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內飾極為亮眼
[汽車之家 專業評測] 由于中國市場的特殊性,許多新車進入國內都會加長軸距,以此來應對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催^了眾多的“L”版本,那些沒有“量身定制”的原裝進口車型就會顯得彌足珍貴。


今天測試的奔馳A 200(以下簡稱A 200)就是這么一款車,在三廂A 200 L國產之后,奔馳仍舊堅定的把兩廂版本推向中國市場。
對于A 200,我認為它是一款有“勇氣”的產品,為什么這么講?先說積極的一點,有不少品牌都不敢引入,或者是推出新車之后取消掉了不太受待見的兩廂版本。像在國內賣的風生水起的豐田卡羅拉,在海外是有兩廂版的。馬自達3 昂克賽拉在推出換代車型之后,索性直接放棄兩廂版。這些例子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奔馳在引入國產A 200 L之后,依舊大膽的引入兩廂版的A 200,對于奔馳的這種做法我是給予認同的。
然而不太積極的是A 200在定價方面確實不太親民,我們暫時先聊指導價(結尾我們再說終端價格),全系共三款配置,官方指導價25.78-31.28萬元。同級別車型里,最低配A 200動感型的價格已經可以買到2.0T發動機的奧迪A3 Sportback了。這個……是吧,同是德系豪華品牌,同樣是精干的兩廂轎車,誰跟錢有仇呢?閑篇兒說的有點多,我們還是先看看A 200本身吧。
●缺少AMG套件加持





A 200讓我不太滿意的地方可能就是不支持選裝AMG套件了,對于買不起純正AMG的我來說,我還是更希望A 200能在外觀上滿足一下自己的期待,畢竟更加貼近AMG A 45的話,在我心里發動機可能也會增加個10馬力吧。
●同級別最佳內飾


奔馳把S級的成功復制到了旗下各個車型當中,即便是家族中最小的A級也不例外。目前為止,說它是同級別最佳的內飾,我想應該沒有爭議吧。三輻式方向盤的握感和皮質的細膩程度都表現不錯,盤幅的直徑有點大,如果能做的再小一點,我認為會更符合A級的定位。儀表盤支持經典、運動、前衛和柔和四種不同的顯示模式,雖然沒什么特別的用處,但我認為能讓你保持對于一款車的新鮮感。

儀表盤和中控屏的顯示細膩程度和UI的設計都沒什么問題,不過兩款屏幕均“裸露”在外,強光天氣下,屏幕的反光問題依舊有待改進。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MBUX系統的反應流暢度不錯,支持觸摸和觸控板兩種操作方式,便利性上比起COMMAND系統要好很多。在幾天的測試過程中,我個人還是更傾向于“指哪打哪”的觸屏方式,操作更直接,錯誤的幾率也更小。觸控板的準確性一般,使用時需要“小心謹慎”。用力過猛可能會劃過,用力較輕則責會“原地踏步”。同級別常見的中控屏幕有觸屏、觸摸板和滾輪三種,如果在易用性上排個順序的話,我認為觸屏>滾輪>觸控板。
2
空間表現一般
●選裝配置豐富

對于去Type-A接口的做法,我并不是很支持。要知道不是所有電子設備都支持無線充電的。截至目前,只有最新蘋果設備的原裝充電線是支持Type-C接口,而大部分的安卓和老款蘋果手機依舊使用的是Type-A充電口。


我們這臺試駕車的配置不低,不過許多你認為很顯檔次的功能都是需要選裝的。像品牌音響、氛圍燈等功能我能接受它們出現在選裝的配置表里,而倒車影像和無鑰匙進入+啟動竟然沒有標配,對于一款指導價達到27萬元的緊湊型轎車來講,我認為有點說不過去。
●空間表現一般




雖然國產A 200 L加長6cm的軸距,不過實際體驗上和A 200的差距,并沒有很夸張。A 200比較適合追求品牌,生活品質的單身小資青年,以及沒有孩子的年輕夫妻。


A 200的儲物空間在容積和數量兩個方面表現都不錯,唯獨是后排儲物格算個小小的瑕疵,要知道在這個位置上,國產的A級可是全系標配后排出風口的。后排座椅沒有提供中央扶手,沒有杯架,由此可見A 200對于后排乘客不算友好。后備廂的空間表現中規中矩,在不放倒第二排座椅的情況下,基本是緊湊型兩廂轎車的平均水平。
車身 | 滿分 | 得分 |
---|
空間 | 10.5 | 5.8 |
前排空間 | 2.5 | 2.1 |
后排空間 | 2.5 | 1.5 |
7座車附加分 | 1.5 | 1.3 |
裝載空間 | 1.5 | -- |
空間變化 | 1.0 | 0.2 |
車內儲物空間 | 1.5 | 0.7 |
配置 | 8.0 | 7.0 |
基本配置 | 8.0 | 5.2 |
附加配置 | 0 | 1.8 |
工藝質量 | 5.0 | 4.6 |
外部質量 | 2.5 | 2.4 |
內部質量 | 2.5 | 2.2 |
人體工程 | 5.0 | 4.0 |
座椅舒適性 | 2.5 | 1.8 |
操作便利性 | 2.5 | 2.2 |
視野 | 1.0 | 0.8 |
視野 | 1.0 | 0.8 |
總分 | 29.5 | 22.2 |
3
加速/油耗成績出色
●1.3T發動機+7擋雙離合變速箱

發動機參數對比 |
發動機 | 最大功率Ps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最大扭矩N·m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奔馳 M282 1.3T發動機 | 163 | 5500 | 250 | 1620-4000 |
寶馬 B38 1.5T發動機 | 140 | 4600-6500 | 220 | 1480-4200 |
大眾 EA211 1.4T高功率發動機 | 150 | 5000-6000 | 250 | 1750-3000 |
A 200搭載1.3L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63馬力(120千瓦),最大扭矩250牛·米,參數和大部分的1.4T、1.5T發動機相近。這臺M282 1.3T發動機由奔馳和雷諾日產聯盟合作開發而成,發動機使用了電控式渦輪泄壓閥、集成式排氣歧管,并采用了三角式氣缸蓋設計來減小發動機體積等一系列技術。A 200的1.3T發動機由奔馳的圖林根工廠生產,而國產A 180 L和A 200 L的發動機已經在北京工廠實現了國產。

不管國產還是進口車型,奔馳A級均沒有配備發動機隔音棉。所有1.3T發動機的車型都使用了后扭力梁式的非獨立懸架,這在同級別車型里基本算是“獨一份”。


負責任的說,這臺1.3T發動機在城市間游走還是很輕松的,你不用過多介意它的排量問題。它的表現其實和同級別的小排量發動機區別不大,爆發點主要集中在初中段的轉速區間。配合上小巧的車身,用游刃有余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超過100km/h的再加速能力沒有那么搶眼,不過整體的表現我認為完全屬于夠用的水準。

升擋的表現就比較一般了,尤其是在加速之后,變速箱不會立刻升擋,總是傻乎乎的卡在高轉速的區間,這一點我認為有待優化。低速擁堵跟車時,變速箱也避免不了的會出現頓挫現象,尤其是20-30km/h的區間內,變速箱會在2、3擋來回猶豫。
A 200的啟停系統和自動駐車一如既往的好用,停車時深踩剎車踏板即可激活,啟停系統的工作很安靜,啟動一瞬間的振動控制到位。在ECO模式下,變速箱支持空擋滑行,高速巡航松開油門時,轉速會掉落至800rpm,以此來確保車輛的燃油經濟性。
●加速/油耗成績出色





A 200的加速成績出色,7.68秒的0-100km/h的時間比起1.4T的奧迪A3快了將近1秒,相比8.3秒的官方加速成績也著實快了許多。



測試當天的室外溫度為20度,不過天氣比較好,車內的溫度遠高于顯示的溫度,所以我們開啟了空調。駕駛模式為經濟模式,最終6.2L/100km的油耗成績比表顯成績稍高,不過比起推薦油耗值還是低了不少。對于一款緊湊型轎車,這樣的水平令人滿意。
動力 | 滿分 | 得分 |
---|
發動機 | 8.0 | 5.1 |
加速 | 2.5 | 1.6 |
中途加速 | 2.5 | 1.0 |
平順性 | 1.5 | 1.3 |
油門響應 | 1.5 | 1.2 |
變速箱 | 8.0 | 6.2 |
變速箱自動 | 8.0 | 6.2 |
變速箱手動 | 8.0 | -- |
環保 | 8.0 | 6.0 |
油耗 | 7.0 | 5.8 |
環保技術 | 1.0 | 0.2 |
總分 | 24.0 | 17.3 |
4
剎車穩定
●兩廂車該有的動態表現


懸架的感受是先硬后軟,初段微硬的質感在你剛開始駕駛它時會給你一種富有運動氣息的錯覺,但是仔細品位之后,你會發現你的屁股被懸架蒙蔽了,舒適的中后段還是會把你從興奮點拉回鎮定的一面。遇到減速帶以及不均等的坑洼路面時,非獨立后懸架的動作還是略顯生硬,相比于獨立懸架來講,少了份從容。

車身的整體感受符合我對于一款兩廂車的心里預期,拐彎和高速并線,車頭完成動作后,車尾會及時跟住車頭的變化,毫不拖沓。車尾雖然靈活,但絕對不會出現挑戰你車技的“搶戲”動作。

方向盤的指向性不錯,回饋力和阻尼感柔和均勻,不生硬,靈動的車尾在繞樁時展現出了不錯的水準,速度雖不是很快,但車身可控性很高。
●隔音有待提升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剎車踏板的腳感不錯,踩下時的力度合適,制動力也比較跟腳。測試十次的情況下沒有熱衰減的情況,成績穩定,基本維持在40米左右。奔馳A 200和A 200 L使用的輪胎有所不同,所以兩車的剎車成績會有一定的出入。



A 200的整體隔音表現一般,從最終的成績也能看得出來。由于沒有發動機隔音棉,在急加速時,1.3T發動機的噪音比較大,并且發動機的聲線也不怎么動聽。



林琦:A 200在麋鹿測試中的表現有些讓人意外,首先是輪胎的抓地性能在突然轉向的極限狀態下反饋非常模糊(繞樁時以線性逼近極限時感受會稍好一些),導致從A區到B區時的車頭指向不夠靈敏,在這種狀態下,電子輔助系統雖然積極介入工作,但實際效率并不高,車輛在B區中車速較高,并且此時方向盤的轉向助力略有下降,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讓車從B區轉進C區,不過在測試的中后段車輛整體動態非常中性,沒有過多的車尾動作,最終通過車速76km/h。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操控與行駛 | 滿分 | 得分 |
---|
轉向 | 5.0 | 4.4 |
準確性 | 2.0 | 1.7 |
靈活性 | 1.5 | 1.3 |
力度/反饋 | 1.5 | 1.4 |
剎車 | 5.0 | 2.7 |
剎車距離 | 4.5 | 2.2 |
剎車踏板感覺 | 0.5 | 0.5 |
傳動 | 3.0 | 2.5 |
牽引力 | 2.5 | 2.0 |
扭矩轉向 | 0.5 | 0.5 |
行駛穩定性 | 6.0 | 5.1 |
轉向特征 | 1.5 | 1.3 |
可控性 | 3.0 | 2.6 |
負載變化 | 1.5 | 1.2 |
電子輔助 | 5.0 | 4.8 |
穩定作用 | 4.5 | 4.5 |
可選擇性 | 0.5 | 0.3 |
行駛舒適性 | 9.0 | 6.7 |
減震效果 | 6.0 | 4.3 |
車內噪音 | 1.5 | 1.2 |
噪音感受 | 1.5 | 1.2 |
總分 | 33.0 | 26.2 |
●你該怎么選?

根據汽車之家車主報價來看(以北京為例),奔馳A 200近期的購車優惠幅度基本在1.7萬左右,價格相當堅挺。從終端的售價分析,與其說A 200是競爭奧迪A3 Sportback,不如說它是想撬動一部分想要出手MINI的潛在用戶。
我們以A 200時尚型優惠完的裸車價格來看(我們都以優惠完的價格分析),25.68萬元的售價你能買到大部分頂配的非豪華中型轎車以及奧迪Q3、寶馬X1等一部分豪華品牌緊湊型SUV。又或者是同為緊湊型轎車,但是性能更強,搭載2.0T發動機的高爾夫GTI,奧迪A3 40TFSI以及寶馬1系等車型?吹竭@些不知道你的內心是否有所波動?奔馳的品牌號召力能否占領你心目中的購車高地呢?

當然了,如果您非A級不選的話,也不用擔心,我們看看A 200自己該怎么選。A 200有動感型和時尚型兩款,我上面列舉出了一部分的差異配置。兩款相差1.6萬元,不同之處大都是一些體驗和舒適性功能,如果您不是特別在乎高配置的話,價格更低的動感型我認為更值得入手。
●全文總結

單看級別、空間和配置,A 200確實不便宜,許多功能還需要進行選裝,不過這并不影響它的魅力。大尺寸中控屏幕,兩廂緊湊結構,進口身份以及最重要的奔馳品牌加持等等,在我看來,全新奧迪A3在未推出之前,奔馳A級(國產+進口)依舊在設計上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
雖然有著奔馳的影響力,但這也不能抹去它價格上的劣勢。優惠完之后將近26萬元的售價著實不便宜。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您能接受1.3T的發動機,較為一般的空間體驗,選擇A 200也算是一種比較特別的生活感受吧。(圖/文/攝 汽車之家 王曉辰 麋鹿測試/汽車之家 林琦 視頻/汽車之家 趙晉)
奔馳-奔馳A級(進口)-2019款 A 200 時尚型AH-100得分總表 |
---|
車身 | 分值 | 得分 |
空間 | 10.5 | 5.8 |
配置 | 8.0 | 7.0 |
工藝質量 | 5.0 | 4.6 |
人體工程 | 5.0 | 4.0 |
視野 | 1.0 | 0.8 |
總分 | 29.5 | 22.2 |
動力 | 分值 | 得分 |
發動機 | 8.0 | 5.1 |
變速箱 | 8.0 | 6.2 |
環保 | 8.0 | 6.0 |
總分 | 24.0 | 17.3 |
操控與行駛 | 分值 | 得分 |
轉向 | 5.0 | 4.4 |
剎車 | 5.0 | 2.7 |
傳動 | 3.0 | 2.5 |
行駛穩定性 | 6.0 | 5.1 |
電子輔助 | 5.0 | 4.8 |
行駛舒適性 | 9.0 | 6.7 |
總分 | 33.0 | 26.2 |
車輛性能總得分 | 86.5 | 65.7 |
成本 | 分值 | 得分 |
售價 | 13.0 | 2.2 |
質保 | 2.0 | 1.0 |
總分 | 15.0 | 3.2 |
車輛總得分 | 101.5 | 68.9 |

5
車型相關配置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