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對話] 在2014北京車展現場,深圳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林密先生接受了汽車之家的對話,以下是對話實錄。
車評人: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了深圳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的副總裁林密先生接受汽車之家的對話。在剛剛結束的發布會上咱們正式發布了騰勢首款電動車產品的價格,第一時間用戶表示出非常高的關注度,在車展現場借這樣一個機會,請您簡單介紹一下騰勢電動車這款產品的看點?
林密:我們所謂的騰勢是一款專門針對于新能源電動車的概念,首先我們以電動車養電動車,其次我們有獨特的研發團隊,以及獨特的生產線。這種情況下可以看出雙方母公司對中國未來電動車的未來有多看好。我們研發達到了38個月左右,四年磨一劍,才在今年車展上最終推到市場上,這是很負責任的做法,這是正向開發電動車的流程。我們由于戴姆勒的因素,奔馳因素,我們對電動很看中,我們電池圍繞電池包進行的,我們把電池保護好,然后我們保證空間。電動車有很多東西創新,電動車生產制造和普通車步驟一樣,也可以簡化很多,有可以有很多創造的流程。第二售后模式跟傳統車不一樣,第三銷售的模式,就是充電的模式,怎么鋪設充電站的模式也是不一樣的,我們為了給消費者更好體驗,特別注重消費者買車的時候遇到問題,我們把所有環節想的比較清晰了,才銷售。我們在用戶體驗,用戶試駕,在用戶安裝充電裝和充電器可行性我們做一個實驗第一時間反饋給用戶然后下這個決定。
第四方面我們背后兩方母公司的資源對我們是開放的,怎么設施渠道,怎么消費電動車,讓消費者更多體驗電動車和愛上電動車,這一點我們做的很好。依托兩個母公司現有的4S店資源,完全對我們騰勢開放,在北京上海大城市提供更多的售貨點,不局限于騰勢本身的售后點。在展廳的設置上我們更貼近消費者,讓消費者更好的體驗。我們希望客戶更多去試而不是在展廳里面坐在里面試,電動車最大不同就是傳動系統,開的時候才會感覺到。比亞迪對于電子、電動、電池這方面實力,還有來自于戴姆勒,就是奔馳對于造車外形設計,內飾材料的選擇包括安全性這兩個結合在一起最后成就了騰勢,我們是中國市場上唯一而且獨有的。
我們希望提供給中國消費者什么樣產品?能夠滿足現有消費者所有的需求,當它從傳統燃油車轉換成電動車的時候,他不滿足于所謂我要一個電動傳統,對空間、行理、對安全有要求,還有對這個車材質有要求的,我們是很挑剔的消費者,騰勢朝著這個目標我們提供一款他能接受選擇的電動車,在消費者選擇群他對于一款汽車產品所有的要求,我們做這件事情,我們也做到了。騰勢我們最核心的事是什么?我們說是中國最靠譜的電動車,我也是最觸手可及的電動車,我們沒有任何政治目的,我們只為了商業而生,我們為了盈利而生,包括騰勢最后的產品也是希望任何一個消費者都是觸手可及的,我們說什么時候上市就什么時候上市,我們說什么時候你在店里可以試駕他就可以體驗它,我們面對這樣消費者輕松以自己能夠接受的價格去買到它,這就是我們的概念。
車評人:林總像你剛才所談到一點說,在未來騰勢電動車上市以后,基于經銷商的渠道我在奔馳和比亞迪4S店都可以買到這個電動車?
林密:不是,我們有選擇性開放母公司的資源,基本上覆蓋整個比較大的城區,比如說北京朝陽、海淀各個區域我們設置專門服務點,來自于雙方母公司。
車評人:營銷策略主要是以體驗式為主,在銷售這個端口會用騰勢自己的渠道?
林密:對。
車評人:在售后方面會用雙方母公司的服務嗎?
林密:對。
車評人:這是一個策略還是長期發展也是這樣的?
林密:在我們店沒有達到一定數量級的時候,我們用這個策略達到更好維修服務給消費者。
車評人:新階段從騰勢整個自有銷售和售后渠道建設來看中長期目標有沒有?
林密:我們今年年底在北京、上海、深圳進行店面的銷售,到了明年以后還會再打開十個市場,都是一線或者二線城市,之后我們把這個做深,深化、加深我的渠道,慢慢達到再往三線四線城市走。
車評人:除了傳統模式有沒有想過點上這個渠道?
林密:有,我們今天就開始網上預定。
車評人:可以實現網上購買嗎?
林密:這個可以實現的,但是我們還沒有整個的整套方案,我們通過線上線下跟業內領先者合作,我們溝通上也會做線上預定,到了線下電動車特別需要體驗,很多人對電動車有顧慮,這種顧慮在說和溝通方面沒有辦法打消,需要開,需要駕駛,需要不短不斷時間駕駛,真正了解電動車愛上它。
車評人:我們買騰勢的電動車,他有兩個母公司比亞迪和戴姆勒,它相比于比亞迪的E6都是純電動,從價格來看我們價格貴一些,如果是在購買優勢來看,這款跟E6的競爭優勢在哪?
林密:騰勢用的技術特別是電池方面其實屬于二代技術,我們在47.5度電這種能量下我們能跑到三百公里,真正在業內看來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這是高效利用能量的能力,包括一些電機電控不但完全從比亞迪拿出來,包括跟奔馳有緊密融合做技術提升,在技術動力層面屬于二代產品,從內飾的選擇和內飾材料,整個做工和配置方面高出比亞迪很多。我的音響配的高標音響,包括隨動轉向的大燈系統,包括方向盤轉向系統,包括座椅選擇定制都是來自于奔馳的供應商,內飾配置高出E6很多,最重要我們空間上騰勢很大,騰勢尺寸超過奔馳E級,應該知道什么概念?我們比E6大,我們做到不比E6長多少情況下,我的空間最大化,這是一種能力。騰勢跟E6不是一個概念,騰勢追求高質量,高安全性,高質感,包括我們希望在這個價位消費的消費者,他對配置和車內飾有一些喜好內定,我們騰勢能夠滿足它。我們起價是26萬9,在北京的補貼政策以后是25萬5,其實相當于市場上普通中級車的水平,我提供相同內部乘坐空間,內部精細程度,包括加上配置,還有我是電動驅動,我環保我省錢,我是消費者在空間方面不用妥協的電動車。
車評人:在電動車行業里面幾個問題比較敏感,第一個電池壽命,第二整體電動車低溫啟動能力,第三個關于電池的安全性,二代電池技術相對于一代電池技術這個問題有沒有提升?
林密:比亞迪E6開始在電池上的技術,我覺得技術毋庸置疑的,二代和一代最大區別是在能量密度,單位體積單位能量的涵蓋,磷酸鐵鋰安全性很強,我們因為有比亞迪和奔馳的合作,這個實驗上很注重安全性,我們基本上按照中國五星,碰撞五星的標準設計的車,也應該沒有問題拿到五星的。是按照中國傳統車的五星,因為中國車沒有五星,我們利用歐洲的標準,我們一起構建一種電動車五星配套標準是什么,我們拿到歐洲標準跟我們現實情況一起去構建這套標準。我們電動車在乘用車的要求里面我們拿到五星而且高出很多。
車評人:這個企業內部經過碰撞認證了。
林密:內部測試的,也跟天津研究所一起做的測試過程。
車評人:這款車最終會去到國外銷售嗎?
林密:我們一直強調我們這款車為中國而造在中國而做,未來走向哪些市場,可能未來有進一步的開發,現在還太早談這個事。
車評人:這款車由比亞迪和戴姆勒兩家母公司的支持,在新產品定位售價會不會因為50比50的關系,導致內耗的成本很高?
林密:這個恰恰在比亞迪和戴姆勒上面很少見的,從研發角度來說我們有嚴格分工,比亞迪是電方面專家,奔馳是機械機構以及這方面的專家,在這方面我們分工比較明確,銷售上因為比亞迪是中國電動車市場銷售專家,這個比較明確。這個跟其他公司不一樣,他們把國外現有技術來到中國,然后在中國玩這塊蛋糕,我們不一樣,我們是創造蛋糕,我們一起創造這款市場,我們是中國最好的電動車,也是中國最好的合資公司。
車評人:也正是因為這樣,其實會有一個擔心,比亞迪跟奔馳因為各自有自己的技術強項,因為奔馳會拿一些車身技術,底盤技術,一些空間的拓展,車輛設計這樣的技術,比亞迪拿出電動機和電池的技術,如果有一天奔馳掌握了比亞迪的,比亞迪掌握了奔馳,這樣的一個公司是不是到最后會各自發展?
林密:其實很明確,兩家公司比亞迪跟奔馳的合資,跟中國任何一家合資公司都有所區別,比亞迪是一家民營企業,民營企業是注重真正的經濟效益和股東的回報而生的,我們沒有任何政治目的做這件事情,奔馳也是這樣一家公司。對于騰勢來說雙方公司對我們期望是希望能夠盡快自我存活,能夠以電動車養電動車存活的一家公司,然后推出不同型號的電動車產品,這是雙方公司很明確的期望。對于公司層面的合作,你剛剛談到比亞迪學奔馳一些東西,奔馳也學比亞迪一些東西,我覺得這種學習真的沒有做出這個品牌互相學習,這個投資了25億了,包括固定資產,這個不會以學習為目的,是我們看好中國市場,包括比亞迪和奔馳的品牌有很大市場空間,這個空間完全可以支撐他們的存活,包括中國確實缺少一塊,品牌價值高一些,缺少高質感高安全考量的電動車產品,騰勢正好填補了這個品牌,而且它有可能是中國電動車市場最先發展的市場。
我一直在談我們的消費者是什么樣的?首先我認為他是結婚的,他有孩子,很簡單,我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對我來說我如果愿意把我孩子放進電動車里,我開著車帶他去玩,這個電動車必須絕對安全。騰勢我敢,而且我非常敢,我帶著孩子玩我需要安全座椅,需要手推車,我這個車間能不能滿足我需求。比如說在北京我可能不滿足平常上下班,哪怕在北京普通上下班普通電動車的里程是有問題的,這個能不能支撐我,能不能支撐我周末的時候比如說我想帶妻兒去密云水庫溜達一下,去一趟天津,這我們都能做到。這是我們基礎研發點,我們提供家庭高質量的電動車。
車評人:基于兩家母公司的合作未來肯定有很多產品,除了今天發布這個產品,后續對于整個產品的建設是不是有一些信息可以做分享?
林密:我們這塊先不溝通,畢竟我一款產品先上,我們會持續來,你看看我們產品是模塊化屬性的。后面研發周期很短。
車評人:我們騰勢旗下的電動車產品,有很多零部件供應商是來自奔馳,從四大工藝到測試流程,剛才說的銷售渠道,在四大工藝和生產流程上面是不是完全區隔于比亞迪?
林密:四大工藝,噴涂線我們用的比亞迪的噴涂線。剩下的三大工藝是戴姆勒為了騰勢設計的流程和方式,尤其是總裝和后續的檢測線,這兩塊注重電動車的特別之處,電動車許多所謂的高功率,我沒有所謂的底盤,我底盤主要是前后學,我沒有排氣系統,剎車系統,我們為什么按照傳統去走,我們有非常好的創新和專利。
車評人:您覺得騰勢從特斯拉身上有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或者特斯拉對騰勢有沒有吸取的地方?
林密:特斯拉,我們一般不評論其他的競爭對手,我認為特斯拉給了電動車一個希望,就是電動車能夠賣到一年上萬臺量也能夠成功,但是特斯拉我覺得適合美國市場產品,首先它貴,因為它作為很多人的第二第三臺車,在電池壽命考量上可能沒有我們這種產品考量更多,我們這種產品希望是家庭第二輛車,可以滿足家庭平常所有需求,耐久性和耐用性考慮很多。我們身上也有特斯拉可以分享的東西,總的來說騰勢跟特斯拉的設計理念完全不同,我們瞄準是真正的大宗市場,追求品質的大宗市場,特斯拉可能是最上面一層,是玩具性質。
車評人:很多人說特斯拉用的18650那個電池不安全。
林密:這個不能評價,你相信這一點我們畢竟有奔馳一年多來的公司,我們所謂電動車又有品牌價值而背負的在品牌上越小心,我們在電動車和整車安全上面下了很大精力,這一點我們非常放心,我們有自己獨特的東西在里面。
車評人:我們也期待希望真正的在市場上看上騰勢這樣的電動車,感謝林總參加我們的對話,謝謝!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