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海外試駕]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任何影像或描述都不能表達數萬車迷齊聚紐博格林時,帶給人的震撼與感動。烈日之下現代WTCR賽車從身邊呼嘯而過,遠處現代i30 N試駕車淡藍色的車身好像勁涼薄荷糖,這次借WTCR紐博格林站舉辦之機,汽車之家有幸被邀請來到有著綠色地獄之稱的紐博格林賽道,觀賽的同時,也參加了一次現代駕駛學院的現代i30 N場地試駕活動。
作為Hyundai N Performance計劃的重點車型,由前寶馬M部門負責人Albert Biermann引領的i30 N出生于韓國南陽現代全球研發中心,并在紐伯格林賽道進行了長久的嚴苛測試,“N”標識也正是源自于Nürburgring紐博格林賽道的彎道圖案以及南陽研發中心的首字母。
離合器的結合點很低,掛入一擋剛剛抬腳的時候車就開始往前拱,心里一驚暗叫不好差點熄火,多虧離合器寬泛的結合區幫了我一把,這么低的結合點不知堵車時會不會累,不過快速換擋時的確挺爽。
動力隨著轉速攀升輸出的很有比例感,越接近紅線越生猛的感覺有點像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總會勾引你釘死油任憑轉速指針飛向紅區。這種越往后推背感越強、越踩越興奮直到有點怕的感覺和?怂筍T有點像,都是很歐洲、很有競技感的設定。
“N”也就是最強駕駛模式下的排氣聲浪也會推波助瀾,談不上有多吵但聲音挺厚,還帶著點好像汽油燃燒不凈的顆粒感,——對,就是有一點拉力賽車的勁。猛收油時乒乓作響的回火聲更會進一步刺激你的腎上腺素,要不是時差沒倒過來困的要死,我怕是會控制不住自己過彎時去拉手剎了。
入彎降擋時完全可以省去跟趾動作放心大膽地直接抬離合,降擋自動補油功能能把轉速補償的分毫不離,特別好用不說,從外面聽起來干脆利落的補油聲也是裝腔利器。
I30 N的最大整備質量大約有1.5噸,以鋼炮的標準來衡量有點重。不過實際操控除了輪胎比較頻繁地響胎外(即使它配備的倍耐力P Zero輪胎寬度達到了235),車身的重量感并不明顯。一方面是懸架對車身的支撐到位,重心轉移造成的慣性疊加抑制的相當充分,另一方面是車頭的轉向反應也很積極。
在轉向過程,能感覺到車頭愿意往彎心里扎,用油門分配前后重心的過程也是直截了當。車尾倒是沒有明顯的外拋趨勢,不過跟隨的比較積極。有個沉穩的車尾當然不是前驅鋼炮最好玩的狀態,但這卻是量產車最必要的克制。即使受到前置前驅結構的先天影響,轉向不足一定會最先發生,但能感覺到前輪會在E-LSD和ESC的共同作用下,努力把車頭往彎道內側拉。再大力點踩油門,內側車輪也沒有明顯打滑。如果你忍受了很久開放式差速器,那么駕駛i30 N大油門出彎時一定覺得滿足。
制動踏板的初段反應比較靈敏,輕踩就有。一開始我還比較失望,以為會很不線性。直到加快車速深踩剎車沖進彎角時,才發現原來剎車行程的中、后段反而很有比例感,使用循跡剎車時收放自如、好控制,不過由于試駕過程短暫,它的耐熱性能還未能得到進一步檢驗。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