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能源車試駕] 油價連連高漲,人們踩油門的腳變得小心翼翼,一款可油可電的插電混動車型或許是更加務實的選擇。幾年前人們買插電混動車就是為了那一塊綠牌,大部分人都將它當燃油車開。但當這些車型的純電續航里程越來越長,能夠滿足日常通勤時,一公里幾毛錢的能耗成本(家用充電樁民用電計算)誰不說一句真香?今天我們要試駕的就是一款純電續航184km、最低荷電狀態油耗5.4L/100km,搭載長城DHT混動技術的新車,拿鐵DHT-PHEV。
需要說明的是,此次車型為試裝車而非最終量產版,且我們試駕時新車還沒有上市,所以價格還不得而知,但作為魏牌“咖啡系列”下的三款車型之一,之前已經有瑪奇朵DHT-PHEV(17.88萬起)、摩卡DHT-PHEV(29.5萬起)珠玉在前,那拿鐵DHT-PHEV的價格也就能猜個七八分了。新車定位緊湊型SUV,身材和定位都會略低于摩卡DHT-PHEV,大家覺得它會賣多少錢?請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答案。
●動力:真有那么絲滑?
拿鐵DHT-PHEV依然搭載長城汽車檸檬智能DHT系統,正如開頭所說,這套系統已經在兩款車型上“試水”,所以相對成熟了。新車預計提供兩驅和四驅兩種動力配置,試駕車型為四驅版。
拿鐵DHT-PHEV從結構來說和本田的i-MMD比較相似,都是串并聯的結構,更多的讓發動機參與工作,并有發電機從旁協助,從而使發動機始終保持在高效的工作的區間。它最大的創新點在于還匹配有兩擋的DHT變速箱,1擋時發動機直接驅動車輛,隨著車速提升,車輛進入巡航狀態,變速箱會掛入2擋,既保證了強勁的動力又降低了能耗。
當車輛電量較低時,發動機會既給電池充電也驅動車輛,轉速會有明顯的提升,因此車內會感覺到一些發動機運轉的噪音。由此可見這種車型最舒服的姿勢是保證車輛始終有一定的電量,安一個家用充電樁顯得非常有必要,不僅能節約出行的能耗成本,駕駛體驗也能大大提升。此外,該車的油門和剎車踏板都不算跟腳,尤其是剎車踏板行程較長,前段腳感反饋力度較輕,初上手時很難給駕駛者信心。
底盤素質層面,拿鐵DHT-PHEV并沒能像動力平順性那樣,給人驚喜。當然了,較高的車輛重心和較重的車重,給它拖了一定的后腿。作為家用代步車,我們對其的要求就是輕松好看,在這一點上它基本符合預期,不過也不能有再多的需求。比如該車底盤的扎實程度和厚重感都有待提升,車輛在較高速行駛時(80km/h以上)會有一些垂向的晃動傳遞到車內。
濾振性方面,該車對細碎振動的隔絕比較到位,但面對減速帶或者溝坎時就有些不夠從容,而且不知道是不是試裝車的問題,車輛車速在60km/h以上,路噪和胎噪會比較明顯地傳遞到車內。我們也會在拿到量產車后第一時間再做相關的NVH測試,請大家持續關注。
●靜態回顧:配置上的“卷王”
拿鐵DHT-PHEV在內飾材質和配置豐富程度方面確實稱得上“卷王”,至少此次試駕車的配置依舊誠意滿滿,高通8155的座艙芯片、AI智能面部識別、燕飛利仕12揚聲器音響系統、前排座椅加熱、通風、按摩、主駕駛位座椅記憶,后排座椅通風都有,不管冬季還是夏季,都能提供適宜的體驗。個人覺得好評的部分還有座椅的乘坐舒適感,前排椅型能夠對乘客身體各部分起到有效的承托,同時座墊填充物較為柔軟,能帶來一定的豪華感受。美中不足的是后排座椅背角度還是稍偏直立,另外填充物也不算柔軟。
●乘坐空間表現:無功無過
很多人一說到高階的、豐富的輔助駕駛能力就會想到新勢力,其實很多傳統的中國品牌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長城汽車的輔助駕駛系統也已經在多個品牌、車系當中搭載。拿鐵DHT-PHEV此次可以實現的功能也非常多,常規的泊車,解決用戶停車難的問題,進階的ACC、擁堵道路中自動跟車、打燈變道、結合高精度地圖的領航輔助,能緩解駕駛者長時間駕車的疲勞,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傳統中國品牌。
全文總結:總體來看,拿鐵DHT-PHEV在很多層面都展現出一定的優勢,外觀內飾設計、座艙配置都摸準了國內消費者的喜好,內飾材質、舒適性配置、對車內細節的考慮都是它的長板。稍微留有遺憾的是沒能在駕駛層面,營造出高級感,不過動力輸出的平順性上并不輸于混動大佬“豐田和本田”,還挺令人驚喜的。這幾年,傳統中國品牌的進步有目共睹,但我們依然希望它的進步能夠快一點再快一點,補齊短板,成長為真正的“六邊形戰士“。(文、圖、攝/ 汽車之家 姜田雙 尤冬青)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