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3日,第十八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簡稱“泰達汽車論壇”)在天津開幕。本屆論壇圍繞“強信念 穩發展 開新局”的年度主題,以高端智論壇為定位,云集業內專家、企業經營齊聚論壇,助力汽車企業高質量發展。為深度加強企業間的交流,凸顯論壇的橋梁作用,特別組織了現場專訪活動。其中,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席忠民出席會議并接受媒體專訪。圍繞著新能源車的行業核心議題,席忠民結合廣汽埃安品牌發展戰略以及未來業務規劃,回應了業內媒體關切的問題。
『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席忠民』
新能源、智能駕駛是本次泰達汽車論壇被提及次數最多的兩大關鍵詞,也是為汽車行業“開新局”的新之所在。廣汽埃安作為國產新能源車的頭部企業之一,迎風而上,積極開創新能源市場,投入大量技術和資金進行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開發。
在新能源領域,電池供應鏈問題是當前影響車企產品交付的核心問題。8月16日,廣汽埃安與贛鋒鋰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意味著雙方未來將在鋰礦開發、中游鋰鹽深加工及車載電池綜合回收利用等各個板塊開啟深度合作。對此,席忠民表示:礦是新能源車材料供應鏈最源頭的問題。他指出:現在的合作“不是主機廠找礦,而是礦找到主機廠”。為什么在新能源車領域會出現這樣一個特殊的現象,席忠民解釋道,材料廠認為,主機廠作為產業鏈的尾部,其需求和未來銷量是可預測的,有限的鋰礦資源會被用到頭部企業是市場的選擇。新能源車電池的頭尾端供應鏈,強強聯合,可以做到前端穩定,尾端可期。
如果這種模式能夠的大規模推廣,業內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車企將沖破電池供應的困局,以廣汽埃安為代表的新型車企電池供應鏈很大概率能夠幫助車企在與電池廠的博弈中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面對媒體的進一步提問“廣汽埃安這樣重視開拓電池、礦產公司業務會不會太過于重資產?”席忠民給出了否定答案。他表示,廣汽埃安“做電池,但不會全部做,我們會有三條路走”。第一條路是合資公司;第二條路是外購;第三條路是自研。廣汽埃安積極成立電池子公司加強全棧自研能力一方面是因為企業在新能源車二次革命的大背景下,需要促進和電池廠的技術反饋,克服新能源車一次革命時遺留的技術難題,推進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從上市公司的資產管理角度來講,加重科技發展環節,向電池開發傾斜更多企業內部資源,并大規模整合外部資源是大勢所趨,資產必然要加重。
對于媒體關心的另一個具有前瞻性的話題——電池回收,席忠民認為,目前最關鍵的問題是全國沒有一個統一個法規標準來指導行業。電池回收是一條長長的產業鏈,包含電池回收、拆解、再利用等一系列的繁瑣程序,其背后是復雜的利益關系和權責劃分。在這一問題上,廣汽埃安立足行業高度,對“電”的規劃進行了全盤布局。席忠民認為光儲充換一體化是一個能源生態,報廢的電池并不是一次性的,如果能夠做到高效回收,在未來會成為“城市礦山”。同時在企業管理上,廣汽埃安對于其能源科技子公司的發展規劃是持開放式態度的,席忠民坦言,企業的任何一個板塊“只要做好了,都有分出去上市的可能”。
除了能源安全問題,中國新能源車企想要上馬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面臨的另一個難關是芯片危機。對此,席忠民基于當前的行業現狀,表達了對于當前國產芯片性能問題的擔憂,他用數字來說話:“芯片的問題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一個車的芯片大概六七百種,如果按數量的話是1500-1700”。席忠民結合當前國際形勢繼續分析到:“國外的制裁法案,僅僅制裁研發、制造,限制設備與工藝,其實賣還是賣的”。面對芯片危機廣汽埃安展現了大國企業擔當,為助力國產新能源車擺脫被動的局面,正在牽頭通過“車”來拉動整條產業鏈,鼓勵國產芯片“上車”。但是席忠民也遺憾地表示:“扶持到最后,從去年到今年,國產芯片中可以上車的僅僅占比2%,且集中在傳感、功率等領域。”
可以說,國產芯片不止需要各方扶持,更重要的是解決研發上的問題,縮短乃至消除與國外芯片的“性能差”。席忠民誠言:“這件事不是那么好做的”,但為什么還要堅持做,是因為“如果哪天真的出現了斷供,我們國家還有可以做的車”。席忠民認為當前的情況是,我國芯片“設計公司”有很多,但是加工能力不足。芯片的開發背后涉及的是一整套的設備、工藝、體系、標準,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在談到廣汽埃安準備“換標”開拓高端市場時,席忠民表示“換標”是結果,廣汽埃安在此之前已經做好了高端化的準備,換標并非“無本之木”。首先是機構上的研產銷一體化,其次是平臺升級,包括硬件升級以及軟件開發的域控制構架升級,最后才談到“換標”。席忠民認為基于兩個架構的支撐,再注入科技和資源的力量,整合進產品、產業鏈、工廠和上市各個環節,使得品牌高端化具有了基礎。
廣汽埃安作為深受國人歡迎的新能源車品牌,在市場整體低迷的8月創造了27021臺銷量的亮眼成績。席忠民認為:“銷量增長是一個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就是用戶要不要你的車,就是你開發的東西,用戶要不要的問題!彼硎驹诋a品功能開發上,廣汽埃安也曾有過一些失敗的經歷,最終得出一個觀點即用戶體驗的獲取是產品開發的關鍵。席忠民反思了智能車企工程師在產品開發中的一些誤區:“先進不代表市場,先進也不代表不是市場,要有契合度的先進,這才是用戶要的”。廣汽埃安正是因為做到了以用戶為中心,才能實現如今的銷量。席忠民堅定地認為是用戶體驗的設計跟產品的快速迭代這兩大因素在為廣汽埃安的產品銷量保駕護航。他進一步向記者傳遞了廣汽埃安的產品開發理念是:“先把用戶的需求說清楚,再開發。即便不能一次達不到100%滿足用戶需求,至少要達到80%,余下的20%去迭代”。
此外,席忠民還回答了廣汽埃安后續混改的問題。據悉,廣汽埃安A輪引戰增資項目8月26日在廣州產權交易所正式掛牌,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可于正式掛牌期間8月26日至9月23日報名參與增資,進場摘牌。本輪廣汽埃安將稀釋約15%的股份引入不超過70家戰略投資者,按增資價格不低于13.23元/每注冊資本,單一投資人投資金額不低于1億元。
在不遠的將來,廣汽埃安將以全新的姿態來擁抱新能源車市場的變化,用更具前瞻性的布局和管理應對來自國際國內的風險挑戰。本屆泰達汽車論壇傳遞的不僅僅是企業觀點更是行業信號,在未來,廣汽埃安將繼續承擔起國之大者的責任使命,致力于為人民打造智聯綠色低碳移動生活,讓汽車產業新局之新真正造福于人民與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