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10月20日,由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聯合主辦的首屆汽車開發者大會(2021)在上海汽車城會展中心召開。
開發者大會上,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鄭繼虎發布了汽車開發者生態計劃。鄭主任提出創新中心構建以“發布者-開發者-支撐體系-組織體系”為核心要素的開發者生態體系架構,創新中心組織行業在自動駕駛算法、整車技術平臺、操作系統、車規級芯片四大技術領域進行深耕,推動我國卡脖子技術短板突破。同時,創新中心面向全行業、全社會每年公開發布200個以上技術攻關項目、提供5000萬資金支持,并推動完善生態制度,圍繞知識產權,健全保護機制,打通賦能路徑,拓寬商業渠道。本次大會圍繞基礎算法發布感知類、規控類和信息安全類10個任務需求。
為了進一步了解汽車開發者生態計劃,汽車之家與鄭繼虎進行了對話。
汽車之家:創新中心為什么牽頭建設汽車開發者生態?
鄭繼虎:從整個汽車產業的發展來看,產業變化迅速,智能網聯汽車是下半場競爭的核心,也是未來智能產業升級的戰略方向。
跨界融合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產業的跨域合作,將推動提升汽車及關聯產業融合創新能力,助力構建共享出行新生態。另一方面,由于電子電氣架構的升級,包括軟件在智能網聯汽車當中的應用,使得軟件價值越來越大。同時,我們的汽車產業從簡單垂直的供應鏈體系,向網狀的供應鏈體系轉變。
在轉變的過程當中存在著“變與不變”,我們的供應鏈模式變了,核心價值及核心利潤貢獻點變了。哪些沒變呢?對于企業來說,生產企業的擔當或者責任沒變,我們企業必須要先活下去,活下去前提要控制成本;消費者追求沒有變,消費者對安全性、高性能追求沒有變化。變和不變造成新的矛盾,這個新的矛盾,只能用創新生態來解決。
汽車之家:汽車開發者生態中定義了發布者這個關鍵角色,那么發布者面臨哪些問題,創新中心如何應對這些問題?
鄭繼虎:發布者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智能網聯汽車的標準、接口、規范的不統一,各家發布者企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及資源來應對這種不統一,這無疑給企業帶了很重的負擔。
建設發布者生態最重要的是創新協作,通過聚集發布者共同制定相應的標準、接口、規范,降低每個企業的成本,使得每個企業專注于自己的領域做精做強,提升研發能力。發布者涉及軟件企業、硬件企業、主機廠企業,還有科研院所,大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協作,形成良好的生態合作模式。
汽車之家:創新中心在汽車開發者生態建設中角色定位是什么?以怎樣的方式推進生態建設,幫助發布者和開發者解決問題?希望達成什么樣的效果?
鄭繼虎:作為創新中心,我們肩負引領共性技術進步的使命,要把底層共性的技術協同行業一起做好。創新中心應當主導并引領汽車開發者生態建設,組織行業在芯片、操作系統、軟件算法、整車技術平臺四大技術領域進行深耕,推動我國卡脖子技術短板突破,構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根”與“魂”,從根本上打造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基石。
從產業發展現狀及發展需求來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需要“專、精、特”的團隊支撐,開發者在推動汽車產業進步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通過構建開發者生態,培“根”鑄“魂”,強“精”固“本”,著力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的內涵與質量,在基礎算法、基礎工具、核心人才、關鍵技術等方面打造核心基礎能力,成為助力決勝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下半場的關鍵。
汽車之家:支撐體系建設方面,生態已具備哪些基礎或能力?未來有怎樣的規劃?
鄭繼虎:支撐體系為發布者和開發者提供很好的支撐環境,一個是物理支撐環境,另一個是數字支撐空間。
物理支撐環境已經建成七大實驗和中試基地,并投入4.5個億而建成的非常前瞻性的7個實驗室,是為整個智能網聯汽車研發提供的實驗室,這些實驗室能夠被開發者很好的使用起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中試基地,把我們開發者開發出來的成果物在中試基地中進行相關的驗證。
另外數字支撐空間,在智能網聯領域顯得尤為關鍵,主要是四個方面:
一、基礎數據服務平臺,包括一些場景庫的數據,創新中心已經建了三年多的時間,今年在9月份智能網聯大會上也進行了發布,引起了行業很大地響應,創新中心希望把這些場景數據能更好地服務于開發者;
二、基礎算法創新平臺,歸集基礎的算法并形成一個基礎算法的平臺;
三、數字化研發實驗室,主要解決工具鏈的問題,目前我們跟達索、索為等進行合作,形成相應的工具鏈;
四、智能網聯計算中心,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已經建成1000平米,投資8000多萬的計算中心,希望計算中心能夠很好地服務于技術創新。
汽車之家:開發者生態中涉及多方主體,生態將以采取怎樣的方式保障各方權益,進而實現共贏?
鄭繼虎:開發者生態組織體系搭建,涉及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知識產權保護。無論是在開源,還是在我們整個生態體系里面,知識產權的保護均是最重要的。首先是合規的問題,我們不能侵權,同時要保護我們每一個開發者的知識產權;再者,我們也要通過知識產權對開發者進行賦能;最終通過有效的知識產權商業模式、形成最穩固的共贏機制。
第二個環節是開源社區構建。智能網源汽車軟件定義離不開開源設計,創新中心也將圍繞四個共性領域的開源項目構建智能汽車產業開發者開源社區,第一個算法項目將會馬上啟動,技術架構和技術平臺項目在年底啟動,操作系統會陸續啟動。
第三個環節是生態活動舉辦。生態活動的舉辦依托線上線下有效的結合,創新中心搭建開發者平臺,未來很多工作將會在線上開展;同時我們需要線下系列活動來推進,后續我們每年舉辦兩場開發者大會、4場創新賽事,針對算法,設置一定獎金,鼓勵開發者開發,同時開展評審及驗證。
汽車之家:今天發布的礪石計劃,圍繞算法和整車領域進行技術需求發布,作為一個持續發布的共性技術攻關計劃,在未來有哪些規劃?
鄭繼虎:“礪石計劃”:創新中心在2022年底之前,斥資5000萬的資金對基礎算法平臺和智能網聯技術技術平臺的項目進行扶持,同時也會貢獻不少于200個項目。創新中心也鼓勵其他的發布者企業也能貢獻相關的資源、資金和項目。項目成功的關鍵在于我們開發者生態構建程度,創新中心面臨很大的壓力,但壓力也是動力,因此希望共建開發者生態,讓更多的發布者在平臺上發布更多的項目,最后形成繁榮的生態圈。
2021年基礎算法創新平臺發布的十個項目計劃非常的具體,歡迎我們的開發者生態積極參與這十個項目。到2021年底之前,創新中心會貢獻50個任務,2022年貢獻200個任務,若推進地順利會貢獻更多的項目,并推動整個開發者生態的形成。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布平臺的項目圍繞自動駕駛架構、電子電氣信息架構、車輛物理架構、測試評價體系、基礎支撐體系五個方面在2022年貢獻50個任務,任務體量非常大涉及到很復雜的工程,希望開發者共同參與。
操作系統項目是國家重視并抱有很大的期望,創新中心也希望做中國的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正如倪院士講到的鴻蒙操作系統,很好地帶動了手機的生態體系,構建了共建共贏開源的生態圈,這個生態圈包括了發布者、參與者和組織者。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希望在智能網聯汽車操作領域里面盡更大的責任提供更多的資源,把生態構建起來,讓開發者和發布者能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