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3月12日,工信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其中,行業整體燃料消耗量有約1000萬正分,新能源汽車方面由于2016年還未設置比例要求,所以只要有生產均為正積分,也有近100萬分。(點擊查看公告原文)
盡管2016年雙積分整體達標而且盈余很多,但是隨著政策要求越來越嚴格,未來幾年企業將大量推出新能源車型以適應積分要求,從而也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品牌選擇、更長的續駛里程、更實惠的價格以及更方便的充電服務。
2016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 | ||||||
企業類別 | 企業數量 | 產量 | 平均整車整備質量 | 平均燃料消耗量實際值 | 燃料消耗量積分 | 新能源汽車正積分 |
國內乘用車企 | 96 家 | 2358.96 萬輛 | 1392 kg | 6.39 L/100km | 1010.64 萬分 | 92.89 萬分 |
進口乘用車企 | 28 家 | 90.51 萬輛 | 1875 kg | 7.52 L/100km | 21.23 萬分 | 6.06 萬分 |
總計 | 124 家 | 2449.47 萬輛 | 1410 kg | 6.43 L/100km | 1031.87 萬分 | 98.95 萬分 |
具體數據顯示,2016年度中國境內124家乘用車企業共生產/進口乘用車2449.47萬輛(含新能源乘用車,不含出口乘用車,下同),行業平均整車整備質量為1410公斤,平均燃料消耗量實際值為6.43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積分為1174.86萬分,燃料消耗量負積分為142.99萬分,新能源汽車正積分為98.95萬分。
其中,96家境內乘用車生產企業累計生產乘用車2358.96萬輛,平均整車整備質量為1392公斤,平均燃料消耗量實際值為6.39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積分為1135.11萬分,燃料消耗量負積分為124.47萬分,新能源汽車正積分為92.89萬分。28家進口乘用車供應企業進口乘用車90.51萬輛,平均整車整備質量為1875公斤,平均燃料消耗量實際值為7.52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積分為39.75萬分,燃料消耗量負積分為18.52萬分,新能源汽車正積分為6.06萬分。
從企業分布情況來看,油耗達標有80家,不達標有44家。新能源汽車積分在1000分以上的企業有27家,比亞迪、北汽、吉利、眾泰、江淮等國內車企是新能源積分大戶。美國電動車企業特斯拉(在華注冊企業名稱為“拓速樂”)憑借進口上萬輛電動汽車,獲得了5萬多高額積分。新能源汽車積分可以自由交易,假設以5000元每分估算,特斯拉可獲益2.7億元。
即使中國品牌因為布局較早而有先發優勢,但窗口期不會預留太久。許多跨國品牌和合資品牌新能源汽車也將會在2018年底陸續投入中國市場。隨著雙積分政策在今年4月1日正式執行,中國品牌和合資品牌真正較量的時刻將會到來。
2016年的積分表現在某種程度上掩蓋了油耗的嚴峻性,這些油耗正積分是在計入新能源汽車的倍數放大效應后的結果。中國乘用車新車油耗目標是在2020年下降至5L/100km左右,從2016年至2020年設置了目標過渡期,每年在目標上有一個上浮范圍。2016年的比值為134%,相對來說容易達到。2017~2020年的比值分別為128%、120%、110%、100%,可見油耗要求越來越嚴格。依據研究機構的數據進行測算,估計油耗負積分將從2017年的約170萬分,猛增到2020年的2600萬分左右,企業的節能壓力巨大。
新能源汽車方面,從2019年開始設置比例,2019年比例為10%,2020年比例為12%。以全年生產(或進口)2500萬輛乘用車計算,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積分要求為250萬分,2020年300萬分。新能源汽車積分本身達標要求已經較高,再加上抵償油耗負積分的部分,預計還有很大需求空間。(文/汽車之家 杜俊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