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市場推廣 活動合作 正文

2020汽車產業經濟論壇線上成功舉辦

收藏 舉報/糾錯

  2020年,有著更為鮮明的“共克時艱”印記。疫情在對中國經濟帶來短期沖擊的同時,也為變革與新機遇埋下了深遠的伏筆。在政策與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汽車產銷已經出現V型反轉,預計后續有望逐季改善。

  7月16日,“2020中國汽車產業經濟論壇”在云端正式拉開帷幕。行業專家、企業高層與媒體同仁齊聚線上,解讀前沿政策動向及產業走勢,共探后疫情時代,汽車行業在產業升級轉型、新基建浪潮、數字化建設等諸多方面的反思與實踐,為汽車市場的下半年做出期許。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國務院新聞辦《中國網》專欄作家曹遠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副部長楊建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副會長楊琳,經濟觀察報執行總編輯文釗,以及奇瑞捷豹路虎、一汽-大眾、東風悅達起亞、威馬汽車、一汽豐田、上汽享道出行、寧德時代、飛馳鎂物等企業嘉賓代表共同出席本次論壇。

  此次論壇的關鍵詞是看準、行穩!熬推嚠a業來說,4月份中國汽車銷量已恢復至207萬輛,同比增長4.4%,結束連續 21個月的同比下滑”,經濟觀察報執行總編輯文釗說,“相信未來一個階段,汽車產業會有更好的表現!

  “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中國汽車市場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的趨勢沒有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副會長楊琳在分析了汽車產業恢復趨勢的同時,也提到“在應對眼前危機、關注疫情后中國汽車市場的同時,我們應該把眼光放得更遠一些”,需要重點關注到產業中長期存在的難題,以力求突破。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了世界經濟,改變了經濟的運行邏輯”,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在論壇現場表示,經濟政策動向在這個時間段尤為重要。

  目前,經濟方向上最重要的變化是形成以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格局。一方面,國內經濟存在結構性的增長潛力;另一方面,亞太、歐盟等地投資協定正在推動中,這些亮點對汽車工業都是利好消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副部長楊建龍分析,“從供求兩方面來看,對汽車行業來說沖擊力度并不是特別大”。疫情因素對汽車銷售短期內帶來影響,但是市場需求并沒有減少,甚至可能因為疫情激發出一些真實的需求。

  就汽車產業發展前景而言,楊建龍認為,在增速放緩、競爭激化的大背景下,“高質量將成為中國汽車工業未來發展的主題詞和主要決定性因素”。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從數據維度,分析了國內1-6月的汽車工業運行情況,雖然上半年市場不可避免地收到了疫情影響,但“從全球來看,我國的汽車工業恢復的速度和程度都是領先的”。

  而從后疫情時代的經濟環境來看,“預計第三和第四季度國內經濟會加快復蘇”,在此之中,“汽車市場會伴隨著傳統消費旺季的到來,疊加政府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落地實施,加上上半年抑制需求的釋放,下半年國內汽車市場將延續二季度恢復的態勢”,盡管壓力依然存在,但總體而言情況相對樂觀。

  在談及未來汽車市場的主要機遇和挑戰時,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分析,“疫情加速了整個行業全產業鏈數字化進程”,并強調“汽車產業鏈所有的企業都應該從現場管理向數字化管理轉型升級”。她同時提到,在私家車出行比提升和二手車限遷逐步放開的趨勢中,也存在重大機遇。

◆ 全球化的危機與新機遇

  在連續兩年負增長之后,疫情也讓國內汽車行業變革進一步提速。在此變化中,很多品牌已經直面淘汰的命運;但也有一些企業選擇擁抱變化,在增加自身抗風險性的同時,嘗試將危機轉化成新機遇。

  奇瑞捷豹路虎汽車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陳雪峰認為,“消費升級表面上考驗的是綜合產品力,但背后其實考驗的是車企是否具備調配全球資源的能力”。

  在疫情籌備復工期間,奇瑞捷豹路虎在保護了中外員工健康安全的同時,穩定了全球零部件采購供應,生產制造、營銷服務也同步回歸正軌,更在疫情帶來普遍沖擊的二季度,實現了銷量上的逆勢昂揚,4月和5月連續實現同比上升40.99%,環比上升125.54%,和同比上升38.30%,環比上升24.20%的銷量雙增長。

  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大眾品牌執行總監馬振山,則從營銷實踐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洞見。

  在剛剛過去的上半年,大眾、奧迪、捷達三大品牌共同發力,奪得銷量冠軍。馬振山呼吁,車企營銷應“抓住癥結、回歸本源”。他認為,“產品始終是汽車營銷領域的根本,只是現在大量的營銷新概念充斥在行業內,沖散了我們的注意力”,產品應主要從戰略布局、結構優化、價值傳遞這三方面切入。

  此外,疊加疫情影響,數字化轉型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效確保集客和流量,成為了應對不確定性市場的不二法門,是撬動銷量閘口的必由之路”。在流量成本巨增,行業單線索成本已達700元的背景下,一方面需要堅守品牌價值,講好品牌故事;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客戶觸點矩陣,擴大與客戶交互的廣度,豐富的前臺觸點也正是當下大行其道的在線的底層邏輯。

  “收入下降影響了消費,線上化也正帶來新場景和新模式,挑戰和機遇并存”,在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銷售本部本部長鄭淳元看來,市場變局之下,“核心是做好動態調整和戰略部署”。

  鄭淳元還看好90后汽車消費市場,通過跨界合作,讓品牌“和年輕消費者建立起情感鏈接”。而在把握海外市場新需求方面,東風悅達起亞也取得了差異化優勢。過去一年,企業外銷占比和出口總量分居中國合資企業第一和第二,2020上半年,產品出口達14,707輛,同比增長99.3%。

  在出行市場,如何為人們提供安全、健康的出行保障,是疫情期間擺在出行企業面前的一個挑戰。上汽集團移動出行戰略品牌享道出行CEO吳冰,分享了享道出行結合人們需求變化和細分場景推出的“恰到好處的出行服務”。

  4月,圍繞中小學生返校復課家長接送難的問題上,享道率先在上海推出了“享學小專車”,為中小學生提供一對一專屬多日接送服務;5月,隨著各地大力發展夜經濟,夜間出行需求日益顯著,享道推出的“夜間守護專車”,讓用戶在夜歸途中安心休息。

  在服務背后,享道自主研發的AI分析平臺與企業智能管理后臺,在提升產品的運營效率的同時,為企業用車帶來變革式新體驗。在人、車、平臺的全合規和體系化的打磨上,享道同樣不吝于投入成本和精力,做好安全出行,為司乘雙方保駕護航。

◆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前景及品牌競爭力

  新能源的發展應該是汽車工業未來沒有懸念的選擇。經過十余年發展,中國在新能源車發展領域取得了領先的優勢。可以說,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經過十年的規劃和培育,已具備一定先發優勢和規模優勢,中國汽車人離汽車強國的夢想從未如此近過。

  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企劃部公關總監吳依南進一步分析,“從政策導向和產業趨勢看,發展新能源車都勢在必行”。

  “汽車產業從未像今天一樣成為如此多技術變革的交匯點,涉及能源、交通、通信、計算機等諸多行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汽車新四化浪潮已經開啟”,吳依南說。在看好新能源汽車前景的同時,他也指出,“新能源發展不會一蹴而就,更需要時光的凝練與積累”。

  早在2006年,一汽豐田就向中國市場導入了世界首款量產混合動力汽車普銳斯。經過多年市場培育,豐田混合動力產品全球用戶已經超過1500萬,這是目前世界汽車工業史上無出其右的數字。目前,一汽豐田在電動化領域從消費者不同需求出發,布局了包括混合動力雙擎,插電式混合動力雙擎E+,純電動E進擎在內的多種技術形式。六月底,一汽豐田新能源分公司項目在天津正式啟動,新能源工廠奠基開建,標志著一汽豐田新能源戰略全面落地。

  寧德時代中國區乘用車解決方案部總裁項延火則從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發展角度,分析了電池產品中需重點關注的五個維度,分別是: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快充技術、循環壽命、環境適應性,與智能化的電池管理能力。項延火認為,需要這些方面的持續發力,“形成整個產品能夠跟傳統燃油車實現競爭的優勢,就能夠實現產業的突破”。

  在消費者最關注的安全領域,項延火表示,“產品安全是全生命周期的系統化工程,不只是一個開發過程中的一些耐用測試”,需結合智能化監控預警系統,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持續安全管理。而在電池循環壽命方面,技術層面上已實現16年200萬以上的超長的質保壽命,未來將陸續應用于商用車。

◆ 產業鏈全面升級的行業格局

  數字化是未來汽車行業的一個重要趨勢。從目前的情況看,疫情加速了整個行業全產業鏈的數字化進程,無論是營銷層面的線上在線,還是抗風險性更強的數字化工廠,又或是汽車后市場中的遠程維修服務,都有可能在疫情后成為常態化的模式。

  威馬汽車首席數據官梅松林表示,“疫情引爆了企業數字化的全面普及,已經到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階段”。結合智能電動車行業,梅松林認為數據在產品的監控、控制、功能優化、自動化這四個階段具有重要價值。

  威馬汽車的三步戰略,第一步是成為智能汽車頭號實力派,第二步是成為高效驅動的智能硬件公司,第三步是成為智慧出行新生態的服務商,而圍繞車、出行與企業運營,都需要“數據驅動的方式為其賦能”。在數據驅動下,短短一年之中產品迭代三次,5月10日,威馬EX5-Z上市,截至6月1日意向用戶已超4萬,訂單數突破6000輛,其中很大一部分需歸功于威馬的數字化布局。

  埃森哲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工業X.0出行業務主管兼飛馳鎂物首席執行官王強認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為汽車數字化和出行的發展提供更加強大的物理支撐”。以5G、人工智能、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本質上就代表了數字化的基礎設施,據此他進一步分析道,“這些基礎設施為智能網聯汽車、智慧交通乃至智慧城市提供了數字化的基礎能力,從而為未來各種各樣的數字化創新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

  王強同時對汽車產業的復蘇充滿信心,“國家對于新基建的支持和鼓勵,我認為實際是新能源產業政策之后,我們汽車行業迎來的又一個政策紅利”。對于飛馳鎂物來說,早前已建成一個有84位合作伙伴的生態系統,在加入埃森哲之后,將有更多的大型科技企業和相關的合作伙伴也加入進來,來完善整個生態圈。

  本屆中國汽車產業經濟論壇,還對優質企業進行了表彰,以肯定在這一特殊之年中,汽車行業中表現出創變精神的企業,以及他們在上半年所取得的諸多成果。其中,寶馬集團、易車、飛馳鎂物、寧德時代獲評年度可持續運營企業;梅賽德斯-奔馳、一汽-大眾大眾品牌、一汽豐田獲評年度可持續運營品牌;威馬汽車獲評年度科技創新企業;奇瑞捷豹路虎、福田汽車、廣汽三菱獲評年度CSR突出貢獻企業;蔚來獲評年度CSR突出貢獻品牌。

  此外,全新保時捷Taycan、全新奧迪A4L、全新路虎發現運動版、全新林肯飛行家、廣汽Acura New CDX、一汽-大眾探岳X、東風本田新CR-V、廣汽豐田全新TNGA中型SUV威蘭達、廣汽本田第四代飛度 ALL NEW FIT、東風悅達起亞 凱酷(ALL NEW K5)、長安福特全新第六代探險者、第三代名爵6、廣汽傳祺GM8大師版、廣汽新能源埃安 V、東風風行T5、小鵬P7等車型入選年度新車榜單。

  回顧我國上半年汽車產業的發展,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市場回暖跡象明顯,中國汽車市場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的趨勢沒有變。

  然而,后疫情時代的行業挑戰不會減少,一方面,我國汽車產銷量持續下滑,產業仍面臨較大壓力;另一方面,產業開放進入新階段,對自主品牌車企更是嚴峻考驗。此外,新能源汽車面臨補貼退坡和消費升級雙重考驗,自動駕駛存在諸多技術難題需要攻克,以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為支撐的出行新生態尚在初步構建中……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這些問題都需要產業上下游頭部企業們在實踐中一一突破,而能夠與危機共存,做到迅速反應,在挑戰中獲得成長的企業,終將引領整個行業的發展。

>>此文章為廠商供稿,不代表汽車之家觀點<<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