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海外試駕] 當新一代國產寶馬3系帶著巨大的變化和關注度進入市場后,大家都驚訝于它的性格轉變是如此明顯,毫不掩飾對于舒適性的追求。但是,對于這樣一款在運動轎車領域被視為標桿的產品來說,這種轉變似乎顯得有點刻意。相比德國人的直白,英國人一直追求更含蓄和優雅的表達,不論在設計還是機械層面。
注:由于英國考文垂周邊地區近期陰雨不斷,因此本文以聊車為主,請大家忽略車身上的泥漬。
- 外觀設計:小幅精修
從2014年9月發布至今,捷豹XE已經歷了5年時光。好在捷豹前設計總監Ian Callum(嚴凱倫)先生的團隊賦予了它一個優雅靈動的軀體,時至今日XE依然沒有任何滄桑與老態,而它也成為Ian退休前的作品之一被載入史冊。因此,XE的這次改款自然無需大刀闊斧的變革,只要精修一下細節,保持新鮮感即可。
即使今天看來,XE簡潔明快的車身線條依然緊隨時代,尤其符合當下極簡風潮的審美取向。沒有任何激進的元素,但每個細節都是大師筆觸,歷久彌新。頭燈和前包圍造型是車輛前部變化的重點,相比現款車型新款車型的“眉眼”更有仿生學的味道,特別是新頭燈的造型,仿若貓科動物半睜的雙眼,靜靜地瞄準著前方的獵物們。
車身側面依舊是我們熟悉的XE,沒有外露的肌肉線條,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平和自然,但卻能以姿態取勝。看到它,你能想到的一定是身著修身西裝的“抖森”,而不是套著緊身安德瑪的“強森”。
車輛后部是這次改款的另一個重點。和現款車型相比,新款XE的尾燈變得更加狹長,同時造型上也更富于變化,F款XE的尾燈看起來確實有那么一點偏大的感覺——這一方面是由于那時的線條和造型表達是通過內部燈具結構實現的,當尾燈亮起來的時候才能更清楚地看到那標志性的捷豹尾燈造型;另外在幾年前,捷豹整體的家族設計語言也更加偏向于此。
除了尾燈,后包圍的造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R-Dynamic車型的設計更加運動,呼應了前杠的造型;而雙邊共兩出的排氣管結構在2019款的300PS車型上已經出現了,只是位置有些細微的調整。
如何用一句話來評價新款XE的外觀變化?對我來說,可能首先想到就是“傳承有序”。當Ian退休的消息傳到國內時,媒體們當然免不了對捷豹未來的車型設計感到有些擔憂,但與新任全球設計總監Julian Thomson溝通之后,我發現似乎沒有這種擔心的必要。
作為此前Ian設計團隊中的重要成員,Julian對于捷豹品牌設計DNA的把握自不必說,同時崇尚極簡以及英式設計風格的理念也很好地延續了捷豹設計成功的精髓。從新款XE來看,一切造型上改變和進化都令這款車變得更加趨于完美,這顯然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 內飾:驚喜的改變
不論是進口的標準軸距XE還是國產的XEL車型,我都曾經駕駛過一段時間,但回憶它們的內飾時發現竟然沒有很深刻的印象。當回看現款車型的內飾設計時,我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它們的內飾設計并沒有問題或錯誤,但也缺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亮點。
在和捷豹的設計師溝通時,我能夠強烈地感受到英國人、或者說英式設計的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希望把亮點隱藏起來,或者不希望放在人們一眼就看得到的地方,因為在他們看來那樣太過直白,缺少內涵。他們希望用戶在使用中不經意間發現設計的優點,然后發出會心一笑。因此,很多用車時間不夠長的人會忽略現款XE內飾中材料的運用,或是整體造型的空間幾何搭配,包括我本人在內也是如此。
不過,當進入新款XE的車廂內部后,我發現了幾個非常明顯的變化:捷豹路虎集團最新的“三屏”人機交互系統、更精致漂亮的方向盤、全新的電子擋把以及時髦的流媒體后視鏡。當然,中控臺的整體造型被延續下來了,畢竟這只是一次中期改款。
擁有兩塊大屏的人機交互系統在此前的路虎攬勝家族車型上已經全面普及了,而在捷豹品牌陣營中,XE則是第一款裝備類似系統的車型。雖然中控臺“T字”造型的設計沒有改變,但內核卻給人完全不同的質感。
至于之前說的流媒體后視鏡,用起來視線更寬廣,而且不會受到后排乘客的遮擋,習慣之后還是挺好接受的。當然,這個后視鏡也可以手動切換為傳統后視鏡,但相信我,流媒體后視鏡已經足夠好用,而且功能上更勝一籌。
在空間方面,與現款車型沒有發生太大改變。如果你和家人的身材和坐姿都屬于主流的話,它能夠勝任四人出行的需要;但如果身高太高,或是駕駛坐姿比較特殊(比如我),那么作為一臺兩人以下使用的小車也不錯。
相比外觀設計,新款XE在內飾方面的變化更加明顯。顯然,這是一場技術驅動的變革。盡管英國人對于傳統和經典倍加推崇,但在人機交互領域,信息化和互聯化的風潮是無法阻擋的。不過,他們似乎總是有辦法可以將現代科技與傳統豪華很好地融合起來,而新款XE算得上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駕駛:舒適的運動
每一個品牌的個性都和它所在的國家有著直接的聯系。不論是考文垂郊外的鄉村小路,還是倫敦市中心的道路,能感受到的是完全有別于德國autobahn那種對于道路質量和通行效率的嚴肅追求,取而代之的是不羈的路面質量以及隨時隨地占路維修的隨性,這讓我這個來自“基建狂魔”的人有些不適應。
之前我們提到過這個級別群眾基礎最高的車型:寶馬3系,新一代長軸距車型對于駕駛舒適性毫不掩飾的傾向讓人們不禁懷疑,運動中型車這個概念是不是已經成為了一個偽命題。不過,我想說的是,運動并不意味著一定要有剛硬的底盤和沉重的轉向手感,對于一款兼顧家用的中型轎車來說,舒適性和操控性從某個角度來說并不是完全不能共存的。捷豹XE從一開始就是這么做的。
應該說,捷豹XE的結構基礎決定了這臺車的兩個特性:首先,全車的輕量化水平可以對操控性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其次,底盤的機械結構讓捷豹的工程師們擁有不錯的調?臻g,不論是在運動性還是在舒適性上。
不過,經驗告訴我,不要因為XE的舒適就輕視它。盡管方向盤的轉向力度整體都偏向于輕松,但在它的控制下,車身在彎道的表現卻并不是慵懶。相反,這臺車在低速彎道的靈活性和高速彎道的支撐性方面做得都很不錯。
和底盤的感受高度相似的是動力系統。這臺XE 300PS車型是一臺采用捷豹路虎集團自主開發的高功率2.0T Ingenium(英杰力)汽油發動機,發動機最大功率300Ps,雖然沒有拿到具體的數據,但我推測應該和現款300PS車型保持一致。匹配的變速箱為采埃孚8AT,一款備受好評的經典變速箱。
之所以說動力系統的感受與底盤高度一致,主要是指它們表現出來的性格。對于XE來說,運動與舒適從來都不是割裂開的,它并沒有通過兩種駕駛模式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而這兩個特性融合在一起,所表現出來的整車的性格就是輕松。在舒適模式下走走停停,變速箱沒有任何意料之外的動作,發動機的動力輸出也能跟得上腳下的動作,整體感受優雅平順;而在運動模式下,即使表現出更加活躍的態度,但依舊沒有讓人產生緊張的感覺,依舊收放自如。
應該說,捷豹XE的這種輕松的性格,與英國的地理環境和路況條件是分不開的。此外,捷豹品牌擁有悠久的賽車歷史,所以在車輛運動性能方面的功力也自不必說。除了XE,其它品牌能有類似駕駛感受的車型可能也就只有阿爾法羅密歐的Giulia了。不過在變速箱日常使用的平順性方面,捷豹相比起意大利人還是有著明顯的優勢。
總結:
對于新款捷豹XE這臺車,我能想到的總結陳詞其實有很多,比如更精致的外觀設計、更有科技感的內飾,亦或是輕松舒適的駕駛感受等等。然而,我其實最想告訴捷豹和捷豹品牌愛好者們的是:做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不應該只有一款或一類產品定義一個級別,人們也不該只能做單一風格的選擇。
盡管相比起德國對手們,捷豹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都還有著一定差距,但它有自己的風格和味道。這種獨特的風格和味道,成為了市場物種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滿足著那些不愿意遵從主流的個性人群。因為事實證明,在有些時候非主流并不意味著離經叛道,只是你還沒有親身體會過它們而已。(文/圖 汽車之家 張戈,感謝網易汽車武岳協助拍攝)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