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人物對話 正文

2016北京車展:對話BMW M部門兩位高管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汽車之家 人物對話]  2016424日,BMW M部門總裁 范梅爾先生(Frank van Meel)以及BMW M中國區負責人Brian WattsBMW M之夜上接受媒體的訪問,以下是訪問記錄:

汽車之家

『BMW M部門總裁 范梅爾先生(Frank van Meel

  Frank van Meel:首先我想主要介紹一下M的總體情況。M代表著什么?M代表著賽車運動,同時也代表著激情,它是世界上最賦有力量的字母。BMW賽車運動公司自1972年創立以來,締造了無數賽道傳奇。除了賽道上取得的勝利之外,得益于它的個性化、專屬性,以及超凡的賽車運動表現,我們在市場上也迎來對M車型的巨大需求。如今,字母M用最富有激情的方式詮釋著BMW品牌以及終極駕駛機器的產品內涵。 首先介紹一下1978年我們產生第一款M車型,那就是M1,它是一款既可以馳騁于賽道,同時又適用于日常駕駛的賽車。1986M3問世,它是M公司最具代表性的招牌車型,時至今日,M3依然是其細分市場的領先車型。多年來,我們不斷豐富產品陣列,大家從圖上可以看到,我們增加了M5以及很多其他車型。大家可以看到2008年第一款M雙離合變速箱產生,我們不只是在車型方面創新,同時還致力于將賽車方面的創新成果引入量產車型。近年來我們產品陣列又進一步豐富,比如X5M、X6M、M3、M4,最近還有全新M2、全新M4GTS。全新BMW M2雙門轎跑車和新BMW X4 M40i會在今晚的BMW M之夜亮相,過兩天的北京車展上我們也會有更加詳細的介紹。

  M品牌共有五個業務分支,首先第一塊業務當然是我們的高性能車型,這里面既包括非常純粹的BMW M車型,同時也包括M運動性能車型。這一塊業務發展的非?,去年銷量同比增長了近40%。第二塊是寶馬集團精英駕駛培訓,也就是我們教客戶怎么開賽車,可以從最基本的制動、轉向開始教,一直教到他能夠在賽道上駕駛賽車來馳騁,去年這個培訓量達到26000/次。第三塊是BMW M組件和設計套裝,作為最受歡迎的M運動套件,包括內飾、外飾,比如說運動座椅、運動方向盤等等。第四個是BMW個性化定制,可提供給BMW全系車型,這方面我們希望實現個性化,也就是你買到不是平平常常的一款BMW車型,而是專屬于您的個性定制款。第五塊,也是最新的一塊業務就是BMW特種車型,比如說安防車輛、警車、特種車輛等。 

  BMW下面有兩個子品牌,一個是我們M,還有一個i品牌,i品牌更多代表新的最先進技術的使用,而我們更多代表經典BMW技術在賽道上的體現。這樣兩個品牌并駕齊驅的方式也可以體現BMW獨特的實力,不是很多汽車公司都有能力從運動車型一直做到非常創新的電動車型。所以大家可以北京車展看到兩款7系的車型的亮相,這兩款就非常不一樣,一款是全新BMW M760Li xDrive,從靜止到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3.7秒,可以達到最高時速305公里/小時,這是運動感非常的強。同時一款是全新BMW 740Le插電式混合動力,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降到49克這么低。大家從圖上可以看到中間是BMW核心車型,最兩端分別是M車型、純電動車型,但是在這之間還有M運動性能車型以及混動性能車型,在此我想做一下詮釋。M車型為賽道而生,它是一種運動性能的車型,能夠經受賽道的考驗。但是很多消費者會覺得我當然想要更好的運動性能,但是同時還要兼顧到日常實用功能性。

  為此,我們打造了M運動性能車型,讓兩個方面需求都能夠很好的得以實現,既可以滿足日常出行,同時由具備更加卓越的運動性能。同理,在i品牌之下,大家所熟悉的i3、i8都是代表電動技術與最尖端科技的車型。一些消費者希望既能夠享受電動的好處,同時又能兼顧日常的使用,比如說續航里程、使用便捷性等,因此我們在核心車型和純電動車型之間又增加了混合動力的車型。這兩個子品牌可以說是相得益彰,有很多地方是可以相互來借鑒。大家知道i品牌用碳纖維來做車身,這個技術本來是最早用在M3M4碳纖維車頂上,他那邊借鑒過去。反過來我們全新M4GTSi3所采用汽車輕量化技術以及門板技術。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有四處研發機構,左邊的我們BMW M公司總部,下面是我們在慕尼黑的BMW M發動機研究部門,在它上方是紐博格林測試中心,我曾經講到我們M這些車型是為賽道而生,同時要經受賽道的考驗和測試,因此我們的測試中心就放在賽道那邊。在右上角是我們駕駛學院,在邁薩,它離慕尼黑很近,所有很多客戶會先到慕尼黑再到邁薩參加試駕和培訓。試駕培訓的車型既包括經典的BMW車型、核心車型,同時也包括i品牌,M品牌車型以及摩托車。目前,我們員工總數已經突破600人,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我們的隊伍也在不斷的壯大,員工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加。

  最后介紹一下新聞媒體對M車型的一些反饋和報道。我們一直致力于引領細分市場,我們每開發一款車肯定希望能夠成為同級車型中的佼佼者。大家可以從這些對比評測和比賽結果中可以看到,在過去一年半中,新出的M車型無論在德國還是美國的試駕中都取得了絕佳的勝利,在這里我就不一一講述了。對于媒體給我們的這些褒獎,我們也是非常的開心。我們全新M2和全新M4GTS也得到了媒體的好評,不管在巴塞羅那還是其他地方,最后試駕的感受都非常好,同以往X5M、X6M車型一樣得到了媒體的追捧。非常感謝大家的傾聽。

  提問:主要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請問以后M部門對于中國市場有沒有更詳細長遠規劃?第二個問題,關于全新M4 GTS這款車,這個車也是一款限量車,據我所知海外已經銷售一空,那么請問這款車在中國市場的配額是多少輛?

  Frank van Meel:首先我想說,我們在中國市場的戰略肯定是符合BMW M總體規劃的。去年我們在全球實現了近40%的增長,這里面有幾方面的原因:第一,產品是一切,我們要有正確的產品,要有能夠取勝的產品,要能夠基于第一的產品。第二,我們要有很好的經銷商的網絡來支持。第三,要對我們產品有很好的認知。所以在過去一年半當中,我們在全球都基于這三點去努力。同時我們在中國也非常重視這一點,為了開發中國的市場,我們特別從M派來Brian Watts先生來到北京常駐,與我們中國同事一起來開發中國的市場。另外我們也投入了一些新的產品,比如像全新M2雙門轎跑車、全新M4 GTS,另外還有X4M40i以及M760Li xDrive等等這些產品,我們希望能夠把這些新的產品與中國市場溝通好。至于您問到全新BMW M4 GTS全球一共700輛,到底給中國市場留了多少,這個我想請Brian Watts具體來回答。

  Brian Watts:首先,全球對于全新M4 GTS有非常巨大的需求,前款車型M3 GTS當時并沒有引入中國,我們認為這一次把全新M4 GTS引進中國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同時也體現了BMW M對于中國的承諾。具體到這個車型在中國有多少輛,因為這款車型剛剛發布,我們預計會是兩位數的數量。

  提問: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問Frank van meel先生,寶馬有沒有考慮在中國增加更多M專屬的展廳,包括它所包含的功能是不是能夠一站式去解決中國消費者對于購買、售后、文化衍生產品消費的展廳,有沒有更明確拓展的計劃?第二個問題,因為中國很多一線城市牌照還是有限的,對于有足夠消費能力的消費者來講,我這邊對全新M2也非常期待,如果只能買一輛的話是買M2還是買M4?

  Frank van Meel:這個問題是肯定的,不管在中國還是世界其他地區我們都有清晰的戰略,那就是要去不斷的擴大M的經銷商網絡,我們每開一個店都是全功能的店。只要是經過M認證過的店,首先要有銷售代表,他們必須訓練有素并且熟悉產品,同時要不斷進行的培訓,不斷更新培訓內容,能夠在店里面讓消費者得到售后服務,無論哪個店消費者得到的服務都應該是最佳的服務。

  Frank van Meel:第二個問題,如果只能買一款車我買哪一個?那就要看您的需求和您的意愿是什么,如果您想到賽道上角逐的話,那么M4 GTS是一款完美的座駕,絲毫不打折扣,它是一款終極駕駛機器,而且它還有合法上路牌照。如果說您想要一款兼顧運動性能同時又有家庭樂趣的城市用車,M2可能是您更好的選擇。如果說您還想再奢華一點,M3M4、M5、M6會是更好的選擇。如果說您是收藏家的話,您就需要X5M、X6M

  Brian Watts:其實哪一款車您都可以選,因為每一款M車都是二合一的,既能夠上賽道,又可以日常出行。

  提問:我想問一下Frank van meel先生,來之前我們看一下您在奧迪有過將近16年的工作經歷,而且在來到寶馬M部門之前應該做到董事總經理的位置,您對兩個品牌都算有深入的了解,對于這兩個品牌來說開發M運動車型和RS車型在開發理念上會不會有一些不同,因為奧迪RS比較專注于四輪驅動,而寶馬M更多專注于后驅的駕駛樂趣?

  Frank van Meel:我不想直接去作比較,因為每個企業都有它自己的造車理念。主要還是談BMWM車型,我并不是固執地只認準某一種技術,而是說我對我們的理念有一種堅持。我們M車型特別強調精準、動態和敏捷,但不是說我們為了運動就只是要強調更大的馬力,更大的車輪,或者說更強的制動,不是這樣的。我們要是去提升、優化整體的懸掛系統、轉向系統以及整車的駕駛感受,這樣才能夠讓讓大家有更好的駕駛體驗,實現更加的精準、更高的性能、更高的敏捷度。其實您可以比一下全新M2和普通寶馬2系,您一看就知道這兩者之間的共性不是那么多,比如說我們前后懸都是經過優化的,我們發動機也是經過優化的,變速箱是新的,轉向系統也是新的。為了能夠優化它的賽道性能,我們增加了車身后部寬度,達到了80毫米。

  提問:我想請問一下,因為寶馬還是比較專注于駕駛過程中的樂趣,尤其是轉向,對于競爭對手來說像奔馳也好、奧迪也好,大部分使用四輪驅動,寶馬以后在M5這個級別以上的車會考慮在后驅之外增加四驅的車型嗎?

  Frank van Meel:我們其實是在X5M、X6M中已經推出了四輪驅動,我們最終要使我們的車同時符合寶馬以及M品牌的動態特性,F在是通過后驅來實現,我們并不是說我們一定要堅持某一種技術,我們也會去看,如果說四驅駕駛也能夠讓消費者有一種典型后驅駕駛的感受或者漂移的感覺,我們也是不排除在未來考慮四驅的選項。

  提問:我想問一下全新M2用的是N55發動機,為什么沒有選擇跟M3、M4一樣的S55。第二個問題,M部門有沒有可能發展高性能四缸發動機?

  Frank van Meel:我們在品牌細分市場結構方面要去平衡從全新M2一直到M3、M4、M5M6各個細分市場當中性能的等級。在具體發動機性能方面,全新M2的定位是370馬力,我們認為要達到這個馬力不需要S55這樣一個發動機,但是N55的性能又不太適合去輸出370馬力這樣一個水平,我們就把S55當中某一些技術引入到N55發動機當中,比如在頂環、點火、進氣等功能方面做了一些技術改造?梢栽黾舆M氣的量,使N55能夠承受高溫的排氣等,F在看來您講的四缸發動機還不能滿足我們對于動態、精準、敏捷的需求,我們用的還是六缸發動機,這樣駕駛起來更有感覺、更有激情。

  提問:剛才Brian先生說了M車型會兼顧到駕駛樂趣和日常實用性,從這兩方面來看同樣來自德國的奔馳AMG和奧迪RS這兩個品牌在這方面也有相應的車型,奔馳有AMG GT,奧迪有R8。寶馬這方面可能缺少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超跑車型,可能對于選擇超跑車型消費者來說他擁有不止一輛車,他已經有了兼顧日常使用代步車,現在需要一款有高性能、有極致駕駛樂趣同時又很拉風的車型,我想問問M部門這方面后續有沒有出真正意義上超跑的計劃?

  Brain Watts:我們理解中國市場的這種需求,每一個品牌肯定它有自己的理念,我們看到中國有這樣切實的需求,對此我們會考慮推出這樣的車型。具體到全球的戰略,我想最好還是請Frank來回答,我們在中國的戰略肯定要跟全球戰略保持一致。

  Frank van Meel:從BMW這個品牌來說,現在還未推出超跑車型其實基于兩方面原因考慮?v觀BMW的歷史,各款車型都強調運動性能、敏捷性,所以我們無需再推出一個超跑車型,仿佛只有超跑才是能跑的,而是我們的車本來就有很能跑。像全新M4 GTS這款車在紐博格林跑道上跑下來是728秒,這個速度其實就是一個超跑的速度了。我們也推出i8車型,它看起來別出心裁,其實本來就是一個跑車,它可以說在我們整個BMW品牌當中是一個燈塔一樣的車型。我們一直夢想著有這么一款超跑車型,也許某一天就會出來。

  提問:有兩個問題想問一下。第一個問題,剛才Frank van meel先生介紹過M品牌和i系列在材質方面有一些共享,但是我想問一下未來會不會針對i系列車型做出針對化的改裝方案,畢竟現在插電混合動力也是新的趨勢,M方面有沒有新的考慮?

  Frank van Meel:我們剛才講到i高性能車型,這方面我們的確有這樣的計劃,今年推出的百年慶典車型針對7系有i Performance這個車型。

  車評人:稍微解釋一下寶馬旗下所有插電式混合動力整個叫iPerformance。

  提問:第二個問題,之前Frank van meel先生說過,未來M品牌系列車型功力上限定在600匹,我想問一下首先這是不是真的這么說過?另外,如果真的是這樣是因為跟AMG、RS有這樣的協定還是出于其他的考慮?

  Frank van Meel:我們對于馬力輸出沒有設置一個上限,我們一向追求的是很好的動力和重量之間的關系,比如說最好的比例、最佳的重量,我們沒有規定最高馬力輸出是多少,我們追求是一個正確的輸出值,這樣才能實現最優的平衡。

  提問:我這邊有兩個問題,首先是關于車型的,之前坊間盛傳寶馬在日內瓦推出M7的車型,后來出來是一輛M760Li,對手又有比較極端的豪華車做改裝的車型,所以我想問一下M是否考慮真正的M7車型?第二個問題,我想問一下M部門是否會推出屬于M部門的混合動力的動力系統?

  Frank van Meel:其實我們針對到底要出一個M7還是M運動性能車型討論了很久。7系是一款比較特殊的系列,它是要兼顧到性能、動態、舒適性和豪華型,把它做成M運動性能車型能夠更好實現日常使用、舒適性以及性能之間的平衡。我們最后達成的結論就是它的發動機的性能基本與M車型差不多,但是它的日常使用功能性又跟7系差不多;谶@樣一個原因,我們沒有打造純粹的M車型,但是大家也別誤會,它的性能其實還是非常強的,M760Li的百公里加速是3.7秒,最高時速是305公里每小時,通過V12發動機有610馬力的動力輸出,一定會讓世界驚嘆的。

  您問到M系列當中會不會用插電式混合動力,長期來看會實現電動技術的引入,M車型的定位需要估計到總重量,以及動力和重量之間的比例,各種技術我們都會關注到,我們現有的技術就很好,像發動機的水冷卻技術,它是用在全新M4 GTS當中,能夠增加70馬力的動力輸出,但是對于重量來說影響不大。

  提問:您好,我想問關于中國市場M系列新車型的問題,首先剛才您提到未來會擴大在中國市場M車型的陣容,除了今天晚上要上的全新M2雙門轎跑車、新BMW X4 M40i,未來咱們在中國市場規劃是什么?第二個問題,隨著咱們在中國市場份額的增加,未來會不會考慮針對中國市場消費者的喜好推出專為中國消費者打造的M車型?

  Frank van Meel 關于新車型的推出計劃,今天全新M2和新X4 M40i就會上市,另外全新M760Li也會在明天展示,還有全新M4GTS,由此可以看到我們的車型陣列就是在不斷的豐富,而且這個趨勢未來還會繼續。當然并不是說只要寶馬有一款都加一個M進去,我們還是要看推出M車型是否符合我們的理念,以及市場需求。

  Brian Watts:之前我也在總部M部門里頭做過不同的職位,我們看到M在過去推出過好幾款針對中國市場的特別版車型,比如說M3就有Tiger特別版和Carbon特別版,另外還有M5Horse馬年紀念版,那一款車甚至打破上海賽道的記錄。我們一直是在推出針對于中國的特別車型,我們M一直是很重視中國的市場,我在這次常駐之前也曾經在中國工作相當長的時間,中國在我心里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今天夏天還有可能再推出針對于中國的特別版車型。

  提問:首先有一個簡短的問題,在i8開發過程當中M部門有沒有參與到其中?

  Frank van Meel:之前曾經有一個共同的開發部門,開發的是汽車輕量化的技術,這個技術i品牌和M品牌都在用。

  提問:第二個問題,我曾經也參加過M3、M4在海外試駕,在那邊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M部門總工程師為我們用了整整一個小時的時間去解釋M3、M43系、4系內部的不同,我們受益匪淺;貋淼臅r候我也用了大量的篇幅去向讀者解釋M在技術方面到底哪里與眾不同,并且在中國關于M的很多技術或者寶馬很多技術戲稱為黑科技,我的理解是隱藏在皮膚之下非常棒的科技。今天總裁在這里,我希望能夠向總裁提問,您能否簡要概述一下哪些M的核心技術理念是其他的品牌競爭對手所無法超越的?

  Frank van Meel:這就要回到我們整個造車的理念,就是要達到動態、敏捷和精準。任何需要為這三者做的改變我們都要去做,比如說為推出M3、M4,我們的前后懸、驅動軸、變速箱、進氣口等都要有所改變,為了進氣方便我們還把前端和排氣進行了改造。我們做一切需要的改變,然后針對剛才講的這三點理念,達到一個最佳的性能。咱們說的可以不這么技術性,比如我們生產賽車,我們的人都有一個理念,就是要賽就要贏,不管我們做什么事情我們都是要當贏家。舉個例子,當時在紐博格林賽道上駕駛全新M4 GTS,試駕的人不是專業車手,而是懸架系統開發的工程師,也就是說我們做開發做設計的人其實也是懂賽車的。

  車評人:非常感謝大家。

文章標簽: 人物訪談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