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當你去購買二手車時,將得到一張二手車技術狀況表,車輛一切指標一覽無余,主觀定價將被“量化”標準所取代。有消息稱,《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已通過有關部門審批,預計將于本月正式出爐,這也是二手車評估的首部國家標準。這部新國標要求,賣方出售二手車時應為消費者提供一份詳細的技術狀況表,作為二手車交易合同的附件。
中國目前的汽車保有量規模已經達到1.15億輛,位居全球第二大汽車保有量國家。我國目前汽車保有量的增速有望超過20%,新車銷量增速在2012年僅為5%,而根據汽車之家研究中心的數據,從2011至2012年,我國二手車銷量增速達到11%。
由此判斷,我國汽車保有量增長的加速度源自二手車銷量,汽車市場的權重未來將轉移到二手車市場范疇,由此帶來的汽車潛在消費者對二手車市場規范的呼聲變得愈發強烈,如何能讓百姓買到放心車,將成為二手車市場當務之急亟需解決的問題。值此《規范》出臺之際,本報與汽車之家網站聯合開展了廣泛的調查研究。
● 質量不放心是交易最大阻礙
根據汽車之家研究中心對消費者的調查,2013年4月具有購車意向的消費者中,有68.1%的消費者表示最初會考慮購買二手車。然而在問及具有購車意向的消費者最終放棄購買二手車的原因時,其中70.1%的消費者表示是因為不放心質量,由此可見,質量不透明是中國二手車市場發展最大的障礙。
● 超7成消費者不知《規范》
從汽車之家的調查數據來看,消費者對于即將出臺的《規范》知曉程度較低,調查中有76%的消費者表示從未知曉此事,此外22%的被調查消費者僅是聽說或看到過,但于《規范》的細節并不了解。
雖然《規范》不是強制執行的法律法規,但是它的出臺對于中國的二手車市場來說可謂是舉足輕重的一件事,如果能夠良好將其貫徹執行,并成為二手車行業鑒定質量的最公正方式,對于中國二手車市場的推動作用將會是巨大的。縱然《規范》目前在消費群體中的認知度偏低,然而作為汽車消費者又一柄捍衛自身權益的武器,其后期必然會引起更多消費者的關注。
● 《規范》執行尚存三難點
由于《規范》的執行需要一系列條件,很多消費者表示出發自內心的疑問。52%的消費者認為第三方二手車鑒定機構的權威性和公正性是規范實施的難點。此外還有40%的消費者覺得二手車市場不規范難于監督,就算規范出臺也會出現執行難、監管難的問題。另有6%的消費者認為第三方二手車的鑒定費用過高,規范實施的范圍將會過小。由此看來,《規范》的推行還是難點頗多的。
● 合理鑒定費用可接受
《規范》的出臺將設立第三方機構來鑒定二手車質量,當然第三方的鑒定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在問及消費者可接受的第三方鑒定費用時,近73%的消費者選擇了二手車車價的5%,此外汽車之家研究中心還發現,在近24%的被訪者中大部分人認為“合理的費用是可承受的”,上述結果表明消費者對于二手車鑒定需要收費之舉還是比較認可的。而在收費標準方面,消費者所期望的是合理與適度的收費,最好不要超過其心理預期——— 二手車車價的5%。
目前我國的二手車市場與許多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雖然差距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汽車存量和汽車消費理念的不同,然而二手車質量的透明程度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相信《規范》的出臺會進一步加速中國二手車質量透明機制的建立,如果這種機制能夠良好運行并且覆蓋整個二手車市場,那么對于中國二手車市場來說會是不小的進步。(來源:貴州都市報)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