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5月25日,由國家多個部委及北京市政府主辦的第十五屆國際科技產業展覽會(簡稱“科博會”)正式開幕,并將一直持續到27日。作為關注國家汽車產業發展的我們,也前往科博會進行了參觀和了解。本屆科博會為我們帶來了各行各業許多新產品,但是和汽車行業相關的并不多。下面我們就帶大家一同來近距離感受下科博會,同時,編輯也希望能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來和大家分享。
由于展會中確實亮點不多,因此編輯還是想在介紹內容時給大家帶來一些對話和溝通獲得的一些信息,并結合自己的感受說說。
● 參觀感受
科博會是一個新技術的展會,一家展商表示,由于不是車展,所以有關汽車的內容并不多。但其實,像北京、上海等大車展已經慢慢變成“胸展”“模特展”,給一個汽車盛會攪得烏煙瘴氣,這也是編輯本來對于科博會,這個純粹一點的地方充滿期望的原因,但是最后確是事與愿違。
在和一家零配件商溝通時了解到,目前國內的發動機電控行業屬于起步階段,這家公司已經和北汽、一汽、力帆等廠家進行了合作。這種類型的公司在廠家開發發動機和調試汽車的過程中,也就是從初期發動機的研發到后期整車三高測試等等都會參與進去。
在被問道,自主配件廠在這個行業中的位置時,這位負責人表示:目前做電控的在世界上主要有4家,德爾福、博世、大陸以及一家日本廠商,他們雖然有各自的勢力范圍,但是這些廠家還是有一個聯盟的,電控系統的價格基本是保持一致的,比如一套2500元左右,人家說什么是什么。
而中國企業進入這一領域后,通過自己的研發,已經掌握了電子氣門控制、ECU數據標定等等技術,同時我們還能把成本降低到1500元左右,這對于一臺整車成本的降低還是很明顯的。這也是自主廠家打破海外勢力壟斷的一個例子。
在被問道,現在許多廠家宣稱自己掌握了發動機的核心技術,那么這些核心技術中有沒有這些外資零配件廠家的身影呢?這位負責人表示:其實核心技術只是在某一階段是核心,而且只是掌握了發動機的部分技術,比如缸體制造,曲軸設計等等。但是對于電控系統,比如ECU標定、氣門控制等等技術上,仍然要依賴海外公司。
在被問道,那么現在自主廠家的實力這么弱,我們有沒有跟學校、研究機構合作呢?這位負責人表示,現在學校的許多研究都是有些過于超前了,比如在電動車上,例如某所大學掌握了關于電池組的技術,確實很先進,但是卻脫離了今天實際的應用。
除了這一家做電控系統的廠家之外,編輯還在5號館中看到了北汽福田帶來的混動校車,這款混動校車其實是在國家出臺校車規范前,大家關注校車之前就著手研究了的,這一點值得肯定。但是當編輯問道該車何時能夠投產時,結論是還未有具體時間。
在展館外,編輯看到了祥天集團的空氣動力學大巴,很是先進�!翱諝鈩恿W大巴”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壓縮空氣和高壓配給站驅動氣動發動機,并由氣動發動機驅動可變壓發電機進行驅動,實現了無污染和高續航。這也是在展會之間看到的不多的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
但是一則消息還是為它蒙了一層陰影,就是網上有曝光到這家公司或是涉及非法集資。而當編輯現場問道有沒有實際在一些城市應用時,得到的回復是“還沒有,但有許多人向我們咨詢�!痹谑虑檫€不清楚的時候,這里我們就不多做評論了。
● 結語:
總的來看,此次科博會確實展示了一些技術,值得肯定。但是從帶來的產品來看,主要都是集中在汽車產業的下游,也就是交通管理,導航等等附屬產品,對于上游整車、配件技術開發上來講,也就1-2家進行了展示,讓我們有些失望,而這個比例,也能反映目前我們相關行業所處的一個位置和狀態。
從我們的科博會想起了美國的CES展,CES展的盛況以及新技術的發布,真的是讓人眼前一亮,引領潮流,而相比之下我們則是差了很多很多。
在歷屆汽車高峰論壇上,都會涉及“中國如何走向一個汽車強國,而不僅僅是個汽車生產大國”的議題。通過大家頭腦風暴,我們看到,核心的觀點是掌握汽車核心技術才是最為關鍵的。對于汽車產業發展來看,汽車的設計、研發等價值鏈上游、高附加值的產業一直被海外車企壟斷,而如果我們自己沒有技術突破,那么就無法打破長久以來歐美企業掌握的定價權,我們也就會一直陷入被動,一直淪為“代工廠”。
在汽車產業看似繁榮的今天,我們不應該站在產銷的功勞簿上踏步,看看每次車展和科技博覽會帶來的寥寥無幾的汽車新技術吧,未來將如何發展,是否是像大家想的那樣一帆風順,這是每一個關注汽車的人都應該去思考的。(文/汽車之家 王寅)
更多閱讀:
搭"i機器人"技術 比亞迪全新中型車發布
//www.china-wallpaper.com/news/201205/337558.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