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2016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突破100萬輛大關,僅僅2年過去,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已經超過400萬輛。”10月16日,在2018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研討會暨研究成果發布會上,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ICCT)研究員崔洪陽說道。
崔洪陽介紹,過去五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其年均增速高達60%,是傳統混動同階段增速的2倍;二是推廣量主要集中于中歐美日四大汽車市場,中國加美國的銷量更是占到了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二。2017年,上述四大市場的25個城市共推廣了13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占全球總量的44%,而這25個城市的人口僅占全球的4%,占全球乘用車總銷量的12%,其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方面的超前性可見一斑。此外,這25個城市中有11個是中國城市,全球推廣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和洛杉磯。
『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研究員崔洪陽』
為什么是這些城市引領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崔洪陽表示,這與美國、中國等國家以及各城市所采取的一系列激勵政策密切相關。在美國,直接的經濟激勵及路權優惠等政策對拉動新能源汽車推廣效果最明顯;而對中國市場貢獻最大的則是不限購、購置補貼等政策。
不過,中美新能源市場也有所不同,如美國各個城市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較為類似,而中國的部分城市則存在本地企業一家獨大的情況。
『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格局較為相似』
另外一個重要區別是,美國城市已經把新能源汽車推廣作為當地空氣質量改善的重要推手,并且美國新能源汽車推廣較好的地區往往是空氣質量改善需求較大的地區。
而就2017年中國代表城市及省份的PM2.5濃度及對應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看,中國城市尚未將新能源汽車推廣與地方空氣質量改善需求較好地結合起來,是未來值得探索的重要方向。
雖然全球及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推廣量增長明顯,但新能源汽車仍然存在成本較高、使用便利性價差、消費者認知程度較低等推廣壁壘,這使新能源汽車距離成為市場主流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就短中期發展來看,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依靠政策推動,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均是如此。例如美國部分城市2017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相較于2016年出現不同幅度的下降,原因就在于這些城市取消了原有的直接經濟激勵或者對新能源汽車開始加收稅費。因此,穩定、可持續的激勵政策對近中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至關重要,比如中國今年4月份開始實施的雙積分政策、瑞典自今年7月開始實施的Feebate政策等等,都是在穩定、可持續性政策方面的有效探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就全球來看,車企進行汽車電動化變革的決心很大。ICCT整理了全球各大車企公開宣布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發現到2025年,全球車企計劃上市數百個新的電動車型、進行超過2000億美元的投資,并將新能源汽車的年銷量提升至1500萬輛,這一數字遠超各國政府對2025年的政策目標。此外,崔洪陽也預測,中低續航里程的純電動汽車將在2025-2030年間較傳統內燃機車實現成本優勢。(文/汽車之家 宋愛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