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中國鐵塔全國基站電池總量為超過40GWh,到2020年累計退役動力電池13.79GWh,中國鐵塔完全可以消化這部分退役電池。如果再加上儲能,中國鐵塔的需求可以消化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生的的退役動力電池)。”10月31日,中國鐵塔副總經理高步文在“2018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論壇”上如是說。
伴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動力電池退役處理問題也隨之凸顯,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已達220萬輛,使用動力電池超過103Gwh,到2020年車用動力鋰電池退役量將達到24Gwh,這相當于80萬輛電動車的電池,動力電池回收問題迫在眉睫。
據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巡視員李力介紹,目前我國在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包括建立了回收利用管理體系,已經公布了27家汽車生產企業共1538個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信息;實施了全生命周期溯源監管,已有313家國內和5家國外動力蓄電池企業及代理商完成廠商代碼申請和編碼規則備案等。
其中,在今年3月七部局聯合發布的《關于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中,中國鐵塔成為唯一試點企業,其通信基站備用電源將陸續替換為回收的動力電池。
『中國鐵塔回收技術方案』
事實上,早在2015年10月起,中國鐵塔已在福建、廣東、河南、黑龍江、山東、上海、四川、浙江、天津9個省份,共計建設了57個電池回收試驗站點,涵蓋各類型應用工況;去年11月份,中國鐵塔在線商務平臺發布一則消息稱,將面向社會全面拓展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渠道,并大量采購電動汽車退役動力電池及B品動力電池。
今年開始項目逐步落地。1月初,中國鐵塔與比亞迪、國軒高科等16家企業簽署戰略合作;10月底,中國鐵塔又與江淮汽車、蔚來汽車等11家車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布局領域從電池廠商向車企領域傾斜。
『電池回收示意圖』
中國鐵塔方面介紹稱,選擇和車企合作,一方面是政策明確,要求汽車生產企業承擔動力蓄電池回收主體責任;另一方面,中國鐵塔可以最大程度的回收動力電池,防止隨意流入市場,造成污染環境。中國鐵塔特別強調,希望與更多的車企展開合作。對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的循環使用,也將有利于降低動力電池成本,以使得電動車售價盡快與燃油車平衡,實現性價比最大化。
據悉,根據協議,未來中國鐵塔與將會利用自身及代維等合作單位資源,為新能源汽車企業等合作伙伴提供退役電池回收網點支撐服務,負責整個回收體系的運營、人員、管理、物流、倉儲等工作。
截至目前,中國鐵塔已使用梯次電池800Mwh,合計1萬噸,在8萬基站安裝30萬組電池,減少碳排放8萬余噸。預計到2020年,中國鐵塔將消納全國電動車的退役動力電池。中國鐵塔相關人員介紹,公司對動力電池品質有一定要求,比如衰減程度不能高于20%-30%,循環使用壽命不能小于400次等,不過對于電池形狀沒有要求。與此同時,中國鐵塔還與邦普集團等負責電池拆解等業務的公司合作,當動力電池性能完全衰竭后,會進行拆解回收再利用。
不過,在回收過程中,依然面臨諸多問題。中國鐵塔方面表示,行業未形成標準化制度和過高的價格是最大的阻礙。前者在落實過程中一步步完善,后者則希望政府能給予政策及稅收等支持。
此前,因為價格、使用壽命等因素影響,大多數鐵塔以鉛酸電池為主。但考慮環保、使用壽命等原因,中國鐵塔希望用動力電池進行替換。據悉,目前中國鐵塔回收動力電池的價格遠高于此前的鉛酸電池。對此,李力指出,當前整個產業回收利用體系建設亟待建立,也希望財政部門出臺相應針對性措施促進回收利用的發展。(文/汽車之家 章漣漪)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