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作為內燃機的擁躉,不管新能源怎樣推陳出新,對于我而言都不能放棄發動機和排氣的轟鳴聲,我認為那才是汽車該有的聲音。不過作為一名汽車編輯,我也意識到,自己要比消費者更早的了解新能源趨勢,盡早的擁抱未來,所以當威馬W6出現在長測名單的時候,我也對其產生了一定的好奇心。
●我是誰?
大家好,我是評測導購組的王曉辰,接下來我將對威馬W6進行為期半年的長測任務,您該車的相關什么問題,可以找到我的編輯博客,或者在視頻以及圖文長測下方的評論區進行留言。開頭我講過,對于新能源車我還是抱有一定質疑的態度,雖然暫時不會換掉手里的汽油車,但從各大車展以及廠商的動作來看,新能源已經逐漸替代內燃機的地位,有了工作之便,可以提前擁抱未來,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雖然汽油車沒有里程焦慮癥,不過在北京每周都有一天限號,如果你家和公司剛巧都在地鐵附近,那么恭喜你還是很方便的。不過像我家離地鐵還有一段距離,我又懶得坐公交車,所以每當限號日,我得一大早爬起來開車上班。電動車則沒有這個顧慮,隨便哪天限號都可以,跟我沒關系。
●用車場景/充電環境
我每天上下班通勤大約在30km左右,小區內有7kW的慢充充電樁。公司附近停車的地庫本來是有充電樁的,不過由于供電問題暫時無法使用。由于我的出行頻次較高,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下面的電耗匯總里,我使用快充的機會比較多。
●這是輛什么車?
威馬W6有520km和620km兩種續航版本,這輛長測是售價20.98萬元威馬W6 520km ACE極智版。此前我的同事對該車已經做出了詳細的評測,綜合續航里程為435.8km,整體來說表現中規中矩。如果選擇威馬W6只是為了市區通勤,每天上下班距離在30km上下的話,我認為520km的續航車型就足夠了。520km共有三款車型,參看配置表,其實售價18.98萬元的PRO全能版的功能就十分夠用了,當然如果您兜里不差錢,ACE極智版肯定更好。
為了做真實的體驗,此次我也“入戲”了一把,在提車時要求走一走車輛整車交付到車主的流程。交付過程中,工作人員會很詳細的從基礎的調節座椅開始講解,到下載威馬智行App并和車輛綁定等等,幫助車主可以更快的了解威馬W6。
除以上功能以外,威馬W6擁有一項獨門絕技——自主學習泊車功能(HAVP)。該功能需要車主自己開車讓車輛學習一次入庫和出庫的線路,當學習路線完成以后,車主可以通過使用威馬智行App遠程泊車。當然,這只是交付車輛時的簡單體驗,日后我會有一期來專門聊聊威馬W6上的輔助駕駛功能。
威馬W6共有8種車身顏色,其中晨曦綠,競速橙和無畏綠需要選裝,而其他5種顏色則是標配。該試駕車為探索藍的顏色,看著馬路上各種的黑白灰,這樣一抹淡雅的藍色也成為了一股“清流”。相比于其他的新能源中型SUV,威馬W6的設計感并不是非常強烈,不過我認為既然是家用,能夠做到樸實就夠了,一輛車跟你的緣分少則兩三年,過分的花哨很容易讓人審美疲勞。
車尾采用了貫穿式的設計,尾燈點亮以后同樣是貫穿的效果,配合上中間的Logo以及兩側的剎車燈,整體的識別度還是很高的。雖然整體的設計接受度相對較高,但同樣也缺少了一些個性和獨特的氣質,不知道女性消費者會不會買賬呢?
●實用性出色
雖然沒有保留物理按鍵,但是威馬W6還是為空調單獨騰出了一塊屏幕,在開車時可以很方便的進行調節,而且功能區域劃分也很合理,上手以后操作簡單,相比于現在夸張的一體式大屏,我還是更傾向于威馬W6的做法。
威馬W6沒有配備通電按鍵,進入車內掛入D擋即可前進,而駐車以后掛入P擋下車鎖門就可以了,你基本可以把換擋當做是一鍵啟動功能。適應幾天后你會發現這種操作模式非常方便,少了一個按鍵,也少了上下車時的步驟。
中型SUV擁有全景影像功能自然是很有用,不過車頭和車尾的提醒標志有點遮擋視線,每次倒車時我都無法判斷和前后車的距離。
威馬W6的升級不需要車主操作,只要點擊立即更新后,車主鎖車離開,剩下的托管給系統就可以了。在升級開始時車輛的自身電量必須大于30%,本次升級大約用時35分鐘。由于剛剛升級完成,等使用一段時間后再和大家分享體驗感受。
●第一期電耗匯總
威馬W6的平均車速和平均能耗無法清零,所以我們通過總充電量和總實際行駛里程計算平均電耗。長測更貼近大家的日常用車,并非嚴謹性測試。
●后續計劃
此次開篇只是對威馬W6最基礎的用車感受,之后我會對它的駕駛感受,多媒體系統,駕駛輔助以及乘坐儲物空間等多維度進行全方位的體驗,希望大家可以持續對長測文章進行關注。
●總結
第一期內容主要是講一講提車以后威馬W6給我的第一印象,以及一些簡單的使用感受。整體來說從汽油車過度到新能源車還是沒什么壓力的,充電方面也暫時沒有出現什么困難。接下來的幾期內容會和您講講威馬W6的動態、多媒體等一系列的體驗。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歡迎找到我的編輯博客來留言,我會盡力解答大家提出的疑問,我們下一期再見啦。▓D/文/攝 汽車之家 王曉辰)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不知不覺威馬W6在我手里已經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本來這期內容計劃是在后面呈現的,不過威馬W6到達了首保的里程,所以這期長測我們就來聊聊進店保養的體驗以及和燃油車對比對比,在經濟性和性價比方面有哪些優勢。
●準備首次保養
對于燃油車,電動車的保養間隔基本都可以維持在很長的里程,而且由于沒有了發動機,保養項目也會相應的減少,項目上的減少自然而然車主就能掏更少的錢。
威馬在北京的用戶中心數量還是很可觀的,不過分布會稍有不均,東北這個部分的用戶中心比較密集,而正西的位置也就是石景山區和門頭溝區暫時還沒有。
我去保養的這家服務中心位于北京昌平區的北七家附近,根據導航走的話很好找。由于當天是工作日,所以店內的顧客不算多。一層休息區和二層休息室不大,但是整體還是很干凈的,而且衛生間的條件也很好,點個贊。
●保養過程簡單
在確認保養之前,工作人員跟我說需要安裝蓄電池導流管以及軟件升級,三項全是免費的。首保是3000km,第二次保養里程為10000km,從第三次開始,以后每10000km保養一次。
保養總時間并不長,更換減速器油,對全車進行必要的檢查,升級軟件,外加洗車服務,由于今天車不多,所以整個過程差不多也就一個小時左右。
其實有一些朋友和網友留言問過我,威馬W6的性價比怎么樣?跟這個價位的燃油車相比能在一個什么水準上?我們拿這臺售價20.98萬元的520km ACE極智版舉例,配置方面相比同價位的本田CR-V和豐田RAV4榮放確實要更加豐富。再加上購置稅的減免,威馬W6的最終成交價格總體也要低于同價位的燃油SUV。
雖然我是個燃油車的忠實擁躉,但在這一個多月的用車時間里,也確實對電動車產生了一定的好感。我是個比較務實的人,喜歡簡單,直接,所以對花里胡哨的東西比較無感,而電動車日常使用成本低,保養間隔長,項目和費用少確實比較打動我。如果各位朋友對威馬W6有什么疑問或者想了解這款車的話,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或者到我的編輯博客提問,我會第一時間解答大家的疑惑,我們下期再見。(圖/文/攝 汽車之家 王曉辰)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對于我這種喜歡駕駛的人來說,想用電動車替代燃油車確實還是有些難度的,不過在接觸電動車一段時間后,我心中的天秤,確實會稍稍往電動車這邊滑落了。事實上對于大部分普通消費者,好用,方便其實才是硬道理。今天這期長測,我就來和您聊聊威馬W6開起來怎么樣。
動力方面,威馬W6全系搭載最大功率為160kW,最大扭矩225N·m的永磁同步電機,傳動系統匹配固定齒比的單級變速箱。
威馬W6的加速踏板在起步時有些遲緩,當速度起來以后這個問題就沒有了。該車提供了包括動力、剎車踏板力度、動能回收、轉向力度等多種模式。駕駛模式使用ECO模式時,加速踏板的反應速度較慢,即便深踩踏板,動力釋放的也有點像“擠牙膏”一般。SPORT模式下的加速踏板就很靈敏了,配合上電動機的無需等待轉速的特性,加速感很暢快。COMFORT則是比較中和,大部分我基本都是用這個模式在駕駛。
很多人不喜歡電動車跟動能回收不無關系,而威馬W6的動能回收可以完全關閉,松開加速踏板后完全沒有拖拽感。其實強、弱兩個模式的拖拽感都不算明顯,日常并不會擾亂你的駕駛節奏。
威馬W6的轉向有著很強的電子味兒,想從方向盤上得到路面信息恐怕不太可能了。對于這款車的定位來說,我還是更傾向于使用最輕,最省勁的舒適模式,運動擋位基本已經讓我“遺忘”了。
威馬W6的底盤傾向于舒適性的調校,后輪采用了扭轉梁式非獨立懸架,可遇到坑洼時的感受并不生硬。懸架對于車輛的橫向和縱向支撐也相當不錯,高速并線能給予駕駛不錯的信心。相比于同價位的豐田RAV4榮放、本田皓影等燃油車,威馬W6整體的舒適性還是不錯的,完全可以做到主流的水準,只是底盤稍顯單薄,不夠厚重。
威馬W6的隔音降噪性能表現中規中矩,當超過100km/h以后,從A柱傳來的風噪以及輪胎的胎噪都有些明顯了。對比我們剛剛測試的四款20萬元左右的燃油車,成績方面算是各有勝負。
在不使用導航的情況下,威馬W6的儀表盤和中控屏幕的導航信息不同步,儀表盤會固定在一個位置,而中控屏內的導航則可以實時跟隨車輛發生變化,這也導致我第一次使用的時候有點凌亂,自己都懷疑自己當下的位置。而使用導航信息后,則不會出現信息不同的問題。
●總結
威馬W6在我手里已經有兩個月的時間,這兩個月的時間讓我更加深入了解電動車以及威馬W6,駕駛時舒服,愜意,毫無壓力,我認為這就夠了。由于最近工作確實太過繁忙,所以更新的篇幅有限,也希望大家諒解。如果各位朋友對威馬W6有什么疑問或者想了解這款車的話,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或者到我的編輯博客提問,我會第一時間解答大家的疑惑,我們下期再見。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威馬W6的第四期內容,此前我們聊了聊保養,外觀內飾等方面,而今天我來聊聊我認為買車時最有用的地方——車機系統和儲物/乘坐空間。
新能源汽車除了續航以外,多媒體系統也是其中的發力點?傮w對比燃油車來講,新能源在語音交互系統方面還是有著些許的優勢。
●多媒體系統
絕大多數的新能源汽車都已經進入了多屏幕化和電子化的潮流中,那么大的屏幕雖然看著爽,但是“臟”起來看著也確實讓人頭疼。威馬W6的下拉菜單中提供了清理模式,點擊之后,中控屏會進入全黑狀態,只有常按中控屏10秒或者操作i-Touch界面才可以解鎖。
全景影像對于一款中型SUV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威馬W6支持透明車身、倒車輔助線、倒車側向預警等一系列功能。攝像頭的清晰度還不錯,只是每個角度的拼接我認為還可以做得更加潤滑一些。
除了自帶場景以外,該功能還支持車主自主設置場景功能,它可以對空調、車鎖、車窗、導航、多媒體、能量回收等諸多功能進行調整,且可以設置它的觸發調節,例如車速、開關車門、電量等等。我理解為它更像一個深層次,高定制化的駕駛模式選擇。
●乘坐空間
威馬W6坐在車內的視野感和空間感都不錯,座椅雖然無法調整到非常低的位置,但頭部空間控制得當。座椅的填充物軟硬適中,腰部支持兩向調節,在這期長測時間里,我開車去了一趟保定,2個小時的時間不算短,駕駛員并不會因為坐姿的問題感覺到很疲憊。
威馬W6的儲物空間多,但是每個位置的容積不算大,我認為尤其是門板和中央扶手箱可以做的更實用一些。而前排的USB接口和放手機的位置(無線充電板)比較近,所以使用充電線且過長的話,會稍顯凌亂了一點。
如果您的輪胎出現問題,其實大可不必往4S店跑,您家附近幾乎都有某虎或某東的專修店,App或者網上下單,基本第二天輪胎就可以到店安裝,非常方便,且價格不錯還提供質保服務。
●總結
和威馬W6相處了三個月的時間,對于電動車的好感其實是有上升趨勢的,在北京這類車型不限號,且用車成本低,都是讓人非常欣喜的。但充電問題其實還是有一些的,第一是在個別規模較大的商場內是沒有充電樁的,如果充電需要去就近的大廈內。第二是一部分充電樁可以搜索到,但是到了現場卻發現沒有通電。不過總體來說,整體的體驗還是不錯的。以上就是這期的所有內容,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或者到我的編輯博客提問,我會第一時間解答大家的疑惑,我們下期再見。(圖/文/攝 汽車之家 王曉辰)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現如今停車位已經成為了非常稀缺的資源,車位少,停車難基本是每個城市的通病。而車位較少的同時,又出現了一些不太規矩的停放,這也導致車位的使用率進一步降低。此時,看似“虛無縹緲”的自動泊車功能就變得非常有意義了。在用車的這幾個月里,我也是深度體驗了一下威馬W6的泊車輔助功能,所以今天我們來聊聊關于威馬W6泊車的那些事兒。
此次3.3版本的OTA升級囊括了四個大項,泊車全家桶、全車聲控、視覺交互和SOA場景編程,該升級是今年威馬W6的一次重要更新。我駕駛的這臺長測車已經優先推送OTA升級包,而其他用戶會在近日陸續推送更新。
威馬W6有三種泊車模式,分別為自動泊車、遙控泊車和自主學習泊車。每種泊車均有泊入和泊出兩種,接下來我們就從最簡單也是最常見的自動泊車開始講起。
●自動泊車
先說功能,威馬W6的泊車支持橫向和縱向不同車位的泊入和泊出,而且均支持左右兩個方向。為了測試威馬W6泊車的穩定性,我模擬了停車位兩側無車/有車以及泊入和泊出等多種情況,5-6次的測試都非常成功,而且停進車位以后與兩側車輛的距離把控到位,主副駕上下車完全沒有問題。
我嘗試了停車線比較模糊和地面用方磚碼成的停車位等多種情況,威馬W6的自動泊車功能均可正確識別車位,且可以成功泊入/泊出。
●遙控泊車輔助
出入商場、寫字樓時經常能看到僅有一個車位被兩側?寇囕v侵占的現象,停吧,乘客和駕駛員下不來,不停吧,又找不到車位。所以威馬W6的遙控泊車確實是幫了大忙,你可以通過手機分別對泊入和泊出遙控,且操作簡單,上手難度低,按照圖標的步驟,第一次基本就可以較為熟練的掌握。
●自主學習泊車
自動泊車、遙控泊車和自主學習泊車其實分為了不同的使用場景,如果說遙控泊車的目的是停在公共停車位,那么自主學習泊車則可以在自家的停車位里使用。在本次的OTA升級中,自主學習泊車功能也得到了相應的優化,其中新增了App實時查看泊車過程,泊車過程中繞障,以及側方位泊車等功能。
如果“咬文嚼字”的話,自主學習泊車確實不是日常用車的必需品,但如果是下雨、下雪等惡劣天氣,又或者是需要搬運較大的行李,那么這個功能就會瞬間變得“高大上”。在圖文里或許比較難以理解和演示,所以請查看上方的視頻,上面有非常詳細的出/入庫過程。
除了APA自動泊車輔助、RPA遙控泊車輔助、HAVP自主學習泊車輔助以外,威馬正在積極適配和調試今年年底即將進行OTA升級的PAVP高精地圖泊車。借助百度高精地圖,可實現大型商場、寫字樓等地區的停車場精細化地圖,再通過云端百萬算力,提前分析、規劃好停車路線。屆時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會進一步為大家體驗PAVP高精地圖泊車功能。
車門開啟預警和倒車預警系統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報警速度積極,不論物體移動速度快慢,系統都會給予駕駛員聲音提醒。說實話在人車混雜的大城市,這個功能可以很好的幫助車主避免發生交通事故。
●UI設計更加豐富
除了升級以上的泊車功能,儀表盤、中控屏、空調控制三屏的界面UI同樣得到了升級和優化,而功能上的變化也堪稱這次更新的重點。
三屏最直觀的感受就是UI上的變化,官方稱之為極光皮膚。儀表盤的視覺效果,假地圖視覺效果,時速表、ADAS自車/他車車模和P擋下車模均得到優化,變道動畫效果增加了變道框。
此次版本更新中,語音交互是一項重大升級,新增了雨刮開關、頭燈(控制近光燈)、后視鏡等控制指令。當使用“小威”未能理解指令時,系統會根據關鍵詞提供指令詞條,這也讓人機多了更多互動的空間,不至于駕駛員這邊“傻傻的說”,而小威沒聽到而默不作聲。
除了上述功能以外,此次語音交互還增加了一句三連,系統支持車窗、氛圍燈、天窗、后備廂、主駕車窗、副駕車窗、能量回收、360環視、無線充電、車輛設置、座椅加熱、雨刮器、頂燈等在內的25項功能,任選3種進行組合。如何詳細操作可以看看上面的視頻。
用戶可通過手機App端設置5大類觸發條件,可自由調用全車25+功能模塊、200+車輛功能,并對這些功能進行任意的組合、排序,就像用戶自己搭積木一樣,創造專屬于自己的使用場景。
此次OTA升級中,官方新增了四種自定義場景模式,每個模式均有自己的觸發條件。使用影院模式后,全車車窗、天窗、遮陽簾全部關閉,媒體音量20格,還可以點播自己設置好的電影。而表白模式更有意思,后備廂尾門自動開啟,車窗全部開啟、媒體音量15格并且點播預設的音樂,假想如果你買了一后備廂的玫瑰花去表白,人還未下車,后備廂尾門就自動打開,想想還是有點小浪漫,小激動。
總結:
一些車型的自動泊車往往就是噱頭,停好以后歪七扭八的狀態還不如我自己去駕駛。在使用過威馬W6的自動泊車后,不禁感嘆確實非常好用和實用,而且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還可以分別選擇遙控泊車輔助和自主學習泊車。除此之外,語音交互系統和自定義場景模式的升級也是OTA升級的重點,不得不說此次威馬確實算是彌補了自己的補足,并且也充分聽取了車主的意見。以上就是這期的所有內容,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或者到我的編輯博客提問,我會第一時間解答大家的疑惑,我們下期再見。(圖/文/攝 汽車之家 王曉辰)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和威馬W6相處3個多月的時間,可以說還是相當愉快的。我自認為對它還是很好的,而它也確實沒給我出過什么問題。正好威馬W6跑了10000km,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它第二次保養的內容以及揭秘令人驚喜的價格。
●二保的價格令我驚喜
從進店到保養結束,前前后后差不多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其實更換的配件只有空調濾芯,其他的都是一些必要的檢查項目。其實時間倒是小事兒,畢竟燃油車的一次常規保養,用時也基本差不多,比較令我驚喜的是,一共花費才164.5元,也就一頓飯錢的事兒。要知道這個錢,在某東上也就買兩升裝的5W-30全合成美孚機油。
3個多月的用車時間里,大部分人都會問到這三個問題,今天我也來一一解答一下。
1.長測并非續航測試,而且電耗也跟個人的駕駛習慣有關。在汽車之家剛剛完成的一電到底的活動中(北京至阿那亞,高速+國道的行駛路況,溫度10℃左右),威馬W6一共跑了440.3公里,總體來說其實和我個人實用和預估差不多。對于城市實用的話,不激烈駕駛的話,400公里沒有任何問題。
2.威馬這個品牌還處在一個上升期的階段,除了威馬W6以外,在本次廣州車展上,威馬也發布了該品牌旗下的首款轎車威馬M7。威馬的服務門店共有威馬體驗館 Space、威馬服務之家 Station、威馬星創中心 Star、威馬用戶中心 Store 威馬E站 Spot這五個種類,我細數了一下,北京19家,上海33家,廣州12家,深圳19家,杭州10家,成都12家……所以在服務上我認為您不用過于擔心。
3.對于一線等限制牌照的城市,很好選擇,油標買油,電標買電就好了。如果您處于不限牌的城市,城市的充電設施完善,大部分時間用來通勤,且您沒有極端遠途的使用需求,其實選擇威馬W6也未嘗不可。不管通勤的費用還是保養的價格,新能源汽車確實會更有優勢。
由于工作需要同事借走了威馬W6一周的時間,所以2021.11.13日的充電記錄不計入充電總行駛里程和充電量。
這個功能看似簡單,但確實很有意思,上下班途中,在高速的時候,不管是自己還是和朋友都可以放聲大唱,既減壓還可以促進感情,又能練練嗓子,很滿意。
總結:
在此之前我對新能源車的印象基本處于一個不粉不黑的狀態,畢竟我認為有聲浪,有駕駛樂趣的燃油車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汽車”。不過與威馬W6相伴幾個月的時間,缺點是有的,但它也讓我了解到了新能源汽車的優勢,例如充電價格、保養費用等等。如果我在北京還能擁有另外一個指標的話,我真的可能會選擇一輛新能源汽車作為代步。以上就是這期的所有內容,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或者到我的編輯博客提問,我會第一時間解答大家的疑惑,我們下期再見。(圖/文/攝 汽車之家 王曉辰)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今年北京冬天的溫度很奇怪,忽冷忽熱,熱的時候穿棉服都覺得有點冒汗,冷的時候穿羽絨服外面恨不得再“裹”床被子。然而,現在這個溫度也是電動車最“暗黑”的時刻。相信大家對于威馬W6冬天以及長途的續航都很關注,所以這期我們主要來講講這個部分。
選擇古北水鎮作為目的地主要是距離足夠遠,而且六環路和大廣高速的車輛相對較少,可以保持一個相對快和穩定的平均時速。另外古北水鎮停車場提供了國家電網的快充充電樁,正好臨近圣誕節+元旦,準備過節的時候和朋友一起出來“嗨皮”一下,正好趁著測試的時間可以前來考察考察。
當天北京雖然是晴天,但溫度依舊比較低,已經到了零下5℃左右了。這個氣溫測試冬季和高速電耗也剛剛好。
駕駛輔助功能我們見怪不怪了,此前我的同事也對威馬W6進行了測試。其中,撥桿變道功能是我比較好奇配置。大廣高速的車輛不多,正好我也順勢試了一下。功能的識別速度和準確率都非常好,它的出現可以更好的解放雙手,讓駕駛輔助也變得更有意義。
北京的近郊和遠郊等部分旅游景點都已經布置了充電樁,像園博園、香山植物園、紅螺寺、十三陵以及通往門頭溝的G109國道上都有國家電網以及其他品牌的快充充電樁。
古北水鎮附近可住宿的酒店其實很多,有水鎮大酒店以及一些質量較高的民宿。水鎮大酒店相對單一,而附近的民俗有多種房型,不管是朋友、情侶乃至家庭出行,都能找到不錯的房間。
當天的路況相當不錯,一路下來平均時速在90km/h左右,最終高速電耗為26kWh/100km,相比于夏天來說,電耗確實有所提高。由于是從夏天一直使用到冬天,所以電耗的高低我還是很敏感的。跑高速+低溫+開空調基本等于電動車的噩夢了,不光威馬W6,大部分的電動汽車都是如此。
我是一個生活中不能沒有音樂的人,所以上車的第一件事兒就是連接藍牙,打開音樂。當第一次OTA升級以后,中控界面內就有了Renaco音效的開關提示,可惜當時功能暫未開啟。如今威馬W6終于開放了該功能,不過音響方面,音質的好壞還是和揚聲器的個數以及功率有關,單純的只是想用調校音效來達到好的音質,還是不太可能。
全文總結:
總結一下,我分別計算了8(第二期)、10(第五期)、11(第六期)和12月(第七期)的電耗,8月的酷暑,10月的逐漸轉冷,11月份的初冬以及12月份的寒冷氣溫。8月開啟冷風,10月溫度降低,但還是可以基本保持不開空調的狀態。而11月溫度的溫度忽高忽低,空調也是處于時開時關的狀態。而隨著氣溫進一步下降,12月份基本上車就必須打開暖風。最終,這四個月份的平均電耗分別為16.8/21.9/23.3/25.3kWh。能夠看得出來,下降的氣溫和空調暖風對于威馬W6的續航還是有著一定影響的。不過對于電動車來說,氣溫就是它的天敵,這也并非威馬一家有這種情況,所以大家也不用過度解讀。以上就是這期的所有內容,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或者到我的編輯博客提問,我會第一時間解答大家的疑惑,我們下期再見。(圖/文/攝 汽車之家 王曉辰)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一晃已經過去半年了,馬上就要和威馬W6告別了,它的出現讓我更加了解新能源汽車,以及它的使用過程。今天和您聊聊和它相處的時間里有哪些讓我覺得印象不錯以及需要進步的地方。
●我喜歡和需要進步的點
在之前的冬季測試中,我們對門把手進行了冰凍測試。當車輛洗車或有水霧后,威馬W6門把手并不能正常彈出,所以北方用戶在冬天需要注意。
在我看來威馬W6并沒有新能源那種非常夸張的設計,整體穩重的同時不失時尚元素。在我看來它還是非常耐看的。大尺寸的身材讓它的回頭率很高,不過確實要繼續加強品牌知名度。有好幾次我停在路邊車位,有人上前問我這是什么品牌的SUV,多少錢等等問題。
內飾的設計我就不再單講了,通過長測中期的OTA升級,儀表盤、中控屏和空調界面都相應得到了改變,操作的邏輯也變得更為合理。而問題也依舊存在,儀表盤上地圖顯示無法跟隨車輛移動的問題依舊沒有改進。中控和空調屏幕也非常容易留下指紋。
●空間和動態表現
我182cm的身高不管是前排還是后排都能滿足我的需求,乘坐空間滿意。在半年的時間里,我也幫身邊的朋友偶爾拉了點東西,即便不放倒后排座椅,后備廂也可以應付絕大多數的儲物需求。我認為可以改進的點在于人機工程學,方向盤前后的拉伸幅度較小,座椅的乘坐舒適性也還有提升空間。
威馬W6的加速并不突兀,開起來線性可控。即便調整到Sport模式,動力釋放時也不會感覺到嚇人。動能回收分為關閉、弱和強三個擋位,弱擋位和強擋位的變化真的不明顯,我認為可以做的區別更大一點。方向盤的指向性談不上精準,不過很輕盈,不管是城市擁堵路段還是高速等都不累。威馬W6的懸架調校以舒適性為主,只是底盤的質感稍顯單薄了一些,不夠厚重。
●總結
如果你只是在意日常通勤和城市內部的簡單通勤使用的話,那么NEDC續航520km的威馬W6沒有任何問題。在夏、秋等溫度較高的季節里,稍微極限一些跑到400km也是可以的。如果您上下班比較近的話,一周一充的頻率完全能夠接受。而北京的快充充電樁也基本遍布了各大商圈,你和朋友、家人吃個飯的工夫,就可以迅速的完成補電工作。不過在氣溫較低的冬天,威馬W6的續航就稍顯不太給力了,充電的頻次明顯增加了,續航的公里數也肉眼可見的降低,我認為未來還是有優化空間。
以上就是威馬W6的所有長測內容,如果您有任何車型的使用問題,都歡迎來到下方的評論區以及我的編輯博客提問和留言,我看到會第一時間回復大家。(圖/文/攝 汽車之家 王曉辰)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