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形更招人喜歡
[汽車之家 專業評測] 說到中期改款車,我也開過測試過不少。聊這些車型的核心思路就是“找不同”,外觀哪里變了,配置有沒有增加,動力是不是有提升等等。但今天這臺車,可以說到處都變了,宛如脫胎換骨般地改變,它就是新款的奧迪Q7。
不過,在我們的越野測試中,Q7在低速攀爬中出發生了問題,具體表現是在42度坡道中穩住油門緩慢加油,蠕行時會有失去動力、車輛溜坡的情況,或伴有熄火的出現,詳見第六頁。


本次測試的車型為奧迪Q7 2020款 55 TFSI quattro S line尊貴型,具體的售價和配置將在5月7日公布。所以在車輛配置方面我們會結合此前已上市的至尊專享版進行評估。
外觀部分


新款Q7在外觀設計上一改現款比較平淡、缺乏氣勢的風格,變得更加活潑、精致了起來。在前臉處可以見到一些啞光銀色飾條和槍灰色飾條點綴,豐富了細節同時不顯凌亂。

經過重新設計的頭燈也令觀感提升很多,可以說它內部的構造已經超越了功能本身的需求,更多是朝著美學方向的優化。


由于采用了新樣式裝飾件,新款Q7在尺寸上發生了細微變化,不過這不足以影響到車內的乘坐空間。試駕車配備了碩大的21英寸輪圈,讓車身側面顯得十分飽滿,下盤敦實。不過40的扁平比對于SUV來說還是偏薄了點。海外版的Q7甚至提供22英寸輪圈供選擇,可以說比較夸張了。


來到車尾,可看到尾燈樣式是與頭燈相呼應的,內構更加精致,同時外殼線條的勾勒也脫去了現款Q7橫平豎直的風格,變得更加活潑。下包圍裝飾件細節同樣豐富。


不出意外地,“假排氣口”也出現在了新款奧迪Q7上,截至目前這種設計一直頗具爭議,廠家設計之初的堅持一定有它的道理,但我從身邊能聽到許多并不能欣賞這種設計的聲音。
2
科技范十足的內飾
內飾設計
內飾的變化同樣討喜,車內設計風格如同跨時代般地向前進化了一代,到處的元素都是奧迪最流行的特征,當然除了并未更換樣式的方向盤。


新車在配置上的提升同樣明顯。例如我們在這輛高配的試駕車上發現了方向盤加熱和電動調節功能,這是在此前這一代奧迪Q7上全系不標配的,即便是到了2018款也只是提供選配。而在2020款已發布具體配置的至尊專享版上,它們是標準配置。


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無需過多介紹,之前測評的若干款奧迪車中早已提到,這是目前兼顧實用性、美觀性、科技感最好的液晶儀表之一。繼續聊配置,試駕車上出現了夜視輔助系統和高端的Bang & Olufsen音響,后者擁有23個揚聲器,總功率達到1920W(數據來自海外官網)。根據目前已知信息,這些在至尊專享版上也是標準配置。



多媒體車機更新為全觸控MMI系統,諸如手寫板支持疊寫、識別率高都是之前提到過的亮點功能。這里著重說下CarPlay,奧迪Q7的車機同時支持無線和有線CarPlay,相比之下有線CarPlay在連接與斷開的過程是更加自如的,順帶可以給手機充電。而無線CarPlay則保證了手機可以被更靈活地拿取使用,覆蓋了更多的使用場景。


在內飾材料上,新款車型也有針對中國市場的優化。例如它在全系車型都采用了這種啞光木質飾條,論質感很不錯,至于和鋁制飾條哪個更好看就因人而異了。此外在高配車型上,奧迪Q7還將提供擴展真皮包,車內會增加不少真皮包覆材質,更加豪華。
3
可以正常乘坐的第三排
乘坐空間
新款Q7全系均為三排座的設定,這是同級別直接競品中并不常見的,所以在空間體驗環節我們也會對第三排空間及舒適性進行考量。


奧迪Q7的前排令人滿意,空間寬敞,踏板和方向盤位置合理,駕駛員可以獲得很舒展的坐姿,視野也很開闊。座椅材質為納帕真皮,質地上乘,乘坐感受很棒。




奧迪Q7的第二排采用三個獨立座椅,且他們可以分別進行角度調節及前后滑動。這種設定在第二排坐滿三人時的“人均舒適度”會很好,但只乘坐兩人時就比較尷尬,體驗者會覺得座位比較靠外并且座墊偏窄了。座椅填充物軟硬適中,承托性較好。

奧迪Q7進入第三排的便利性要給一個贊,它的第二排兩側座椅均可以向前翻折,并且座椅下方有液壓支桿,操作輕松省力。之后還可通過按鍵將第三排座椅電動升起,這也是兩側都有的。

體驗者落座第三排后,需要將第二排座椅推至最前(此時第二排腿部余量四指)才能有較體面的空間,不過仍不算充裕。座椅本身的舒適性尚可,座墊對大腿有相對較好的承托,中短途乘坐不會疲勞。

天窗實測數據 |
類目 | 長度 | 寬度 | 打開長度 | 打開面積 | 采光面積 |
數值(mm) | 1275 | 825 | 470 | 0.39m2 | 1.05m2 |
儲物空間

Q7的儲物空間整體不算好,它的前后排杯架、扶手箱都比較小,并且新款車沒有在T字區或者后排扶手上設置放手機的儲物槽。相對做得好的地方是前后門板的容積都很大。
后備廂


后備廂實測數據 |
類目 | 進深 | 寬 | 高 |
數值(mm) | 515-2100 | 1080-1255 | 750 |
Q7的后備廂常規容積很寬敞,即便是打開第三排也能有一定進深。一個小細節是后備廂上的遮物簾可以在尾門開啟或關閉時通過電動滑軌調整位置,非常人性化。
車身 | 滿分 | 得分 |
---|
空間 | 10.5 | 8.8 |
前排空間 | 2.5 | 2.0 |
后排空間 | 2.5 | 2.2 |
7座車附加分 | 1.5 | 1.2 |
裝載空間 | 1.5 | 1.5 |
空間變化 | 1.0 | 1.0 |
車內儲物空間 | 1.5 | 0.9 |
配置 | 8.0 | 6.8 |
基本配置 | 8.0 | 4.8 |
附加配置 | 0 | 2.0 |
工藝質量 | 5.0 | 4.8 |
外部質量 | 2.5 | 2.4 |
內部質量 | 2.5 | 2.4 |
人體工程 | 5.0 | 4.4 |
座椅舒適性 | 2.5 | 2.2 |
操作便利性 | 2.5 | 2.2 |
視野 | 1.0 | 1.0 |
視野 | 1.0 | 1.0 |
總分 | 29.5 | 25.8 |
奧迪Q7在靜態部分的評分,儲物空間是明顯失分項,其他項目上奧迪Q7表現優秀,可以拿下總分90%的成績,屬實不錯。
4
駕駛風格溫文爾雅
動力系統
中期改款的Q7搭載一臺全新的3.0T渦輪增壓發動機,并帶有48V輕混系統,匹配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結合官方數據,我將新款/現款車型的發動機主要參數差異列了如下表格。
新款/現款奧迪Q7發動機參數對比 |
參數 | 新款Q7 | 現款Q7 |
發動機 | 3.0升渦輪增壓 | 3.0升機械增壓 |
最大功率(Ps) | 340 | 333 |
最大扭矩(N·m) | 500 | 440 |
官方0-100km/h加速(s) | 5.9 | 6.2 |
工信部綜合油耗(L/100km) | 9.3 | 9.2 |


駕駛感受

新動力總成的明顯感覺調校風格是柔和、舒緩的,城市中駕駛不急不躁,油門一點也不竄,如果不說完全感覺不出這是一臺坐擁340馬力、六秒左右破百的車子。當然我們判斷這是奧迪的工程師刻意為之,畢竟現如今3.0T的中大型SUV的動力一個賽一個的強勁,已經無需對駕駛性作過于激進的設定。

8AT變速箱在行進過程中保證了動力輸出的絕對平順,這種工作的零存在感不僅體現在換擋本身或油門輸入時的柔和響應,還得益于出色的發動機NVH控制。而在急加速時,變速箱的表現仍舊不溫不火,它的響應并不算快,即便你連續扣動撥片降擋也不會激發什么欲望。

當然,任何時候只要你深踩油門下去,這臺車還是會將它所有的動力儲備悉數兌現,這種感覺倒是像極了過往的一些V8自然吸氣的行政級轎車,平穩閑適,但一點不缺底氣。
加速測試





奧迪Q7在絕對動力性上自然展現出了3.0T的應有水準,起步轉速2700rpm,四驅系統的幫助下車輛沒有任何遲疑,最終0-100km/h成績為6.26秒,考慮到測試環境較炎熱,還算不錯。中途加速環節,奧迪Q7的40-80km/h成績和對手相差較多,同為3.0T,奔馳GLE 450和寶馬X5 xDrive 40i均為2.4秒,究其原因還是變速箱拖了后腿。
油耗測試
油耗測試環節我們開啟了22度空調制冷,全程采用經濟模式。在該模式下奧迪Q7會激活熄火滑行功能,并在55-160km/h內適時介入。



經過測試,奧迪Q7行駛103.2km綜合測算的油耗為12.2L/100km,這個成績放在如此車重的中大型SUV上可以接受,但考慮到它采用了最新近的3.0T發動機+48V輕混系統,此表現差強人意,不排除21英寸的“大腳”會一定程度拖累油耗。另外,或許是受氣溫影響,即便是將空調設為“ECO”模式,車輛啟停和熄火滑行介入的頻次也會明顯降低。
動力 | 滿分 | 得分 |
---|
發動機 | 8.0 | 5.4 |
加速 | 2.5 | 1.5 |
中途加速 | 2.5 | 1.3 |
平順性 | 1.5 | 1.5 |
油門響應 | 1.5 | 1.1 |
變速箱 | 8.0 | 6.8 |
變速箱自動 | 8.0 | 6.8 |
變速箱手動 | 8.0 | -- |
環保 | 8.0 | 5.2 |
油耗 | 7.0 | 4.8 |
環保技術 | 1.0 | 0.4 |
總分 | 24.0 | 17.4 |
動力評分環節,奧迪Q7在中途加速和油耗表現上相對一般,變速箱評分主要體現在平順性出色,但響應速度不是強項。
5
行駛厚重感令人印象深刻
底盤懸架
奧迪Q7采用前后五連桿獨立懸架,試駕車還配備了空氣彈簧,擁有五擋高度設定,對提升通過性、舒適性抑或是降低重心都有一些好處。


行駛表現

轉向手感是和我預期相差較大的地方,它在低速特別是原地打方向時會有一定阻尼感,不至于到沉重的地步,但和我開過的大多數奧迪車的那種輕盈完全不同。這種比較緊致的手感更符合一臺大車的設定,會讓人主觀上駕馭它的信心更強。

底盤部分的改變同樣明顯,新款車明顯是更加厚重的,行走在平路上會覺得頗具高級感和隔絕感,空氣懸架本身濾振性能出色,既足夠柔韌又不失干脆。但285/40 R21的輪胎處理小振動就顯得不太徹底了。從另一個角度說,這臺車的底盤在擁有出色行駛質感的同時還能反饋一定路面信息,但我認為這些“信息”對于這種定位的車有些多余了。
剎車表現




得益于輪胎出色的抓地力,奧迪Q7的剎車成績非常不錯,屬于同級別第一梯隊的水平。整個制動過程也是極為干脆可控,且在炎熱氣溫下連續測試沒有明顯的熱衰退現象。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隔音表現





奧迪Q7的隔音性能同樣強悍,在任何法定限速內的任何速段下都沒有明顯和突出的噪音源。而發動機在行進過程中的NVH處理極佳,唯獨怠速時噪音稍微有一點明顯。
操控與行駛 | 滿分 | 得分 |
---|
轉向 | 5.0 | 3.6 |
準確性 | 2.0 | 1.4 |
靈活性 | 1.5 | 1.1 |
力度/反饋 | 1.5 | 1.1 |
剎車 | 5.0 | 4.1 |
剎車距離 | 4.5 | 3.7 |
剎車踏板感覺 | 0.5 | 0.4 |
傳動 | 3.0 | 2.8 |
牽引力 | 2.5 | 2.3 |
扭矩轉向 | 0.5 | 0.5 |
行駛穩定性 | 6.0 | 4.7 |
轉向特征 | 1.5 | 1.0 |
可控性 | 3.0 | 2.4 |
負載變化 | 1.5 | 1.3 |
電子輔助 | 5.0 | 5.0 |
穩定作用 | 4.5 | 4.5 |
可選擇性 | 0.5 | 0.5 |
行駛舒適性 | 9.0 | 8.1 |
減震效果 | 6.0 | 5.2 |
車內噪音 | 1.5 | 1.5 |
噪音感受 | 1.5 | 1.4 |
總分 | 33.0 | 28.3 |
操控及行駛環節,奧迪Q7沒有明顯的短板,而在行駛舒適性、剎車環節表現出彩,最終拿下總分85%的成績,值得表揚。
6
越野測試存在安全隱患
四驅及滑輪組測試
奧迪Q7依然配備機械式中央差速器的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根據不同的行駛環境,前輪可以在15-70%之間,后輪在30-85%之間調節動力分配。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滑輪組測試環節,奧迪Q7輕松突破所有挑戰,延續了家族車型一貫高效的限滑及動力分配和強悍的四驅脫困能力。
實地越野測試
越野測試環節我們開啟了車輛的越野模式,此時懸架會自動升高一擋,還可手動再升高一擋。該模式下變速箱默認采用D擋,但不會自動關閉啟停系統。我們認為越野模式是不需要啟停系統工作的,例如在涉水路段行駛,啟停工作會帶來安全隱患。


奧迪Q7 55 TFSI 實測越野參數 |
類目 | 接近角 | 離去角 | 最小離地間隙 | 最小轉彎直徑 |
數值 | 27° | 25° | 240mm | 左11.3m 右11.1m |
*實測數據基于底盤升至最高 |

僅從動力性、牽引力角度評判,340馬力+有效的四驅動力分配面對陡坡簡直不要太輕松,整個過程輪胎都沒有出現明顯打滑。只是在較大負載下動力輸出還不是很線性,需要駕駛員精準控制。
42度爬坡遇到狀況

在攀爬42度坡時,試駕車出現了突然失去動力、之后溜車,并且一定概率會熄火的現象,來的非常突然也毫無征兆。后經我們反復驗證,車輛在默認狀態,也就是啟停開啟下,以較低速度攀爬陡坡,會出現此情況,而只有在較大油門開度下沖坡上去則不會出現,下面是視頻。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視頻中主要演示了三種情況:
1、越野模式,默認啟停打開,D擋爬坡,車輛會出現失去動力,之后熄火,發生溜車。
2、越野模式,手動關閉啟停,D擋爬坡,車輛會失去動力,但并不會熄火,發生溜車。
3、越野模式,默認啟停打開,M1擋爬坡,車輛會失去動力,有熄火趨勢,發生溜車。
之后我們聯系廠家更換了試駕車,發現此現象依舊存在,說明不是試駕車個例。在實際越野中,攀爬陡坡需要駕駛員穩住油門,持續緩慢加油,這樣可以讓動力線性輸出,車輛有穩定且持續的牽引力。無論如何,此時出現突然地動力中斷都是非常危險的。例如在攀爬好漢坡這類低附著力長距離陡坡的場景下,車輛失去動力、發生溜車后果將不堪設想。關于此問題,我們判定奧迪Q7在越野中存在安全隱患,屬于硬傷,并會繼續跟進,也歡迎各位持續關注。
看到有用戶質疑測試方法,首先,在越野當中應該保持油門線性輸出持續加大,這也是我們的測試中的操作方法。直接大油門爬坡可以通過,但實際越野中并不可取,尤其在低附著力的實地爬坡中,突然輸出的動力會降低容錯率增大事故風險。無論如何,作為一款百萬級的豪華品牌產品,不應出現這種狀況。


陡坡緩降功能會在越野模式激活后默認開啟,經過我們體驗,它介入是非常積極的。例如在走地庫級別的坡度都能夠觸發這一功能,整個過程不需要駕駛員自己干預,系統處理得足夠自然。

緊接著,我們將它駛入了專業越野車而設定的高難度饅頭包。由于奧迪Q7底盤升至最高后離地間隙不及同門的大眾途銳,因此在通過這里時需要選擇好路線,將車輛卡在兩側饅頭包正中央才可安全通過,否則側邊護板會與地面產生擦碰。

蝴蝶谷項目同樣是有驚無險地通過,還是受底邊離地間隙影響,但整個過程中四驅系統、輪胎、懸架行程的表現都沒有問題。鑒于試駕車裝配了21英寸輪圈和薄胎壁輪胎,我們放棄了更高難度的連續起伏路的挑戰,至此奧迪Q7的通過能力也已完全達成預期。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四驅與越野 | 滿分 | 得分 |
---|
四驅系統 | 15.0 | 15.0 |
四驅系統 | 15.0 | 15.0 |
車身參數 | 10.0 | 4.7 |
接近角 | 2.0 | 1.1 |
離去角 | 1.0 | 0.4 |
離地間隙 | 2.0 | 1.3 |
底邊離地間隙 | 2.0 | 0.8 |
懸架行程 | 2.0 | 0.2 |
轉彎直徑 | 0.5 | 0.4 |
車身剛性 | 0.5 | 0.5 |
牽引力 | 10.0 | 10.0 |
牽引力 | 10.0 | 10.0 |
續航能力 | 2.0 | 1.4 |
續航能力 | 2.0 | 1.4 |
配置 | 3.0 | 1.3 |
越野配置 | 3.0 | 1.3 |
實際主觀評價 | 10.0 | 7.0 |
四驅系統 | 2.0 | 2.0 |
牽引力 | 2.0 | 2.0 |
場地越野分 | 4.0 | 2.5 |
可靠性 | 2.0 | 0.5 |
總分 | 50.0 | 39.4 |
越野環節評分,奧迪Q7在一切關乎脫困性能的項目上得分都很高,但由于低速攀爬時存在安全隱患,可靠性方面不能令人滿意。如果未來可以修正這個問題,那在越野單項上的總體評價仍然是很高的。

奧迪-奧迪Q7-2020款 55 TFSI quattro S line尊貴型AH-100得分總表 |
---|
車身 | 分值 | 得分 |
空間 | 10.5 | 8.8 |
配置 | 8.0 | 6.8 |
工藝質量 | 5.0 | 4.8 |
人體工程 | 5.0 | 4.4 |
視野 | 1.0 | 1.0 |
總分 | 29.5 | 25.8 |
動力 | 分值 | 得分 |
發動機 | 8.0 | 5.4 |
變速箱 | 8.0 | 6.8 |
環保 | 8.0 | 5.2 |
總分 | 24.0 | 17.4 |
操控與行駛 | 分值 | 得分 |
轉向 | 5.0 | 3.6 |
剎車 | 5.0 | 4.1 |
傳動 | 3.0 | 2.8 |
行駛穩定性 | 6.0 | 4.7 |
電子輔助 | 5.0 | 5.0 |
行駛舒適性 | 9.0 | 8.1 |
總分 | 33.0 | 28.3 |
四驅與越野 | 分值 | 得分 |
四驅系統 | 15.0 | 15.0 |
車身參數 | 10.0 | 4.7 |
牽引力 | 10.0 | 10.0 |
續航能力 | 2.0 | 1.4 |
配置 | 3.0 | 1.3 |
實際主觀評價 | 10.0 | 7.0 |
總分 | 50.0 | 39.4 |
車輛性能總得分 | 136.5 | 110.9 |
成本 | 分值 | 得分 |
售價 | 13.0 | 2.6 |
質保 | 2.0 | 1.0 |
總分 | 15.0 | 3.6 |
車輛總得分 | 151.5 | 114.5 |
全文總結
一次堪比換代的改款用來形容奧迪Q7并不為過,從內到外,由淺及深,它都試著在和過去的自己說再見。外形更討巧,內飾更潮流,動力總成也是與時俱進的升級,就連駕駛感受也和之前的Q7乃至印象中的奧迪大相徑庭。總之,這就是新款的奧迪Q7,一次洗“芯”革面的改款。(文/圖/攝/汽車之家 蔣易辰 視頻/張超 測試協助/張可 周宇軒)
相關鏈接

7
相關車型參數配置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