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海外試駕] 中型SUV向來都是各家廠商的必爭之地,也是競爭最為激烈的等級。隨著德國三駕馬車都經歷了油改電的時代,奔馳也成為了三者中第一個推出純電平臺中大型SUV的,它就是這次我們要試駕的EQE SUV。
靜態外觀部分我們已經多次體驗過了,上海車展國產的北京奔馳EQE SUV也已經亮相,所以這次就僅做重點描述。相比起上次我們體驗的EQE SUV 500 4MATIC版本(以下簡稱500) ,這次我們體驗的是價格上更為親民的EQE SUV 350 4MATIC版本(以下簡稱350)。
豪華是種什么體驗?
和EQS SUV一樣,EQE SUV前大燈標配的也是高性能全LED大燈,而像試駕車上搭載的智能數字LED大燈則需要另外選裝。但我相信在中國售賣的EQE SUV主流車型都會配上數字大燈的,畢竟顏值上差不少。此外,作為EQ家族系列車型,橫貫的日行燈帶設計也是必不可少的。
個人覺得車尾的出彩程度不及車頭,可能是為了更低的風阻系數,車尾的上下左右均有往內收縮的設計。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可以減小后面車輛低壓區域的大小,從而降低行駛時的阻力,但這個收縮的設計配合比較“平”的車尾設計,無法讓車輛辨識度得到足夠提升。
內飾自然是奔馳的看家本領,其在豪華氛圍感的營造上絕對是行家,之前500版本上配備的Hyperscreen的觀感的確很棒。但這次我們拿到的350車型配備的是普通的分離式設計的中控屏幕。
就像俗話里說的:越簡單的菜就越考驗廚子的真功夫。奔馳通過各種小細節上的改進,達到一個量變到質變的提升。這種感覺其實很奇妙,若從圖片或者光從放眼望去,你甚至會覺得它和豪華其實并沒啥關系。但當你實際坐進車內,實際觸摸感受一番,甚至把它開起來之后,你就會感覺到它的確和其他車有明顯不同的地方,但又很難具體說出它不同在哪里,這就是奔馳的功底所在了。
全是科技與狠活
除了氛圍感的營造,奔馳在技術也沒有落下,此次在EQE SUV上也帶來了為提升續航而服務的新技術。在大家的印象中,似乎德國三駕馬車的續航都不是特別的好,但EQE SUV就要打破大家的這種固有思維了,據悉,該車WLTP最大續航為590km。
EQE SUV三電系統的熱量均可以分享給乘員艙,一來可以幫助驅動系統散熱,二來也可以更高效地利用熱量,同時整車更好的熱管理能力讓EQE SUV的前臉可以做到幾乎完全封閉。
除了前臉正面以外,側邊也藏有玄機,保險杠兩側邊沿還有奔馳申請了專利的渦流擋板。和一般的擋板不同,這個擋板的邊緣是鋸齒狀的,作用就是產生能量更強的渦流,讓氣流在流經輪胎下方是不容易被亂流所打亂。下方擋板與上方的擾流風道一塊,對輪胎整個側面形成了一個空氣簾幕包裹著,用來優化輪胎處的亂流。
熟悉電動車的朋友可能都會知道,永磁電機在被反拖的時候,因為定子線圈依然會切割永磁體的磁力線進而產生感應電流和相對應的反電動勢,所以即便不輸出動力,空轉也會有額外的反拖力矩,這樣就會影響能耗。其他廠商較為常用的做法就是在該軸上布置感應電機,但這樣做又會讓驅動工況下的效率下降。奔馳的做法是在EQE SUV加入了可斷開的前軸設計,讓前電機在不需要的時候徹底停轉。
還是奔馳的味道?
說了那么多細節,靜態來看,奔馳的誠意是帶到了,但重要的是實際體驗怎么樣。我們現在就來說談談EQE SUV 350 4MATIC的駕駛感受,需要說明的是這次試駕車型選配了空氣懸架。
這套懸架最難得的是前座、后座的乘坐感受幾乎一樣,不會出現前座優秀,后座顛簸的割裂情況,在城區道路開,非常愜意。和舒適取向的懸架相得益彰的就是那優秀的車內噪音隔絕水平。
但是說實話,受限于如今傳感器科技的水平,在市區里面使用輔助駕駛功能,還是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的,畢竟輔助系統不能像人那樣遠遠地就準確判斷出交通狀況。
雖然不知道國產版本會標配什么懸架,但就歐版的表現來看,鋼制懸架的調校水平很到位,甚至還有一絲小驚喜。 最后得提一點是制動踏板腳感,和所有奔馳帶動能回收的車型一樣,動能回收主導的初段和機械制動之間過渡還是不夠絲滑。
總結:
作為奔馳電車的中堅力量以及看家車型,EQE SUV承襲了EQS SUV的絕大多數的特質,在質感與機械素質上也達到了甚至超越了大家對奔馳的期望。EQE SUV在新技術的使用方面也比EQS SUV更為激進。作為百年老車企的奔馳,它并沒有和新勢力那樣去為了迎合趨勢而不斷去做完全顛覆的改變,依然還是按照奔馳的造車哲學,給希望得到高質穩定的用戶提供最符合需求的產品。雖然它依然有若干可以改進的點,但瑕不掩瑜,讓我們看到了比起上一代產品更多的誠意,希望即將上市的國產車型能在上述的幾個點進行優化。(文/圖/攝 汽車之家海外特約作者 編輯/姜田雙)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