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讓生活更美好,生活方式變遷又讓設計有了更大施展空間。11月30日,北汽新能源高端汽車品牌ARCFOX冠名支持的洞見2019——生活方式與設計研究論壇,在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報告廳舉行。
這次由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聯合汽車商業評論共同主辦的論壇,以“未來出行·智慧生活“為主題,來自科技、IT、藝術、出行、工業設計和汽車設計等領域的國內外15位重量級嘉賓奉獻了各自領域最前瞻的觀察和思考。
這可以說是一個打破專業界限的思考者大會,這也是以“生而破界”為口號的ARCFOX品牌能夠全力支持這個專業學術論壇發展的重要原因。
◆ 賈可:破界合作給了企業勝出的機會
“這是一個破界的時代,當汽車市場的競爭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時,破界合作給了企業勝出的機會!逼嚿虡I評論總編輯、汽場買車APP聯合創始人賈可博士認為,通過不同領域對未來出行和生活方式的分析,通過這種跨界的思考和合作,能夠推動包括汽車領域在內的各種產業向更符合當下消費者生活需求的方向發展。
◆ 魯曉波:社會生活方式推動商業創新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魯曉波院長認為,中國社會生活方式在經濟、社會、科技的影響下正在成為推動企業戰略發展和商業創新最重要的因素。
生活方式與設計研究論壇在清華大學連續舉辦兩屆以來,圍繞著科技創新、消費轉變、價值提升等多個維度,他感覺,中國社會生活方式展開了一場可以說是波瀾壯闊的畫卷。
魯曉波說:“當下社會,經濟、科技、人口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革,尤其是智能交通的發展正迅速影響到未來的城市規劃、出行和居住方式等各個方面!
◆ 單偉:發現中國消費者的高級感
未來出行,智慧生活的發展趨勢,對于汽車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北汽集團研究總院副院長單偉認為,ARCFOX的設計就是適應這種大變局的實踐。
他在題為“汽車2.0時代ARCFOX客戶出行體驗”的演講中說,很多物品的屬性已經從單維度變為多維度,從單純的使用功能向多維度的生態延展,傳統的汽車設計已經不夠,正在向體驗設計發展。北汽專門成立了體驗設計部門。
ARCFOX名字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叫ARC,體現追求極致,突破極限;第二部分叫FOX,體現聰明靈動,智能科技。單偉通過ARCFOX要研究或者體現的是中國消費者的高級感。
他說,把西方歐美文化整個引到中國來,這種日子已經過去了。為什么現在有些國貨興起了?一方面是有些技術我們確實現在已經能達到了,另一方面來講,中國消費者有特定的需求,這些需求并沒有被國外的品牌所發掘。
◆ 趙謙:關注大設計而不是小設計
北汽集團研究總院造型中心設計總師趙謙認為,當今時代,人們對細節越來越不關注,人們對車內一塊大屏所帶來的多樣性內容以及不確定性內容所吸引,而不確定性內容又產生了差異化美感。我們越來越發現汽車好像走一個類似手機的道路,從功能手機進化到智能手機,從硬件進化到軟硬件結合。
所以,當下的汽車設計,我們應該更加關注的是用戶的使用情緒,關注大設計而不是小設計。他說,以往的小設計大家關注的是造型,關注的是項目進度和銷量,相對而言很難關注到用戶的痛點,而大設計則是在買車、用車整個體驗的這張立體交織的大網中,關注用戶在意的那些點,設計師應該去融入到整個造車閉環中。
◆ Cyriel Diels:交通工具設計要考慮三個方面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智慧移動研究中心副主任Cyriel Diels教授認為,未來的設計或者未來交通工具的設計要考慮三個方面:對環境的影響,對城鎮化的影響,以及如何來改變我們的生活體驗。
所以,他表示,我們不僅應該用更多不同設計方式設計讓人更加舒服的交通工具,而且還應該重新設計我們的街道和環境,從而讓乘客感覺更加舒服。
Cyriel Diels說:“人們對于擁有汽車的態度在發生變化,日新月異的科技給我們帶來挑戰,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我們對于未來的交通工具出行設計有這么激動人心!
◆ 嚴揚:城市交通個人自主駕駛車輛分級創新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交通工具設計負責人嚴揚教授表示,經過十多年的思考和觀察,他認為中國的城市交通問題的根源實際是在于我們車輛的級別有空缺。為此,他發表了題為“城市交通個人自主駕駛車輛分級創新”的演講。
嚴揚認為,摩托車、自行車乃至老年代步車等由于各自的問題難以成為合格的個人自主交通工具,個人自主駕駛車輛分級創新由于涉及到道路資源、出行需求、交通環境以及準駕資格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協同創新,需要政府法規先行,而不是企業和地方倒逼。
他希望真正有實力的企業、有實力的交通參與方,比如說交通服務提供方,滴滴,比如北汽這樣的主機廠,適時考慮要進入這樣一個領域,推動它成功。
◆ 馮超:共享出行的三大趨勢
滴滴出行整車產品戰略及設計總監馮超認為共享出行市場一定是長期向好的,“就像今天大家來參加這個會,人不會一人帶一把椅子來,你用這個椅子就好了,這是生活方式的必然趨勢!
他還提到共享出行的另外兩大趨勢:共享出行已經開始影響到汽車四化的每一件事,并且開始出現融合,同時,共享出行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戰場。
馮超提到滴滴定義出行工具有專車產品、小巴產品、自行車產品、無人駕駛產品、快車產品。他說:“我們是不在傳統汽車的A級、B級為品類劃分,而是用使用場景和用戶的價值需求做品類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