直是一種享受,而運動模式也能給你不錯的支撐性和路感;噪音控制也是可圈可點的一方面,高速行駛時依然能保證車內正常交流不受干擾,總的來說,拿MKC去跑長途跑高速,真的是相當適合。
●微體驗
(圖片為副駕手機抓拍,AV畫質請見諒)
一次行車時,無意中發現在藍牙連接狀態下,中控區域是可以進行撥號操作的,而用數據線連接CarPlay時,一旦提速,中控顯示的則是“限制訪問撥號鍵盤”,不能進行撥號,應該是廠家為了提高大家行車安全作出的對策,開車千萬別分神兒啊!
●長測油耗
由于每天上下班都要跑高速,所以這段時間的平均油耗是穩步下降的,我也會在接下來的日子持續關注MKC的油耗表現。
●用車總結
就像我所說,長途或高速行駛時,MKC可以給乘客提供足夠的舒適性,它的駕乘表現足以令人滿意。大家對于MKC的日常使用方面如果有什么問題,也可以去我的新浪微博@石家銘sjm提問,我們下期不見不散!(文/圖 汽車之家 石家銘)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大家好,我是汽車之家編輯石家銘,這次長測文章上線前,我開著這臺林肯MKC回了趟老家,也正巧,我借機對話了三位“老司機”,讓我們一起看看,在其他車主眼中的林肯MKC是什么樣子的。
本次選取的三位“老司機”,最短的一位駕齡也已超過十年,在它們眼中,林肯MKC有哪些優缺點?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聽聽石先生怎么說
石先生是一名教師,今年46歲,從22歲考取駕照開始,至今駕齡已有24年,用石先生自己的話形容就是“自己是個十足的汽車迷”,所以這次對話的第一個對象就是他啦!
石先生和好多其他車主一樣,第一次開MKC的時候對它的按鍵式換擋很新鮮,甚至是有些不習慣,不過稍過些時間就適應了;對于舒適性層面,石先生給了林肯MKC很高的評價,柔軟舒適的座椅、細膩的方向盤手感使得乘坐感受相當不錯,而全景天窗的配備也給舒適性錦上添花;全包式車門這種小細節也是值得稱道的地方,不過電子手剎的位置真的是不好找,第一次開車時找了好久才找到,石先生認為這方面值得提升。
●聽聽劉先生怎么說
劉先生今年47歲,在交管部門工作,因為從事行業的關系,他年輕時就和各種車型打交道,從三輪“挎斗”摩托,到硬派越野帕杰羅,他都擁有過,是個十足的“老司機”,那么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劉先生對林肯MKC的評價吧!
作為開過N多車型的老司機,劉先生對于駕駛感受方面自然是重點考量的,林肯MKC的駕駛感受很讓劉先生滿意,用他的話說就是“像我這個年紀的人,就喜歡這樣舒舒服服地開”;“這車哪兒都不錯”,劉先生又說道,“就是后備廂空間沒有想象中那么大,如果是我日常用的話,倒也夠了,電尾門我也很喜歡!
●女性“老司機”?聽聽她不同角度的觀點
第三位有點特別,是個女性“老司機”,劉女士也是一名教師,雖然實際駕齡和前兩位相比不算長,但是超過十年的駕齡在女司機當中也算得上是老手了,這次請她做客對話,主要是想聽女性“老司機”不同角度的觀點。
不得不說,女司機的視角和咱們男士確實不太一樣,劉女士更感興趣的是林肯MKC搭載的安全配置和駕駛輔助等配置,就像并線輔助和自動泊車,這些對她來說都很實用,也很新鮮;在對話結束前,她還提到了好多女司機的駕駛坐姿問題,“看著好多女司機是抱著方向盤開車,其實還不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坐姿?”劉女士說。不過劉女士隨即也對MKC的座椅調節提出了肯定,不僅調節方向多,而且腰托可調,很容易就找到合適的坐姿了。
●對話小結
和三位“老司機”聊完,我在這兒也做個簡單的總結回顧:
優點&亮點:
1. 舒適性上乘,隔音降噪、懸架濾振都很不錯
2. 座椅可多項調節,且有腰托,很容易找到合適坐姿。
3. 動力足
4. 配置貼心,自動泊車和并線輔助特別適合女司機
5. 全包式車門挺實用的
建議改進的地方:
1. 手剎位置比較隱蔽,不好找;
2. 儲物空間和后備廂沒有想象中那么大,中規中矩,也夠用。
●微體驗
在上文中,劉女士提到了林肯MKC的自動泊車功能,這次微體驗,我們也帶大家一起看看林肯MKC自動泊車的工作流程。
實測之后發現,MKC的這套自動泊車系統還是挺好用的,精準度不錯,使用起來也沒什么BUG,對于新手來說很友好。
●長測油耗
這次跑長途,使得平均油耗有所下降,我也會在接下來的日子持續關注MKC的油耗表現。
●用車總結
看來,接觸過MKC的人都對它的舒適性表示滿意,不過MKC還是有一些細節上需要改進的地方。大家對于MKC的日常使用方面如果有什么問題,也可以去我的新浪微博@石家銘sjm提問,我們下期不見不散!(文/圖 汽車之家 石家銘)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大家好,轉眼間,我們的林肯MKC長測也已經進行到第八期了,經過這段時間,我們這臺長測車也基本上到了二保的時候,本期文章,我們就來給大家帶來MKC二保的內容。
自首保過后,這臺MKC也行駛了1萬公里左右的里程,就在這幾天,每次上車行車電腦都會提醒我立即更換機油,所以我也著手準備進行車輛的第二次保養工作。
二保依舊選擇離公司較近的北京福瑞林肯中心,首保也是在這兒做的,打電話提前進行預約,然后就可以按照時間直接到店進行保養了。
到店之后,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接待,她會負責這臺車從始至終的二保工作,有什么事兒找她就行。接車后,工作人員會對車輛進行全面的檢查,看看有無漆面劃痕,小磕小碰之類的;然后會講解車輛保養將要進行的項目,最后,會給車輛套上保護套,值得一提的是,林肯使用的保護套是類似皮質的,實用性暫且不談,至少用戶體驗是相當不錯的。
二保我只選取了基本的保養項目,像是上文中提到的那幾項自費項目,個人認為在這個里程數還不需要做,于是和工作人員敲定項目后,完成下單,就可以去樓上稍事休息,等待車輛進行保養了。
至于工作人員介紹的保養套餐,由于這臺車只進行為期一年的長測,所以購買這種套餐并沒有意義,我也就委婉的謝絕了工作人員的推薦,不過對于林肯車主來說,這種套餐還是比較劃算的。
二樓休息室里坐著不少客戶,休息室的環境比較幽靜,燈光也以暖色調為主,室內裝潢也挺符合林肯的調性的。好多客戶會站在窗戶旁邊觀察自己愛車的保養情況,不過離得比較遠,看不太清,要想看清楚,還得下到車間去。不過工作人員好像把我要拍攝這茬兒給忘了,直到保養快結束了才想起來叫我過去……
最后就是付錢、交車了,工作人員依舊會貼心的將車洗干凈,盡管當時正在下著小雨;然后再當著您的面兒把車里的保護套拆下來,再和您核對下車里的物品,看是否有遺漏,然后給您貼上下次保養的提醒標簽,非常的貼心。
其實在交車時有個小插曲,維修師傅不小心把鑰匙落車里,然后又不小心鎖了車門,于是工作人員過來問我這臺車的密碼鎖密碼是多少,對于從來都沒有用過這個功能的我,自然也是不知道的,于是師傅只好把牌照框拆下來,打開后備廂鉆進車內,才打開車門。
其實這種情況是可以避免的,記住密碼很方便,初始密碼就保存在隨車手冊文件夾里面,車輛說明書還詳細的介紹了初始密碼的使用和自定義密碼的設定,建議大家至少將初始密碼記住,以免不必要的麻煩。
●長測油耗
二保之后,油耗又有些許的下降,可能和我上下班路況變好也有一定關系,我也會繼續關注MKC的油耗表現。
●用車總結
這次二保,讓我體會到了林肯細致入微的服務,無論是店面環境還是工作人員的服務都能令人滿意,不回去過多的推銷自身的售后產品,遇到問題也會積極的去面對、解決,這一點值得點贊,希望林肯能繼續保持下去,給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售后服務。(文/圖 汽車之家 石家銘)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網友們好,我是評測組的徐超,時隔半年之后,我又從同事石家銘手里接過了這輛林肯MKC長測車,剛拿到車,正好適合感受一下它車況的變化,這期我們就主要聊聊這方面的內容。
不同于我日常工作中的新車試駕和測試,長期測試的核心點就是可以通過長時間的使用來驗證一輛車耐久性、可靠性方面的表現。這輛車總共已經使用了8個月左右,靜態、動態表現和剛提車時都會有一定的變化。
● 外觀
我用車時,公司和小區里都是停在地下車庫,公司的地下車庫環境不錯,比較整潔,但小區的地庫灰塵就比較大了。之后從盛夏一直到現在,石家銘用車時,在家里是停在地上車位的,經歷了較長時間的風吹日曬。
這輛車從未做過任何漆面維護和美容,如打蠟、鍍膜、鍍晶等,日常洗車也就是公司樓下的洗車鋪,沒有去過高檔店精洗。到現在為止,深紅色的車漆,遠看的光澤和顏色都還維持的很好,依舊比較漂亮,不過近看會有一點輕微的太陽紋。
● 內飾
這輛車采用了深淺搭配的內飾,看上去比較典雅,不過當初剛拿到車時我就提過,可能不如全深色內飾耐臟。這么長時間的使用,我們沒有對內飾做特別的打理,但是日常還是非常注意清潔和維護的,F在內飾并沒有出現明顯的老化,維持的不錯。
方向盤、座椅、門板上方,這些駕駛員和乘客經常會觸及的地方,都采用了深色的處理,相對耐臟一些,皮質包裹的部分現在有一點輕微的發亮的感覺,整體看著還是比較新的。其他淺色部分還都保持著新車的顏色,并未出現明顯的氧化發黃,所以,這輛車的內飾兼顧到了耐用性和典雅的氛圍,可以給好評。
● 駕駛乘坐感受
我上下班就是走西三環,極其擁堵,不過路況相對較好,沒有什么顛簸和破損,石家銘住房山,上下班是走高速進京,再走城區環路,路況也較好,因為他要早早出發,全程要比我通暢很多。
在這樣的行駛情況下,這輛車的動力系統還保持著新車的狀態,換擋的平順性、加速的順暢感都還比較優秀。不過底盤方面有一定的衰退,舒適性還保持得不錯,但是整體感、扎實感就不如新車時那么好了,經過顛簸和減速帶時,無論是駕駛者還是后排乘客,都能感受到一些輕微松散的感覺,車廂里內飾件也會有一些輕微的響動,而當路況較好時就沒什么問題,小的起伏和路面接縫還是可以被很好地過濾掉,舒適度有保障。
最后需要說明,這輛MKC使用至今沒有出現過什么故障,除了常規的保養,沒有再去4S店維修過,可靠性做的還不錯。
● 微體驗
● 長測油耗
石家銘每天上下班通勤的路況要比我通暢很多,我很高興看到在他的“努力”下,這輛MKC的平均油耗有了明顯的降低,當然這輛車已經進行過了首保和二保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希望它在我手里恢復以前的使用場景后也可以有不錯的油耗表現。
● 小結
經過大半年的使用,這輛MKC的耐久性和可靠性還是經得住考驗的,除了底盤懸架變得稍微松散了一些,其他各個方面都表現不錯,也沒有出現故障。下期我們會集中回答網友們的問題,對這輛車感興趣的網友們的抓緊提問了,編輯博客,文章留言,微博@司機徐超,都可以。ㄎ/圖/攝 汽車之家 徐超)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轉眼間,我們的林肯MKC長測也已經進行到第十期了,在這一期,我選取了這段時間網友比較關注的兩個問題來進行解答,希望能對有意愿購買林肯MKC這款車型的朋友有所幫助。
Q1:2017款 2.0T 兩驅尊悅版(指導價29.88萬元)和2017款 2.0T 兩驅尊享版(指導價33.18萬元)該買哪個?
這是自長測以來出現次數最多的問題之一,我們測試的雖然是四驅尊雅版,但是兩驅尊悅版作為全系最低配,以不到30萬元的價格打動了不少消費者,使得這款車型配置的關注度頗高,不過,作為最低配車型,配置肯定是沒那么豐富的,下面我們就來和2.0T兩驅尊享版做一個對比分析:
兩驅尊悅版和兩驅尊享版的配置差別如上圖所示,差價為3.3萬元,3.3萬元能買到什么?
首先,是一塊超大的全景天窗:
在之前的長測文章中提到過,MKC的全景天窗透光率較高,有了天窗之后,能讓人覺得車內更敞亮,而全景天窗這項配置是次低配也就是2.0T 兩驅尊享版以上才會有的,最低配車型是沒有天窗的;此外,方向盤電動調節和方向盤記憶也是2.0T 兩驅尊悅版所沒有的,方向盤記憶這項配置對于我來說使用頻率較高,因為同事會借用這臺MKC,所以我每次上車后就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駕駛坐姿有所改變,一個按鈕就搞定了。
雖然兩款車型配置均為皮質座椅,但是最低配車型是仿皮,兩驅尊享版則為真皮座椅,在之前高速駕駛體驗那期文章中我提到過,MKC的真皮座椅觸感和質感都很不錯,細膩又有檔次,對乘坐舒適性也有一定的提升。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配置差異就是有無GPS導航系統,這項配置是很多人所看重的,買車必須要有,沒有也要后期加裝,不過對我來說,還是更習慣用手機導航,所以這項配置是不是必需,還得看個人的習慣和喜好。
其余的像車內氛圍燈之類的配置屬于“錦上添花”,沒有它并不會對您的用車造成什么影響,不過能提升車內格調倒是真的。
不過,2.0T 兩驅尊悅版也不僅僅是為了拉低售價而存在的,事實上它的配置還算不錯,像是遠近光一體式氙氣大燈、自動大燈、無鑰匙進入、電動折疊后視鏡、自動防眩目外后視鏡、倒車影像、電動后備廂等諸多配置,還有包括真皮方向盤、換擋撥片、前排座椅加熱、主駕駛10向電動座椅、8英寸中控屏幕、自動空調等等配置。對于一款豪華品牌的入門級車型來說可謂,這樣的配置足以令人滿意了,最低配車型的配置水平挺高,性價比也算比較不錯。但是,沒有全景天窗是阻礙部分消費者買最低配車型的一大原因,所以,如果對全景天窗、真皮座椅、方向盤記憶等這幾項關鍵配置有剛需,而且預算不是那么緊張的話,那買2.0T 兩驅尊享版也可,豪華的氛圍感更強。
Q2:MKC的轉向手感怎么樣?稱得上是舒適嗎?
其實從我們MKC的用戶口碑評分來看,舒適性是它最大的優勢之一,那這個舒適性不單單是體現在乘坐上面,開起來也同樣如此。
MKC的轉向手感很有美系車的風格,在轉向時的指向性并不是很靈敏,方向盤也很少能感受到路面的反饋,在舒適模式下,整體都是比較綿柔的感覺,駕駛起來很愜意。
而當切換到運動模式時,方向盤手感會變得更緊繃,力道也會有所增加,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依舊是很好掌控的類型,所以,整體來看,在轉向手感這方面,MKC的舒適性的確是很不錯。
總結:
對于有意愿購買林肯MKC的朋友來說,該買哪個配置的確是一個糾結的問題,最低配車型的配置足夠豐富且有誠意,但是一些必要配置的缺失如全景天窗等,也成為了一部分消費者不考慮它的因素,不過參考兩款配置3.3萬元的差價,能換來的配置并沒有很多,所以,除非是特別看重這幾項差異配置,不然的話,最低配車型就足以滿足您的日常使用。
至于轉向手感方面,其實MKC的舒適性遠不止體現在這一點,像是噪音控制、懸架調校等都成為了整車舒適性的加分項,總的來說,買一臺MKC作為家用,配置豐富,乘坐舒服,確實是很合適的選擇。
● 長測油耗
在二保之后的這段時間,MKC的平均油耗表現一直不錯,在市區內行駛,除非是遇到那種極端擁堵的情況,不然就按照平時的早晚高峰路況下行駛,MKC的油耗基本保持在10L/100km多一點,對于這樣的表現還是可以的,我也會持續關注它之后的油耗表現。(文/汽車之家 石家銘)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在我平常使用這輛MKC時,工作日就是上下班通勤,周末也就是市區里代步,這次借著春節返鄉的機會,路途超過一千公里,需要十幾個小時,正好體驗它的長途駕駛性能。
之前我的同事石家銘在第六期的長測文章里已經分享過他長途駕駛的體驗了,所以這次我主要介紹一些細節和重點。首先讓我非常滿意的就是座椅的舒適性,軟硬適中,人機工程也做的很好。座椅很寬大,還可以調節腿部承托,靠背上方對肩部的承托也比較到位。
頭枕是前后高低都可調,大家可能會忽視這個細節,其實以我的經驗來看,無法調節前后的頭枕,幾乎很難對頭部有一個適當的承托。我連續開了近十二個小時,直到最后,大腿、腰部、頸椎這些部位都沒有出現酸痛的情況。
還有一點值得表揚的是隔音降噪,胎噪和發動機的聲音都控制得很好,但是速度快了之后,A柱處會透進來一些風噪,不過整體的靜謐性還是令人滿意的。一個安靜的車廂也讓它音質很棒的音響有了用武之地,長時間開車聽聽音樂也有助于緩解疲勞。
駕駛感受方面,動力儲備足夠,一些省道、縣道上經常需要借對向車道超車,它的加速能力完全可以應付。不過這次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有時減速或急加速時,變速箱換擋時會有一些可以感知到的頓挫,這也可能和兩萬多公里后車況的變化有關。懸架調校的很軟,舒適性不錯,但支撐性不太好,遇到路面有起伏時,忽忽悠悠的余振有些多,容易暈車的人可能不是太喜歡這種設定。
● 微體驗
本期的微體驗我想說說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就是燈光的使用。這次高速上遇到了大雨霧天氣,能見度不高,再加上春節期間車流密集,尤其需要注意安全。就我的觀察來看,路上最常見的兩種錯誤,一是長時間打開雙閃,二是根本不開燈,這兩種做法都是有安全隱患的。
不開燈的危險比較好理解,可能會造成其他駕駛員看不見或看不清你,識別度不夠。長時間開雙閃就值得說一下了,首先這沒有任何積極作用,其次,行車時雙閃常亮也會讓雙閃(危險警報燈)本身失去作用,試想,如果真的遇到突發情況需要開啟雙閃提示后車時,你發現你的雙閃一路過來都是開著的……
還有一點,如果路上有很多車都開著雙閃行駛,那也會讓那些正確使用雙閃的車輛混入茫茫的雙閃的大軍之中,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所以,維護雨霧天氣的道路安全,從不亂開雙閃做起!
雨霧天正確的燈光使用方法非常簡單,就是開啟霧燈行駛,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如你采取了緊急制動,或者你開到了擁堵車流的末尾,及時打開雙閃提示后車提前減速,恢復正常后就關閉雙閃。當然也有特殊情況,能見度低于100米時,此時車速要低于40km/h,與前車距離要大于50米,這樣的情況下應該打開雙閃,這樣的能見度水平已經是非常惡劣的天氣條件了。
● 長測油耗
這次長途駕駛MKC的油耗表現有些令人失望,據我觀察,120km/h巡航時,平均油耗會超過10升/百公里,更經濟的80-100km/h左右巡航,油耗也在8-9L/百公里左右,2.0T發動機這樣的油耗水平確實偏高了。
● 小結
這已經是為期一年的MKC長測的倒數第二期文章了,一個月后,最后一篇文章里我們會對一年的使用情況做個總結,如果網友們還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也歡迎在文章留言里向我們提問。大家新年快樂,我們下期再見。(文/圖/攝 汽車之家 徐超)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轉眼間,林肯MKC的長測已經走過了一年,在這一年中,這臺MKC陪我度過了許多下班的夜晚,也陪我走過了好多之前未曾走過的路,不過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在這一期內容,我將和這臺MKC做一個正式的告別。
這臺MKC的長測時間跨越了一年之久,經過了整整12期的更新,可能有好多朋友是半路跟上的,那這期我將和大家一起對這一年的長測歷程進行一個回顧。
● 提車有個小驚喜
從第一期就開始關注這篇長測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和徐超提車時遇到了個“小驚喜”,就是這個——
在“例行公事”的拍照留念之后,沒想到4S店送給我們一個用提車合影照片做成的紀念小禮品,包裝和做工都挺精美的,這讓我想起之前同事長測的MKX,在提車時送了一對耳釘,雖然可能并不值多少錢,但是這份小心意還真的能讓車主感到一絲驚喜。
● 日常使用的舒適性超贊
在這次長測過程中,除了我倆各自有一次長途行車之外,其余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市內駕駛,不論是我、徐超還是其他一些同事,在開過這臺車之后都不約而同的給出了舒適性方面的好評。
在日常使用時,這臺林肯MKC可以提供給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夸張的說,關上車門,那基本上和外面相比就是兩個世界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MKC懸架方面的調校,它很好的詮釋了“美式豪華”這個詞,底盤厚重有質感,對顛簸的處理也很得當,開起來忽忽悠悠的,有坐船的感覺。但是,這種舒適的環境也的確給不了你什么駕駛的激情,即使是切換到運動模式,它也不會像一臺運動取向的車一樣,所以,“佛系駕車”才是最適合MKC的。
● 哪些細節待優化?
對于日常使用的便捷性方面,我對這臺車有著更多的期望,在平時開車的時候最多的感受就是儲物格不太夠用,能隨手觸碰到的儲物格就是中控下方的杯架,其余地方的儲物空間還有待優化,此外,雖然MKC的手套箱很大很深,但是它的開口兩側是沒有擋板的,所以如果零碎物品較多,打開手套箱之后很容易掉出來。
除此之外,就是MKC的乘坐空間表現了,也可能是我體格較壯的原因,這臺MKC在我乘坐時,空間并沒有那么的充裕,希望以上這幾點細節在今后的新車型上會有所進步。
● 這些方面值得點贊
要說手套箱開口兩側沒有擋板,是“美國式的大大咧咧”吧,這種形容放在MKC身上好像還有點“冤”,因為在某些不起眼的地方,這臺MKC確實打動了我。
比如曾經在長測第六期和第七期內容中提到的,其一是MKC的門板內側拉手和中控臺左下部均有皮質材料包裹,即使是長時間開車也不硌腿,這一點我個人非常喜歡。因為有些車型會將大量的軟質材料運用在中控臺上方甚至是儀表盤上方,反而恰恰忽略了平時腿或胳膊經常接觸到的區域,所以有些車開久了才會硌腿,而MKC在這方面卻一點都沒“吝嗇”,即使是不容易看見的地方也用了皮質軟包裹,值得點贊;還有就是速度表中間會顯示當前的限速,這一點也是非常實用的,能看出MKC在這些細節方面的確是下了心思。
● 用車成本如何?
對于一般情況來說,平時的用車成本無非是加油和養護,而維修方面,因為這臺車沒有經歷過事故,所以我沒能給出一個準確的參考。
首保免費,所以保養費用我們是用二保來作為參考的,在長測第八期內容中,我給這臺MKC去店里進行了第二次保養,而二保的花費是1293.95元,說實話,這樣的花費的確是不便宜,所以林肯4S店也相應的給那些準備長期在店里保養的車主提供了保養套餐,但是對于我這種只使用一年的人來說就不太合適了。不過話雖如此,林肯的保養服務的確是很到位很貼心,服務人員、技師的態度等等都是很棒的,在這兒,林肯車主能享受到屬于自己的禮遇。
至于油耗方面,經過這一年的使用,現如今的平均油耗基本上穩定在11L/100km上下,這還是在我平時會跑高速路段的情況下的結果,如果是市內堵車的路況,那油耗基本會在12L/100km左右了,這樣的油耗水平算是中等偏高。不過,MKC是可以加92號汽油的,這不僅僅是可以減少油耗支出的問題,更是可以給車主更多的選擇,萬一去了某些沒有95號汽油的地方,也不至于手足無措。
● 開了這么久,車況有變化嗎?
說沒有變化是假的,在開了超過25000km之后,這臺MKC和最初相比的確有了些變化。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懸架處理顛簸的表現沒有剛開始那么從容了,在過較大起伏的時候,車身會多了些余震,而且也感覺底盤沒有剛開始那么“整”了,不過即便如此,它現在的舒適性依然很不錯;此外就是車內的噪音,在剛提車的時候,車內的噪音很小,基本上都被隔絕掉了,但是經過了25000km的風吹日曬,車內的隔音性退步了一些,這主要表現在來自底盤的噪音和風噪上,這時候開車,就需要比原來多調高一格音響的音量才能“掩蓋”過去了。
至于異響什么的,至今還真沒遇到過,即使是開了這么多里程,在走爛路的時候也聽不到車內哪里會有惱人的異響,內飾的各部分接縫也和最初一樣,基本沒什么變化。
● 一年長測最后總結
MKC作為林肯旗下的中型SUV,在同價位中的舒適性、配置等方面都讓我滿意,雖然這些是相對于BBA產品的優勢所在,但是,林肯的保養、服務網點等依舊是不可忽視的問題所在。不過還是那句話,車無完車,如果您的預算恰好在這個范圍內,又更看重日常使用的舒適性,那么我相信,MKC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那么至此,林肯MKC的長測內容就結束了,感謝這一年大家的陪伴和大家提出的寶貴意見,當然,也要同樣感謝MKC這位任勞任怨的“伙伴”。如果大家對于MKC還有什么想了解的或是平時使用時的疑問,歡迎繼續“騷擾”我,微博@石家銘sjm,我會一直等著你。(文/圖 汽車之家 石家銘)
車型圖片 | ![]() | ![]() | ![]() | ![]() |
基本參數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四驅尊雅版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兩驅尊悅版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四驅尊耀版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兩驅尊享版 |
廠商指導價 | 37.38萬 | 29.88萬 | 41.38萬 | 33.18萬 |
廠商 | 林肯(進口) | 林肯(進口) | 林肯(進口) | 林肯(進口) |
級別 | 緊湊型SUV | 緊湊型SUV | 緊湊型SUV | 緊湊型SUV |
能源類型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環保標準 | 國V | 國V | 國V | 國V |
上市時間 | 2016.11 | 2016.11 | 2016.11 | 2016.11 |
最大功率(kW) | 149 | 149 | 186 | 149 |
最大扭矩(N·m) | 381 | 381 | 389 | 381 |
發動機 | 2.0T 203馬力 L4 | 2.0T 203馬力 L4 | 2.0T 253馬力 L4 | 2.0T 203馬力 L4 |
變速箱 | 6擋手自一體 | 6擋手自一體 | 6擋手自一體 | 6擋手自一體 |
長*寬*高(mm) | 4552*1864*1653 | 4552*1864*1654 | 4552*1864*1653 | 4552*1864*1654 |
車身結構 | 5門5座SUV | 5門5座SUV | 5門5座SUV | 5門5座SUV |
最高車速(km/h) | - | - | - | - |
官方0-100km/h加速(s) | - | - | - | - |
NEDC綜合油耗(L/100km) | 8.4 | 8.1 | 8.6 | 8.1 |
整車質保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車身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四驅尊雅版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兩驅尊悅版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四驅尊耀版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兩驅尊享版 |
長度(mm) | 4552 | 4552 | 4552 | 4552 |
寬度(mm) | 1864 | 1864 | 1864 | 1864 |
高度(mm) | 1653 | 1654 | 1653 | 1654 |
軸距(mm) | 2690 | 2690 | 2690 | 2690 |
前輪距(mm) | - | - | - | - |
后輪距(mm) | - | - | - | - |
滿載最小離地間隙(mm) | 196 | 196 | 196 | 196 |
車身結構 | SUV | SUV | SUV | SUV |
車門數(個) | 5 | 5 | 5 | 5 |
座位數(個) | 5 | 5 | 5 | 5 |
油箱容積(L) | 59 | 59 | 59 | 59 |
后備廂容積(L) | 508-1324 | 508-1324 | 508-1324 | 508-1324 |
整備質量(kg) | 1858 | 1725 | 1858 | 1747 |
發動機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四驅尊雅版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兩驅尊悅版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四驅尊耀版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兩驅尊享版 |
發動機型號 | - | - | - | - |
排量(mL) | 1999 | 1999 | 1999 | 1999 |
排量(L) | 2.0 | 2.0 | 2.0 | 2.0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氣缸排列形式 | L | L | L | L |
氣缸數(個) | 4 | 4 | 4 | 4 |
每缸氣門數(個) | 4 | 4 | 4 | 4 |
壓縮比 | 9.7 | 9.7 | 9.7 | 9.7 |
配氣機構 | DOHC | DOHC | DOHC | DOHC |
缸徑(mm) | 87.5 | 87.5 | 87.5 | 87.5 |
行程(mm) | 83.1 | 83.1 | 83.1 | 83.1 |
最大馬力(Ps) | 203 | 203 | 253 | 203 |
最大功率(kW) | 149 | 149 | 186 | 149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5500 | 5500 | 5500 | 5500 |
最大扭矩(N·m) | 381 | 381 | 389 | 381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2500 | 2500 | 2500 | 2500 |
燃料形式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燃油標號 | 92號 | 92號 | 92號 | 92號 |
供油方式 | 直噴 | 直噴 | 直噴 | 直噴 |
缸蓋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缸體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環保標準 | 國V | 國V | 國V | 國V |
變速箱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四驅尊雅版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兩驅尊悅版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四驅尊耀版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兩驅尊享版 |
擋位個數 | 6 | 6 | 6 | 6 |
變速箱類型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簡稱 | 6擋手自一體 | 6擋手自一體 | 6擋手自一體 | 6擋手自一體 |
底盤轉向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四驅尊雅版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兩驅尊悅版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四驅尊耀版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兩驅尊享版 |
驅動方式 | 前置四驅 | 前置前驅 | 前置四驅 | 前置前驅 |
四驅形式 | 適時四驅 | - | 適時四驅 | - |
中央差速器結構 | 多片離合器 | - | 多片離合器 | - |
前懸架類型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構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四驅尊雅版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兩驅尊悅版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四驅尊耀版 | 林肯MKC 2017款 2.0T 兩驅尊享版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盤式 | 盤式 | 盤式 | 盤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前輪胎規格 | 235/50 R18 | 235/50 R18 | 245/45 R19 | 235/50 R18 |
后輪胎規格 | 235/50 R18 | 235/50 R18 | 245/45 R19 | 235/50 R18 |
備胎規格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