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對話] 在2011年廣州國際車展上,奇瑞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德驥接受了汽車之家執行總編劉濤的對話,以下是此次對話實錄。
車評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里是2011年廣州車展現場。今天我們非常榮幸的邀請到了奇瑞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德驥先生接受汽車之家的對話。對話開始之前我們首先要祝賀一下奇瑞汽車,在2011年汽車之家“最受關注車型”評選中有3款車型榮膺殊榮,它們分別是“最受關注自主小型車”奇瑞—風云2、“最受關注自主緊湊型車”奇瑞—奇瑞A3和“最受關注自主中大型車”奇瑞—瑞麒G6,恭喜馬總!
馬德驥:謝謝。
車評人:剛才我們談到了瑞麒G6,這款車在上市之初因為它的定位、配置賣點包括技術賣點獲得了社會上廣大用戶的一些充分關注,這些關注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種聲音是對奇瑞勇于進軍中高端B級車市場的信心給予了一種充分的肯定,同時也有另外一種聲音,相對于奇瑞以往的產品線,相對較高的這個車型價格對未來的市場前景表現了質疑,馬總您對這兩種觀點怎么看?
馬德驥:我覺得這兩種觀點都很正常,它只是說從不同的角度發表了一些觀念,我認為作為自主品牌奇瑞公司走高端產品的路線是非常正確的。為什么這樣講?因為我們不走高端產品,未來在汽車市場競爭當中就很難有一席之地。從今年的整個市場來看,小型車的市場容量在萎縮,高端產品容量在增加,這說明什么呢?從市場角度看,汽車是一個消費品,也是一個奢侈品,人們的習慣從消費品、奢侈品來講應該是越走越高。再加上今年合資產品的激烈市場競爭,產品價格一直下探,所以導致了市場的變化,我覺得自主品牌發展高端產品,無論從市場的角度也好,企業的生存也好,特別是對于中國汽車產業的貢獻度來講我覺得都是有意義的。
車評人:從今年1到10月份中國的市場整個銷量同比是有一定的增速放緩,這樣的背景下奇瑞汽車會如何應對?
馬德驥:我認為這也是一種正常的市場行為。作為奇瑞公司來講,從銷售滿意度和服務滿意度,今年的增幅都是很大的,我們的進步非常大。為什么會得這樣一個結果呢?因為我們已經感覺到作為發展企業,提高用戶滿意度、提高品牌美譽度對于企業長期發展非常有意義,這幾年來我們從來沒有放松過我們對在售車型質量的提升和優化,所以我們的產品盡管車型沒有變,但是在局部和個案上我們都是在改進和提升,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認可。今年自主品牌下滑得很厲害,我大概看了一下,從1月份到10月份,自主品牌的容量下降了5個點,但是我們奇瑞公司跟去年同期相比我們增長了2個點,盡管在沒有新產品的情況下,我們能達到這樣一個數據我們還是很滿意的,這也是我們奇瑞公司通過轉型、提升品質、提升品牌、提高用戶滿意度所導致的一個結果。
車評人:現在業內也有一種聲音,說目前自主品牌除了這樣一種空間,被合資產品價格下探壓縮得非常厲害,我不知道面臨這樣的一個市場狀況,奇瑞汽車在今年這一塊有什么樣的策略去應對?
馬德驥:最近媒體的聲音很多,我剛才從展場過來,奔馳在搞125周年的服務體系慶祝,也就是說奔馳公司已經有125周年的歷史,而奇瑞公司到今年才有10年的歷史,拿這個10年歷史的企業和125年的企業比較,要達到同樣一個水平,我認為是不公平的。昨天是WTO10周年,奇瑞公司正好也是產品投放市場10周年,這是一種吻合。我們也回頭看看奇瑞公司的發展,我們把01年投放到市場的產品和今年投放到市場的產品進行比較,應該說是天壤之別,看到我們自己的變化還是很大的。拿自主品牌和國外知名企業比較,我認為這是不公平的。我覺得我們媒體朋友應該看到我們自主品牌進步的一面,應該鼓勵他們,因為這里頭不僅僅是為我們個人,除了為我們個人的工作、生活,為企業的盈利以外,我認為作為自主品牌還要肩負著中國汽車發展的這種使命,而且在日常工作中自主品牌每一步都很艱辛,也很辛苦。特別是近一兩年,因為中國汽車市場急劇增長,導致國外各個企業都來搶中國市場這塊肥肉,給自主品牌打壓得更厲害。如果我們不發展汽車工業,我想中國的市場這么大,中國消費者都高價買國外汽車的話,我認為對中國汽車未來的發展是不利的。
車評人:馬總提到一個問題,因為這種造車經驗歷史積淀的差距,可能導致很多汽車用戶在評論中國自主品牌發展過程中有一些意見,需要尚待引導,我們也提到另外一種聲音,很多所謂行業內的聲音,說正是因為這樣歷史積淀的差距,是我們中國的自主品牌有一條捷徑可以去迅速超越合資品牌,您是怎么看待這個聲音的?
馬德驥:我覺得自主品牌能發展得這樣快,總體來說我認為離不開中國各界政府特別是中國媒體朋友的支持,我認為總體來說對自主品牌的這種鼓勵給了我們一些動力。其實我個人認為,也是我在經營當中非?鄲赖囊患虑椋灾髌放圃诤芏喾矫嬉呀涍_到了合資產品的素質,但是因為我們的品牌美譽度不夠,所以沒有得到被消費者真正的認可。就拿奇瑞來講,我們的風云2,我們可以和合資產品比,從油耗、動力性和做工的工藝,不是那么差。比如說瑞虎SUV,我們裝了1.6DVVT發動機,應該說我們的油耗已經比合資產品SUV都要低,包括我們現在的保有量已經在全世界達到30多萬,盡管如此我們在營銷方面還是做得很累,因為我們的品牌力沒有被消費者所認可,所以影響大一些。
車評人:如何去突破這種品牌美譽度的瓶頸?
馬德驥:應該說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作為我們自主品牌的汽車企業來說,應該加倍努力,造出我們好的產品,提高我們用戶的滿意度,這是我們自身要努力的。第二個方面是要讓我們的消費者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地感知到我們的產品是有一定優勢的,或者是說在某些方面還是有優勢的。
車評人:在馬總看來,自主品牌要提升自己的品牌美譽度更多是要依托產品本身的質量去提升?
馬德驥:對。
車評人:07年奇瑞汽車和美國量子公司成立了一個奇瑞量子汽車有限公司,新的品牌可能會在本月去做一個發布,能否介紹一下這個公司在未來整個發展的規劃情況?
馬德驥:奇瑞量子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合資企業,奇瑞公司有一定的股份,和美國公司組成一個合資企業,這個合資企業它有一個專門經營的團隊,奇瑞公司是其中的一個股東。這個企業從國外聘用了很多高級汽車行業的人才,它的產品起步很高,應該說投放市場就能夠達到合資產品的水平。今年可能要搞一個品牌發布,在未來一年或者兩年可能會有一個產品投放市場,它的產品競爭力非常強,造型也很漂亮,要求也很嚴。他們已經默默的、很低調的工作了很長時間,都是汽車行業知名人士在制造產品。
車評人:成立這樣一個合資公司,除了產品本身的研發之外,對人才的后續培養也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馬德驥:對。
車評人:都是定位于走中高端市場嗎?
馬德驥:對。
車評人:前一段時間奇瑞先后和斯巴魯汽車、捷豹路虎汽車進行過項目的洽談,我不知道針對于這種項目的洽談在后續有沒有新的消息?
馬德驥:奇瑞公司也比較大,除了我們走自主創新、掌握汽車核心技術,除了奇瑞公司以外,我們也想和國外一些比較強勢產品的國家進行合資。通過合資一可以帶來效益,另一方面是給奇瑞公司帶來理念和技術的提升。至于跟斯巴魯和捷豹未來會有怎樣的結果,到目前為止還很難有一個非常明確的進度,但應該說進度還不錯。
車評人:之前行業里有一句話,跟國外品牌去做合資企業,更多是依托國外企業來提升自身的本領。這句話喊了十幾二十年,但是實際結果上看到,我們覺得似乎并沒有得到這個結果,您是怎么評價這樣一個情況?
馬德驥:改革開放30年,包括WTO十年,導致中國汽車市場現在有這樣第一的地位,我覺得不是WTO導致的,應該是一個綜合體系的結果。30年的改革開放給中國的經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才使得我們消費者有能力買這么多豪華的車。中國改革開放特別是WTO提出要與中國市場換技術,我個人認為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是十全十美,起碼從制造工藝、制造技術我認為可能中國進步得更快一些,但是從汽車本身的研發技術得到的很少,這也很正常,因為國外不可能把技術交給我們,如果都給了我們,他們在中國就拿不到利潤,中國的市場就沒有他們的地位了,所以他對我們一直在封鎖,這是自主品牌也是奇瑞公司要發展、要存在的一個核心問題。我們通過自主創新,掌握汽車的核心技術,做出我們自己的產品,這樣國外的汽車企業壟斷也好、加價也好就沒有問題了。昨天我也講到,最早在中國市場投放的就是桑塔納、捷達和富康(老三樣),當時都是20萬左右,奇瑞公司推出了一款現在還在經營的旗云,當時叫風云,旗云一開始投放賣12萬,當時奇瑞經銷商跟我們說銷售非常好,代理商也做了很多利潤,為什么?車基本差不多,但是便宜了將近50%,所以導致桑塔納、捷達和富康賣不動,這就是自主品牌存在的價值之一。
車評人:之前我們也有同事買了第一代風云車,從那時候一直使用到現在,確實質量非常好。馬總,奇瑞汽車作為自主品牌的領軍企業,國外市場今年拓展步伐也走得比較快,特別是巴西市場,增長速度和趨勢非常明顯,今年我們可以看到巴西的一些貿易政策可能會或多或少給我們后期巴西市場的增長帶來一定影響,不知道針對這種市場壁壘有沒有一些針對性的策略?
馬德驥:奇瑞汽車產品投放10周年,走向國際市場7周年,7年來從出口業務來講,奇瑞一直是第一的,到今年我們出口達到了50萬輛。在巴西特別是今年我們的市場份額急劇上升,而且建了合資廠,巴西政府看到這種情況以后進行了政策性的調整,但是作為我們奇瑞公司來講,我們還是有能力經得起他們政策的打壓,因為我們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車評人:我們的抗風險能力比較強。
馬德驥:對。
車評人:最后再次感謝馬總百忙之中接受我們汽車之家的對話。
馬德驥:謝謝車評人,謝謝汽車之家的各位網友。
點擊進入:2011廣州車展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