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人物對話] 各位網友大家好!我們現在在2016年廣州車展現場,今天來到我們汽車之家接受對話的是長城汽車魏建軍!下面就請他向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在這次廣州車展上的看點。
記者:魏總能否介紹一下WEY品牌的logo,為什么是一個旗桿的形狀,都有哪些寓意?
魏總:我們這個標志也是自己設計的,這個標志也挺獨特,這么豎著用的標志目前在汽車界只有林肯像一點,但是林肯很少用,所以它的識別度很高。中間是一個“1”,這個“1”怎么講都行——保定在元朝的時候是直隸總督,總督府面前有兩個旗桿,不到二十米高,但在古代的時候是很高的,它主要是信號用的,當時算是一個地標性建筑,文革時期拆除了,后來文革后又恢復了。上面四個角,有一個刁斗式的概念。
所以我們就選擇了保定的一個地標形象。當然看你怎么講,爭奪第“1”也可以。WEY就不用說了,poating是保定國際標準通用英文的叫法,中國人用的baoding。也是對保定市的宣傳,將來如果做成功了就像達沃斯的概念一樣,我們保定比達沃斯要大得多啊。整個標志的內容基本上就是突出了這幾點吧。這也代表我們比較有自信,因為保定是一個一千萬人的小城市,這種自信一部分也來源于我們的地標。當然我們有信息把他做好,假如成功了有很多人會講這個故事,這是品牌的由來和標志。
記者:想問一下魏總,這個品牌選擇用您的姓來做品牌名稱是出于怎樣的考慮,為什么不考慮收購或合作一些歐洲品牌呢,這樣看起來不是更簡單一點嗎,而且品牌故事更充足一點?另外我們國內之前有一些企業也有很強的資金實力,包括一些故事,實際上出來的產品包括品牌也是很困難,我不知道您這邊有沒有充分考慮打造一個全新品牌的難度?而且是以您自己的姓氏命名的品牌,某種意義上說這個東西是不能失敗的。
魏建軍:首先要具備這樣一個自信,我沒想過它要失敗,一定要具有挑戰性,而且我想把自己的退路封死才能做好這個事。實際上民營企業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后路所以才能發展,做什么事都不要想后路才能把這個事做好。
關于收品牌,怎么講呢?收品牌也得靠產品實力說話,到底能不能成功這還是需要探討的,我們確實沒想過收品牌這個事,所以我沒有特別認真的研究過它。我認為人不在于叫什么,關鍵在于這個人需要做什么,叫什么并不重要,所以我們確實也沒想過。
記者:WEY這個品牌應該是咱們長城新的高端品牌,從目前長城這個品牌來講,在國內已經和合資品牌處于競爭的關系了,WEY品牌上來以后,在中國與這些合資企業處于一個怎樣的位置?
魏建軍:中國的SUV市場雖然發展迅速,實際上在10—20萬元的主銷產品中,自主品牌所占的比重是極小的,基本上是都是在8—15萬元的價位區間,長城汽車主銷的也是10—15萬元這個區間。實際上在15—20萬元的主銷產品里面并沒有極強的、有競爭力的品牌和產品。但是15—20萬元也是外資的主戰場,所以這個區間市場占有量非常大。長城這次推出的WEY品牌的目的就是想在15—20萬元這個主銷區間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由于品牌價值的差異,我們打出來的“豪華、輕奢”,其含義就是采用更高的配置,安全性、智能化、性能,包括車的用材、品質等,可以說要比現在或者是未來即將上市的這些合資品牌好,從產品上遠遠的超越他們,但我們的價位區間就是15—20萬元。我們認為只能用這樣一個產品策略,才能贏得顧客、消費者的認可,就是這樣一個想法。
記者:魏總, 15—20萬價格區間以及豪華SUV的定位,哪些判斷促使您想要做一個新的品牌?比如說基于長城汽車以前的消費群體、價格區間等等。第二個問題是現在有觀致的前車之鑒,包括吉利發布的新品牌,上汽和奧迪的合資會有進一步豪華品牌的下探,您認為我們這個品牌能承擔起豪華品牌的重任嗎?
魏建軍:首先說說哈弗,哈弗這個品牌雖然有超越15萬元的產品,但主銷的還是10—15萬元的,實際上我們也做過品牌的測量,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就是10—15萬元,假如說要價格向上的話,對哈弗的難度就比較大。大家都清楚我們長城汽車主攻SUV, 我們WEY品牌SUV它就不能定位經濟型的SUV了,它價格定位在中檔SUV里面,但是產品定位在了豪華SUV里面,因為這個市場區間和市場容量非常大,而且消費也在不斷的升級,所以我們認為非常有必要與外資直接競爭這一塊,終端價格最大的一塊市場。因為我們是一個新的品牌,所以我們知道品牌溢價能力不如外資品牌高,所以我們必須要把產品做到豪華,在功能、安全、性能和質量上,做到更好。只有這樣,超越消費者期望價值的產品才能容易認可,所以我們就有這樣的一個決定。
關于剛才你講的第二個問題,我們專注于SUV,我們實際上就是為了等著其他品牌下探而采取的舉措,等市場最慘烈的時候,SUV一定會像轎車一樣競爭激烈。當然SUV現在看似好過一點,但實際上不是所有SUV都能掙錢的,有很多是沒效益的。所以我們專注的目的就是為了充分競爭而采取的舉措。我們為什么要講現在15—20萬元,也還是暴利時代,因為我們要用策略終結合資品牌的暴利時代,終結它就可以為消費者帶來價值。
記者:魏總能不能具體介紹一下產品方面,包括上市時間和其他細節的東西。
魏建軍:明年我們將有三款車上市。第一款就是W01,第二款W02,第三款是W03。明年4月份會在上海車展上市第一款,到了明年8月份會推W02和W03,明年就上這三款車,后續我們還會有兩三款在2018年底也陸續推出。一共四五款吧!
記者:我們所謂的豪華,在傳統消費的思維里面是什么樣的地位?因為豪華不僅代表價格,它更代表一種價值認同或體驗,長城的15—20萬,如果按豪華定義來說,感覺好像低了一點,但據我所知未來WEY品牌會有更高價格的產品,但是除了價格以外,我們在體驗或與消費者找價值認同上面有哪些手段?比如在服務之類的方面有沒有可以給消費者提供定制性的東西,像很多品牌都在做的,比如像林肯之道之類的。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現在經銷商招募的情況怎么樣,是否有原有的哈弗經銷商來做咱們的WEY品牌,謝謝。
魏建軍:我們原有的經銷商建立的獨立網絡很便于操作,所以會基于現有經銷商發展網絡,現在沒想招募更多的新經銷商加入,都在哈弗的網絡里面去派生,這有利于管理,也有利于方方面面的運作,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東西你得體驗了才知道。我們產品的性能方面非常是好的,就拿我們的W01來說,開到200公里的時候它的操穩性和指向性非常精準,那這就是一個高檔車,有高級車的性能。而且剛才也展示了我們的PHEV到100公里的時候有6.9秒的,當然6.9秒比較保守,一般同級別的跑車都是按一個人算的,我們標的數字是5個人的時候,基本上下去一個人少0.1秒,高級車說的是一個人的加速性,我們可以做到6.5秒。這種感受一般外資品牌不可能有這樣的加速性,而且它的車比我們的小,當然配置方面也沒有我們這么高,像ACC自動泊車、360環視,包括用材,現在外資車有很多還是用硬塑的,那種質感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們特別有信心可以使消費者感受到。
WEY沒上市我們沒有發言權,哈弗的產品,包括H7人們講的都是平民的價格,豪華車的享受,這是非常超越顧客期望的,F在很多品牌都能夠做出高端車、豪華車來,但是它能不能讓消費者接受、能不能把價格降下來是一個問題,我們產品的性價比比較高,這就是我們的差異。
和哈弗的概念類似,哈弗是橫著一條,WEY是豎的一條,識別度都很強,為什么要這幾個字呢?今后我們國內的孩子們讀英文就很好理解,它比一個標志好記,最起碼能讀出來,在英文國家更沒問題,將來我們也是希望把這個品牌作為長城的一個豪華品牌,從高性價比來做起吧,定位在15萬到20萬。實際上任何一個高端品牌或者豪華品牌,都是從高性價比做起的。奧迪現在做的很成功,實際上到現在它的售價也比寶馬、奔馳略低10%。
雷克薩斯做的也非常不錯,而當初它的價格比寶馬、奔馳至少低30%以上,甚至更多。而我們的豪華品牌與現在比較好的外資企業像大眾、豐田相比,售價定位更低。因為越看到有虛高的價格,我們認為越有市場機會,如果外國人都賺不到錢的時候你再去干,這個市場機會可能就不大。我們認為越有價格空間的市場越有機會。在SUV市場,就哈弗來講,一臺車比我們高4—5萬、5—6萬的產品利潤率是非常高的,所以我們認為在這個價位中,專注把車做好,是很有機會成功的。
另外,中國的汽車市場也在趨于成熟,同家電、手機市場一樣,汽車我認為也不例外,只要你做好,中國的消費者便會認可,所以說我們是懷著極大的信心在打造WEY的產品。組織、運營方面,它的運營網絡獨立,組織構架相對獨立,這種模式跟奧迪、大眾、雷克薩斯和豐田基本上一樣。將來會共用很多資源,平臺上我們還是選擇動力,底盤選擇上要比哈弗更講究,產品會更精準,更極致,動力也會有差異性的選擇,技術、配置及做工都會更先進。
記者:剛才提了一下H7,定位區間的15—20萬,我們現在比較關心的是如何把WEY品牌打造的輕奢去跟H7的偏運動分開。
魏建軍:這兩款車首先從設計理念上有很大的差異, WEY品牌先推出了兩款更加運動、年輕、時尚的一個小豎條DNA外觀造型的車。從配置上, WEY品牌將使用長城旗下最先進的安全技術、智能技術、包括精致感知的技術,所以說在性能上會有比較大的差異性,比方說我們在NVH方面,我們更加注重車內的靜音程度,它有很多的不同,包括一些細節上也會按豪華高端車的造車理念去打造的!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