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日前,發改委進一步明確了汽車行業股比開放的時間表:汽車行業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
發改委是在就“制定新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及制造業開放問題”答記者問時透露了上述信息,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通過制定新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并于今年上半年公布,使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盡快落地。新的負面清單除了包括已經宣布的金融、汽車等行業開放措施外,還將在能源、資源、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商貿流通、專業服務等市場高度關注領域推出一系列開放措施。(點擊查看問答原文)
事實上,中國關于汽車行業開放的表態由來已久。2013年,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在例行發布會上指出,“未來將進一步放開汽車等一般制造業領域的外資準入限制,包括放寬外資在注冊資本、股權比例、經營范圍等方面的限制”。這是自1994年提出“股比限制”以來的第一次開放表態。
時間跳轉至2016年4月,工信部部長苗圩在中國汽車論壇閉門峰會上透露:“整車股比限制長則8年,短則3-5年就會放開”。經過整整22年,放開整車股比限制第一次有了時間表。
此外在2017年6月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明確放開外商在華建立生產純電動汽車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數量的限制,以及汽車動力電池的外商投資股比限制。同年9月,發改委表示,下半年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隨后在11月外交部確認,2018年6月前在自貿試驗區范圍內開展放開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試點工作。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至今,市場規模已經足夠傲視群雄,為了加速導入國際新能源技術,形成充分競爭的市場格局,除了開放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資車企數量限制,行業整體開放力度都在不斷加大。
發改委方面表示:“制造業是全球產業分工合作的主要領域,無論是傳統制造業,還是高新技術制造業,都要在開放環境中實現全球價值鏈的最大化。中國全面開放制造業,就是表明我們反對貿易投資保護主義的鮮明態度,旗幟鮮明地支持經濟全球化廣泛深入發展。我們也希望,通過制造業全面開放,支持中外企業在公平競爭環境下實現共同發展,鼓勵中外企業開展更廣泛更多元的資本、技術、管理、人才交流合作!保ㄎ/汽車之家 杜俊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