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中汽數據有限公司舉辦的中國汽車節能低碳國際論壇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2》發布會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本次論壇為期三天,以“探尋商用車低碳發展之路”為主題,設置5大主題板塊共20余項議題,從低碳管理、電動化轉型、零碳技術路徑等環節,深入探討商用車領域如何有效落實“雙碳”目標,推動汽車產業實現低碳轉型和健康發展。論壇首日重磅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聚焦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開展全面剖析,旨在為主管部門出臺汽車產業政策提供參考,為企業制定相關戰略提供支撐。報告由中國汽車研究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編著,得到了必和必拓公司的支持。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已連續出版八年,報告以“權威數據 全面解讀 科學引導”為特色,受到行業的廣泛關注。11月16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2》正式發布。報告從產業環境、車輛能耗、產品屬性、技術應用、熱點專題、長期展望等6大篇章,分15個專題展開闡述。
整體上看,今年的報告有6大亮點,表現為三方面傳承和三方面創新。汽車產業要實現低碳綠色發展,政策引導和技術驅動兩大核心要素缺一不可。今年的報告持續跟蹤國際國內汽車碳排放法規進展,持續監控國內汽車燃料消耗量和企業達標情況;持續洞察國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演進路徑,期望可以為主管部門制定更切合國情的低碳政策提供參考。
政策之外,多元化的技術創新也很關鍵。報告對商用車積分管理和商用車低碳燃料技術進行深入探討;對動力電池礦產資源可持續性進行全面評估;對滑板底盤和換電技術等新技術進行產業化論證,以此為企業新能源技術創新提供方向參考,更切實有效助力汽車產業實現“雙碳”目標。
報告指出,據中汽數據測算,2021年中國車用總燃料消耗恢復至2.33億噸,同比增長約3%,直接碳排放量約7.7億噸,商用車占比超一半。從車輛能耗看,行業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幅達到15.73%,企業達標形勢轉好;商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不降反升,企業節能降耗動力不足,可以看出商用車是汽車產業碳排放的重點領域。
為了落實“雙碳”目標,各國紛紛加快汽車產業電動化進程,不斷出臺鼓勵政策、提出新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標與發展要求,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與發展質量雙提升。報告顯示,2021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75萬輛,同比增長108%,市場滲透率達到8.3%,全球汽車電動化轉型進入新階段。
但不可忽視的是,未來的原材料供應保障將變得更為重要。在本次論壇上,必和必拓金屬與礦業市場分析總經理包文駿表示,銅是交通運輸電氣化的關鍵原料,電動汽車的減排需要低碳的礦產資源和電力供應,鋼鐵對電力行業脫碳至關重要,必和必拓已制定明確的脫碳指標和目標,致力于產品的可持續供應,以支持全球凈零碳排放的必要轉型。
我國電池原材料高度依賴進口,除了銅資源,國內電動汽車電池原材料主要以鋰、鈷、鎳等為主,其中,鋰資源受技術水平、開發條件等諸多因素限制,國內開發程度較低,鋰礦石進口量占80%;鈷礦石國內資源貧乏,主要依賴從非洲進口;礦山鎳資源產量遠低于需求,對外依存度高,因此,無論行業應當高瞻遠矚,從科技創新和政策引導上,鼓勵并引導企業從科技創新等角度,降低或擺脫對原材料的進口依賴。
報告顯示,2021年,動力電池裝機結構呈現能量密度下降趨勢,140Wh/kg 以下低能量密度占比提升至 62.04%;磷酸鐵鋰路線“強勢回歸”,在140Wh/kg 以下車型銷量中,磷酸鐵鋰配套車型數量占比79.82%,相比2020年有大幅提升;CTP/CTC技術使體積利用率增長15-20%,生產效率提升50%,零部件數量減少40%,助力電池系統降本增效,三電技術創新正在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
同時,氫燃料內燃機技術將成為商用車零碳技術重要補充。換電模式重新成為純電動車補能方案之一。在重型車領域成為主流的補能選擇,截至2022年1月,全國共申報重型換電貨車車輛公告車型188款,輕型換電貨車車輛公告車型9款。在新能源重型商用車領域,全面實現換電補能。
在11月17日舉行的中國汽車節能低碳國際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發展處處長馬春生、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吳志新、海南省工信廳新能源汽車發展與監察處處長徐濤分別發表了開場致辭。
隨后,國內主管部門與歐美等國家地區主管部門就商用車低碳管理現狀及未來趨勢開展對話交流。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發展處處長馬春生在分享了《中國商用車節能管理現狀與未來展望》后,美國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歐盟相關主管部門分別進行了《零排放商用車技術目標、路線、進展和趨勢》《歐盟商用車碳排放法規加速驅動零排放》的主題分享,深入探討商用車低碳管理目標及路徑,并為我國商用車低碳轉型提供思路。
報告認為,商用車種類繁多管理難度大,大力發展節能及新能源商用車已是大勢所趨,推動制定新能源商用車積分管理,可以加快推進商用車電動化轉型升級,進一步推動汽車產業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此,11月18日,論壇展開“商用車積分模擬活動”并對積分方案的關鍵性問題進行深入研討。
本次論壇邀請了海內外的政府主管機構代表,以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領域權威行業專家和企業高層代表共聚一堂,共同為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為期三天的大會收獲滿滿。但汽車產業的節能減排,尤其是商用車低碳化發展是一場艱巨的革命,除了借鑒、交流,更多的是需要科技創新和持續的實踐、落實,需要汽車全產業鏈共同突破,全社會協同發展,一起應對“雙碳”目標的機遇和挑戰,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碳中和之路。
中汽數據有限公司以汽車大數據為基礎,汽車領域模型算法為支柱,深入開展節能低碳、綠色生態、市場研究等工作。面向“新基建”、“新四化”發展,在中國汽車工業云、智能網聯、智能座艙、工業互聯網(工業軟件)等領域精準發力,通過中國汽車產業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及國家級汽車產業數據體系構建,以“‘數’驅產業變革,‘智’領汽車未來”為使命,致力于打造“國家級汽車產業數據中心、國家級汽車產業鏈決策支撐機構、國家級泛汽車產業數字化支撐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