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2014年7月3日在德國馬格德堡,梅賽德斯-奔馳未來卡車2025的一項全新運輸技術進行了全球首發,該技術可實現卡車的自主駕駛和“高速公路領航”功能,其改善了駕駛員在高速公路上枯燥的工作狀態,提高運輸效率及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此項技術主要基于梅賽德斯-奔馳2014款Actros 1845卡車上進行實驗。梅賽德斯-奔馳Actros 1845的發動機最高輸出功率為449馬力,最大扭矩為2200!っ,同時標配12速奔馳Powershift 2自動變速器。其后部搭配了一款基于空氣動力學設計的Actros“航空掛車”,它在提高燃油經濟性方面有著良好的表現,可節省5%的油耗。與梅賽德斯-奔馳未來卡車2025搭配成完美組合。
該技術是基于車道保持輔助系統、車距控制系統、ABA緊急制動系統、Stop-and-Go Assist堵車自動起動和停止系統、預測巡航控制系統,即現在所謂的動力總成預控制系統(PPC)為基礎,配合車輛周圍的雷達傳感器及全景多功能攝像頭來實現的。
梅賽德斯-奔馳未來卡車2025配備的立體攝像頭可識別單雙車道、人行道、移動和靜止的物體以及監視范圍內的所有物體,同時路面情況也在監測范圍之內。該立體攝像頭可辨識所有與背景影像形成對比的物體,從而能夠精確地測量出間距。此外,前置立體攝像頭還能夠捕捉交通標志的信息。除物體和距離識別外,立體攝像頭的另外一個重要功能是識別車道標記,引導自主車道駕駛。
前置雷達傳感器的掃描距離為250米,掃描范圍為18度。近距離傳感器的掃描距離為70米,掃描范圍為130度。位于擋風玻璃后車內儀表盤上方的立體攝像頭也可以掃描車輛前方的路面。立體攝像頭的掃描距離為100米,水平掃描范圍為45度,垂直掃描范圍為27度。該系統中還配有一個應用于動力總成預控制系統(PPC)中的三維數字地圖,使得車輛可實時、全面掌握道路的軌跡和周邊地形。
“高速公路領航”系統與V2V(車與車)和V2I(車與交通設施)網絡的互通。在不遠的將來,每輛配備該系統的車輛都可以向周邊持續發送CAM(Corporate Awareness Message)信息,以告知車輛的存在。信息內容包括車輛位置、車型、尺寸、行駛方向及速度、以及任何有關加速和制動的操作信息。信息發送的頻次取決于車速和運動變化的強度,最低為1次/秒;當運動變化明顯時,信息發送的頻率可達10次/秒。
自主駕駛功能激活后,駕駛員就可以將駕駛座向副駕駛轉動45度,調整為工作或休息狀態,其還可以使用帶觸摸屏的可移動平板電腦開展其它活動,例如與外界通信或完成以往由調度員完成的任務,但駕駛員不能睡覺。因為未來卡車2025的掌控者仍然是駕駛員,車輛必須始終允許駕駛員恢復手動控制。
自主超車功能不在該項技術的設想范圍之內,此動作必須由駕駛員親自執行,離開高速公路或在岔路口變換車道時也是如此。關閉自動駕駛功能時,系統會先給駕駛員一個視覺通知,然后發出語音提示恢復手動控制。
總結:
該項輔助系統目前最大的創舉是動力總成預控制系統(PPC)。該技術將路線的三維GPS數據與當前的車輛數據和動力總成相結合,根據地形預測性地調節擋位,降低了5%的燃油消耗,還緩解了卡車駕駛員在高速公路上的枯燥工作。(文/汽車之家 柳偉)
更多閱讀:
采用容錯架構 谷歌發布無人駕駛原型車
//www.china-wallpaper.com/news/201405/805208.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