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游,于我而言并不陌生。從工作到現在,不管是因為工作關系還是個人出行,大大小小的自駕游行程都有參與,100公里的短途或者是5000公里的長途,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一臺燃油車作為代步工具。
在2017年我也第一次試駕一臺電動車進行自駕游。因為充電樁不完善,等待充電以及充電時間過長造成了行程被拖沓,讓我并沒有享受其中。從那個時候起,我對于自駕游方面堅信電動車在短時間里是無法取代燃油車的地位,并且我自己對于電動車自駕游沒了興趣。
但是,真香定律可能是誰都逃不掉。
時隔兩年,再一次與純電動車為伴。此行我將跟隨朗逸純電跨越中國北線團隊,用時9天,完成從北京到上海的純電動車長途自駕游。需要說明的是,此次跨越中國活動分為兩條線。北線行程從北京到上海,南線行程從廣州到上海,不知道有沒有朋友在你們所在的城市里看到我們的車隊?
我之前沒有經歷過如此長距離的純電動車自駕游。好奇摻雜著忐忑,一方面期待旅程能夠給我驚喜,另一方面怕兩年前的經歷再次出現。但是注意到我前面說的真香定律嗎?代表著我現在,在上海敲出這些文字的時候,我們已經成功的駕駛朗逸純電完成了此次長距離的自駕旅行。
回顧旅程,從北京出發,途徑天津、石家莊、濟南、南京、蘇州,最終抵達上海,全程將近2000公里。這次不光是對產品的一次極大考驗,也是我在現階段對于電動車自駕游的全新嘗試。
。
朗逸純電品質如何?
2000公里的長距離自駕,對一臺純電動車的考驗是極其之大的。我們首要面對的就是朗逸純電的續航和充電能否滿足這趟旅程。朗逸純電NEDC續航里程為278公里,這樣的一個續航里程對于城市通勤來說能夠滿足,但是放在長距離自駕游中,心中多少會有些疑問。
而充電速率卻給我增添了信心。朗逸純電在快充的情況下,電量從30%-80%只需要25分鐘,在慢充的情況下也只要5.5個小時就可以充滿?紤]到我們此趟行程中,高速路段占比非常大,服務區的配套充電設施都是以快充為主,所以高效的充電速率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我的里程焦慮。
在駕駛過程中發現,朗逸純電擁有五擋可調四級動能回收系統,與大多數純電動車調整動能回收等級方式不同。朗逸純電是通過擋把調節,這樣符合我們大多數人的操作方式,不用在駕駛的過程中,花多余的時間尋找按鍵,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性。
擋位布局上除了P/R/N/D之外,增加了一個“B”擋,這個擋位控制的就是第4級動能回收。其余的三個等級調節,需要在擋位處于D擋的時候,向左撥動擋把,便可以調節動能回收的1-3級。
我們此行中,體驗了多樣的道路環境,包括城市擁堵路段、高速路段、縣道、鄉道以及盤山公路。在如此多樣的環境下,朗逸純電的三種駕駛模式標準、經濟與經濟+,也讓我們針對不同路段,有個更多的選擇余地。在標準模式下,車輛的扭矩輸出并不受限制,能耗也是最大的,在城市路段中使用的最多。
調整到經濟模式,扭矩輸出受限,最高車速不會超過120km/h,這也是我個人在高速路段一直開啟的模式,一方面更加節能,另一方面是深踩電門也并不用擔心超速的問題。
如果在極限條件下,調整至經濟+模式,那么最高車速則不會超過80km/h,在城市擁堵道路中推薦使用,頻繁的走走停停,能夠最大程度的做到動能回收。在三種駕駛模式和四級動能回收的搭配組合下,讓平均電耗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
既然是長途自駕,安全性能一定不能忽視。全新的ESP車身動態電子穩定系統能夠讓這臺朗逸純電在高速行駛時保持車身穩定,快速過彎時保持一個良好的車身姿態。
在我們座位之下,“土”字形布局的電池組可以說是身懷絕技并且身經百戰。169項針對電池的嚴苛測試,其中包括高溫高壓噴水測試、浸入式溫度沖擊測試、26種化學試劑4種有害氣體侵蝕測試以及126天耐鹽霧腐蝕測試。
雖然以上的幾種測試都是基于極端環境,但是既然能夠在惡劣環境下電池都能夠展現出不錯的品質,那么日常使用自然不用擔心了。據了解,朗逸純電的電池檢測項目遠超國家標準3倍,可想而知,朗逸純電的工程師在電池方面花了多大的功夫。
朗逸純電開起來感覺如何?
發車儀式結束,進入朗逸純電舒適的座艙,連上手機,車機顯示CarPlay那熟悉的頁面,我們朗逸純電 跨越中國 安e生活的北線行程正式啟程。上文也提到了我們此行經過了非常多樣的道路環境,在不同環境下,這臺朗逸純電給到我們的感受也不一樣的。
剛坐上朗逸純電的駕駛座,以往的純電動車短途自駕游的經驗告訴我,一定要控制好剎車和電門。所以在上車之后,我便將駕駛模式設定為經濟+,動能回收等級4級,這樣做也有利于動能回收。
在進入北京城區道路之后,我們車隊馬上開啟了“蠕行模式”。不得不吐槽一下咱們帝都的交通,全天都是高峰期。但是在擁堵的城市道路環境下,朗逸純電可以有效地將動能回收,并且在右腳松開電門之后,4級的動能回收并不會帶給我很大的拉扯感,這是讓我感到意外的。
由于沒有了發動機,朗逸純電由一臺總功率100kW的電機驅動,最大輸出扭矩為290N·m。電動機作為驅動單元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安靜,在跟隨車流的過程中,難免會停在原地不動,而此時給我的感受就是沒有發動機的噪聲,整個車艙里格外安靜,耳邊也沒有煩人的電流滋滋聲,用靜謐這個詞尤為貼切。
在脫離了車流之后,這臺朗逸純電真本事逐漸顯露出來:電動機在初段動力便能夠達到最大扭矩,而朗逸純電的靈活敏捷也讓我欣喜。
精準的轉向配合著3.35秒的0-50km/h加速時間,踩下電門的一瞬間,沒有遲疑,我的身體已經感受到了這臺車的激情被盡情釋放,超車、變道一氣呵成,不用猶豫,因為這臺朗逸純電給了我十足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朗逸純電的后懸掛,由燃油版的扭力梁非獨立懸掛升級為多連桿式獨立懸掛。在嘗試快速過彎之后,這套懸掛系統對于整體的支撐性非常到位,車身側傾并不明顯。在過一些坑洼路面的時候,濾震表現干脆利落,車身不會有多余的晃動,這種感受在我乘坐朗逸純電后排的時候,感受尤為深刻。
在初次體驗朗逸純電之后,我對這臺車的整體感受就是安靜、安穩、安心,毫不夸張的說,朗逸純電也是我接觸到大眾車系中,最好開的。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點開中控屏里的“車輛管理”選項,在選擇欄可以看到一個“Think Blue”選項,在朗逸純電Think Blue菜單界面會顯示駕駛評分、平均電耗、預計剩余續航里程等重要數據。
Blue Score駕駛習慣評分系統,可依據司機的駕駛習慣以及行車能耗等因素全方位打分,Blue Score評分越高說明駕駛習慣越好。同時,結合iBooster制動能量回收,高效率回收制動能量,轉化為動能,配合4級滑行能量回收,高效延長續航,智能精細化能量回收,分級更細,滿足不同的駕駛需求,高效延長續航里程。
朗逸純電,續航顯示精確到每公里,無需擔心續航不夠,高精準電池能量管理系統,實時計算電量消耗,精確預測續航里程,更對潛在續航里程進行科學分析,低電量下主動提示你關閉耗能元件,并自動切換至經濟模式。
實測續航可以穩穩大于300km以上,完全滿足日常出行續航要求。上圖就是我們在蘇州實測達到的續航顯示,高達354km。跨越中國實際路跑過程當中,朗逸純電續航表現讓人驚喜不斷,也讓后續的行程信心十足。
充電會成為最大的問題嗎?
其實在整趟旅途中,充電問題是最大的挑戰。從時間成本來看,電動車花在充電上的時間遠比燃油車加油要多得多,所以在純電動車出行必須要預留出充足的充電時間。
而這一路讓我驚喜的是,現階段充電樁的布局已經非常完善,基本上每個服務區都有配備充電樁。之前也提到了我們此行之中,高速路段占比非常大,所以我們在出發之前,將大部分的充電站點都設置在了高速服務區內。
現在絕大多數的服務區都設有國家電網的快充充電樁,這讓我們在路程中充電十分方便。
實際體驗來看,在快充的情況下,朗逸純電的表現確實十分突出。電量從30%充至80%的能夠控制在25分鐘。在城市中配合動能回收,其實在預判好剎車距離的前提下,松開電門之后,并不用頻繁的使用剎車,這樣能夠降低能耗。
特別是當我們抵達南京之后,有兩天時間供我們休整,在期間我開著這臺朗逸純電,感受了純電動車車主一天用車感受。用兩個詞形容就是舒適、安心,不管是在城市道路行駛是NVH和底盤都能給我提供絕佳的舒適性;在閑暇之中,逛逛街,吃吃飯,同時給朗逸純電充上電,兩者并不耽誤。
其次在高速上勻速前進,電量的消耗能夠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得益于朗逸純電三電系統的優良品質,所以在續航方面,在城市通勤中完全夠用,在長距離自駕游途中,也不用擔心。
這趟旅程收獲了什么?
一趟行程下來,我對純電動車的印象大有改觀,并且也相信現階段純電動車有能力在自駕游方面給我們提供一個全新的選擇。而且回顧整趟旅程,走過了北京、天津,石家莊、濟南、南京、蘇州,最終抵達上海。
一路南下,北京市井文化、天津的相聲、南京的秦淮河岸,文化氛圍不斷在變化,每座城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而每個區域不同的發展之下,孕育出了不同的文化,老文化被傳承,新文化也在不斷崛起。
在感嘆時代變遷之快時,我們的出行方式也在不斷地改變,從燃油車代步到現如今純電動車的長途自駕,能夠深刻體會到亙古不變的恰恰正是時代會不停的向前發展。
尤為值得紀念的是當我們抵達石家莊的時候,中秋佳節臨近,我第一次自己親手做月餅。以前從來沒想過自己做,但此次在石家莊,我自己親自做月餅,要比想象中難不少,不管是皮和餡的比例,還是揉捏的力度的恰到好處,都給此次中秋節帶來了不一樣的記憶。
結語
站在終點上海,回顧此趟旅程,經歷了不少第一次,第一次到天津在現場聽相聲,捧哏和逗哏相互配合,方能完成一臺出彩的演出。這不正猶如朗逸純電這位靠譜的伙伴,讓我們一路順利抵達上海。
而正值中秋佳節,和小伙伴第一次親手做月餅,我們雖然身在異鄉,但相互為伴,相處起來十分舒服,也為我們一路南下扎下了堅實的團隊基礎。第一次坐直升機,之前也跳過傘、蹦過極,但是以如此方式俯瞰蘇州倒是第一次。
最重要的體驗便是第一次駕駛著朗逸純電這臺車進行如此長距離的自駕游,眼前的風景在變化,心態也隨之改變。從最初的忐忑,到途中的欣喜,以及到了上海的釋然,一切疑慮都被打消,所有的努力在這里都成了最好的回憶。如果你現在問我之后是否還會進行純電動車的長途自駕游,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讀到這里的朋友想必肯定是真愛了,那你接下來有機會,你會選擇純電動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長距離自駕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