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指出政府近來正在逐漸加大對大氣環境及汽車的氮氧化物、臭氧、VOC等有毒化學物質的嚴格監測與控制。國家環保部已經確定將于2014年著手修訂現有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并在2015年出臺關于車內空氣質量的強制性標準。宋廣生在對話中向記者透露。
“車內空氣質量問題眼下已經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問題!彼螐V生本周三在接受記者對話時這樣講道。針對近來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空氣已成首類致癌物的報告,以及福特專家提出的車內空氣污染遠超想象的言論,宋廣生指出,車內空氣質量已經上升為一個全球性的話題,不僅福特這樣的國際車企關注,中國的政府、企業、消費者近年來對車內空氣質量的關注度也普遍有所提升。
宋廣生表示,車內空氣污染的來源有很多,其中包括汽車生產過程中的工藝與材料、隔熱減震的特殊材料以及汽車內飾等。這些材料通過揮發有毒化學物質,進而危害人體健康,尤其在高溫條件下,揮發更為活躍。
與國外成熟的汽車工業相比,我國汽車工業起步相對較晚,對于車內空氣質量的控制標準也處尚處于摸索階段。宋廣生指出,目前國際上尚沒有車內有害物質標準作為參考,而中國已經于2012年3月針對車內空氣質量出臺了《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不過該指南現階段還屬于推薦性標準,不具備強制性。
此前,有部分車企與專家表示,車內空氣污染不可避免,因為有些化學污染物質存留于生產工藝與材料中,而這些材料往往是汽車生產的必用材料。對此,宋廣生告訴記者,車內有毒化學物質污染并非不可控制。比如在汽車生產工藝方面,可以減少膠類以及漆類工藝的使用;而在汽車內飾方面,可以選擇使用沒有污染的原材料。換言之,車企可以在不降低原有材料的物理性成本的前提下,尋找替代性的解決方案,最后輔之以通風、凈化裝置等外在條件,進而可以實現健康安全的車內空氣質量。
這意味著,一旦車內空氣質量強制性標準實施后,車企與下游零部件供應商再也無法以技術上無法實現為由使用含有毒化學物質的原材料。這對目前的整車企業以及其整個下游供應商將會是個不小的考驗。(來源:蓋世汽車網)
更多文章閱讀:
北京持續三天重度污染將啟動單雙號限行
//www.china-wallpaper.com/news/201310/643498.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