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伴隨著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深入,汽車零部件供應鏈也迎來新的發展階段。在“新四化”變革不斷沖擊傳統內燃機市場的當下,零部件供應不管是體系結構、產品種類,還是與行業的深度融合,都需要更具創新性的理念與方式。
在中國汽車工業從高增長邁入高質量的重要轉型階段,零部件供應也需要協同跟進,為整車制造打下堅實的基礎。尤其是在技術創新、產品創新領域,需要投入更多力量。2021年10月15-16日,以“補短鑄長、融合創新——構建中國汽車供應鏈新生態”為主題的2021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在重慶圓滿落幕,并達成五大共識。
不得不說,這五大共識出現的非常及時,尤其在今年“缺芯”的環境下,為中國汽車供應鏈未來的穩健發展提供了指導。 10月16日中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羅軍民發布了共識,發布儀式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主持。
以下為共識內容:
一是中國汽車供應鏈正迎來新的戰略發展窗口期,不容錯過。
未來5-10年是我國汽車產業由大到強的重要戰略窗口期,也是汽車供應鏈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期。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創造了“換道超車”的新機會,也為中國汽車供應鏈發展創造了后來居上的絕佳機遇。百年一遇,不容錯過。
二是加速創新驅動,攜手打造整體優勢,共同破解芯片和基礎軟件等瓶頸問題,鑄就供應鏈堅實基礎。
我們在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等領域贏得了局部領先優勢,但汽車供應鏈“短板”依然存在,需要加快建設關鍵共性技術平臺,解決“缺芯少魂”等“卡脖子”問題。建設自主可控的汽車產業鏈供應鏈體系,需要上下齊心,共同努力。
三是勇擔產業鏈長責任,加強行業深度融合,共同創造汽車供應鏈新生態。
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呼喚構建供應鏈新生態。打造完整、通暢、可持續的新型供應鏈生態,需要跨行業融合發展和協同創新。打破行業壁壘,打開企業“圍墻”,才能打通“堵點”、連接“斷點”和攻克難點。頭部企業應發揮“鏈長”作用,敞開胸懷與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緊密合作,重塑融合共生的供應鏈新生態。
四是“補短鑄長”需要堅定的戰略決心和戰略定力,更需要企業家情懷。
長期以來,各方對整車發展非常重視,但對汽車零部件尤其核心零部件發展的重要性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導致部分核心零部件長期依賴進口或技術輸入,嚴重影響我國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然而,“補短鑄長”無法一蹴而就,需要供應鏈企業順應汽車產業發展大勢,更需要懷揣企業家情懷才能打贏這場攻堅戰和持久戰。
五是推動供應鏈創新技術轉化落地,需要讓市場“看得見”,并且“用得上”。
隨著“十四五”開局,我國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等領域涌現出大批創新技術,地平線、華為等企業的20項“2021中國汽車供應鏈優秀創新成果”就是典型代表。推動它們轉化和落地,是汽車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的共同呼聲,也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使命所系。我們需要讓它們盡快生成市場競爭力,并轉化為助推中國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的新動力。
強鏈補鏈,時不我待。汽車行業企業應高舉“補短鑄長、融合創新”大旗,構建汽車產業鏈供應鏈“雙循環”完整體系,助力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早日實現汽車強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