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三國志] 這一期的《三國志》大家一定會很感興趣,因為我們找來了三臺重量級的車型,它們分別是寶馬X4、奔馳GLC 轎跑SUV和保時捷Macan。在豪華中型SUV領域里它們三位既保留了進口車的“血統”,又兼顧一部分運動化的定位。趁著三款車都在近期完成了中期改款,并且價格和市場定位還都有一定重疊,將它們仨湊在一起組個局PK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
■ 外觀對比:X4體型最大/Macan接受度最高
在我們選擇的這三款車型中,寶馬X4和奔馳GLC 轎跑SUV都是類似Coupe造型的運動型SUV,這種風格最近十分流行,不論是豪華品牌還是咱們常見的中低價位車型上都能夠見得到?紤]到寶馬X3和奔馳GLC都已經國產,出于對比的公平性,所以我們選擇了兩款進口車型來和保時捷Macan一起湊成了這一期的三車對比。而且從本質上來講,兩款進口車型本身也更偏向于運動化,和國產車型之間存在風格差異,這點反倒是和保時捷Macan的運動化SUV定位相一致的。
配置方面的選擇,寶馬X4和奔馳GLC 轎跑SUV我們都選擇了頂配車型,前者為xDrive30i M運動套裝版,指導價54.58萬元,后者為GLC 300 4MATIC,指導價58.08萬元,還額外花7000元選裝了Burmester柏林之聲音響。
保時捷Macan的起售價雖然最低為54.50萬元,但都說“不選裝無保時捷”,要開走一臺Macan的裸車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拿到的這臺Macan也選裝了大概10萬塊錢左右的配置(選裝代碼:PK571GP6),總價接近65萬元,是三車中最貴的。
外觀方面寶馬X4的“大鼻孔”在三臺車中獨樹一格,辨識度真是非常的高。除此之外X4和X3實際上區別僅僅在C柱之后,溜背式的設計可以說是一種時髦,看起來也比X3更加運動。xDrive30i M運動套裝版顧名思義,車身上遍布著M運動套件,包括前后包圍的造型、翼子板上的M logo等等,M運動輪圈規格也達到了20英寸。
奔馳GLC 轎跑SUV的造型我認為是三臺車里最低調的,作為“C”字輩家族的成員,奔馳對GLC車系在氣場上的營造是比較保守的,不如X4來的威猛。即使你能在它身上見到和X4一樣尺寸的20英寸輪圈、滿天星的進氣格柵、還有黑色高亮的后視鏡罩和車窗飾條,但第一眼見到這臺車時腦海中仍然躲不開“優雅”兩字,這似乎已經成為了奔馳給人的固有的印象。
保時捷品牌的定位就決定了Macan的運動屬性,說實話從Cayanne推出了Coupe車型以來我就很擔心Macan也會跟著就范,好在保時捷的設計師最終還是理性的,它們一定知道就Macan的體型來說推出Coupe就意味著徹底放棄后排,所以我們見到的Macan并沒有被Coupe化,而是繼續保持著最傳統的SUV造型。中期改款后的Macan針對車頭和車尾設計做了微調,加入了流行的貫穿式尾燈,相比老款車型增添了一絲新鮮感。
從三車的尺寸數據來看,寶馬X4有著絕對優勢,這點光是從照片上就能夠一眼分辨出來,長寬高的數值都要比其他兩臺車更大。軸距方面,奔馳GLC 轎跑SUV憑借2873mm力壓寶馬X4的2864mm成為第一,而Macan的2807mm就顯得比較緊湊。
不過從數據上我們也能看出一些有趣的地方,比如保時捷Macan的車長和軸距都最短,但車寬卻和寶馬X4十分接近,實車的造型也和數據相匹配,上窄下寬的設計讓Macan看起來下盤十分穩健,從設計上來講和“運動”兩字更為匹配。
車尾方面,寶馬X4層次感最豐富,尾燈的造型科技感很強,車頂的擾流板更是三車中最運動的;奔馳GLC 轎跑SUV則要柔和不少,型面上沒有太多的變化,尾燈的造型我個人覺得算不上出彩;保時捷Macan的車尾接受度更高,而且從后方看十分敦實,貫穿式尾燈辨識度很高,鑲嵌于尾燈內的PORSCHE字樣是點睛之筆。此外,寶馬X4和奔馳GLC 轎跑SUV的后備廂開關都集成在車尾logo上,保時捷Macan則位于雨刮器底部,它也是三車中唯一配備后雨刮的。
■ 內飾:寶馬X4/奔馳GLC 轎跑SUV豪華,Macan最運動
三車的內飾其實大家都很熟悉了,寶馬X4的內飾和現款寶馬X3別無二致,不過這一代寶馬X3/X4的內飾相比上幾代車型來說進步太大了,主要還是體現在用料和車內豪華氛圍上,在三臺車中優勢明顯。
奔馳GLC 轎跑SUV的內飾相比X4來說原創度就略微低了一些,這臺車不僅僅和GLC的內飾如出一轍,而且和奔馳C級轎車也幾乎是一致的。用料和豪華感的營造向來是奔馳的強項,只是和X4相比,GLC 轎跑SUV的車內顯得有些局促,尤其體現在橫向空間上。
保時捷Macan的內飾則與前兩者有很大的不同,從設計上來說,新款Macan和改款前的車型只是在多媒體系統和空調出風口等細節上做了微調,整體并沒有大動。如果單論車內氣氛,X4和GLC 轎跑SUV的豪華感是同價位的Macan完全無法媲美的,但對于熱衷駕駛的人群而言,Macan這種追求極致駕駛專注力而富有機械感的內飾設計卻往往更深得人心。至于豪華什么的,對保時捷來說只要給錢就可以了。
那么接下來肯定就要說用料了,寶馬X4和奔馳GLC 轎跑SUV基本處于同一水平,但寶馬X4無疑在豪華感上要更勝一籌。車內大面積的軟性材質、縫線、鋼琴烤漆面板、啞光金屬飾條還有帶有紋理的灰色飾板相互交錯,看起來既有豪華感,又不乏科技感,同價位競爭對手真的無出其右。
奔馳GLC 轎跑SUV也有非常好的車內用料,但是因為和C級轎車實在過于相似(X3/X4并沒有完全照搬3系的設計),以至于對消費者而言已經失去了一部分新鮮感。細節方面,奔馳傳統的精致感還在,無論是皮革、縫線還是金屬件的出色質感、大面積的木紋飾板,GLC 轎跑SUV上無一缺席,總之它肯定對得起你付出的那么多錢。
毫無疑問的,保時捷Macan的用料是三車中最弱的,雖然中控臺也采用了軟性搪塑工藝,但總體還是偏硬。中控臺和車門飾板由于完全沒有做任何選裝,因而原車默認的就是磨砂黑色塑料板,實在談不上有檔次。任何一臺保時捷,選裝和不選裝的效果真得是高下立判,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也是給所有Macan準車主的一個建議,最起碼把中控臺和車門上的飾板給選了。
方向盤的設計也是值得拿來聊得話題,而且十分有聊頭,還是先說寶馬。寶馬X4上我們見到的是一款M運動版方向盤,氣囊部分由真皮縫制,看著就顯得料足,M三色logo更是為其增色不少。不過我和好幾個小伙伴都覺得它實在太粗了,而且填充物也偏軟,反而手感并不如人意,或許它更適合手掌大的人吧。
奔馳GLC 轎跑SUV的方向盤看著是三臺車里最不起眼的,因為它幾乎出現在了大部分在售的奔馳車型上。然而它卻是三車中握感最好的,人體工程學做的非常出色,皮質也非常細膩、緊致,填充物的軟硬也恰到好處,再加上還標配了四向電動調節功能,整體表現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保時捷Macan的方向盤手感上剛好介于X4和GLC 轎跑SUV中間,不過因為它在三車的方向盤中是尺寸最小的,而且造型也最有機械感,所以運動感的營造上卻又是最棒的。這款方向盤看起來很粗實,但實際上它卻有那么點“扁平”,所以一上手就能感覺到和前兩者的不同。方向盤所用的真皮是三車中手感最細膩的,但缺點也很明顯,在某些時候會有點兒滑,3點和9點位置的縫線還會有些硌手。
另外,三車的踏板也很有意思,印象中BBA三大品牌都特別喜歡使用地板式油門踏板,的確這種踏板會比傳統的懸吊式油門更容易去細膩的控制油門開度,但真正落實到車輛上面,還要看各大廠家的調校能力。相比之下,保時捷Macan就采用了傳統的懸吊式油門,實車的腳感可說是非常的棒,而且仔細觀察你還會發現它在這個價位上極少見的使用了碳纖維連桿,真的是很下本。
■ 內飾:寶馬X4科技感最強
三臺車的儀表盤就沒有太多可說的了,寶馬X4是三車中唯一采用全液晶儀表盤的,科技感很強。不過其全液晶僅限于硬件層面,軟件開放度卻并不高,所以儀表盤的顯示內容也算不上豐富,至多是可以更換一下不同配色的主題。
奔馳GLC 轎跑SUV在這一環節同樣表現一般,它還沒有趕上奔馳全新的家族化設計,因而只能是和雙屏擦肩而過,僅僅配備了最傳統的炮筒式機械儀表盤和小尺寸液晶顯示屏的組合。保時捷Macan則還是傳統的三筒式布局,有著極強的運動感和辨識度。中間最大的為轉速表,右側則是液晶屏幕,可以同步顯示導航地圖等信息。
多媒體系統是寶馬的強項,10.25英寸彩色顯示屏搭載的是第六代寶馬iDrive人機交互系統,帶有自然語音識別、無線CarPlay、Wi-Fi熱點共享以及BMW云端互聯等功能,配合自帶手寫功能的iDrive控制器,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并且我們測試的這臺xDrive30i M運動套裝版車型還搭載了Harman/Kardon哈曼卡頓音響,因此無論是從功能還是視聽效果上來說,寶馬X4都是三車中最強的。
奔馳GLC 轎跑SUV之前我們說到過,由于還沒有趕上最新的雙屏設計風格,因此它僅僅是采用了8.4英寸的懸浮式顯示屏和一套老版本的COMAND Online系統,通過觸摸板和旋鈕來進行控制,但是不像另外兩臺車一樣支持觸屏的操作,也沒有配備CarPlay等時下流行的手機互聯功能,擴展性上表現一般。不過我們測試的車型上選配了Burmester柏林之聲音響,這套音響在GLC 轎跑SUV上的選配價格為7000元,并不算特別貴,多多少少還是彌補了一些多媒體方面的不足。
保時捷Macan在改款之后針對車內最大的改變之一就是它的多媒體系統了,全新的10.9英寸大屏幕直接整合在中控內側,質感上要比X4和GLC 轎跑SUV都要更好。新的PCM系統終于標配了GPS導航,對于寶馬和奔馳而言或許不算什么,但對于保時捷算得上是“大出血”了。不過另一方面,即便是重新設計的PCM 4.0系統在國內依然有些水土不服,自然語音識別和本土軟件擴展功能一概沒有,已經非常主流的CarPlay互聯功能竟然還要花3700元選配,多少讓人覺得有些寒酸。
另外,寶馬X4標配傳統的后置倒車影像,清晰度和輔助線標識都非常棒;奔馳GLC 轎跑SUV則更出色,直接標配了360°全景影像系統,相比寶馬X4的這套倒車影像在易用性和清晰度上更勝一籌;保時捷Macan的倒車影像系統在新款車型上是選配,價格為6300元。老款Macan車主都知道Macan的倒車影像效果有多糟糕,但比較無奈的是新款上也沒有多大改變,清晰度不高,參考線簡陋,角度也不夠廣,僅僅停留在“能用”的階段。
座椅方面三車的差別也很大,寶馬X4繼續拔得頭籌,無論從座椅版型、皮質還是從舒適性角度來看,X4都是做的最好的。座椅很寬大,填充物也相對比較柔軟,所以乘坐起來非常舒服。同時因為可以調節的項目也很多,所以無論何種身材的人都能找到比較舒服的狀態。
奔馳GLC 轎跑SUV的座椅造型和X4很像,配色和功能性上也不落下風,甚至還多了座椅加熱功能。但是,這套座椅在人體工程學方面卻和X4有相當大的差距,給人的最大的感覺就是窄,并且肩背部的支撐做得不太到位,對于身材稍胖的駕駛者來說實在是不怎么友好。和X4相比,GLC 轎跑SUV的這套座椅皮質和填充物也都偏硬一些,因而乘坐舒適性上處于明顯的下風。
保時捷Macan標配的是一套只有8向可調的基本款座椅,用料上采用真皮+Alcantara雙拼,沒有腿托但標配了座椅加熱,功能和視覺效果上都沒有什么驚艷度可言。然而就是這樣一套座椅,它的表現也要比GLC 轎跑SUV上那套強不少,人體工程學設計一流,肩背部支撐很棒,頭枕可以上下前后四向調節,包括座椅高低在內的可調范圍都很大,所以無論胖瘦都可以坐的很舒服。而且當座椅調到最低狀態時,Macan的坐姿極底,駕駛視角是三車中最不像SUV的。當然如果您不差錢,Macan還提供了14向調節的運動座椅供用戶選擇,這也是寶馬X4和奔馳GLC 轎跑SUV所無法相比的。
后排的表現上三車差的不多,這個級別該有的ISOFIX接口、中間座椅安全頭枕等肯定都會配齊。寶馬X4的后排提供了獨立的自動空調和一個12V電源接口,是三車中規格最高的;奔馳GLC 轎跑SUV的后排有出風口,但無法自己調節溫度,同時提供了一個12V電源和一個USB接口;保時捷Macan在改款后可調溫度的后排出風口已是標配,同時還增加了2個USB接口,表現也不錯。
■ 車內空間:寶馬X4最寬敞/Macan最局促
靜態部分最后我們來看看三車的空間表現,從軸距上來看,三車中GLC 轎跑SUV的軸距最大,為2873mm,寶馬X4的軸距為2864mm,相比較而言保時捷Macan的2807mm就顯得比較吃虧了。而從實際三車表現來看,三臺車中前排坐姿最低的顯然是Macan,前排頭部空間最寬敞,身高182cm的編輯頭部有一拳左右。寶馬X4也不賴,有大概四指左右,奔馳GLC 轎跑SUV的坐姿就有些高,頭部僅有兩指左右的空間。
而在后排空間上,寶馬X4脫穎而出,為一拳+兩指;奔馳GLC 轎跑SUV雖然軸距最長,但后排空間卻并不理想,只有一拳左右;保時捷Macan的后排空間一直為人詬病,軸距短也是主要原因,但是在軸距比奔馳GLC 轎跑SUV短了66mm的情況下還能有一拳左右的腿部空間,是該說Macan表現好,還是GLC 轎跑SUV的表現不盡人意呢?
儲物空間方面三車的表現也大相徑庭,寶馬X4的綜合表現仍是三車中最好的,擁有最豐富、最實用的儲物格,其后備廂表現更是長寬高俱佳,放入三個標準行李箱之后還有非常富裕的空間;奔馳GLC 轎跑SUV的車內儲物格也不少,不過它的后備廂表現不佳,尤其是后備廂的寬度和高度算不上出眾,放入三個標準行李箱時必須將遮物簾取下后才可以勉強合上尾門。
保時捷Macan的車內儲物能力是三車中最弱的,做單車測試的時候我們就曾說過設計師似乎并不像讓駕駛者坐在一臺保時捷里享受生活,一切只需要關注駕駛就好。所以Macan車里的儲物格真的是又小又寒酸,檔把后方的兩個杯架還會因為中央扶手的前移而被遮擋掉。來到后備廂,Macan是三車中唯一配有備胎的,因而后備廂底部的空間就很小了。不過好在Macan的后備廂還算是比較規整的,空間也不算小,所以放入三個標準行李箱也比較輕松。
看完了靜態,讓我們一起來到“硬核”環節,將三車升起來,看看究竟這三款標榜運動的“德味”中型SUV在底盤硬件素質上夠不夠格?它們之間孰優孰劣?
寶馬X4前懸架采用了與寶馬X3相同的雙球節式前懸架,這種懸架改進于寶馬3系(由于車型定位不同,3系的轉向拉桿位于下前控制臂下方),通過兩根下控制臂讓虛擬主銷更加靠近車輪。但由于其脫胎于麥弗遜式懸架,故其不像另外兩款車型具備上控制臂結構。
奔馳GLC 轎跑SUV與奔馳GLC前懸架一致,并同寶馬X4一樣將下控制臂拆成了兩根連桿,提高操控性。除此之外,上控制臂的加入令車輛理論橫向支撐力獲得一定提升。
改款保時捷Macan的底盤結構則是沿用MLB平臺設計,上、下控制臂均拆成兩根連桿,使得整個虛擬主銷向外平移,轉向時的運動學動態較為復雜,但對于操控性的提升也立竿見影。此外,我們本次拍攝的保時捷Macan選裝了帶保時捷主動懸架管理系統(PASM)的空氣懸架,價格為18700元,從這一點來看就已經有些“欺負人”了,但我個人倒是覺得,不到兩萬塊就能選到保時捷空氣懸架,合適!
三車的輪拱內襯都采用了玻璃纖維材質,相比樹脂材質而言,玻璃纖維的NVH特性要好一些。寶馬X4在輪拱內部還設計了用于剎車降溫的導風口,這一點值得肯定,但僅配備了單活塞浮動式卡鉗似乎又有些愧對于“運動”二字。
寶馬X4的后懸架屬于非常標準的5連桿結構,這種懸架的連桿“各司其職”,幾何角度參數調校比較直觀、準確,目前也屬于多連桿懸架當中的流行結構之一,優劣評價重在實際調校。當然話說回來了,如果在連桿材質方面能有些提升就更好了。
雖然直接看上去差異不小,但從運動學特性角度來說,奔馳GLC 轎跑SUV的后懸架與寶馬X4同屬一類,二者本質上是一回事。在選材用料方面,該車后懸架是要略好于寶馬X4一些,并且在縱臂位置還增設了小護板,這細節不錯。
保時捷Macan則是MLB平臺上的那套“梯形連桿”結構,從懸架本質上來說,它與5連桿懸架沒有什么交集,減振器和彈簧直接連在軸承座上,鑄鋁H臂則主要負責懸架運動導向工作。從理論角度來說,這種懸架路感會比較直接,簧下質量較低(對操控性有幫助),但成本不低,并且沒有辦法支持后輪主動轉向技術。
后輪拱材質與剎車等方面比較一致,都采用玻璃纖維材質內襯與集成駐車電機的浮動式卡鉗設計,符合這一級別應有的水準。值得多說一句的是,寶馬x4在后懸架副車架位置增設了兩根加強梁,用以提升后副車架剛性。
三臺車均配備有四驅系統,由于中央差速器均被包覆起來無法拍攝,故我們用后橋差速器圖示,敬請諒解。單從理論反應速度來說,寶馬與奔馳上的多片離合器中央差速器反應速度不及脫胎于奧迪quattro四驅系統上的托森中央差速器。
在底護板方面,三車均做到了高度平整狀態,這對于空氣動力學角度來說有著積極影響。另外,三車在這一位置也各具特色:寶馬具備豐富的底盤強化件,奔馳則在空氣動力學造型方面進行了優化(具備類似高爾夫球表面的降阻表面造型),而保時捷則采用大量玻璃纖維材質。
看過了底盤結構,三臺車整體表現各有亮點,到了這個級別該有該給你的肯定都給,硬件層面也都是一流水平了,它們的差異來自廠商對自己產品定位和適應人群的調整。比如這三臺2.0T發動機,不論功率還是扭矩都是相當的接近,也是各家的拳頭產品。當然如果是3.0T車型那更符合定位,不過價格也就上去了,本著環保和經濟的原則,我們對比的還是2.0T的產品。
發動機參數類似,變速箱卻不太一樣,Macan用的是DL501 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X4用的是來自ZF的8速自動變速箱、GLC 轎跑SUV用的是自家的9G-Tronic 9速自動變速箱,也算是集齊目前的主流變速箱了,不僅駕駛感受會有區別,包括巡航轉速甚至噪音水平都會有差距。
在駕駛感受層面我們先從寶馬X4說起,這是一臺高功率的30i車型,作為曾經的2.0T寶馬車主,對于N20系列發動機的表現我很熟悉,也接觸過上一代寶馬X3和X4車型,新一代X4上的B48發動機有這幾個改變,首先在2000rpm轉速區間以下爆發的不如N20發動機直接,稍微有點憋著勁兒的感覺,過了2000rpm后動力會有明顯的提升。好的方面是聲音和振動的抑制提升了一個檔次,那種怠速“嗒嗒嗒”的聲音明顯好轉,即便是高轉速加速地板也不會有什么振動,這是X4很需要的一個加分項。
GLC 轎跑SUV如果用一句話形容的話就是“很奔馳”,尤其是在加速上它保留了我們所熟悉的奔馳那種沉穩感,和另外兩臺車相比它在動力尤其是推背感這一項上表現的沒那么突出,但如果看后面的加速成績它沒有明顯差距,從加速開始它提供的是一種循序漸進的感覺,油門踩下去會有持續加速的感覺,再加上9G-Tronic也不是激烈反應的變速箱,整體給人感覺很柔和。
Macan就要比前面兩臺車在動力上的調校更老道,雖然是EA888與7速雙離合,但經過保時捷工程師的調整,它的反應速度進一步增強,尤其是變速箱,踩下油門立馬擋位已經降下,轉速提升,車速提升這一系列連貫的動作比X4和GLC 轎跑SUV都要快,這種感覺會讓你開著很暢快,而且完全不會覺得動力不夠用,再加上雙離合變速箱接近爐火純青的配合,動力總成這部分的表現我站保時捷。
加速成績也和前面的感官體驗結果一致,Macan選裝了Sport Chrono組件以后從起步的瞬間會一直推到你破百,并且換擋速度也非常的快。寶馬X4的ZF8速變速箱在調整到運動模式后每一次換擋都會給你前竄的感覺,以此展示它運動特性的一面,還有一點值得說的是X4在40-80km/h中途加速測試時是唯一可以不換擋跑完的,加速度也比較快。GLC 轎跑SUV加速也符合它的定位,因為變速箱的反應沒有另外兩臺車快,這也是加速稍弱的原因之一。
油耗就是寶馬的強項了,B48對于燃油經濟性的提升有著很大的進步,在同等路況和駕駛狀態下比另外兩臺車低了將近2L/100km,這個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另外還有一點要說的是油耗測試當天室外溫度達到了35℃,空調開到23℃自動時,GLC 轎跑SUV車內體感溫度最涼快,這是它的優勢。
至于駕駛部分,每臺車的側重點不一樣,你也不能說哪種好壞,只是看所面向人群的喜好了。所以這里我們只對比這其中開的差別,至于覺得哪個更好還是看您自己的選擇。因為三臺車單獨開都有著不錯的表現,但這三臺中給我最大驚喜的是寶馬X4。
過去上一代的X4能感覺到非常追求運動感,雖然是一臺SUV但底盤對于路面平整度的反饋很直接,全新X4則在這種直接的回饋中加入了舒適的成分,這種改變我覺得是X4這臺車所需要的,畢竟是一臺家用代步為主的SUV車型,駕駛它的客戶我想還是需要舒適度的,而且路感的減少能夠提升車內的高級感,不論是大小顛簸都能從容應對,這個改變值得認可。
GLC 轎跑SUV就是我們熟悉的舒適感覺,尤其是連續小顛簸路面時坐在車內可以說是如履平地,減振裝置能夠有效地吸收這部分振動,不論是駕駛者還是乘坐者都會喜歡這種隔絕的感受。不過這套減振系統在應對大幅度顛簸路面上還有提升空間,不如小顛簸吸收的徹底。還有一點前面說過了,從結構上來講對于側向支撐有幫助,但實際體驗來看它應對側傾的能力不如另外兩臺車,所以理論歸理論,實際表現還是看調校。
Macan的表現就非常的均衡了,這也和它選裝了約2萬元的空氣懸架有著很大的關系,畢竟從固定模式換成了可變的,在需要支撐的時候能夠有力頂上,需要通過顛簸路段時也可以吸收減振,對于行駛表現的提升也非常有幫助,我們同事改款前的Macan沒有空氣懸架就能明顯感受出差距,有意選擇Macan的車主強烈推薦空氣懸架。當然良好的路面表現不是單一空氣懸架能夠做到了,本身底子就不錯,它的運動性也是三車中最突出的。
剎車的腳感最好的是Macan,GLC 轎跑SUV感覺有點偏軟,而且會有ABS彈腳的感覺。而在支撐和姿態上相比這級別其它的SUV,他們做得很好。從成績上看都達到了我們的心理預期,用四活塞前卡鉗的Macan和GLC 轎跑SUV要比寶馬X4表現略好。
噪音分兩個方面的表現,靜態時X4整個車的NVH表現是最好的,包括上一代車型怠速發動機噪音明顯的問題也沒出現在全新X4上。GLC 轎跑SUV的發動機噪音怠速時最高,車內能夠明顯聽到發動機運轉的聲音。但是開起來Macan的NVH反超X4,成為最安靜的車型,這與GLC 轎跑SUV和X4的Coupe溜背造型有一定的關系,在高速行駛時車尾的風噪要比傳統造型的SUV大一點,Macan高速巡航最安靜。
總結:
三臺進口運動中型SUV我們已經詳細對比了,對于選擇這些車型的消費者勢必不想隨大流,并且能夠通過這臺車展現自己的品味和生活態度,而且不會太糾結實用性和性價比。從造型來看X4和Macan更有吸引力,GLC 轎跑SUV的前后協調度沒有另外兩臺車高,但這只是我們的角度,至于外觀肯定是各有所愛。
內飾從質感層面寶馬X4做的最好,功能性和科技與現代感的融合也是X4占了上風。Macan基礎配置偏低,但可提供的選擇性最豐富,如果不差錢各種高檔皮革可以把內飾填滿,密密麻麻的按鍵也足夠用,但從初始狀態來講偏硬的中控臺更多體現的是運動感,豪華感差了點。而奔馳GLC 轎跑SUV在當年上市時候這套內飾豪華感一致好評,但過了這么多年,和近年新上的X4相比就有差距了。
至于開起來,寶馬X4開著高級感很強,這個改變也是我最喜歡的部分,沒有一味地追求運動性,底盤很沉穩踏實,這是一個不會出錯的選擇。如果喜歡舒適那就GLC 轎跑SUV準沒錯,這臺車基本不會讓你察覺到太細致的路感,這種零參與度的感覺是不少以代步需求為主的消費者所喜歡的。保時捷Macan毫無疑問是三車中開著最過癮的,降低坐姿之后感覺和轎車沒有太大區別,再加上有空氣懸架的幫助,舒適與運動也平衡的不錯,這里再啰嗦一句,空氣懸架非常值得選裝!(文/圖/攝 汽車之家 黃正橋 曹昊旻 舒寧)
車型圖片 | ![]() | ![]() | ![]() |
基本參數 | Macan 2018款 Macan 2.0T | 寶馬X4 2019款 xDrive30i M運動套裝 | 奔馳GLC轎跑 2019款 改款 GLC 300 4MATIC 轎跑SUV |
廠商指導價 | 54.50萬 | 54.58萬 | 58.08萬 |
廠商 | 保時捷 | 寶馬(進口) | 奔馳(進口) |
級別 | 中型SUV | 中型SUV | 中型SUV |
能源類型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環保標準 | 國VI | 歐V | 歐V |
上市時間 | 2018.07 | 2018.08 | 2019.03 |
最大功率(kW) | 185 | 185 | 180 |
最大扭矩(N·m) | 370 | 350 | 370 |
發動機 | 2.0T 252馬力 L4 | 2.0T 252馬力 L4 | 2.0T 245馬力 L4 |
變速箱 | 7擋濕式雙離合 | 8擋手自一體 | 9擋手自一體 |
長*寬*高(mm) | 4696*1923*1624 | 4763*1926*1632 | 4734*1890*1603 |
車身結構 | 5門5座SUV | 5門5座SUV跨界車 | 5門5座SUV跨界車 |
最高車速(km/h) | 227 | 235 | 235 |
官方0-100km/h加速(s) | 6.7 | 6.8 | 6.9 |
實測0-100km/h加速(s) | 6.24 | - | - |
實測100-0km/h制動(m) | 37.81 | - | - |
NEDC綜合油耗(L/100km) | 8.1 | 8 | 7.6 |
實測油耗(L/100km) | 10.5 | - | - |
整車質保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不限公里 |
首任車主質保政策 | - | - | - |
車身 | Macan 2018款 Macan 2.0T | 寶馬X4 2019款 xDrive30i M運動套裝 | 奔馳GLC轎跑 2019款 改款 GLC 300 4MATIC 轎跑SUV |
長度(mm) | 4696 | 4763 | 4734 |
寬度(mm) | 1923 | 1926 | 1890 |
高度(mm) | 1624 | 1632 | 1603 |
軸距(mm) | 2807 | 2864 | 2873 |
前輪距(mm) | - | - | 1618 |
后輪距(mm) | - | - | 1613 |
車身結構 | SUV | SUV跨界車 | SUV跨界車 |
車門數(個) | 5 | 5 | 5 |
座位數(個) | 5 | 5 | 5 |
油箱容積(L) | 75 | 65 | 66 |
后備廂容積(L) | 488-1503 | - | - |
整備質量(kg) | 1857 | - | - |
發動機 | Macan 2018款 Macan 2.0T | 寶馬X4 2019款 xDrive30i M運動套裝 | 奔馳GLC轎跑 2019款 改款 GLC 300 4MATIC 轎跑SUV |
發動機型號 | - | - | 274 920 |
排量(mL) | 1984 | 1998 | 1991 |
排量(L) | 2.0 | 2.0 | 2.0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發動機布局 | 縱置 | - | - |
氣缸排列形式 | L | L | L |
氣缸數(個) | 4 | 4 | 4 |
每缸氣門數(個) | 4 | 4 | 4 |
配氣機構 | DOHC | DOHC | DOHC |
最大馬力(Ps) | 252 | 252 | 245 |
最大功率(kW) | 185 | 185 | 180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5000-6800 | 5200-6500 | 5500 |
最大扭矩(N·m) | 370 | 350 | 370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1600-4500 | 1450-4800 | 1300-4000 |
最大凈功率(kW) | - | - | - |
燃料形式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燃油標號 | 95號 | 95號 | 98號 |
供油方式 | 混合噴射 | 直噴 | 直噴 |
缸蓋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缸體材料 | 鑄鐵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環保標準 | 國VI | 歐V | 歐V |
變速箱 | Macan 2018款 Macan 2.0T | 寶馬X4 2019款 xDrive30i M運動套裝 | 奔馳GLC轎跑 2019款 改款 GLC 300 4MATIC 轎跑SUV |
擋位個數 | 7 | 8 | 9 |
變速箱類型 | 濕式雙離合變速箱(DC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簡稱 | 7擋濕式雙離合 | 8擋手自一體 | 9擋手自一體 |
底盤轉向 | Macan 2018款 Macan 2.0T | 寶馬X4 2019款 xDrive30i M運動套裝 | 奔馳GLC轎跑 2019款 改款 GLC 300 4MATIC 轎跑SUV |
驅動方式 | 前置四驅 | 前置四驅 | 前置四驅 |
四驅形式 | 全時四驅 | 適時四驅 | 全時四驅 |
中央差速器結構 | 多片離合器 | 多片離合器 | 多片離合器 |
前懸架類型 | 雙叉臂式獨立懸架 | 雙球節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五連桿后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構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Macan 2018款 Macan 2.0T | 寶馬X4 2019款 xDrive30i M運動套裝 | 奔馳GLC轎跑 2019款 改款 GLC 300 4MATIC 轎跑SUV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前輪胎規格 | 235/60 R18 | 245/45 R20 | 255/45 R20 |
后輪胎規格 | 255/55 R18 | 275/40 R20 | 255/45 R20 |
備胎規格 | 非全尺寸 | 無 | 無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