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有這么一句話:只有上到中型車級別以上的“大屁股”轎車,才配叫旅行車。這句話主要是說旅行車的尾部線條感需要一定尺寸的支撐才能凸顯出來,雖然不一定對,但如果就以這個標準來衡量,那進口大眾的蔚攬就是目前中國市場上能買到的最便宜的旅行車了,于是乎,有那么一點點旅行車情懷的我就自己買了一輛,并且給大家帶來了這篇長測。
● 訂車后突遇關稅下調
5月是車市比較熱的一個月,選擇在5月份買車也是看上了5月和年底是各家普遍優惠幅度比較大的兩個時間點。我的需求很簡單:30萬以內落地,用途是城市通勤和自駕游,車的類型上基本鎖定SUV或者旅行車。
其實一種類型汽車的銷量跟地域特色有很大關系,一個德國朋友之前跟我說過:在德國,作為一個中產階級怎么也得買個中型級別的車吧,又要周末能拉上老婆孩子和一大堆設備出去宿營,一個“大屁股”那是少不了的,另外呢,歐洲山路還特別多,開個SUV跑山路“忽悠忽悠的”顯然也不合適,那挑來挑去,只有旅行車可選了,所以歐洲旅行車保有量多。
而中國呢,城市道路多,大城市還堵車,堵車的時候肯定是坐姿越高看得越遠了,而且路況相對差,底盤高一些更加穩妥,就算不能越野,平常上個馬路牙子還是不在話下的,所以SUV銷量在中國幾乎要占到市場的一半了。同理,美國油價便宜,大皮卡隨便開,不心疼。
說了這么多,其實我一早就看上蔚攬了,不過買車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蔚攬 380TSI 兩驅舒行版(2.0T丐中丐)雖說是我最早看上的車型,但是走了北京的幾家進口大眾4S店,銷售幾乎都懶得搭理你,也完全沒有聊價的意思,絲毫感受不到有任何銷售壓力,社會社會!加上大眾50:50金融政策在年前基本已經停了,讓我一度放棄了蔚攬這款車。
我看的是V60 2017款 T5 智逸版,也就是T5的低配,進店報價25.8萬,并且還有的聊,優惠幅度著實不小,并且智逸版配置挺全面的,主動剎車、定速巡航、主副駕駛電動調節座椅這些都是蔚攬 380TSI 兩驅舒行版所沒有的,并且作為末期產品,輪圈還從17英寸免費升級成了18英寸。
相比蔚攬,沃爾沃V60 Drive-E T5發動機不輸大眾EA888,而且配置更高,品牌更好,但就是因為空間問題,讓我放棄了沃爾沃V60,轉而在SUV車型里尋找目標。在預算之內,我找到了一款駕駛感受很像轎車的SUV——長安馬自達CX-5。
CX-5的小尺寸的方向盤配合精準的指向,駕駛感受非常出色,配置也高出不少,唯一的缺點就是細節做工不太敢恭維,4S店展車的后排座椅4/6比例放倒的切割處還能看到一條明顯的縫隙。
而就在幾乎已經確定了馬自達CX-5,要和4S店簽署訂單之前,我面對衛生間鏡子里的自己,沉默半晌,最終還是決定遵從內心的想法,為了心里最初的那輛車,哪怕沒有特別好的金融政策,哪怕付出多一些金錢,哪怕硬著頭皮再去和銷售聊價格(我特別不善于砍價)。
在等車到店和騰指標的時間里,我的內心很平靜,直到5月22日,關稅宣布下調,本來心中是有一句MMP不得不說的,但想想還是算了,畢竟對于全國人民來說,這都是件好事。
而就蔚攬 380TSI 兩驅舒行版這個車型來說,我的判斷是本身優惠幅度已經很大了,即便按降稅后的指導價算,裸車也還有4萬以上的優惠,長期來看終端售價可能還能有降,但短期來看,優惠幅度和指導價同步縮水,平緩過度,關稅下調的好處也不會立刻反應到終端?傊,反正也得用車,況且就裸車23萬左右這個價位來講,我個人認為已經非常超值了,所以降不降也就是它了,一切隨緣。
最終我的這輛蔚攬落地價格在26萬多,這個價格顯然不是裸提的,但是個人感覺還算可以接受,而且對于終端有大幅優惠的車型來說,如果沒點路子,“裸提”也不太現實。
● 介紹介紹我這輛蔚攬
我的這輛蔚攬具體型號是——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顏色是H7海潮藍,這個顏色我跑了幾個4S店才找到,也是我毫不猶豫訂車的原因之一,有質感又顯年輕,在陽光下還會微微發紫色,最開始聊的時候這個顏色還需要加價幾千元,幾輪聊下來,最終沒有為顏色加價還是讓人感到很慶幸。
就我這些天使用下來看,主觀體驗蔚攬的大燈在夜間的照明效果還是可以的,基本滿足走夜路的使用需求,并且相比LED和氙燈的高色溫冷光,我還是更喜歡鹵素燈的暖光,所以其實能不改的話我是不愿意改燈的,但最終改不改,還得等我對這兩顆“手電筒”進行標準化測試之后再來決定,各位也敬請期待。
除了胎寬的問題,蔚攬對路噪的隔絕也一般,柏油路上50公里/小時左右的時速,說話音量就需要提高半檔了,同樣是25萬左右落地的車型,和昂科威相比,噪音控制水平上的差距還是挺大的。
作為一個“顏值控”,好看是選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個人對于蔚攬的顏值非常滿意,并且雖然蔚攬長度只有4767mm,但實車要顯得更大。并且后期蔚攬在顏值上還有很大的DIY提升空間,別的不說,單是頂一個行李箱,就很“拿樣兒”了。
內飾大家想必非常熟悉了,在大眾家族里,蔚攬/邁騰的內飾算是設計感比較強的了,貫穿中控臺的橫向格柵,中間點綴一塊兒鐘表,雖然不驚艷,但是檔次感還是有的。
MIB系統肯定是比不了很多中國品牌車型上功能強悍的車機了,但在一段時間沒有關注過MIB之后,當前版本的系統還是給我的固有印象形成了一點點沖擊,有一些小驚喜,這塊留個扣兒,待后續我詳細體驗過后再給大家解讀。
雖說是正經的真皮座椅,腰部支撐和座椅加熱這些實用配置也都有,坐墊前端還可以拉出一截對大腿形成更好的支撐,但對于一輛20多萬的車來說,這種半自動的調節方式確實也有點麻煩和“不體面”。
● 其實舒行版配置沒那么低
不少和我一樣看上蔚攬380TSI兩驅舒行版的朋友都對配置有點糾結,其實舒行版的配置不像看上去那么低,只不過“高得不明顯”。
“完全體”EA888發動機匹配DQ250濕式6速變速箱,官方百公里加速成績為6.9秒,這套動力總成在國內可不多見。并且2.0T動力車型全系標配DCC動態懸架(可變阻尼懸架),能根據駕駛模式略微調整懸架的軟硬程度,這在國內可是頂配車上都少見的配置。
除此之外,電動尾門、無鑰匙進入、LED日行燈等配置的缺失都讓人感覺在面子上差了點,所以蔚攬380TSI舒行版的配置思路很明顯了,偏重駕駛、實用,在面子/舒適性配置上要差一些,所以如果要選擇蔚攬 380TSI 兩驅舒行版,你得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當然,如果預算充足,你也可以選擇往上一個配置的暢行版,包括ACC自適應巡航、AEB主動剎車、座椅按摩等幾乎都配全了,當然,你也要為此多付出5萬元左右。
● 微體驗
提車5天,中控臺出現共振異響,坦率說有異響也算是意料之內吧,在這方面我早有心里準備,只不過沒料到來得那么快。開玩笑的說:這至少說明我買到了一輛正品的德國車。
目前還沒有找到特別好的解決方案,只能等出現共振的時候先放音樂遮一下,也是無奈之舉,后續我也會持續尋找解決的方法。
● 油耗我的習慣是上車就關自動啟停,駕駛模式大部分時間放在舒適模式而非經濟模式,偶爾放到運動模式小小的激情一下,在運動模式下,蔚攬巡航50公里/小時轉速就逼近3000rpm。在未過磨合期并且平均時速偏低的情況下,第一箱油表現還可以接受,如果開啟自動啟停,駕駛模式長期放在經濟模式,可能油耗還會有更好的表現。
● 全文總結
這期是我的提車初體驗,對我來說,在配置上有一些取舍,也是理所應當,畢竟我不能奢求花20多萬買到一臺完美的座駕,而唯一不太爽的就是共振異響問題了。未來,我會對這輛蔚攬進行為期半年的長測,圍繞行駛品質、空間、車機、大燈、使用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朋友對這輛車的評價等各個方面,力求給大家展現出這輛車最真實的狀態,在使用過程中也可能會進行一些實用性改裝,敬請期待。那么感謝各位看到這里,對蔚攬有任何疑問歡迎到我的編輯博客找我,也感謝各位的持續關注和支持。(圖/文 汽車之家 鄭旭)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在上一期中,有不少朋友提到鹵素大燈是蔚攬 380TSI 兩驅舒行版的一個讓人比較“耿耿于懷”的配置,畢竟在LED大行其道的今天,20多萬的新車還頂個“黃燈”上路,多少讓人有些難以接受,實話講,我對這對兒鹵素碗燈也有些擔心,所以今天,咱們就來測它一測!
● 鹵素“手電筒”
LED日間行車燈在舒行版上自然也是沒有的,一般來說,至少是氙氣大燈的車型才會配備LED日行燈,鹵素光源帶LED日行燈的很少。
歐盟在2011年規定在歐盟地區出廠的轎車必須安裝日間行車燈,并且司機在白天也需要亮燈以提高交通安全性,原有銷售的沒有日行燈的車型則需要點亮大燈。舒行版的這個特色“鹵素日行燈”就是為了迎合歐盟法規設計的,但在國內不少車友表示這個日行燈倒不如沒有,黃色光源放在保險杠位置,丑不說,還經常被人以為誤開了霧燈。
并且這個日行燈還無法強制關閉,只要放在燈光AUTO擋,日行燈就會始終點亮,很多車友改了LED大燈之后,白天就有兩套日行燈同時亮著,上面是冷色調LED日行燈,下面是暖色調的鹵素日行燈,特別苦惱。
不過暢行版上這套LED燈組已經帶有自適應遠近光切換功能了,前擋風玻璃頂部的攝像頭監測到對向車道有來車時,能自動將遠光燈切換至近光燈,從而避免晃到對方,變成“遠光狗”,這個功能在走夜路時能讓你長時間開啟遠光燈,照明效果相比近光燈一定是有質的提升的,對自身的行車安全有更好的保障,同時還能避免遠光燈晃到對向車道來車,是實用性非常高的一個功能。
配置單上同樣是LED大燈,檔次上也是有區別的,四驅縱行版和已經停產的2017款 兩驅R-line版車型的大燈還要更有科技含量。
這套燈組帶自適應遠近光燈以及大燈隨動轉向的功能,大燈會隨著方向盤轉角進行左右擺動,提前照亮彎道之后的道路。頂配大燈造型顯然更加提氣,功能上也更有科技含量。
說了這么多是給大家分析一下蔚攬車系的燈光配置,都是“別人家的大燈”,我們還是看回我們的小“手電筒”,下面我們以用車的標準大燈測試體系,來測一測我這輛蔚攬舒行版大燈的實際表現,看看改燈到底有沒有必要。
● 實測成績在意料之外
在功能上,雖然沒有自適應遠近光燈、大燈隨動轉向這類科技配置,但還是有個很實用的功能——霧燈補光,這個功能不少車型上都有,就是低速時系統通過方向盤轉角,判斷開啟一側霧燈,在轉向時對一側進行補光,雖然科技含量不高,但在我實際使用中,這個功能還是相當實用的,轉彎時能明顯感覺到一側近角被照亮,方便夜間觀察路況。
蔚攬高配車的兩款LED大燈目前我們還沒有進行過測試,如果以后有機會,我也會對這兩款大燈進行測試,再來和低配的鹵素碗燈進行一個橫向的比較。
很長時間我們都有一個疑問,大燈LED光源就一定的比鹵素光源更好嗎?我們測過照射范圍小到讓人心慌的“多燈珠LED大燈”,也測過強到讓人害怕的鹵素大燈。
所以說光源類型并不一定代表實際照明效果,還是要針對某個車型、某個配置“就事論事”,當然,像自適應遠近光燈、大燈隨動轉向、輔助照明這類高級功能肯定是“有”比“沒有”強了。
蔚攬到現在開了1000公里出頭了,期間也走過幾次夜路,總的來說,我覺得大燈是夠用的,近光燈的橫向、縱向照射范圍都滿足需求,遠光燈就用來打個信號,也不會長期開著。
如果說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就是特色的“鹵素日行燈”比較丑了,我也打聽了一下改大燈的價格,由于改光源和透鏡效果不可控,升級照明效果的需求又不大,所以只咨詢了更換大燈總成的價格,好歹落一個LED日間行車燈啊。蔚攬可以更換邁騰原廠的大燈總成,如果升級成類似暢行版的大燈,需要6000元-8000元,如果想升級成頂配的原廠隨動大燈,還要更貴,費用在10000元左右,并且需要拆的地方比較多,簡單考慮了一下,貧窮加上不舍得拆車,最終讓我放棄了改燈。
● 微體驗
給大家簡單聊兩句多媒體系統吧,MIB雖說是老牌的多媒體系統了,但這兩年由于中國品牌在車聯網方面的強勢發力,MIB、安吉星甚至iDrive這類車機系統都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不過一段時間不關注之后,來看看當前版本的MIB系統能不能給我們一些小驚喜。
隨車附送了4年的免費車聯網服務,這個車聯網服務有點類似安吉星,你可以打電話給客服中心,跟客服小姐姐溝通想要去哪,讓她把目的地直接發送到你的車機上,這些日子也用過幾次,沒事兒閑的時候還可以,小姐姐服務態度非常好,不過要真是著急的時候,還是用手機導航或者連CarPlay吧,效率比打電話高得多。
總的來說,蔚攬上的這套MIB系統功能挺全,地圖導航、語音控制說起來都有,但就是不好用,所以一般開車的時候,我還是連著手機,除了查看車輛設置和狀態信息,導航、音樂還是全交給CarPlay,相比之下要好用得多。
● 油耗
2018年的第一場雨,京城比往年還要更堵一些,這第二箱油平均時速甚至比之前還要低,不過這600公里左右的路程,更多的時間我會選擇把模式調整到經濟模式,但是仍然上車就關閉自動啟停功能,經濟模式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整體油耗降低到10.1L/100km,相信過了磨合期之后,油耗還能更低。
● 全文總結
這一期咱們主要聊了蔚攬 380TSI 兩驅舒行版的“手電筒”大燈,雖然是鹵素不帶透鏡的光源和結構,實際測試的數據卻小有驚喜,相信大家對蔚攬的燈光表現已經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了。那么大燈咱們就聊到這兒,感謝大家的關注,后續大家想了解有關蔚攬的哪些方面以及有任何疑問,歡迎到我的編輯博客來找,我們下期再見。(圖/文 汽車之家 鄭旭)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各位看官久等了,我的蔚攬從提車到現在也有兩個月了,這兩個月里,因為工作原因長途自駕倒是不少,就是沒機會開自己的車出去旅行,就像郝云在《活著》里唱的:“我那可憐的吉普車,很久沒爬山也沒過河!蔽蚁胛乙矐摳叱磺骸拔夷强蓱z的旅行車,很久沒離開過北京城!
好歹是熬過了這段忙碌的日子,領導也表示:“鄭旭啊,趕緊更新長測吧,鄉親們都等著呢,村東頭兒廁所又沒紙啦。”于是這期我打算跟大家聊聊開蔚攬短途出游的心得。沒太多計劃,約上同事好友,趁著周末,北上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讓我的蔚攬也“開開葷”。
這次的目的地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雖然是屬于河北省,但已經位于內蒙古高原的東南緣了,再向北一步就是內蒙古烏蘭布統生態區。
隨著大清的衰亡,這片康熙帝看上的草原林場也經歷了開圍放墾、戰爭、掠奪,淪為荒丘,建國之后,在林業部門主導下,萬頃林海才得以重建。
不過我們時間有限,所以吃點苦也就吃點苦吧,就當過車癮了。這篇文章不游記,主要還是希望通過短途自駕游來把一些開旅行車自駕的體驗心得跟各位分享,所以咱們主要還是聊車。
關注過蔚攬的朋友肯定對蔚攬的后備廂容積印象深刻,放倒后排幾乎就是一張雙人床,不過實話講提車兩個月來,別說放倒后排,連用到后備廂常規空間一半的機會都很少有,所以盡管在旅行車中,蔚攬的后備廂也算是大號的,但它是否能作為你選車的一個關鍵因素,還得看你實際有多少需求。
從80-100km/h以及從100-120km/h的中后段加速中能感受到充足的動力儲備,其實速度再往上也還有余量,但是本著做守法好公民的原則,也沒有繼續逼這輛車的動力極限。
在市區行駛最能明顯感知的是路噪,這可能和原廠配的這套倍耐力P7輪胎有關。而在高速路況下,除了路噪,風噪也變得明顯起來,60km/h以上的速度下,在車內說話的聲音就要提高一檔了,同價位的車型相比,比昂科威差了不止一點,更何況昂科威還是SUV,理論上風噪還要更難控制一些,蔚攬實屬不太應該。
在此之前,蔚攬在市區的油耗一直比較高,大概在11L/100km左右,畢竟上下班平均時速在22km/h左右,油耗高也算意料之中吧。
我開車不算省油的,老爹有一次開車去機場,全程不堵車,開出了5.6L/100km的表顯油耗,所以在不同均速的油耗表現差異還是非常大的,也因人而異,但是整體情況呈現給大家,希望能給你們一個參考。
除了高速路段,畢竟在草原上,我們也難以避免的走了一些土路,你問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肯定是心疼!
此外,雖然只是來回不到1公里的土路,通過之后內飾異響還是非常嚴重,整個駕駛艙內“嘎啦嘎啦”地響,當然,大概行駛出幾公里后,異響就慢慢消失了。
說完動態感受咱們聊回車內,其實在我看來啊,蔚攬舒行版后排乘客的體驗其實要比前排乘客更好一些。
車聊的差不多了,希望能給你一些參考,最后聊聊旅途中的感受和見聞吧。旅行車說來小眾,但其實仔細觀察,路上還是有不少的,在城里我就經常能看到同款蔚攬、奔馳C旅、奧迪A6 Avant還有B7邁旅這些車型,偶爾等紅燈時也有健談的旅行車友搖下車窗打招呼。
說起來老款邁旅退市之前可要比現在的蔚攬還貴上不少,想當年低配裸車價就得在30萬左右了,自嘲說這是“信仰”的話,這些老邁旅車主的“信仰”比我還要堅定許多哈哈。到了塞罕壩景區就很少見到旅行車了,不過本田杰德倒是看到不少,也算“遠方親戚”了吧。
旅行車主身上總免不了被貼上標簽,恨不得有一個周末沒自駕游,別人看你的眼神里都是:靠,你怎么在家呆著呢?
從常規的Sedan車型“變異”而來,加高尾廂帶來更大的儲物空間,為的是讓你的車不僅能放下你,還能放下所有你愛的人,以及你們想要的生活,它其實和儀表盤上的里程累積無關,和你去到多遠的地方無關,甚至和旅不旅行無關,它只和你所熱愛的生活有關。
● 微體驗
這期的微體驗聊下車里那些實體按鍵吧,在實體按鍵開始大面積被集成在屏幕里的功能替代的今天,蔚攬的實體按鍵數量也并不算多,除了方向盤上必要的信息切換、音量加減等按鍵外,主要就是中控部分的空調控制區了,位置也合理,能比較方便的按到。
唯獨有一點不太滿意的是空調溫度的旋鈕手感太松垮了,雖然有“咔噠咔噠”的鋸齒感,但手感太輕了,缺少阻尼感,所以沒法形成那種比較高級的段落感,這點要批評一下。
● 油耗
這第三箱油一半跑市區上下班,一半跑了這次短途自駕游,平均時速達到了45km/h,實測油耗也降低到8.8L/100km。由于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的中國石油加油站不提供95號汽油,無奈之下選擇加了98號汽油,實際駕駛感覺動力上區別不大。
● 全文總結
這一期短途自駕游心得和體驗就分享到這兒了,總的來說和同樣擁有出色裝載能力的SUV車型相比,山路和高速才是蔚攬的主場,土路和條件比較惡劣的路段還是盡量少碰,即便不托底,長此以往對車輛行走機構的損害也是比較大的,內飾異響也會增多,畢竟術業有專攻嘛。那么感謝大家的關注,后續大家想了解有關蔚攬的哪些方面以及有任何疑問,歡迎到我的編輯博客來找,我們下期再見。(圖/文 汽車之家 鄭旭)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對于中國年輕一代的消費者來說,買車逐漸變得簡單又復雜,簡單在于一對兒漂亮的大燈、一條妖嬈的腰線或者是富有科技感的內飾都可能讓感性的消費者們直接掏腰包訂車,而復雜在于工程師們要去越來越多地費力揣摩“用戶思維”,對于汽車這個復雜的工業產品來說,服務和體驗正在成為“三大件”以外的重要競爭力。
好久不見各位,在之前的幾期中也有人問我,蔚攬的多媒體好不好使,其實在人機交互體驗和聯網服務方面,中國品牌肯定做得要更好一些,本地化業務做得更“貼心”,而老牌海外車企在我們的印象里普遍很“死板”。
雖然德系車型在車機理念上一向不怎么先進,但在硬件上往往處于同時代的前列,尤其是BBA車型,右手自然而然往中央扶手一搭,就能優雅地完成大部分操作,各種新鮮的技術應用都比較早,不過即便是大眾的MIB,也早早地摒棄了左右兩側的實體按鍵,改為觸控按鍵加旋鈕的形式。
左側旋鈕是用來調整音量的,在我買車后的這段時間里,不止一位“強迫癥患者”在坐我車的時候一定要把旋鈕“開機標志”轉到正中的位置,然后“命令我”用方向盤上的按鍵調整音量,也是夠了。
除了左右兩個旋鈕以外,觸控按鍵布局在8英寸屏幕兩側,對于身高不高的駕駛員來說,想夠到屏幕右側功能按鍵就得探身了,不怎么友好。
蔚攬上按鍵的手感都比較緊實,回彈也有力,只是兩個空調旋鈕實在缺乏阻尼感,轉起來“噠噠噠噠”,難以給人高級的感覺。
而且即便是頂配的四驅縱行版,在擋把兩側也只有這三個按鍵,所以如果在這個區域本身設計的功能就不夠多,倒不如換一種更理想的設計,何必留著這么多空位,浪費位置不說,看著也掉檔次。
包括天窗控制、四門車窗控制按鍵在內都具備“一鍵升降”功能,這樣的設計還算是“德味”,算上門板儲物格、手套箱、扶手箱等各個位置都有植絨,其實蔚攬在細節上的做工表顯相當不錯呢。
雖然屏幕尺寸不大,能顯示的功能倒是不少,除了常規的行駛、娛樂信息以外,自帶地圖導航的指引信息也能顯示在這塊小屏幕上。
總的來說,蔚攬 380TSI 兩驅舒行版的人機交互硬件設計表現符合預期,雖然沒法和BBA車型比檔次,但是說“物有所值”還是配得上的,此外如果多花些錢上高配車型,你還能得到一塊“高大上”的全液晶儀表。
當然了,還是要批評一下:蔚攬目前在售的只有四款車型,之間的價位和配置差距太大,例如380TSI 兩驅舒行版再往上一個配置的兩驅暢行版就要貴上5萬元左右,配置上連座椅按摩都有了,這就讓人很難按照實際需求選擇自己滿意配置的車型。
得其表未必心有靈,硬件是車機系統的基礎,但真正影響使用體驗的,還得是功能的實現效果。對于蔚攬上這套第三代MIB系統來說,功能倒是挺全了,語音控制、地圖導航等等都有,但是實際體驗又如何呢?且聽我詳細分解。
實際這個功能基本是“廢的”,因為你只能按照系統中預設的少得可憐的幾個句式進行控制,稍微差一點都難以識別。語音控制就是這樣,如果你說十句話中有三句話系統沒能正確分辨和反饋,可能你就再也不會用它了,更別說蔚攬上的這套系統實際使用下來還遠沒有達到70%的識別率。
當然了,雖然語音控制有些“廢柴”,但有個替代方案,就是“人工”智能,能夠實現完全的自然溝通,精準且體驗優秀哈哈。
剛提車的一個月里我還用過幾次這個功能,其實挺好用的,客服小姐姐聲音甜、態度好,有問必答,就算沒什么實際需求,偶爾打過去聊聊天也是不錯的哈哈。
相比起成熟的語音控制,這種服務形式雖然落后且效率低,但也有它的優勢,目前車機上再優秀的語音控制也有喚醒、指令、反饋啊等一套操作邏輯,年輕人對這種操作習以為常了,但是像我爸和我們公司的“老領導”曹雷這些上了歲數的人,往往很難上手新事物,能讓語音控制氣個半死,這時候還不如給人工客服打個電話,交流起來反倒方便。
系統里其余的功能都比較常規,總的來所就是功能要啥有啥,就是都不怎么好用,所以CarPlay仍然是我上車后的首選。
包括后臺人工服務、遠程控制在內的“車聯網”服務,蔚攬的政策是免費使用4年,隨后繼續使用需要額外付費,因為實際使用的頻率不高,我想四年之后我是不會續費了。
給大家匯報一下,第一期中我在微體驗環節中曾說過的異響問題,大概是在提車后300公里左右出現的,不過在沒做任何處理的情況下,近期異響又不知不覺消失了,近半個月都沒再出現過,我想可能是和天氣溫度有關,所以這個異響問題還真是挺“玄學”的。
其它的論壇有反饋的問題我暫時都沒有遇到,畢竟自己的車,在質量方面有什么問題后續我還會第一時間寫出來,給大家做參考。
● 油耗
前趕后錯,這次幾乎是油箱到底才加的油,而實際上,足足加了將近74L汽油,這么看蔚攬的油箱容積應該在75L左右,但官網標稱油箱容積僅為66L,實在是太“低調”了。在論壇上查看,也有不少車友反饋油箱容量問題,這塊還望進口大眾勘正官網的數據錯誤。
● 全文總結
本期對于車機系統的解讀就到這兒了,總的來說呢,功能看著挺齊全,就是不怎么好用哈哈,不過作為一輛德系車,這種表現也在意料之中啦。平常用得最多的還是CarPlay,留一條數據線在車里,上車就插上手機連CarPlay幾乎成了我的習慣,另外在即將到來的IOS 12版本中,CarPlay將會支持高德地圖,車機功能不好用的問題也算是解決了大半。
那么最后,感謝大家的關注,后續大家想了解有關蔚攬的哪些方面以及有任何疑問,歡迎到我的編輯博客來找,我們下期再見。(圖/文 汽車之家 鄭旭)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買車這個事兒啊,要能完全遵從“本心”,就真是太簡單了,二十郎當歲的年紀,沒結婚沒孩子,后座利用率無限接近零的情況下,二三十萬的價格買輛MX-5、Mustang這些二手小跑,豈不美哉。
但,又有幾個人真能如此“灑脫”,還不是在各方“勢力”的威壓之下,乖乖提一輛規規矩矩的“好車”。所以說啊,咱們勞動人民買車,還是得考慮身邊人的看法,“面子”、“噱頭”甚至“哪國車”不是我們衡量一款車好壞的標準,但真正買車的時候,“別人的看法”往往又成為影響抉擇的關鍵因素,所以這期,我也是忽悠了一個小姐姐——小曦同學,讓她給我評評我這輛蔚攬在她眼里是個什么樣。
提前說好,我的朋友可不是什么想火的“網紅網綠”,純粹友情幫忙,所以我也得對人負責,惡意謾罵、人身攻擊自不用多說,長相打分這種評論各位如果有“雅興”也都找寫模特、網紅的帖子去,咱們在這兒還是以討論車為主,違者按規定禁言3天到終身不等,感謝各位老鐵配合。
這女孩和男人買車的思路真是不一樣,咱們買車基本都是里里外外琢磨一遍,再考量自己錢包的厚度,最后選出一臺“綜合實力”最好的車,但換成是女孩,往往只要車型的某一個點打動了姑娘的“芳心”,就簽單訂車了。
小曦過去很喜歡大眾CC,現在的全新CC還是非常喜歡,確實,大眾雖然一直是中規中矩的設計風格,比起馬自達魂動啊、豐田C-HR啊以及歐洲友商的諸多車型,一向不怎么出彩,但一直還算是沉穩大氣,不少人就是喜歡這股子沉穩又簡約的勁兒。
關注蔚攬的朋友大概有了解,常規情況下,蔚攬的后備廂容積就十分驚人了,而把后排放倒,還能得到更大的后備廂空間,平常要拉點大件、長條的東西,還是挺方便的,用來睡覺都足夠了。
古語有云:有愛孫猴兒的,就有愛八戒的。所以很有意思的是,高矮胖瘦在每個人的審美里總不盡相同,就比如在小曦這樣的女孩眼里:貴的車不一定就好看,車身修長不如腿長管用,并且,“低趴”很丑。而總得來說,蔚攬的外觀在一個姑娘眼里不算掉價,這就讓我很欣慰了。
在大眾MQB平臺車型的內飾里,我最喜歡的就是邁騰和蔚攬用的這套出風口橫向貫穿的設計了,不過不知道在小曦眼里,這樣的設計算不算得上好看,車內功能對于一個女孩來說又是否夠用和體面。
所以一般去接人的時候,我都根據身材提前把副駕駛座椅調整一下,一方面避免尷尬,畢竟對于一款二十多萬的車來說,主副駕駛都不是全電動調節在面子上不太說得過去,按照小曦的說法,這就是“虛榮心”;另一方面也是省得副駕駛的朋友再費力調整,大眾的靠背轉扭有“健身功效”,誰用誰知道。
蔚攬的坐姿對于我這種身高的人來比較合適,一般來講我都放到最低的位置,但對于身材嬌小的女孩來說,就很難調整到一個兼顧視野和舒適的合適位置,所以女性消費者或者家里有女司機的同學如果喜歡蔚攬,建議先去4S店實際體驗一下駕駛位坐姿,再做決定。
雖然標準軸距只有2791mm,沒有進行任何加長,但實際空間也足足夠用了,別說小曦的身材,前后排各坐一個我(180cm)也綽綽有余,并且后排配置算是不錯了,中央扶手、獨立溫區的空調、全景大天窗都能提供更好的體驗,我一直覺得,坐在蔚攬的后排還要比前排舒服很多。
本來說還要讓小曦試駕一下,聊聊駕駛體驗,但由于坐姿不舒服,出于安全考慮最終只是在停車場里簡單開了一圈。
關于開起來的感受,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向前查看第二期的內容,會有相對詳細的描述?偟膩碚f,雖然有電磁懸架的配置,但即便懸架調節到“最軟”狀態,也算是比較硬的了,此外轉向精準,油門不賊,不會給你點一腳就躥出去的感覺,剎車也比較線性,能給人信心,比較明顯的缺點就是對噪音的隔絕比較差,高速下風噪明顯。
215寬度在17英寸輪胎中算是比較窄了,加上發動機低扭輸出大,在隨便一個地下車庫出口的上坡道,油門稍稍給多一點輪胎就會打滑,發出響胎的“嘖嘖兒”聲音。
另外,路上胎噪也比較明顯,所以我想如果換一套225寬度主打靜音性能的輪胎會好很多,不過我這個人比較摳門,還是打算先用著,過段時間再換,有機會跟大家分享換胎之后的表現。
● 油耗
回到市區趕早晚高峰的使用環境,擁堵的路況下平均時速又回到了23km/h,這箱油的油耗也回到了11L/100km的水平,并且車已經跑了3300公里,算是過磨合期了,所以油耗差不多也就是這樣了,重復一下我的使用方法:駕駛模式放到“舒適模式”,上車關閉自動啟停。結合路況和自身駕駛習慣,油耗數據各位可以自行參考。
● 小結
一萬個人的心里有一萬個哈姆雷特,對于一款車評價的好與壞,可能對每個人來說也都不一樣,類似于座椅護翼這種,對我來講非常合適,但對小曦就變成了困擾。沒有一款車能做到男女通吃、老少皆宜,每款車都只能選擇迎合一部分用戶,而對于我們消費者而言,特別是感性的東西,我的建議是:不要過于聽信他人的評價,去到4S店親自體驗,看看這輛車到底是不是“為你而造的”。(文/圖/攝 汽車之家 鄭旭)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大概在10月上旬(車是五月底提的),系統就彈出“距離保養時間還剩XX天”的提示了,我購車的進口大眾北京中心也來電詢問公里數等信息,不過還算厚道的是,因為我只跑了四千公里出頭,客服小姐姐建議我不用理會保養提醒,到6000公里左右再到店保養即可,并且提醒我如果過早保養,后續的保養公里數也都會提前。
我倒是沒關系,但觀眾老爺們等不了啊,于是在11月中旬,為了給各位帶來長測第6期,我還是開著遠不到首保里程的“藍胖子”來到了熟悉的南四環北京進口大眾中心4S店,進行保養。
首先要說的是,和我們常見的合資車、中國品牌車型不同的是,進口大眾并沒有“首保免費”這樣的規定,銷售在你買車的時候就會跟你交代:“我們進口大眾首保是不免費的!鄙跏怯矚,好在當時買車的時候我帶了個狗頭軍師(汽車之家微信號編輯孟鈺皓),幫我聊下來一次機油機濾保養贈送,算是躲過了“這一刀”。
進口大眾怎么說也是進口車,實話講,我還是有一定期待的,咱們呢,后面也是圍繞這幾點,來聊聊2018款大眾蔚攬旅行車首保的體驗。
之前電話預約了一次保養,因為周末店里有活動沒約上,告知只能直接過去排隊,也就擱置了,這次也是提前一周預約,趕上周六還有名額,就約了下午1點到店保養。
感覺網約車、共享汽車發展得越快,人們買車、開車的理由就越少,所以我也勸各位一定要買一輛“你下車走向停車場出口的過程中,還會回頭看那么兩眼”的車,那么至少你每次開車的時候,都會感覺是幸福的。
除了離我家近這個“天然優勢”以外,店內外環境都不錯,停車場也夠大,而且對于這個停車場,我后面還有話說。
之前看車的時候也來過這里很多次了,幾乎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要去停車場里遛上兩圈,你能猜到是為什么嗎?
簡單數了數,停車場里R36最少有3輛,除此之外,6代高爾夫旅行版、“帶字母”的輝騰、“老前輩”B7邁騰旅行版以及各種版本的甲殼蟲等等在路上比較少見的車型你都能在這里找到,不過在停車場里對著人家車一直拍照容易引起誤會,就不一一放圖了。
小小地逛了一圈,趕緊回到休息室,正值廣州車展還有一大堆工作要做。休息室電視的聲音放得太大聲了,實在干擾思路,不過可能買進口大眾的老板們很少有來這兒工作的吧,喝喝咖啡看看肥皂劇,豈不美哉。
后面就是標準的機油機濾更換流程了,如果沒有特殊要求,蔚攬更換的是嘉實多磁護5W-40全合成機油,也是同價位車型里比較常用的一款機油了。
期間有位女士找到我,向我介紹“延保”服務,似乎進口大眾很執著于推銷延保服務,在5月份提車的時候就向我推銷過一次了,不過這次我還是微微一笑,表示買不起,態度和善而堅決,是的,就是貧窮讓我如此堅決。值得一提的是,整個過程倒是沒有讓我感覺到太多不爽,這就好像在日本買東西,你在店里逛了一圈什么也沒買就出門了,服務員還是會微笑著和你說:歡迎下次光臨。
正經說下延保,延保服務我沒記錯的話是一萬元左右延長五年保修期,這其實就是個“對賭”,賭你三年后“三大件”會不會壞,是否愿意賭看你自己,不過還是有個問題是,為了避免“扯皮”,后續你恐怕也都得在4S店保養了,雖然體驗確實不錯,但這無形中又增加了一些成本,也是要考慮在內的。
車離開視野后不久,服務顧問給我打電話告知可以提車了,流程很簡單,也是簽幾個字,拿上出門條就可以走人了,服務顧問送到停車場,并且車已經洗好了,整個流程的服務非常標準。
當然我也詢問了如果自費,這次小保養,要花多少錢,答案是材料費629元,工時費224元,總共853元,至于這個價值不值,就看你怎么想了。
下面先聊聊汽車之家長測的兩個常規項目——油耗和微體驗,最后咱們再總結這次保養的整體感受和我的一些看法。
電視柜、轉椅和一些零散的東西都放進去后,再坐進三個人,基本算是開發了蔚攬的大部分空間,1.8米長的板子能直著塞進去,這個直觀的數據可以供你參考,而就我個人的感覺,實際裝載能力還是非常可怕的。
● 油耗
開了這么長時間,我發現蔚攬的油耗和平均時速真是“強相關”,跑高速能低到6L/100km左右;城市通勤,特別是在嚴重擁堵的時候,油耗也能輕松翻倍。
● 首保小結
首先,如果可能的話,還是管銷售要一個免費的“首保”,這意味著即便你后續選擇在外面保養,至少那時候三年的保修期也已經過了一大半,在這之前如果出現什么問題能夠避免“扯皮”;其次呢,保養流程標準,服務周到,除了在休息區被推銷了一次延保服務,各種保養相關的亂七八糟項目只字未提,我個人的感受很好;第三點,整個過程1小時40分鐘夠快,畢竟像我們勞動人民,實在沒閑心在4S店享受咖啡和電視劇?偟膩碚f首保體驗就是這樣,希望能給你們一些參考,后續如果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到我的編輯博客找我,那么我們下期再見啦。(圖/文 汽車之家 鄭旭)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不知不覺第7期了,長測算是接近尾聲,在前面幾乎已經把這輛大眾蔚攬 380TSI 兩驅舒行板的方方面面性能呈現給大家了,第一次看的朋友歡迎大家查看往期內容。而今天呢,我想把一些細節摘出來,結合這半年來的實際用車體驗,做一個小集錦,聊聊那些從官方配置單上看不到的小細節,希望能給你們的選購提供一些參考。
● 帶“自封”技術的倍耐力P7
蔚攬舒行版采用了一套尺寸為215/55 R17的倍耐力P7輪胎,并且還配備了一條全尺寸備胎,這點很良心先夸一個。
膠狀物具有自動記憶復位閉合功能,可完全堵住漏洞,并且事后不需要再補胎或更換輪胎。通常情況下,在遭遇直徑小于8mm長度小于10mm的尖銳物體扎破后,咱們只需要用氣泵給輪胎補點氣就可以了。
而為什么說它良心呢,是因為國產的倍耐力P7輪胎是不帶有這項技術的,只有在部分地區的進口P7輪胎才帶有這項技術,并且在整個國內的原廠和后裝輪胎市場里,使用自封技術的輪胎都不多見。進口大眾在輪胎的使用上還是一點兒沒有縮水,確實是正經的“德國原裝”。
另外一個問題我反復提到過,就是P7的胎噪還是比較大的,胎噪加上本身就控制得不怎么好的風噪,你再深踩一腳油門,三種噪音混響,那感覺真是刺激!并且一旦時速上到60公里/小時以上時,你就不可能忽略噪音帶來的影響了,說話的聲音都要提高一擋,對噪音控制的不利真是很影響整車的品質感。
● 遠近全鹵“手電筒”
不過根據我們長期測試大燈的經驗,燈光的實際表現往往不是簡單的“XX光源”以及“XX結構”所能決定的,光源的品質以及微小的照射角度調整都會帶來巨大的區別。
好在轉向時有霧燈補光(低速彎道輔助照明),在近距離的范圍內彌補了一部分光形偏窄的問題,別看這個技術簡簡單單,也不是什么新鮮玩意,但在我們實際跑山路的過程中,霧燈補光對車前方兩側幾米的范圍內有很好的補充照明效果。
這半年來我也走過幾次北京周邊國道的夜路,總的來說由于近光燈的照度不錯,這套“遠近全鹵”的大燈也算是夠用了。如果要升級,我建議還是更換邁騰原廠的高配大燈,頂配矩陣式大燈當然更好了,只是也更貴(8000元左右);如果只換燈泡,還得改成透鏡結構,也是個工程量挺大的活兒。
● 雙噴射的大眾EA888
最后還是說下動力,380TSI版本的蔚攬車型都是使用“完全體”的第三代EA888發動機,同樣的發動機型號,與國產“高功版”的EA888發動機在參數上幾乎都是相同的,同樣的220馬力和350!っ着ぞ,這是咱們很容易查到的信息。
所以,沒有閹割混合噴射雖然可以作為一個小小的吹噓資本,但對于我們實際使用的影響并不大。在這半年來的使用過程中,EA888配合6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在大部分時間里還是很有底氣,日常使用綽綽有余。
當然,如果把駕駛模式切換到運動模式,巡航轉速就會維持在3000r/min左右,一定程度上能緩解急加速時反應慢的問題。
這期微體驗呢,咱們來聊個“冷知識”,你知道嗎,蔚攬還有一個時髦的功能,我們姑且叫它“手勢控制”吧。仔細觀察,你就能發現在中控屏幕下方的黑色區域里,隱藏了一條感應區。
不過除此之外,我就沒發現任何實際用途了,所以我也能理解在買車時為什么這么“高大上”的功能銷售同學都沒給我介紹,大概是真的沒什么可說的吧。
● 油耗
很慚愧,因為限號、出差等多種原因,半年的時間我的蔚攬只開了4500多公里,并且大多是在城市早晚高峰的擁堵路況,委屈蔚攬了。對我而言,22km/h左右的平均時速下,油耗大概維持在10L/100km也在可接受范圍之內。另外,看表格你就會發現,第7次加油的95號汽油單價又回到了半年前的水平,甚至還更低,希望能繼續實惠下去吧。
● 全文總結
作為一款落地超過26萬的車,蔚攬的配置真不算高,當然,如果你看看稅單也能知道,大眾賣這車還真不一定賺錢哈哈,不過呢,就算是一臺“低配車”,在很多細節上,比如門板槽里的植絨、全尺寸的備胎,比如內外防眩目后視鏡和電磁懸架,有的時候,德國人那種產品高于營銷噱頭的思路真的讓人感覺舒服,當然不是說配置不重要,只是,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罷了。
這期我們聊了一些在官方配置單上看不到的細節以及我的實際體驗,下期就是本次長測的最后一期了,我會為大家總結這半年多來用車的整體感受,感謝大家這么長時間的關注,我們,最后一期見。▓D/文 汽車之家 鄭旭)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不知不覺半年的蔚攬長測就要結束了,作為2018年我的一件大事,如果用一句話總結:買它我不后悔。當然,花真金白銀去買一款車,我肯定有充足的心理準備,享受它美好的地方,也接受它所有的缺點。當然,對你來說,它是不是一款買了不會后悔的車,還得看你個人的需求。這最后一期,我會為大家總結這半年的用車感受,并附上編輯部同事們對這輛車的評價作以結尾。
● 我所愛的顏值
毫不避諱的說,外觀一向是我買東西的首要考量要素,畢竟性能啊、空間的價值要根據你的用車環境決定,你未必都用得上,只有好看!才是一輩子的事兒。
此外,在坐過我車的人里,不論是男性還是小姐姐,當問及對車的評價時,有很多人都提到了這輛車的顏色。
對于外觀,我倒并不是說這輛車的顏值無出其右,甚至在旅行車里也不是,只是在26萬左右落地的價位區間里,蔚攬 380TSI 兩驅舒行版并挑不出什么毛病。
● “面子”配置少
在第7期長測,我專用一篇文章介紹了蔚攬的一些在配置單上看不到的細節配置,有幾點還是相當良心的,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翻第七期內容。但總的來說,蔚攬 380TSI 兩驅舒行版的配置還是偏低的,特別是在對國人來說非常重要的一些面子“配置”上,實在是少得可憐。
倒是副駕駛,坐個朋友、同事、小姐姐的,免不了調一下座椅,多數人被華麗的外表所“蒙騙”,肯定先摸座椅右邊“不存在的”按鍵,摸到扳手后才發現事情不對,再“回手掏”座椅下面的橫桿調整前后,雖然至今沒人拿這件事調侃,也可能他們真的不在意,但我心里還是不舒服的。
所以無鑰匙啟動、無鑰匙進入對我來說都是可有可無的功能。但直到冬天,我才突然意識到無鑰匙進入的價值,這兩天北京的氣溫始終徘徊在零下10攝氏度左右,我的手跟我說它一刻都不想離開羽絨服的兜子,而每當解鎖和鎖車的時候,比起朋友加裝了無鑰匙進入配置的車型,我的手每次都要多進行一次從兜里掏鑰匙的動作,這簡直太“致命”了。
作為一輛落地26萬的車型,蔚攬 380TSI 兩驅舒行版絕算不上高配置的那一類,特別是如果你愿意選一輛中國品牌的車型,這個價錢買到的車型配置能高到你懷疑人生了,但從我個人的實際需求出發,蔚攬的配置主要就是以上幾點讓我不太滿意。所以說,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想清楚自己真實的需求,以及你是否愿意犧牲一些配置來換取別的特點。
● 用不完的空間
加上原本后備廂里的雜物以及其它板材部件,算是這半年來唯一一次把蔚攬的拉貨能力開發到七成左右了,左側靠背放倒后,還有很大一塊空間可以利用,供各位參考。
● 動力充沛 運動免談
可以說380TSI版本(2.0T排量)的蔚攬是一輛“很快”的車,從這半年來有數地踩過那么幾腳地板油來看,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6.9秒的成績應該不是虛標,并且在城市里駕駛除了底盤略硬以外,行駛表現對我來說幾乎是完美的。不過如果非要談“運動性”,什么?還要下賽道,我想還是免了吧。
● 一個你得接受的問題
實話講,蔚攬雖說不是完美的座駕,但對我來說幾乎沒什么硬傷,半年來也沒出現過“掉鏈子”的情況,只有一個問題非常的明顯,此前我也多次提到了,就是噪音問題。
● 油耗
很慚愧,由于工作等原因,直到長測結束,我也只開了不到5000公里,多數都是早晚高峰路況,平均時速在23km/h以下,最終油耗定格在10.3L/100km,我個人認為還是可以接受了。中間第三次和第四次加油都是一半城市一半高速的路況,油耗數據的降低還是非常明顯的,而如果純高速路況,油耗還能低到7L/100km以下,供各位參考。
● 好友吐槽
這最后一期,也別我自己一人說了,我也邀請了幾個好友對我和蔚攬來個吐槽環節,暢所欲言絕無私下刪減的情況。他們每個人也都有非常鮮明的喜好傾向,其實選車就是這樣,自己覺得好,往往是最重要的,人生已經如此艱難,花自己的錢買自己的車,就不怕與世界為敵!
孟鈺皓:先聲明,鄭旭買蔚攬雖說是都是我一手策劃的,但我絕對沒有拿回扣也沒有當中間商賺差價。真的是這車非常值得推薦,這臺大眾而又小眾的旅行車,它有著進口的身份,實惠的價格,實用的空間,成熟的技術。相比同價位的邁騰,可能只是配置上稍有區別。如果是你,你會選擇滿大街都是的邁騰還是選擇蔚攬?要說不太滿意的地方就是他只買了一個低配入門版車型,性價比的確不錯,但是配置一般,怎么勸都不買高配車型(PS:我家里沒礦啊。┖笃诳梢约友b原廠ACC自適應巡航等配置,也不去裝,這還讓朋友怎么做呢。(PS:還說不賺差價。
任博:作為一個旅行車,嗯,我更喜歡這么叫它,起碼的范兒是必須要有的,畢竟作為年輕人,你不可能指著它天天幫你拉貨拉人,我對蔚攬這臺車還是很有好感的,低矮的造型讓它和轎車或者SUV都不同,很有自己的姿態感,不過對于旭這臺車來講,我最不滿意的還是它一直都沒裝行李箱和頂架,作為一個頂架黨來講,這是接受不了的,不一定非要裝東西,主要是一個態度對不對?年輕人用車,其實真沒那么多人考慮過于實用的東西,更多的還是依靠車子這個載體來展示自我,展示給大家一種態度。放心,在2019年,我會繼續忽悠旭裝頂架的,否則你連隔壁李洋那關都過不了,啊哈哈哈!(PS:買買買,我為啥有那么多成天忽悠我花錢的朋友。)
李響:一直吹噓從埃姆登(作者注:蔚攬為德國埃姆登工廠出產)吃過海鹽,那又與我的長春速騰有何分別。我實在不理解這個價格為何選擇這款車。當然如果對旅行車有著特殊需求或特別的愛好,從價位及吹牛逼資本來說,蔚攬確實不錯,但我特想問一下車主,再給你一次機會你還選它嗎?(PS:Sure,當然哈哈!)
● 結語
藍胖子是在2018年5月30日來到我身邊的,而伴隨著最后一期長測的更新,2018年也接近尾聲了,不過藍胖子還要繼續陪伴我一年又一年,淌過泥沼,擋下東風,車與人的感情莫過于此。雖然標準的八期長測到此結束了,但未來如果有哪些值得與大家分享的用車趣事,也許我還會接著這篇文章更新下去,日后各位對這款車有任何疑問,也歡迎到我的編輯博客找我。最后,寫在2018年的尾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買到那臺“停好后還要回頭看好幾遍”的夢想之車。(圖/文 汽車之家 鄭旭)
車型圖片 基本參數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廠商指導價 27.18萬 廠商 大眾(進口) 級別 中型車 能源類型 汽油 環保標準 歐VI 上市時間 2017.10 最大功率(kW) 162 最大扭矩(N·m) 350 發動機 2.0T 220馬力 L4 變速箱 6擋濕式雙離合 長*寬*高(mm) 4767*1832*1491 車身結構 5門5座旅行車 最高車速(km/h) 243 官方0-100km/h加速(s) 6.9 NEDC綜合油耗(L/100km) 6.6 整車質保 三年或10萬公里 車身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長度(mm) 4767 寬度(mm) 1832 高度(mm) 1491 軸距(mm) 2791 前輪距(mm) - 后輪距(mm) - 車身結構 旅行車 車門數(個) 5 座位數(個) 5 油箱容積(L) 66 后備廂容積(L) 650-1780 整備質量(kg) 1599 發動機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發動機型號 - 排量(mL) 1984 排量(L) 2.0 進氣形式 渦輪增壓 發動機布局 橫置 氣缸排列形式 L 氣缸數(個) 4 每缸氣門數(個) 4 配氣機構 DOHC 最大馬力(Ps) 220 最大功率(kW) 162 最大功率轉速(rpm) 4500-6200 最大扭矩(N·m) 350 最大扭矩轉速(rpm) 1500-4400 最大凈功率(kW) - 燃料形式 汽油 燃油標號 95號 供油方式 混合噴射 缸蓋材料 鋁合金 缸體材料 鑄鐵 環保標準 歐VI 變速箱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擋位個數 6 變速箱類型 濕式雙離合變速箱(DCT) 簡稱 6擋濕式雙離合 底盤轉向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驅動方式 前置前驅 前懸架類型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后懸架類型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助力類型 電動助力 車體結構 承載式 車輪制動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前制動器類型 通風盤式 后制動器類型 盤式 駐車制動類型 電子駐車 前輪胎規格 215/55 R17 后輪胎規格 215/55 R17 備胎規格 全尺寸 被動安全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主/副駕駛座安全氣囊 主● / 副● 前/后排側氣囊 前● / 后● 前/后排頭部氣囊(氣簾) 前● / 后● 副駕駛座墊式氣囊 - 前排中間氣囊 - 后排安全帶式氣囊 - 后排座椅防下滑氣囊 - 后排中央安全氣囊 - 被動行人保護 - 缺氣保用輪胎 - 主動安全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ABS防抱死 ● 制動力分配(EBD/CBC等) ● 剎車輔助(EBA/BAS/BA等) ● 牽引力控制(ASR/TCS/TRC等) ● 車身穩定控制(ESC/ESP/DSC等) ● ISOFIX兒童座椅接口 ●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 - 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 - 疲勞駕駛提示 ● 內置行車記錄儀 - 道路救援呼叫 - 駕駛操控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發動機啟停技術 ● 自動駐車 ● 上坡輔助 ● 陡坡緩降 - 空氣懸架 - 電磁感應懸架 - 可變轉向比 - 整體主動轉向系統 - 四驅/越野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中央差速器鎖止功能 - 涉水感應系統 - 駕駛硬件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前/后駐車雷達 前● / 后● 駕駛功能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倒車車側預警系統 - 衛星導航系統 ● 導航路況信息顯示 ● 并線輔助 - 車道保持輔助系統 - 道路交通標識識別 - 夜視系統 - 自動泊車入位 - 外觀/防盜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電動擾流板 - 無框設計車門 - 電動后備廂 - 感應后備廂 - 電動后備廂位置記憶 - 尾門玻璃獨立開啟 - 車頂行李架 ● 發動機電子防盜 - 車內中控鎖 ● 無鑰匙啟動系統 ● 隱藏電動門把手 - 主動閉合式進氣格柵 - 電池預加熱 - 車外燈光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LED日間行車燈 - 自適應遠近光 - 自動頭燈 ● 轉向輔助燈 ● 轉向頭燈 - 前大燈雨霧模式 - 大燈高度可調 ● 大燈清洗裝置 - 大燈延時關閉 ● 天窗/玻璃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前/后電動車窗 前● / 后● 車窗防夾手功能 ● 后風擋遮陽簾 - 后排側隱私玻璃 - 后雨刷 ● 可加熱噴水嘴 - 屏幕/系統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中控液晶屏分屏顯示 - 藍牙/車載電話 ● 手勢控制 - 面部識別 - 車載電視 - 后排控制多媒體 - 智能化配置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車聯網 ● OTA升級 - 主動降噪 - 方向盤/內后視鏡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多功能方向盤 ● 方向盤換擋 - 方向盤加熱 - 方向盤記憶 - 全液晶儀表盤 - HUD抬頭數字顯示 - 電動可調踏板 - 車內充電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220V/230V電源 - 行李廂12V電源接口 ● 座椅配置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運動風格座椅 - 主/副駕駛座電動調節 主● / 副- 副駕駛位后排可調節按鈕 - 第二排座椅電動調節 - 后排小桌板 - 第二排獨立座椅 - 后排座椅電動放倒 - 前/后中央扶手 前● / 后● 后排杯架 ● 音響/車內燈光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觸摸式閱讀燈 - 空調/冰箱 蔚攬 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版 后排獨立空調 ● 后座出風口 ● 溫度分區控制 ● 車載空氣凈化器 - 車內PM2.5過濾裝置 - 負離子發生器 - 車內香氛裝置 - 車載冰箱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