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專業評測] 就像它的名字一樣,他是AMG GT R車型的特別版本,在沒有Black Series之前,它是系列最強車型。提供高性能駕駛體驗,是它最拿手的地方,而且經過升級之后能夠具備傲視群雄的實力。當然,為了這些高性能套件,你要在普通AMG GT R的售價基礎上,多花費20萬元左右,那么到底是不是物有所值呢?說真的,在握緊方向盤并且手心出汗的那一瞬間,我知道,它真的快到令人窒息。
●動力系統
動力方面,AMG GT R PRO搭載的是4.0L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430千瓦(585馬力)/6250rpm,最大扭矩:700牛·米/1900-5500rpm。傳動部分,匹配的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3.6秒。
●行駛感受
其實同期的AMG GT R車型,我在試駕車以及AMG駕駛學院都有過深度接觸,也正因如此,才能夠對PRO版本車型的變化有了深刻體會。與普通AMG GT R車型相比,它的變化都集中在性能套件方面。全新設計的外觀空氣套件,能夠有效優化車輛在高速行駛狀態下的穩定性。
賽道模式下,出彎加速的爆裂程度讓人措手不及,在車輛到達剎車點之前,精神時刻處于緊繃狀態。推背感是罪魁禍首,強大的扭矩輸出,讓后輪時不時出現打滑的情況,對于駕駛者而言,你要時刻保持理智。
想要油門全開真的需要勇氣。即使車身穩定系統可以通過9段設定,為駕駛員尋求更為極限的駕駛狀態,但是更難突破的是心里的那層障礙。硬著頭皮也不一定能把它開的更快,細膩的駕駛技術并且敢于釋放它的天性,才能體會到它難以馴服的一面。
頂級性能配置,是車輛在極限運動狀態下的有力保障。剎車穩定性,碳陶瓷剎車盤與對向六活塞剎車卡鉗,能夠讓車輛在超過190km/h的尾速情況下,依然保持穩定性,腳感、線性、制動力、噪音都沒有缺席。
避振器不再是電子可調,車內的控制按鍵也被取消了。四個塔頂上都設置了回彈旋鈕,親自手動測試了一下,一共21段。對于這個變化,王濤在體驗之后給出了真香警告。與王濤自己這臺GT R相比,PRO版本明顯在入彎感受方面要更加貼地,循序漸進的感覺絲般順滑。
避振器表現一定著重聊一下。其實在凱擇賽道,這樣的配置還是比較奢華的,原廠的設定就已經非常容易駕駛了,高速彎穩定性以及低速組合彎的靈活性,都具備較為穩定的表現。簡單來說,懸架的貼地感非常到位,而且整體質感足夠高級,這樣的運動性能體驗,絕對令人難忘。
4月底,我去參加了MG TCR的試車選拔,在體驗了頂級ohlins TTX賽車避振器,對于這種感覺有了更多的接觸。除了常說的貼地感,避振器的行程感甚至在重剎時候都能感覺到,在輪胎壓在路肩上的反饋也是更加真實,車輪出現跳動落地后的穩定性也波瀾不驚。所以回頭看AMG GT R PRO的懸架設定,它所帶給我的感受,確實是頂級的享受。
●加速測試
加速測試,起步轉速控制在5000rpm左右,并且帶有原地增壓功能。起步控制系統也會一直穩定車輪,保障后輪能夠擁有持續的加速能力,盡量減少打滑情況。
●彈射展示
●剎車測試
剎車測試,隨著輪胎進入工作溫度,制動距離就一直穩定在34米左右。而剎車系統幾乎沒有熱衰減的情況,制動力的釋放也是非常強大,前懸的貼地感很好,整體車身姿態也是較為平直。
●圈速測試
憑借出色的運動性能,AMG GT R PRO打破了此前保時捷911(992)保持的賽道記錄,在北京凱擇賽車場做出了52.75秒的成績,目前在汽車之家圈速榜排名第一。王濤作為測試車手,下來之后也是贊不絕口。
下面是王濤的評價。奔馳AMG GT(參數|詢價) R PRO是基于奔馳AMG GT R升級的版本,更夸張的外觀套件讓這輛車顯得格外兇悍。那至于性能上有沒有提升呢?我們一起期待,看看最終汽車之家圈速榜能不能被它取代。
這臺車和普通AMG GT R不太一樣,它的回彈阻尼不能進行電子調整。通過對汽車之家賽道的熟悉,我分別對前后的回彈阻尼進行了設定,但受到現場條件的阻礙,我不能對車身的高低進行調校。這輛車的動力參數和前后輪胎的數據和普通AMG GT R一樣,而且在TC的幫助下,這輛車的彎道極限會更高。
由于選用了米其林CUP 2輪胎,所以前輪有著用不完的附著力,但當你稍稍加油門,即便325mm的后輪也難以馴服這585馬力的野獸。1號彎屬于高速彎,但對于這種大馬力后驅而言一定要贏在出彎而不是進彎,后面的短直線加速才是關鍵。3號彎出彎車身有一些晃動,TC介入幫助控制車身,此時我已經不敢將車拋向路肩外側,因為大馬力后驅實在有些難以駕馭,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設想。
短直線的加速動力源源不斷,大力制動,碳陶剎車的腳感非常出色,不僅僅給予撞墻般的質感,利用前中置發動機+后前置變速箱的布局,可以很好的尋跡剎車,輪胎的附著力也十分夠用,車頭向軌道車一樣吸入彎心,然后對準出彎點加油,伴隨著輕微反打方向,車輛很從容的優雅出彎。
大直線末端尾速驚人,利用最佳時機進行大力制動,然后把車慢慢的送進彎中并開啟后續的緩慢組合彎。對于這輛大馬力后驅跑車而言,組合彎是它的短板,所以一定要調整重心帶來的快速轉移,否則就會一直處于轉向不足的狀態。擁有出色的減振器和輪胎作為保障,駕駛員只要克服心理防線,完全可以做出很流暢的重心轉移過彎,但修正方向的時機很重要。585馬力在多彎的路段下,反而像被放大了馬力一樣,油門只要一碰,車身就感覺要離開行車線一樣,或許在多彎路況下,這輛車只有一條最穩定的線路。
出最后一個彎又是搶時間的點,又是極致緊張的點。貼墻過近很容易出現剮蹭,但離墻很遠又不能獲得很高的彎速。所以,只能選擇相信米其林CUP 2和TC牽引力控制系統,最終將保時捷911 992 Carrera 4S的圈速刷新,但此時我的雙手也被汗水浸濕,我也松了一口氣。并不是我有多膽怯,而是我不太敢貿然激進,因為保護試駕車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