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熱點追蹤 正文

快評:從汽車產業視角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汽車之家 快評]  如果說2017年的十九大奠定了中國未來中長期的發展方向,那么2018年的兩會則會就這一方向的具體落實方案進行探討。因此,繼去年兩會后本人撰寫《從十九大報告看汽車產業的未來》(全文請點擊鏈接查看)之后,再從今年兩會的相關信息中對影響汽車產業的因素進行分析、思考。

汽車之家

一、產業:中國汽車產業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報告》中指出:“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經濟增長實現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同拉動,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轉向依靠三次產業共同帶動。”這一變化,說明中國正在由生產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轉變,具有重大意義!五年來,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消費貢獻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務業比重從45.3%上升到51.6%,成為經濟增長主動力。”《報告》對此高度評價,稱“這是我們多年想實現而沒有實現的重大結構性變革”?梢,當前正處于變革的關鍵時間節點,并朝著我們期望的方向發展,我們正在見證著歷史。

汽車之家

  汽車作為上下游鏈條長、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的產業,是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因此同樣面臨著重大的變革。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中國汽車市場經歷了十幾年來的首個寒冬,整體銷量增長顯著放緩。2018年,業界的預期也普遍不樂觀,銷量將持續微增是普遍共識,甚至有更為悲觀的觀點認為中國車市將迎來銷量的首降。汽車市場經歷著變革的陣痛。造成這一陣痛的原因在于,當前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正處于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普及階段的過渡時期,也是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轉變時期,產品的競爭力從價格轉向品質和服務,消費者也更加成熟、理性。經濟轉型與行業變革的疊加,使得汽車市場增長放緩,銷量呈現震蕩調整的態勢。

  不過,挑戰的同時也伴隨著機遇!妒糯髨蟾妗分性赋,“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并設定了到2050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這一整體戰略方針和頂層設計決定了在未來的若干年內,中國市場仍將釋放巨大的汽車消費需求。同時,中國向消費型社會的轉變,也將進一步擴大汽車市場需求。

  在挑戰和機遇面前,產品競爭力不足、服務水平低下、跟不上用戶需求變化的車企將難以為繼,面臨著被整合或淪為代工廠的命運;而具有市場號召力、積極轉變的傳統車企,以及具有競爭力的造車新勢力,將把握住時代的脈搏、順勢崛起。中國汽車市場在銷量震蕩回調之后,有望迎來新的汽車消費周期。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也將進入全新的階段。

二、市場:中國汽車市場新的增長空間

  中國經濟的轉型,為汽車市場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從時間上看,“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按照美、德、日等發達國家的經驗,在進入消費型社會后,汽車的消費將持續增長、并最終趨于普及。當前,中國汽車的千人保有量僅為140輛/千人,遠不及美國800輛/千人的水平,也不及歐洲、日本600輛/千人的水平。雖然以中國的國情和未來生活型態的變化,是否能夠與是否有必要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有待探討,但中國汽車市場仍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是毋庸置疑的。

  從空間上看,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這是《十九大報告》中關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論斷所決定的。

  雖然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需要長期的投入與努力,但從《報告》中我們能夠對相關方針措施一窺端倪:

  一是區域之間的均衡發展:“加強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改革發展的支持。制定西部大開發新的指導意見,落實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舉措,繼續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這一切措施,都將推動次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汽車市場增長點。

  二是城鄉之間的均衡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政策”。并且,推動城鎮化建設,在絕大多數城市放寬落戶限制,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這將進一步釋放農村市場的購車需求。

  三是城市之間的均衡發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重點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出臺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同時,通過因城施策控制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去三四線城市商品住宅庫存。在緩解一線城市規模過所帶來的種種弊端的同時,帶動周邊輻射區域協同發展,必將帶來新的市場活力與汽車產品消費需求。

   從結構上看,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民間投資、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增強企業家信心,讓民營企業在市場經濟浪潮中盡顯身手。”這將“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讓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競相迸發”。商業的發達、模式的創新,將會為居民生活帶來新的需求點,繼而帶來對汽車產品的新的需求。無論是商業用途輕型商用車,還是生活用途乘用車,都將為汽車市場帶來更豐富多樣的需求和增長點。

三、品牌:開放市場倒逼中國品牌品質升級

  《報告》中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中提到了“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這也是對企業、尤其是汽車企業提出的要求。就中國汽車品牌自身而言,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作為“中國制造2025”重點發展的領域,有必要響應這一號召,努力達成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目標。

  并且,積極擴大進口、下調汽車進口關稅,以及開放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措施,既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也是引入外部競爭力量、倒逼中國汽車產業升級。這也是“堅持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嚴格執行環保、質量、安全等法規標準,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的具體體現。

  既然有“引進來”,自然有“走出去”。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帶動中國制造和中國服務走出去”。將會為中國優秀的企業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汽車企業想要做大做強,就必須走出國門、成為跨國企業,這是汽車行業自身的特點決定的。而中國車企在海外市場的探索與成功,也必然會反哺國內市場,提升自身品牌形象,提升中國品牌汽車的競爭力。

四、產品:需求與政策推動汽車產品的形態進化

  除了產業、市場、品牌等宏觀層面外,《報告》中的內容也直接或間接的對產品發展趨勢的判斷提供了一些依據。

  新能源汽車:《報告》明確指出,要“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將新能源汽車領域作為擴大開放的領域之一,并且“將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再延長三年,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從產業端到消費端,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不可謂不大。

汽車之家

  將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方針放在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治理環境污染、建設生態文明的大環境下看,更能看出國家的決心與意志:一方面,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同時,“提高燃油品質、淘汰黃標車與老舊車輛”,從產品結構上支持新能源汽車;另外一方面,“優化能源結構”,縮減煤炭消費比重、提高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從動力的源頭上努力達成清潔環保。此前,面對中國以煤炭為主的一次能源結構,業界認為新能源汽車由于電力來源于火力發電,僅僅是將污染物轉移集中排放,而并不能帶來節能環保的綜合效用。而優化能源結構的措施,則是對這一現實問題的切實解決方案。同時,這也符合“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實際。

  智能網聯車:當前的“新能源汽車”僅僅是汽車未來發展的初級階段,而在可預見的未來,“智能網聯汽車”才是汽車進化的終極形態。2017年,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了《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中的一項重要產品就是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不僅僅拉動整個汽車工業的進步,還將會協同大數據、人工智能、通訊技術等多個領域的共同發展,可謂“彎道超車2.0”。根據《報告》內容,第五代移動通信、人工智能都將是國家重點支持的行業。隨著補貼的分階段退出,目前處于技術初級階段的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過渡性產品,智能網聯車將是汽車產品的發展方向。

五、渠道:在發展中下沉,在進步中創新

  中國當前各區域間、城鄉間的巨大差異,為汽車市場帶來足夠的縱深,在一二線城市車輛日趨飽和、大城市病凸顯的同時,三四線城市及鄉村的需求正在不斷釋放,汽車廠商的營銷渠道也將面臨著新的變革。

汽車之家

  《報告》中指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逐步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一方面發展經濟、提高鄉村居民的消費能力,另外,也通過“完善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機制”、“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制度”、“實現高速寬帶城鄉全覆蓋”,“民生兜底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增強鄉村居民的消費信心。在未來的汽車普及階段,渠道下沉將成為汽車企業把握用戶需求至關重要的因素。

  另外,城鄉結構的變化,居民生活型態的改變,汽車產品技術的進步,也將會催生汽車服務的新模式、新業態。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生活與“互聯網+”的協同發展,將推動汽車領域產品與服務的聯通與融合。未來時代的銷售售后渠道將是怎樣的模式,圍繞汽車與生活還將衍生出哪些新的需求,值得探討。

  在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重大變革、用戶消費觀念發生轉變的背景下,汽車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正如《報告》中所述:“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還有很多坡要爬、坎要過,需要應對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中國汽車市場在經過銷量震蕩回調之后,將迎來新的汽車消費周期和全新的機遇。如何順應發展趨勢、如何把握時代脈搏,如何面對挑戰、如何抓住機遇,是值得中國汽車企業深入思考的問題。(文/汽車之家大數據分析師 劉雪杉)


  更多有關汽車行業大數據的內容,歡迎關注劉雪杉的微信公眾號:STEVEN工業。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